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被炸死後,他的那七個拜把子兄弟,後來的結局是怎樣的?

歷史好奇怪


張作霖被炸死後,他的那七個拜把子兄弟,後來的結局是怎樣的?要想成功,必須要有好的團隊,這是自古不變的,因為團隊的力量總是大於單個人的力量。這個道理在很多事情中可以體現,比如中國人民的解放,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團結人民,一致對外,抵抗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哪來的偉大解放勝利呢!

1910年農曆九月初九日,按年齡為序,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霖、張作相8人在洮南關帝廟結拜為盟兄弟。一個好漢三個幫,有了這幫結義兄弟,張作霖的部隊、地盤也是迅速擴大。不過後來張作霖死在了日本人的精心策劃之下,那麼張作霖死了之後,他的結拜兄弟都怎麼樣了呢,

我們分別來說一下:

老大馬龍潭,馬龍潭在張作霖死後,有日本人拉攏他,想讓他當賣國賊,但是馬龍潭以頭撞桌,誓死不從,也是很有骨氣的。老二吳俊升1928年與張作霖二人在專車上經過皇姑屯時被炸死。

老三馮德麟在張作霖去世之前就遠離政局,與兒子一同操辦實業。1926年去世,是早於張作霖去世的兄弟。

老四湯玉麟,抗日初期,湯玉麟率部抗日,配合吉鴻昌收復多倫,古源等地,給日寇沉重打擊。但是也因為開始湯玉麟帶軍隊不善,導致軍隊有很多士兵抽大煙,抽大煙導致精神不振,最後熱河失守,即使後來湯玉麟即使整頓軍隊,這件事也是對湯玉麟造成很差的影響,後來湯玉麟宣佈辭職,而他的舊部繼續奮勇抗敵。此後的時間裡,湯玉麟多次拒絕出任偽政府的職務,安享隱退生活。到1949年去世,享年78歲。

老五張景惠是張作霖眾多兄弟中為人最有心計的一個,瀋陽一淪陷,他就公開投敵,當了漢奸。後抗日戰爭勝利後,被蘇軍俘虜,1959年老死獄中。張景惠雖然當了漢奸,但是對張作霖還是比較尊重的,張作霖死後,張景惠一手操辦張作霖的葬禮,可能張景惠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心靈的慰籍吧。老六孫烈臣也是先張作霖去世的,於1924年因病去世的。

老八張作相,張作相在張作霖生前是張作霖的心腹重臣,張作霖稱霸東北的時候,張作相就跟著張作霖建設東北,吉林省第一家自來水廠,第一條柏油馬路,甚至吉林省大學,都有張作相的功勞。張作霖去世後,張作相輔佐少帥張學良,後東北軍在東北抗日失利,他憤而辭職。此後日本人多次高官厚祿邀請張作相,他都嚴詞拒絕。解放軍解放錦州時,他被解放軍俘虜,不過因張作相本人沒有參與過國民黨的任何軍政活動,他受到禮遇。最後,1949年病逝天津。

龍生九子,還各有不同,張作霖結拜兄弟七人,每人的結局也是不同,不過好的壞的結局,都是個人自己的選擇。


丫丫說史


張作霖的七個拜把子兄弟,兩人在張作霖死之前已經去世,一人和張作霖一起被炸死,一人張作霖死前已經退出東北軍權力中心。掌握實權的三人中,一人做了漢奸,一人保持半獨立地位在日軍進攻時望風而逃,只有一人還算尊崇張家父子。

1907年,張作霖等8人在洮南關帝廟結拜為異姓兄弟,這個小集團奠定了後來的奉系軍閥的基礎。8人按年齡排序,分別是老大馬龍潭、老二吳俊升、老三馮德麟、老四湯玉麟、老五張景惠、老六孫烈臣、老七張作霖、老八張作相。

死於張作霖之前的老三馮德麟和老六孫烈臣

馮德麟這位張作霖的結拜兄弟,一度地位和張作霖相當,自然不甘於居於張作霖之下,兩人發生過激烈的衝突。後來馮德麟參與了張勳復辟,喪失兵權後退隱回鄉,1926年去世。

老六孫烈臣和張作霖關係親密,也認可張作霖的首領地位。孫烈臣是張作霖的鐵桿心腹,張作霖最信任的人之一。1924年,孫烈臣去世,張作霖非常悲痛。

和張作霖一起被炸死的吳俊升

馮德麟和張作霖發生衝突時,地位稍低的吳俊升站在了張作霖一邊,戰對了隊伍。1921年起任黒龍江督軍兼署省長,統治黑龍江地區。

張作霖死前,吳俊升是奉系軍閥排名前列的大人物。皇姑屯事件前,吳俊升和張作霖乘同一節火車車廂回東北,在皇姑屯和張作霖一起被炸死。

早早退出東北軍權力中心的馬龍潭

馬龍潭是結義八兄弟的老大,自身也很有才略,很得各位兄弟敬重。馮德麟和張作霖激烈相爭時,馬龍潭居中斡旋,避免了兩人兵戎相見大打出手。

張作霖對這位老大哥處處防備打壓,1920年,馬龍潭被解除兵權轉任地方官員,自此離開了東北軍的權力中心。

九一八事變後,馬龍潭歸鄉隱居,拒絕做漢奸,1940年在四平病逝。

張作霖死後依舊忠於張家父子的張作相

張作相是結義八兄弟中的小弟,唯一比張作霖年齡小的,是張作霖的心腹大將。張作相和張作霖不是同族,只是名字恰巧看起來像同族兄弟。


1925年,張作相代任吉林軍務督辦兼吉林省長,統治吉林地區。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後,張作相堅決支持張學良接任張作霖的位置,是張學良能夠掌握權力的關鍵人物之一。

