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通行本: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道德經: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五合一本:

道者,萬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美言可以市,奠行可以賀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卿,雖有共之璧以先四馬,不若坐而進此。古之所以貴此者,何也?不謂求以得,有罪以免輿?故為天下貴。

導語:

本章王弼本改動太多,造成後世遠離原意。必須從帛書及漢簡本。

解讀

道者,萬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美言可以市,奠行可以賀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注:灌注,注入。

善:合於道。

葆:草茂盛的樣子,草木叢生的樣子。

所葆:本身沒有獲得道所以不葆。所葆,就是因為自己的不葆,成就了葆。

草木得到水的灌注能茂盛生長,治國合於道能使國家繁榮昌盛。

道將自己化為萬物,如水般地灌注進入這個世界,同時道蘊含於萬物之內。接收到道的人,能使國家繁榮昌盛。失道的人,映襯成就了得道的人。這些失道之人,他們的華麗言辭能夠給君王換得官位,然後他們用祭奠死人的儀式去朝賀人君。這些離道的人為什麼要拋棄?他們還是有用的,他們的言行,映襯成就了得道者,有不善,才有善。

本章是諷刺儒家比較狠的一章。

故立天子,置三卿,雖有共之璧以先四馬,不若坐而進此。古之所以貴此者,何也?不謂求以得,有罪以免輿?故為天下貴。

三卿:職務分別,秩。

共之璧以先四馬:先後順序,序。

這種秩序分別,是朝著相對性發散方向的,是離道的。秩序是儒家推崇的。

前段講,得道者不言,而失道者言辭華麗,儀式威風。所以,在立天子之後,擺在天子面前有兩條治國道路:

其一是,設立三卿的官位,規定“共之璧以先四馬”的次序,指代等級秩序那一套。

其一是,以道治國。

自古以來人君把道看的寶貴,不就是因為如果得道,需求就會得到滿足,有罪就能豁免嗎?因此是天下貴重之物。

道生萬物,王御萬民。道是萬物源頭,天子是治國手段的源頭,天子應合於道而治國,如果陷入秩序的分別,就是離道。

美言以獲三卿之位,共之璧以先四馬就是用奠行去賀人。

做什麼成什麼,不用擔心做錯。這其實是人君最想要的。進入道的管道,即可隨心所欲。

本章小結:

以規則秩序治國,不如以道治國,得道治國可隨心所欲。


本章核心:

無為之以道治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