“女權”的本質是“平權”,男女都不該有性別優勢

“女權”的本質是“平權”,男女都不該有性別優勢


當今社會,對女性這個群體,常有兩種極端的態度:一是窄化女性的定義,認為女性等同於“母親”或“妻子”,這一生的職責就該是成為賢妻良母,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自由;二是過度抬高女性,矯枉過正,變成了所謂的“田園女權”,把女性凌駕於男性之上。這兩種態度,都是極端有害的。


如今,“女權”似乎變成了大家反感的詞,很多人談“女權”色變。這正是因為“女權”在不斷被歪曲汙化,早已喪失了它的本義。


女權的本質,其實是平權,而非一種性別凌駕於另一種之上。實際上,一個多世紀以來,國際社會一直在為gender equality做努力,這一切的最終目標都是希望在全世界實現真正的性別平等,讓每個人,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能享有平等的權利和自由。


如今,仍然有很多女性在通過自己的方式為他人的權利而努力,她們散佈在世界各地,她們或許平凡,但她們每個人都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女性力量。


“女權”的本質是“平權”,男女都不該有性別優勢


01

“女權”只是基本“人權”


當我們談女權,我們究竟在談什麼?


先來看看International Women’s day到底是在慶祝什麼。這個節日的全稱是:United Nations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day(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是為了慶祝女性在經濟、政治及社會等領域取得的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其實這一天來之不易,這是一代代女性為爭取性別平等而取得的成果。


從20世紀初開始,在歐洲和美洲的女性工作者們不斷遊行示威,呼籲改善工作環境、增加工資、享有選舉權等。其中歷史上婦女的第一次遊行示威是在美國,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的的近3萬名襯衣女工罷工遊行,要求為長達13周的寒冬增加工資並改善工作條件,實行8小時工作制和擁有選舉權。這一次活動也得到了世界各國勞動女性的支持和響應。1914年,俄羅斯婦女舉行罷工,拉開了“二月革命”的序幕,沙皇被迫退位,臨時政府宣佈賦予婦女選舉權。再後來,20世紀一系列的女權活動,共同促成了“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新中國也將3月8日定為國際婦女節。


“女權”的本質是“平權”,男女都不該有性別優勢

[20世紀美國知名的女性運動海報]


從這個節日的歷史來看,一代代女性爭取的“女性權利”,其實只不過是每個人都該享受的基本權利,而非任何性別優勢。


接受教育的權利、平等就業的權利、自由發聲的權利……這些都是每個人作為社會公民該享有的基本權利,這才是一代代女性為之抗爭的初衷。所有這些,無關男女,只關乎每個人的尊嚴和自由。


女權,其實只不過是基本人權,這是每個人生而為人所應享有的基本權利。


很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還算尊重女性的社會。而當今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女性在為自己的基本權利而抗爭。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卻是她們一生都在努力爭取的。


“女權”的本質是“平權”,男女都不該有性別優勢


02

那些仍在為基本權利掙扎的女性


去年夏天,因碩士畢業論文的緣故,我在非洲的坦桑尼亞做了一個多月的田野調查,我的研究主題就是Women Empowerment (婦女賦權)。


那期間,我住在達累斯薩拉姆一個叫做Madale的偏遠村子裡,和當地村民生活在一起。田野調查期間,我採訪了數十位當地女性,去她們家裡走訪、和她們一起勞作,她們的日常生活給了我巨大的衝擊。


當地婦女面臨的普遍困境就是:無法接受教育、找不到工作、早婚早育、日復一日做家務……這些因素導致的最終結果都是:貧窮。因為貧窮,這些女性更沒有了選擇的權利,她們的一生似乎都被困在了小小的村子裡。


“女權”的本質是“平權”,男女都不該有性別優勢

[Madale村子裡的婦女和她的孩子]


這裡女性的平均教育水平是小學,很多女孩上到初中就被迫輟學。其實,在坦桑尼亞以及其他東非國家,也有義務教育,包括小學和初中教育。但是,國家只承擔學費,不承擔學雜費。


Madale村裡的婦女告訴我,孩子們每個學期的書本費、考試費、校服費等等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這對貧困的農村家庭來說是很大的負擔。有些家庭支撐不了,就會選擇讓孩子輟學。


受傳統觀念影響,當地性別歧視嚴重,很多父母並不重視女孩的教育,認為女孩早晚要嫁人、上學也沒用。一旦家庭條件支撐不了幾個孩子同時上學,那麼被輟學的,往往都是女孩。


很多女孩因此接受不了完整的教育,長大後也不具備任何職業技能,無法在城市謀得一份工作。她們只能留在村子裡,早早被父母安排嫁人,開始為人妻為人母的生活,日復一日。


一個細節是,在當地,一個女性一旦成為了母親,她就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和姓氏,周圍人對她的稱呼都變成了某某的媽媽,比如我認識的一位“Mama Ema”(即“Ema的媽媽”)。這個稱謂從此會跟隨她一生,而她自己,似乎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一樣。


