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師兄為何身嬌“肉”貴了?

豬價飛漲,油價大跌,美股熔斷,誰來救救我的小心臟?

最近去超市,見到壹號土豬這個牌子,兩條排骨要100多塊,頓時慫了。沒想到錯過了車釐子自由的我,還錯過了豬肉自由。

二師兄,是誰給你底氣變得傲嬌起來了?

二師兄為何身嬌“肉”貴了?

又是誰造成了我們只能通過吃紅燒排骨麵來感受紅燒排骨味道的窮徒困境?

二師兄為何身嬌“肉”貴了?

所以,我決定窺探一下豬肉這個行業。


1 被加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利用逆向思維,假設在超市購買豬肉,在銷售費用等三費不變的情況下,豬肉價格的上漲空間來自上游。

根據《消費產業餐飲產業鏈專題報告》中提及的,“生鮮產品從上游生產地(農戶、農業生產企業)到達下游需求端(餐廳、消費者)的過程既是產品的物流流通過程,也是產品價格形成的過程。”


二師兄為何身嬌“肉”貴了?

加點一:供應過程參與者眾多,每個階層都可加價;

加點二:生鮮在運輸過程中損耗高,壞的也要算到消費者頭上;

加點三:採購生產靠經驗,供需錯配,供過於求,價格低走,供不應求,價格高走。

俗話說得好,羊毛出自羊身上。最終的受害者還是消費者本身。另外,我們要賣單的還包括商家的廣告費、明星代言費、包裝費等。

當然,不能忽視的一點還有非洲豬瘟,導致了物以稀為貴。


2 有對比,有傷害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2015年國人熱鮮豬肉消費佔生鮮豬肉消費量的55%。而這種消費習慣背後的觀念是,熱鮮肉最新鮮營養。

二師兄為何身嬌“肉”貴了?

熱鮮豬肉有兩大來源——私屠濫宰和定點屠宰。

相比熱鮮豬肉的加工便捷和價格便宜,以生產冷鮮豬肉為主的國內規模化屠宰企業(雙匯、雨潤等)都不具備地利和價格優勢。同理,更不用說來自國外的冷凍豬肉了。

但是,原來生豬屠宰行業是一個汙染較大的行業。

隨著環保政策逐步趨嚴,一些小型汙染嚴重的屠宰場將逐步關閉。據統計,2016年全國共清理這類屠宰場3364個。

而這次豬瘟的降臨,也加速了政府對這些不合規屠宰場的整頓。

所以,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將逐步開始轉變,從農貿市場購買熱鮮肉到超市購買冷鮮肉,從低質量肉到高質量肉,從低價肉到高價肉。

前後消費習慣的對比,也給我們造成了肉價“漲”起來的感覺。


3 不要綁死在一隻豬上


除了豬肉外,我們還有很多肉類的選擇,比如牛羊肉、雞鴨鵝、魚蝦貝等等。

不過千萬記住,野生動物就不要吃了,兩次肺炎疫情的深刻教訓已經足夠了。

二師兄為何身嬌“肉”貴了?

如果不想吃肉,我們還可選擇當一名素食者,減少碳排放量,同時也減肥。

據世界銀行環境專家研究,全球畜牧業及其副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佔到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51%;降低1%肉類生產的氣候價值等於投資3萬億美元的太陽能。

為了環(sheng)保(qian),我們還是少吃點肉吧。

二師兄,後會有期!


二師兄為何身嬌“肉”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