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人為何熱衷體育運動?地理因素是誘因,習慣與天性才是根本

奧運會是世界上一項極具影響力的體育盛會,而它的主辦方是奧林比克委員會,這項運動發源於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希臘有許多著名的藝術雕像,相信大家也是有所耳聞的

,比如米隆的《擲鐵餅者》,看上去也是和運動息息相關的。

古希臘是城邦國家,而城邦制對於公民有一定的形象要求:在有美好心靈的同時,也要擁有健美的體格。特洛伊戰爭之後,古希臘的體育運動有了其獨立的地位,成為了人們日常的生活方式。伴隨著宗教、戰爭、祭祀活動,體育運動無處不在,甚至成為了公民在參加各項公共事務的一種主要活動。

其實說到體育運動的溯源,它與原始社會的人類勞作是息息相關。那時沒有機械化和智能化的高科技產品,人的體能就是勞動的驅動力,誰的體能更健壯,收穫的勞動成果也就越多。此外,由於古代多戰亂,希臘人要隨時做好當兵的準備,因而尤為注重體格的鍛鍊,以便能夠更好地投入戰爭,為國家和信仰而戰。

但是,每個國家都曾無可避免地經歷過戰爭,為何古希臘人更熱衷於體育運動呢?筆者將結合體育與個人生活,聊聊其中的緣由。

古希臘人為何熱衷體育運動?地理因素是誘因,習慣與天性才是根本

一. 熱衷體育運動的原因

體育之於希臘,已然成為了一種文化。而文化的衍生,和當地的環境條件是息息相關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能孕育出獨有的文化。要想全方位理解希臘人為何熱衷體育運動的原因,則需要將眼光放大,聚焦於希臘的環境氣候,以及希臘人生活的文化環境,諸如宗教、生活習慣、人種天性等方面

1. 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誘因

希臘位於歐洲南部的巴爾幹半島,東鄰愛琴海,西接愛奧尼亞海,南隔地中海。從地理位置上看,希臘的環境多山多海,且陸地空間較為狹小。古代人多以農牧業為生,而希臘人多居住在村落和小城鎮,伴隨著日復一日的農耕和畜牧生活。但由於希臘的土地面積狹小,且多丘陵,土壤較為貧瘠,能生產的農作物也很有限,多為大麥、橄欖、葡萄,或者是少量的小麥。因此,想要獲得更多的經濟,航海貿易無疑成為了希臘人的首選。

愛琴海是希臘著名的海域,是現今知名的旅遊景點,同時也是古希臘的航海領域。丹納曾經說過:“每個希臘人身上都有水手的素質。”下海這項技能,可以說是希臘人民的必學之項。畢竟希臘本就土地貧瘠,沿海的居民需要下海才能更好地生存下來。

希臘是地中海型氣候,全年氣候溫和,溫差不大,冬季多雨,夏季週期較長,少雨且晴天多。因而希臘人在戶外運動的條件也就隨之放寬,加之海上活動多風險,需要強健的體魄來維持,希臘人格外注重戶外運動。

為了在險峻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去,希臘人充分發揮其智慧,以物理學和幾何學為邏輯基礎,推斷自然氣候,注重人體運動以增強體質,在對抗自然的精神影響下,標槍、跑步等競技性的體育活動有了雛形。在閒暇的時間,希臘人也熱衷進行各式各樣的活動,除競技類的體育項目外,還有吟詩、辯論等各式各樣的活動。

古希臘人為何熱衷體育運動?地理因素是誘因,習慣與天性才是根本

2. 生活習慣——根本

希臘人熱衷體育運動,也得益於他們簡樸的生活習慣。首先體現在住房方面,因為氣候溫暖的緣故,他們的房屋牆壁並不厚實,室內的傢俱也非常少,除了必備傢俱之外,沒有額外的裝飾。大多數時間,希臘人都在戶外進行運動,而房間多數是用來睡覺的地方,無事可做的時候,希臘人並不會宅在家中。因為在戶外活動得較多,所以運動就逐漸成為了他們的習慣。

