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楊利偉登上太空時,為何要帶把手槍?蘇聯的教訓,歷歷在目

我們只是宇宙中的一顆微粒。——薩古魯


17年前楊利偉登上太空時,為何要帶把手槍?蘇聯的教訓,歷歷在目

1968年12月24日,阿波羅8號的宇航員威廉·安德斯在月球軌道上拍攝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從太空拍攝的彩色照片,圖片中,地球正在緩緩上升,這顆藍色的星球無比動人。

當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它沖印並且公佈後,震驚世界,這張難得的照片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世界各國對太空的探索。

17年前楊利偉登上太空時,為何要帶把手槍?蘇聯的教訓,歷歷在目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點,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當年全國各廣播電臺全程直播了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人人都幻想著走進太空的那個人就是自己。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當年楊利偉的身上,還帶著一把手槍。

那麼問題來了,楊利偉先生是去登太空,又不是作戰,為啥還要帶一把手槍?難道真像一部分人說的“預防太空有外星人攻擊他”?別急,咱接著看。

17年前楊利偉登上太空時,為何要帶把手槍?蘇聯的教訓,歷歷在目

“配槍上太空”這件事還要從1965年說起,當年美蘇兩國正在冷戰,為了儘快超過彼此,他們在各個方面暗自較勁,其中就包括“載人航天”技術。

1959年9月,美國首次發射成功了“水星”飛船模型,進行亞軌道飛行。蘇聯一聽說這個消息,立馬在1960年發射了2艘無人的衛星式飛船,進行亞軌道飛行。

1961年4月,蘇聯成功發射世界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尤里·加加林少校乘坐著飛船繞地球運行了整整108分鐘,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遨遊太空”的宇航員,蘇聯暫時領先。

17年前楊利偉登上太空時,為何要帶把手槍?蘇聯的教訓,歷歷在目

1961年5月,不甘示弱的美國也立馬讓航天員艾倫·B·謝潑德駕駛美國“水星”MR3飛船進行首次載人亞軌道飛行,並且取得成功,同時由美國總統肯尼迪向蘇聯發起了新的競賽——即赫赫有名的“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計劃。在此後的幾年裡,美蘇兩國繼續競爭。

直到此時,宇航員們都不會“配槍上太空”,事情的轉折發生在1965年3月18日,兩位蘇聯宇航員從太空返回地面時,並沒有降落到指定地點,而是落到了距離指定點300多公里的原始森林中。

17年前楊利偉登上太空時,為何要帶把手槍?蘇聯的教訓,歷歷在目

當天晚上,兩位宇航員就遭遇了野熊、野狼的“問候”,幸好它們只是好奇地看了看這些“鐵疙瘩”,並沒有發起真的進攻,在又黑又冷的原始森林裡,兩位宇航員度過了驚恐的一夜,救援隊直到第2天早上才找到他們。從此以後,各國決定,宇航員們需要“配槍上太空”,這就是為什麼楊利偉先生會帶著一把手槍進入太空。

17年前楊利偉登上太空時,為何要帶把手槍?蘇聯的教訓,歷歷在目

其實,比起野熊、野狼,上太空本身就是一件特別危險的事情,當年楊利偉先生成功返回地球,打開飛行艙時,其實臉上沾了很多鮮血,然而導致這一切的,不過是他嘴邊小小的麥克風。楊利偉在書中寫道:當年著陸的時候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力,他嘴邊的麥克風猛地劃傷了他的嘴巴,所以才會沾滿鮮血。

17年前楊利偉登上太空時,為何要帶把手槍?蘇聯的教訓,歷歷在目

為了不讓全國人民擔心,大家擦掉楊利偉臉上的血跡後,重新補拍了出艙畫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