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康熙31子,天資聰慧,受盡寵愛,卻為何與皇位無緣?

前言

在古代,對於帝王對於皇室最重要的就是“開枝散葉”皇帝的子女自是幾個到幾十個不等,想要在一眾皇子中脫穎而出,被皇帝選中作為繼承人就需要使出渾身解數。今天要說的這位皇子,是康熙皇帝的第31個兒子,

別號紫瓊崖道人、春浮居士,他一表人才、鳳表龍姿、天資聰慧,不僅喜愛讀書、畫畫,而且禮樂射御書數樣樣精通,更是不追名逐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他是康熙31子,天資聰慧,受盡寵愛,卻為何與皇位無緣?

他就是--愛新覺羅·胤禧。憑藉先天的優勢,他受盡了康熙帝的寵愛,可是,他的職位卻只是一個貝勒而已,並未被立為儲君。這又是為何呢?讓我們回看歷史一探究竟。

慎靖郡王允禧,聖祖第二十一子。康熙五十九年,始從幸塞外。雍正八年二月,封貝子。五月,渝以允禧立志向上,進貝勒。十三年十一月,高宗即位,進慎郡王。允禧詩清秀,尤工畫,遠希董源,近接文徵明,自署紫瓊道人。乾隆二十三年五月,薨,予諡。--《清文稿·列傳》

在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初五時,康熙帝正在宮殿中批閱奏章,與此同時,後宮的陳氏為年事已高的康熙帝誕下一兒子,孩子一落地便哇哇大哭,哭聲鏗鏘有力。在宮殿內批閱奏章的康熙一聽到此消息立馬起駕至後宮。此時的康熙已年近六旬,還是在太監的攙扶下走下大殿樓梯,火速趕往後宮。

他是康熙31子,天資聰慧,受盡寵愛,卻為何與皇位無緣?

老來得子的康熙別提多高興了,一路上還哼著小曲,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此時的他已經有30個孩子了,但當第31個孩子問世時,他所表現出來的高興就足矣看出他對於這孩子的期盼有多大。所以他給這孩子起名為愛新覺羅.胤禧,這一“禧”即代表康熙的心中這孩子有一定的地位,因為在古代“禧”這一字代表著高貴。同時,“禧”通“喜”,代表著喜悅,康熙也是希望這孩子能快快樂樂的長大,無憂無慮的生活。

都說“母憑子貴”,胤禧的出生也提高了其母親陳氏的地位。本來,因為陳氏只是身份卑微的由一商人送入宮中進獻給皇帝的宮女,只是幸運地被皇帝看上,卻一未被封號。原本,她只能在宮中平平淡淡的度過孤獨的一生,只因為偶爾被康熙隨意地翻了牌子,侍寢一夜,竟然肚子無比爭氣,懷上了龍種。於是,她在宮中的地位立馬飆升。兒子胤禧出生後,她的地位就更加穩固了,還因此被皇帝封為婕妤。

他是康熙31子,天資聰慧,受盡寵愛,卻為何與皇位無緣?

當愛新覺羅.胤禧還在步履蹣跚、牙牙學語的時候,按照清宮的規矩,婕妤生下的孩子應由奶媽撫養,而且好長一段時間都不能見面,反而是皇后和妃子見孩子的時間多於孩子的生母。

不過,這一規矩在胤禧身上卻破了一次例。作為後宮中的庶妃,陳氏從入宮就不受重視,受盡孤獨和委屈,倘若不是因為好運的降臨讓她被康熙翻牌,她就只能一直默默無聞的呆在無人問津的小房間中。所以在她生下胤禧後,見康熙異常開心,她便壯大膽子向康熙提出讓奶媽呆在其房中照顧胤禧的要求。那時的康熙已經被喜悅衝昏了頭腦,所以想都沒想便答應了。由此,在胤禧小時候便一直跟在親生母親身邊。

他是康熙31子,天資聰慧,受盡寵愛,卻為何與皇位無緣?

也正是如此,在母親身邊長大的胤禧享受到了無盡的母愛。陳氏也為胤禧找來了宮中的老師來教他讀書認字。但其實最好的老師就是陳氏自己,她對兒子的關愛和教育讓胤禧成為了一個會關心他人的人,而且文采斐然,能寫詩善作賦。他曾寫下了《花間堂詩抄》、《紫瓊巖詩抄》等著作,詩詞氣韻高古,王室罕可匹儔。恭親王府的"天香庭院"匾額,是他親手寫的。

他是康熙31子,天資聰慧,受盡寵愛,卻為何與皇位無緣?