其次,在穿衣和飲食方面的生活習慣,希臘人也崇尚簡樸。他們的穿著十分簡單,只一件短褂或長袍,再加上一雙涼鞋,便可以出門了。在戶外的場地,也基本是露天運動場,長廊,廣場或者海邊,希臘人平日的娛樂活動也是進行各式各樣的體育項目。

飲食方面就更為方便了,畢竟希臘擁有獨天得厚的氣候優勢,在溫暖的氣候中,人們不需要補充大量的蛋白質或是脂肪用來抵禦寒冷,幾乎連肉類都不需要。希臘人的主要食物就是乾魚片、橄欖油、葡萄酒或者是洋蔥和烤餅子。即便是在運動量大的情況下,希臘人吃得也非常簡樸。

據說在赫西俄德農忙的時候,他也只是進食幾塊麵包片,之後便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卻也並不覺得飢餓。

希臘人的追求尤為簡單,在滿足日常溫飽之後,他們便會去參加各項競技活動,精神也尤為昂揚向上。體育對他們而言並不是壓力和勞累,更像是一種純粹的享受與消遣時間的積極方式。

古希臘人為何熱衷體育運動?地理因素是誘因,習慣與天性才是根本

3. 天性使然——根本

《論法的精神》寫道:“希臘各國裡,人們是非常為難的。公民不得經營商業、農業和工藝,但又不許他們閒著,所以他們的職業便是體育與軍事操練,他們的法制不容許他們做其他的事情。”即便在希臘律法上,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制,但法律是社會的產物,由於人們的天性使然,進而衍生了這樣的規則與制度。希臘的風景十分優美,星羅棋佈的雲石島崎,天氣晴朗,碧海藍天。看著明媚燦爛的陽光,希臘人便逐漸培養出了樂觀的心態和精神。

古希臘人為何熱衷體育運動?地理因素是誘因,習慣與天性才是根本

喜劇家阿里斯托芬還曾寫過一首洋溢著樂觀精神的詩句,描述雅典人民對於和平的嚮往和慶祝,“多快活啊,多快話啊!終究能脫下頭蓋,不吃孔路和玉蔥了。最愉快的莫如下了種,等天神去洗水,我趁此和鄰居談談天……再叫人到大路上去招呼卡利那丹斯,要他來和我們喝一杯,趁天神幫助我們叫田裡的東西生長的時候樣樣端整好了,席面,床鋪,靠塾花冠,香粉,飯後的糖果。妓女也到了,還有鹹的甜的點心,美麗的舞女,一切迷人的東西。”

即便在戰亂多發的年代,人們依舊能懷揣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人生,將日常生活當成詩歌一樣。且運動也能使人快樂,自然環境同樣能使人變得心情愉悅,造就了希臘人樂觀向上的天性。天性使然,運動自然也變得很輕鬆了。

二. 理論與實踐

1. 理論的光芒

古希臘同樣是一個智慧的時代,那時湧現了許多博學的智慧人士,諸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他們開創了希臘的哲學之光,其思想價值同樣在後世中熠熠生輝。一個健康的精神勢必寓於健康的體魄之中。蘇格拉底有句著名的名言便是:

“認識你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要想做自己的主人,就需要現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如此才能更好的支配自己的精神,因此蘇格拉底在開創學校的時候,就開設了一個“健康”的學科,並親自指導學生。

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更是很好地傳承了老師的健康精神,並根據人的身心特點提出了相應的教育模式,“12—13歲的少年要進行體育學校,進行身體教育和競技訓練;18—20歲的青年要進行軍訓團,接受軍事體育訓練。”

此外,還有針對身體和心靈的教育,這就是所謂的“用音樂陶冶情躁,用體操鍛鍊身體”。人的體質訓練是可以被養成習性的,要持之以恆,遵循法則。但是人的心靈教育卻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引導,以免矯枉過正。

在幼兒期的孩子,就要多發展他們的天性,而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就要設置一定的規矩,進行一定的約束和指導。針對軍事訓練的學生,不必進行過早地智慧教導,而要讓他們儘快適應殘酷的軍事訓練,掌握兵器和馬術,必要的時候要去角鬥場觀摩血腥的殺戮。