1933年,張學良被迫下野後,張作相退出軍界在天津隱居。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介石囚禁,張作相為營救張學良積極奔走。

抗戰中,張作相拒絕做漢奸出任偽職,1949年去世。

日軍進攻時望風而逃的逃跑將軍湯玉麟

湯玉麟在張作霖死前,已經有過多次和外人合謀對付張作霖的劣跡,和張作霖關係一般。

張作霖被炸死時,湯玉麟佔據熱河省,跟隨張學良一起東北易幟。但湯玉麟實際已經成為奉系內部割據一方的獨立勢力,張學良也指揮不動湯玉麟。

湯玉麟統治熱河期間,橫徵暴斂民怨沸騰,是個非常糟糕的軍閥。

1933年,日軍進攻熱河,湯玉麟望風而逃,日軍先頭部隊區區128名騎兵抵達熱河省會承德時,湯玉麟就畏敵如虎棄城逃跑,日軍僅用七天就佔領熱河省全境。

湯玉麟在日軍進攻期間,還調用大量軍車搬運私產。

抗戰期間,已經失去兵權的湯玉麟拒絕出任偽職做漢奸,勉強保住了作為中國人的底線,1949年去世。

無恥做了漢奸的老五張景惠

張作霖被炸死時,張景惠作為奉系高層之一也在張作霖專列上,不過沒有在同一節車廂,只受了重傷。即使不說民族大義,日本人和張景惠也有深仇大恨。

然而九一八事變後,張景惠馬上就做了漢奸投降日本人,成為日本人的得力走狗。日本人建立偽滿洲國後,張景惠擔任偽滿洲國總理常達十多年,是排名前列的大漢奸。

抗戰勝利後,張景惠被蘇軍俘虜,1950年被蘇聯移交給中國,1959年死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


仁勇校尉


1928年6月2日,張作霖通電宣佈退出北京,迴歸瀋陽。在這個時候,張作霖其實早就知道日本要找機會刺殺他,但是他並沒有真正將其放在心上,將信將疑的。

為了保障安全,原本是打算乘坐汽車從古北口出關的,但是因為公路崎嶇不平,怕發生什麼危險,於是便由張作相擔保由北京至榆關這一段路程,並在沿途設下吉黑兩省軍隊嚴密佈防。除此之外,為了保證張作霖能安全到達瀋陽,吳俊升還擔保了由榆關到瀋陽這一段路的安全。

有了這些保障以後,張作霖便決定乘坐專列回瀋陽。6月3日凌晨1時10分,張作霖抵達前門東站,1時15分列車正式出發。

張作霖——劇照

6月4日早晨,張作霖的專列到達皇姑屯車站,張景惠等人早早在此迎候,隨即便上車同行,但是沒有和張作霖坐在一個車廂。距離皇姑屯站約200米處是老道口,隨之是三洞橋。這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日本人所經營的南滿鐵路和京奉鐵路的交叉點。

就在專列駛過三洞橋的時候,突然兩聲巨響,所有車廂一起震動起來,有的脫軌,有的青煙四起,張作霖所乘坐的車廂被炸得粉碎,車身被蹦出去三四丈遠。吳俊升的頭不幸扎進一根釘子,當即死亡。張作霖咽喉處有一個很深的窟窿,渾身是血。最後因為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年僅五十四歲。

而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 “我受傷太重……恐怕不 行了……叫小六子快回奉天! ”

以上便是張作霖死亡的大體經過了,那麼在張作霖死後,他的七個拜把子兄弟都怎麼樣了呢?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

張作霖——劇照

老大馬龍潭

馬龍潭在他幾個結拜兄弟中,可以說是文化水平最好的一個,他文武雙全,才藝過人,喜愛書法,可以說是一代儒將。此人與廉頗差不多,年到六十卻依然能夠騎馬出巡,日馳千里。馬龍潭除了一顆豪俠心之外,還有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當年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他曾率領數百人參加當時的奉軍,毅然擔負起保護鄉土的重任,避免了很多珍貴文物慘遭列強毒手。與張作霖等人結拜之後,其也越顯低調。

1927年,張作霖在北京組建安國軍大元帥府,特授馬龍潭龔威將軍銜。但此時的馬龍潭已經和張作霖有所疏遠了。張作霖死後,日本人介於馬龍潭的聲望,曾先後拉攏他,但是都被其拒絕了。