慎靖郡王允禧,別號紫瓊道人,又號春浮居士。--《八旗畫錄》

山水筆致超逸,得力倪瓚水墨花卉亦雅韻。--《畫徵錄》

同時,也正是因為胤禧的溫暖和善良,讓康熙對他格外重視。在胤禧才九歲時,康熙去塞外巡遊或微服私訪,亦或是外出打獵時都會特地帶上胤禧一同外出。外出的路上,會遇到許多宮內沒有的新鮮事,胤禧就總是向康熙提出自己的疑問,並且每個問題都提問的非常巧妙,不會讓康熙感到任何額“不適”。所以,每次帶著胤禧外出,都會給康熙帶來不一樣的體驗,這也讓他更寵愛胤禧,他相信憑藉胤禧如此聰慧的天資,在以後一定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除了康熙非常喜愛胤禧外,胤禧的哥哥們也都非常的疼愛他。在康熙去世後,四阿哥胤禛因為能力各方面都強於其他兄弟,所以在此之前就被封為儲君,也必然成為新皇帝。胤禛成為新皇帝后,名號為雍正。雍正對弟弟胤禧一家非常照顧,不僅在生活上關心照顧他,還封他母親陳氏為“貴人”,提升他們家在皇宮中的地位,以免受到欺負。

他是康熙31子,天資聰慧,受盡寵愛,卻為何與皇位無緣?

八年後,胤禧已經長成一個20多歲、健壯俊朗的男子漢了,哥哥雍正便下旨封他為貝勒。可是,胤禧對此卻並未感到格外的開心和喜悅。他也並未因此而恃寵生驕。相反,他逐漸養成了淡泊名利的心態,在不愁吃、不愁穿還能一展才能的環境中,他不斷地追求著自己喜愛的所有事物。

胤禧非常喜歡繪畫,曾一度為此痴迷。並且他也有非常優秀的天賦,所作之畫栩栩如生,不僅在當時為人稱道,還被載入史冊《清史稿》中,他的畫被這樣稱讚“筆致超逸,畫風清淡,本朝宗藩第一。”由此可見,他的畫工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才能被人如此稱讚並得以流傳。

他是康熙31子,天資聰慧,受盡寵愛,卻為何與皇位無緣?

就這樣,因為非凡的稟賦和才華,胤禧成為一眾貝勒中最有名的那個。不過,他並未因此而驕傲,相反,他為人謙和低調,隨處結緣。因為酷愛繪畫愛到了某種境地,他還與當時的小縣令鄭板橋結為摯友。鄭板橋作為“揚州八怪”之一,他畫的竹可謂是爐火純青,竹子的細節、局部、整體,都能做到有機統一。而胤禧也正是因為如此,對鄭板橋懷有敬意,更是虛心學習、不恥下問,真真正正做到了禮賢下士。雖然他們職位有別、地位不同,但這也並不影響他們之間的交情。

以上總總,都能看出身為皇室翹楚的胤禧,堪稱360度無死角地優秀。可是,為何他卻與皇位無緣呢?

原來,作為康熙皇帝的第31個兒子,在他出生之前,皇位就已經名花有主了。一眾皇子當中,必然不乏有膽識、有智謀的人才。與之相比,尚在襁褓中的胤禧,年齡的限制已經讓他與皇位無緣。

他是康熙31子,天資聰慧,受盡寵愛,卻為何與皇位無緣?

自幼生長在皇宮中,又是由生母親自撫養,胤禧在慢慢的成長過程中,懂得了權力角逐中的爾虞我詐。母親陳氏多年在後宮中的經歷,更是讓她不斷地告誡兒子,要遠離是非,不要讓自己陷入爭奪之中。母親的耳提面命,讓胤禧形成了強大的自我保護意識,因此,和其他日夜覬覦皇權的那些皇子相比,他更醉心於繪畫和藝術之中,而無心於權力和地位。因為他知道,皇位不是自己想要的。唯有繪畫,才是生命中第一快樂。

一個生性仁愛、溫順,痴迷於繪畫的人,如果真的當上了皇帝,想必也將是國家的悲哀和災難。這一點,統領江山的康熙皇帝怎麼會看不到呢?

他是康熙31子,天資聰慧,受盡寵愛,卻為何與皇位無緣?

總結

愛新覺羅.胤禧一生中受到了三位皇帝的喜愛,第一位當然就是他的父親康熙帝,而第二位就是他的哥哥雍正帝,第三位則是他的侄子乾隆帝。雖然他天資聰慧,才華橫溢,可是,終其一生,也不過是個貝勒而已,始終與皇位無緣。也許,這才是最好的結果,因為大清皇室多了一位造詣非凡的繪畫大師,而少了一個滿眼戾氣的奪權者,和一次血腥的角逐。

《清文稿·列傳》

《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