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至少學一味中藥——石膏


每天至少學一味中藥——石膏

【藥材名稱】石膏

【拼音】Shí Gāo

【英文名】GYPSUM FIBROSUM

【別名】大石膏、玉大石、白虎、冰石、細理石

【來源】本品為硫酸鹽類礦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鈣(CaSO4·2H2O),採挖後,除去泥沙及雜石。

【性狀】本品為纖維狀的集合體,呈長塊狀、板塊狀或不規則塊狀。白色、灰白色或淡黃色,有的半透明。體重,質軟,縱斷面具絹絲樣光澤。無臭,味淡。

【炮製】

生石膏:洗淨,乾燥,打碎,除去雜石,粉碎成粗粉。

每天至少學一味中藥——石膏

煅石膏:取淨石膏,在無煙爐火中或坩鍋內煅至酥鬆,取出晾涼,打碎即可。

【性味】甘、辛,大寒。

【歸經】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用於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喘咳,胃火亢盛,頭痛,牙痛。

【用法用量】15~60g,先煎。

【貯藏】置乾燥處。

【臨床運用】

(1)用於溫熱病、肺胃大熱、高熱不退、口渴、煩燥、脈洪大等症。石膏藥性大寒,善清氣分實熱,故適用於肺胃實熱的症候,常與知母相須為用,以增強清裡熱的作用。

(2)用於溫病高熱,身發斑疹。溫病發斑,多由胃火旺而血熱熾盛所致,此是氣血兩燔的現象。在臨床上遇到此種症候,常用清熱瀉火較強的石膏,配合涼血解毒的藥物如玄參、丹皮、赤芍、鮮生地、板藍根等同用。

(3)用於胃火亢盛所致的頭痛、齒痛、牙齦腫痛等症。石膏能清洩胃火,故胃火亢盛所引起的疾病,可配合知母、牛膝、生地等同用。

(4)用於肺熱咳嗽、氣喘。邪熱襲肺,身發高熱、咳嗽、氣急鼻煽、口渴欲飲等症,可用石膏清洩肺熱,佐以麻黃、杏仁等宣肺、止咳平喘等品(即麻杏石甘湯)。

(5)用於溼疹水火燙傷,瘡瘍潰後不斂及創傷久不收口。

(6)石膏煅後研末外用,治療以上諸外科病,有清熱、收斂、生肌的作用,常合升丹、黃柏、青黛等同用。

(7)石膏為清解氣分實熱的要藥,凡熱在氣分而見壯熱汗出、煩渴、脈來洪大者,都可用寒涼的石膏以清熱瀉火。如與清熱涼血藥同用,尚能用治熱盛發斑、神昏譫語等氣營兩燔的症候。石膏善清肺胃熱,如見邪熱鬱沸或胃火熾盛等症,均可使用本品。在臨床應用時如配以知母,則清熱瀉火,可治陽明裡熱;如配麻黃,則清宣肺熱,至肺熱喘咳;治胃火齒痛,配熟地,則清胃滋陰,治虛火牙痛;配人參,則清熱益氣,治熱盛津氣兩傷。總的來說,大都是取它清肺涼胃的功效。

【石膏的傳說】

很早以前,應城西北有座天靈山,山水濃蔭覆蓋,雲霧繚繞。天靈山下住著一個貧窮的孩子叫柴娃,他手腳勤快,心地善良,又特別講孝心。柴娃的爹孃在世時,自己忍飢挨餓,把砍柴換來的一丁點吃的都供奉給父母。爹孃死後,無錢安葬,就把父母合葬在天靈山的山洞裡,自己在洞裡守孝三年。有一天,柴娃砍柴回來,發現山洞裡白晃晃的,進去一看,從洞穴的最裡頭一塊石頭上,長出一砣潔白的東西,那東西熱氣騰騰,香氣撲鼻。柴娃壯著膽子走攏去,禁不住用舌頭舔了一下那東西,覺得又香又甜又軟,味道可口,心中大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大口大口吃起來。真怪!不管怎麼吃,那東西老是那麼長,一直等到他吃得飽飽的,才一下子不見了。第二天,柴娃砍柴回家,那東西又出現了。從此,柴娃白天上山砍柴,晚上回來也不用為吃飯發愁了。 不知是什麼時候,這事傳到了山下,財主知道了洞裡有一種可以吃的“石糕”寶物,就帶著一批狗腿、家丁上天靈山,逼柴娃交出寶物,柴娃任他們怎麼拷打也不吭聲。貪婪的財主惱羞成怒,就叫家丁在天靈山上掘地三尺,一定要把寶物挖出來。。眼看就要挖到柴娃父母的墳前了,突然旋風四起,電閃雷鳴,“轟”的一個炸雷,洞裡又現出了潔白的石糕,但眨眼功夫就不見了。財主索性僱人來挖,誰知挖地一寸土長二寸、挖二寸長四寸、挖呀挖呀,挖了三年六個月,累死了三千六百人,土越挖越厚,終究沒有把寶物挖出來。傳說這石糕是柴娃父母憐憫兒子而變化出來的,石糕的味道之所以甜美,是因為裡面滲進了母親的乳汁。後來玉帝為了懲罰財主的貪心,就命令操山之神長出厚土把石糕藏起來。石糕就離地面幾十丈深了,而且慢慢變得堅硬、苦澀,於是成為了今天的石膏。

每天至少學一味中藥——石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