“女權”的本質是“平權”,男女都不該有性別優勢

[我在Madale村子裡採訪]


村裡很多婦女告訴我,其實她們一直很渴望能上學、渴望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她們希望自己有賺錢的能力,贏得丈夫和其他人的尊重,讓自己活得更有尊嚴一些。


她們也一直在抗爭,比如學一點技能、比如借錢開個小店,但她們能做到的也非常有限,往往是好不容易湊錢開了個裁縫店或小賣部,還常常入不敷出。


她們想想改善生活,想爭取平等的受教育權和就業權、想爭取婚姻自由,都還很難。生活對於她們而言,就像一個圈,困在裡面,不知道怎麼走出去。


其實不只是在坦桑尼亞,在更廣闊的的非洲,以及在亞洲和拉美地區,很多女性依然在這些基本權利而掙扎。性別平等的實現,依然道阻且長。


“女權”的本質是“平權”,男女都不該有性別優勢


03

女性的力量:去幫助更多人


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發展也是不均衡的。一些人爭取到了權利,一些人還在掙扎,這就是現實。


要在全世界實現性別平等,依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我們也該慶幸,一代代先驅已經為女性爭取到了很多權利,這是我們需要感恩的。


“女權”的本質是“平權”,男女都不該有性別優勢


我常常在想,女性力量該以何種方式展現?


那些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兢兢業業幫助他人的女性,比如這次疫情期間奮戰在一線的女性醫護人員,她們為我們爭取生命的權利;那些生活在非洲偏遠山村依然還沒放棄生活的女性,她們為自己為他人爭取生存的權利;那些為了性別平等一直在抗爭的女性,她們為我們爭取自由的權利;還有那些不僅為自己爭取權利,為更多人爭取權利的女性,她們為我們爭取平等的權利。她們,都讓我看到了女性的力量。


去年五月,在去非洲的航班上,我遇到了這麼一位讓我很感動的女性。


她的名字叫Brenda,坦桑尼亞人,目前是坦桑尼亞一家醫療公益機構的CEO,在幫助當地非洲農村女性做職業培訓。瞭解她的故事,也是從上飛機後幾句寒暄開始的。


她出生在一個不富裕的家庭,她所在的村鎮也像Madale村子一樣,對女性極其不友好,性別歧視嚴重,女性輟學、早孕、早婚是常有的事,女性的角色被侷限在家庭內。一個女性找到一份正常的工作已屬不易,她卻一路做到了一個國際組織的CEO,這背後的坎坷可想而知。


她說自己是幸運的,因為她一直在勇敢地和命運抗爭,爭取到了自己上學的權利,一路讀到大學,去年她還去了英國留學。但在她的國家,仍有千萬萬萬的女性,連沒有進入職場的機會都沒有,這也是她後來創辦公益組織想要幫助更多女性的原因。


她說:

“These disadvantaged women need to make a voice, their voice need to be heard. That’s why they need me, they need you, they need us, many of us.”(這些弱勢女性需要發聲,她們的聲音也需要被聽到。她們需要我,也需要你,需要我們,需要很多像我們這樣的人。)


“We do not just live for ourselves, we live for many other people. We do something to make our life meaningful. That’s the purpose of my life.”(我們不僅為自己而活,更為其他人而活。我們去做一些讓生活有意義的事情,這就是我的人生目標。)


“女權”的本質是“平權”,男女都不該有性別優勢


這番話給了我很大觸動,在她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女性力量。她讓我相信,這世界上,真的有一群人,是帶著使命感在生活,她們格局高、視野寬,不只是為自己而活,更為千千萬萬的其他人而活。後來我得知,她還被邀請去了2019年8月份的TED做演講。


和她的那番談話,給我了我更多力量去弄清楚自己內心的想法,比如想要去要幫助更多人,尤其是弱勢婦女和女童。


所以後來到了坦桑尼亞的Madale村子後,我走進當地婦女的生活、去了解她們的困境,把這些寫成調研論文,也為她們免費上英語課。我也去了當地兩家孤兒院,每週去做義工,給小朋友上課、給他們買小禮物……這些經歷,也讓我內心有了更多力量,讓我想通過寫作為更多弱勢群體發聲。


我想,正是因為這世界上有一些像Brenda這樣的人,她們一直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人、去影響更多人,去為弱勢群體爭取更多的權利,我們的世界才一點一滴發生變化。儘管前路漫漫,我們卻看到了更多希望。


希望有一天,女性權利不必再被特意提起、性別平等也不需要當做聯合國發展目標。每個人,無論男性女性,都享有基本的權利,並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那時,每個人才算都獲得了生而為人的自由和尊嚴。


“女權”的本質是“平權”,男女都不該有性別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