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裡的一個月,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誰對誰錯?

工作原因,孩子一歲便做了留守兒童,一年見到我的時間,只有過年的二十天。對別的孩子來說,媽媽是具象的,具體到每天的穿衣吃飯輔導作業,而我對孩子而言,是抽象的,媽媽對她來說,只是一個名詞,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但是我對她在物質上的有求必應,也成了她同學對她投來羨慕眼光的起源。

一晃,孩子已經是高中二年級了,而我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在今年之前,每年回家,總是母慈子孝,一片祥和,而每年的離開,都伴隨著滴滴答答的淚水及不捨。

今年一如既往的重複著往年的溫馨,只是,隨著武漢的封城,隨著禁足的開始,這一切都悄悄的變了。

往年看到孩子睡懶覺,總覺得她平時學習很辛苦,難得的寒假,儘量的讓她休息好,可是隨著假期一再的延長,漸漸的我開始變得急躁了。高中每一天都是很重要的,總不能天天都睡到日上三杆,於是為了她的未來,我做了惡人。每天8點鐘,我必定會和她吵一架,她總是告訴我,別喊她起床,她有起床氣,我也告訴她,我討厭無休止戀床的人。從這開始,我和她就陷入了一天的循環,爭吵的循環。

好吧,我承認我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時間太少,可是我是真的受不了她的很多習慣。起床後,只是簡單的刷個牙,就開始吃飯,然後保持一天都不洗臉的狀態,我說:臉洗洗在吃飯,她白了我一眼:又不出門,洗臉做什麼?做作業的時候,一會說:我渴了,倒杯水給我,一會說:我又餓了,我要吃東西,老人不僅不說她,反而高興的跑前跑後的,端茶遞水,一會說:我累了,到客廳轉轉,一會又拿出手機打起了遊戲。好吧,我承認這些我都看不慣,只是覺得陌生,往年的她,是一個勤奮又乖巧的孩子。

午飯和晚飯永遠都是所有的飯菜上桌了,才坐在餐桌上,端碗就吃飯,吃完了飯,碗筷都不收到廚房,就又回了房間。我剛想說她,老人卻說:平時都這樣的,你就別說她了。不是這樣的,我印象中,這個孩子特別的勤快,功課在忙,也要做一些簡單的家務的。

晚上就更是過分了,抱著手機就是不想睡,不是遊戲,就是聊天,要不就是追星。我忍無可忍的時候,也會吼她,她總是不耐煩的白我一眼,然後默不作聲的繼續她的快樂。

直到今天,她很正式的問我:你打算什麼時候走,你在家,我真的太辛苦了。這也不讓做,那也不讓做,不管我做什麼,都是錯的。

我很錯愕:你趕我走嗎?我平時說你,都是為你好。

“為我好?我怎麼不知道,往年你回來的時間短,我忍忍就過去了,今年你呆了這麼久,我實在是忍不了了。每天裝也是很累的。尤其是你這種更年期的人,太能嘮叨了,嘮叨的我頭都要炸了。

我啞然了,難道青春期的孩子真的這麼叛逆?難道更年期就真的這麼嘮叨,關鍵是,我真沒覺得自己很囉嗦。

青春期的孩子和更年期的父母,該怎麼樣,才能和諧相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