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

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濟州鉅野(今山東鉅野)人。世為農家,九歲能文。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舉進士,授成武縣主簿。進大理評事,拜左司諫、知制誥,坐事貶商州團練副使。真宗即位,知制誥,因故出知黃州。此詩作者一作魏野,理由是南宋謝維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卷十六認為作者是魏野,《宋詩紀事》卷十從之。事實上南宋洪皓撰《鄱陽集》卷一《思歸》自注引此詩,作者為王禹偁。南宋初蒲積中編《古今歲時雜詠》卷十五收王禹偁《清明感事三首》其一為此詩。南宋趙與虤《娛書堂詩話》等眾多詩話均稱此詩為王禹偁作。從文獻的原始性、可靠性以及數量看,此詩作者當為王禹偁。

前兩句寫詩人清明節過得很冷清。清明正是春暖花開的日子,年輕人通常要呼朋喚友外出踏青賞花,而王禹偁為農家子弟,無心賞花,也無錢買酒,只好一個人寂寞地待在家裡,就像住在偏僻的山野寺廟中的和尚一樣。“興味”,興致與趣味。“蕭然”,形容冷落空虛的樣子。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後兩句寫詩人的趣味在讀書。“乞新火”指討得新的火種。古代有寒食節,通常在清明前一兩天。寒食節,顧名思義不能生火做飯,需要吃冷食。過了寒食節,再重新鑽木取火,挺麻煩,所以一家鑽取新火後,鄰居們只要帶著燃料去點燃一下就行了。末句寫詩人在拂曉時分,天還沒亮,就點燈坐在窗前讀書了。正由於詩人刻苦學習,終於在二十九歲考取了進士。

這首詩在對比中說明,由於社會地位、經濟條件、奮鬥目標不同,人們的生活情趣也是不一樣的。“曉窗分與讀書燈”所創造的意境,對出身貧寒的學子頗有激勵作用。此外,晁衝之《夜行》中的兩句詩“孤村到曉燈猶火,知有人家夜讀書”,也能給人以感動。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