柏拉圖的思想中還孕育著男女平等的觀念:“首先,女孩子也嚴格地受著和男孩子們一樣的教育,學習音樂和體育,並且和男孩子們一道學習作戰的技術。”體育對每個個體來說都是同等重要的,不分男女。

亞里士多德的思想理論則更為全面一點,他不僅強調重視體育的重要性,而是要實現“體育、德育、智育”平衡協調的發展。其中,他最核心的倫理思想是要求人們追求“幸福”,並提出了幸福的12要素,在這12要素中,體育倫理佔據了五大要素,即“健康、美、強壯、身體魁梧、良好的競技道德。”

可見,古希臘的文化理論處處體現著人的全面發展,進而影響了人們的觀念形成。每一個自由的希臘公民,幾乎都去過訓練場親自受過專業的訓練,貴族人尤為熱衷。

在他們看來,只有接受過專門體育訓練的人,會更有教養和素質,也是人的魅力所在。如果身為一個貴族,卻連訓練場都沒有去過,那與那些身份卑微的奴隸則毫無二致。所以為了獲得相應的尊嚴和名譽,希臘人都會積極投身於體育訓練。

古希臘人為何熱衷體育運動?地理因素是誘因,習慣與天性才是根本

2. 日常體育鍛煉

其實要追溯體育活動的源頭,勞作算是最原始的誕生地。古希臘尤為重視人們的農事活動,並時常將勞作當做是一種競技。“工作並不可恥,懶惰才是可恥的。”哪怕一些土地所有者為了效率僱傭了奴隸,他們也必須親自到農事活動的場所,而不能閒在家中無所作為。

古希臘人甚至還將“勞動,勞動,再勞動”作為他們的人生箴言。因而,勞作是古希臘人日常體育鍛煉的一種方式。再加上希臘臨海,在海里游泳和沐浴也是古希臘人進行體育鍛煉的日常。

眾所周知,斯巴達是希臘的一個軍事城市,該城邦的軍事訓練是出了名的嚴苛。孩子從7歲的時候開始,就要統一由國家撫養,並對他們展開相應的體育活動與軍事訓練,畢竟古時候的戰爭沒有高科技的武器,一切拼的是人力和體格,若沒有一個健全的體格,就無法捍衛國家的安危。斯巴達的男孩子們,一天三分之二的時間幾乎都是在訓練場上度過的,體育和軍事訓練,幾乎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的全部。

除此之外,賽馬也是希臘人的主要運動方式。這一方式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劇《雲》中可以窺見:“為了這兒子,我叫揮霍、浪費、馬槽和債務害苦了。他蓄著長髮,賽車賽馬,連做夢都看見馬。我卻倒黴了,眼看這個月到了下旬,利息又到期了為什麼欠帕西阿斯一千二百塊?是怎樣花掉的?哦原來是為了買那匹印花馬。”

這是一位老人因為兒子過於沉迷賽馬,用盡家裡儲蓄的感慨,可見希臘人對於賽馬的熱情程度之高,但賽馬的成本也是不容小覷的。體育運動,幾乎成為了每一個希臘人心中的執念與信仰。

古希臘人為何熱衷體育運動?地理因素是誘因,習慣與天性才是根本

三.小結

生命不止,運動不息。可見希臘人已經將體育運動當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受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生活、以及理論及實踐等因素的影響,培養了古希臘人天生熱衷體育運動的精神。體育活動幾乎滲透在希臘人的生活之中,無論是希臘公民還是貴族,他們都將體育和勞動作為人生的信仰,生命的動力之源。而在斯巴達這樣的軍事化城邦,捍衛國家的安危是他們的信仰,

而體育訓練則成為他們抵達信仰的途徑。

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也增強了希臘人堅強的意志品格。總而言之,於希臘而言,體育運動無處不在,顯現出其全民化的特徵,奧林匹克精神也得以傳承,並延續至今。正如當今每四年一屆的奧運會,便是這種體育精神的廣大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