老二吳俊升

吳俊升的結局我們已經說到了,他與張作霖在同一輛專車上,同樣被炸死。

馬龍潭

老三馮德麟

民國時期,馮德麟擔任瀋陽副都統、奉天軍務幫辦、陸軍第28師師長等職。馮德麟早年便投身綠林之中,算起來他還是張作霖的長輩。1916年,馮德麟與張作霖開始把持東北大權,並在次年支持張勳復辟。馮德麟本來和張作霖是統一戰線的,但為了利益,他跑去北京支持張勳復辟,沒想到過了沒多久,張勳就失敗了,自己在天津被段祺瑞給逮捕了。

最後還是在張作霖的打點之下才被釋放,並任命其為總統府高等侍從武官。在馮德麟下野之後和張作霖的關係越來越差,沒有大事基本不去瀋陽見張作霖。民國十五年,即1926年,馮德麟去世,享年59歲。比張作霖早去世兩年。

馮德麟——劇照

老四湯玉麟

湯玉麟出生貧寒,早年的時候給別人做小活為生,後來落草。湯玉麟在稱霸遼西的時候,曾救過張作霖一命,於是兩人便結為了生死兄弟。張作霖主政時,湯玉麟擔任53旅旅長。但是此人的綠林氣很足,在省城裡經常是目無法紀,亂用軍權,所以當時很多市民都不喜歡他。

1916年5月,張作霖起用王永江為奉天省警務處處長兼省會警察廳廳長。王永江上臺之後,湯玉麟對其十分不滿,於是便引發了軍警界的衝突。隨後矛盾升級,湯玉麟聯合馮德麟要反張作霖。但是在馮德麟跑去支持張勳復辟失敗之後,湯玉麟便逃回原籍歸隱了。最後還是在張作相等人的請求下,張作霖才同意其會省城接納了他。

郭松齡反奉時,湯玉麟作戰勇敢,隨即被提升為第12軍軍長,不久便出任熱河都統。但是在抗日初期,湯玉麟致使熱河失守,被全國通緝。但是湯至始至終並沒有投靠日本人,甚至還在1934年率軍抗日,配合吉鴻昌先後收復了多倫、古源等地。在退下來之後,湯拒絕了偽政府的職務,1949年去世,享年78歲。

湯玉麟——劇照

老五張景惠

張景惠是張作霖幾個結拜兄弟中最沒有骨氣的一個,為何這麼說呢?我們知道,張景惠早年在八角臺鎮成立了自衛團,自己擔任團長,為鎮子裡的富戶看家護院,後來投奔了馮德麟。在張作霖執政東北之後,張景惠自然也擔任起了奉系軍閥的首領,但是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張景惠就公開投敵,先後擔任偽參議府議長兼東省特別行政區長官,隨後還擔任了偽滿洲國國務總理。

不過好景不長,1950年8月1日,張景惠被蘇軍逮捕,並將其關押在遼寧的撫順戰犯管理所,1959年死於其中。

張景惠

老六孫烈臣

在張作霖的幾位結拜兄弟中,孫烈臣算是張作霖身邊的一員干將,至始至終都站在張作霖一邊。馮德麟等人反張作霖時,他也時刻守在張作霖身邊。孫烈臣先後擔任吉林督軍兼行省長事、黑龍江督軍兼行省長事等職。1924年4月25日,孫烈臣去世。他是張作霖幾個兄弟中,率先離他而去的。

孫烈臣

老八張作相

跟孫烈臣一樣,張作相也是張作霖身邊的一員心腹干將。張作霖稱霸東北的時候,張作相便全心全意地輔佐張作霖建設東北。張作霖去世之後,由其子張學良執掌,他也毅然擔負起輔佐侄子張學良的職責。1949年3月,張作相因病去世,周總理得知此消息後,非常的遺憾,曾對張作相的外甥周毓文說:“老先生怎麼故去了,我們還要請老先生出來一起工作呢!”

張作相——劇照

以上便是張作霖幾位兄弟的大致表述,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分享!

我是方圓,一個有深度的歷史創作者,歡迎關注我!


方圓文史


張作霖出身草莽,綠林中人都是比較喜歡講義氣的嘛,所以不可避免的有幾個結拜兄弟。在他這幾個結拜兄弟的幫助下,經過打拼終於成為了一代梟雄。

但世人宗室能同甘而不能共苦,再加上人各有志,發達後幾兄弟之間不可避免的疏遠了。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張作霖一帶豪傑,和他結拜的兄弟也都不是狗熊,出了一個人當了漢奸,其他人還是可以當得起“英雄”二字的。

在結拜的8人當中,張作霖排行老七,其他的幾個人結局如下:

老大馬龍潭

作為老大,卻心甘情願的讓張作霖來領導眾兄弟。此人能文允武為人又低調,在功成名就之後便過起了山水田園生活,和張作霖的來往也變少了。

面對日本人,他不卑不亢,以死抗爭。1940年病逝於四平,活到了83歲。

二哥吳俊升

結拜的時候“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皇姑屯事件的時候,他和張作霖在一起,一起唄炸死了。

老三馮德麟

馮德麟死在張作霖前面。或許是為了韜光養晦,也或許是政治理念不合,他早就遠離了東北的政治中心,1926年就病逝。但他有一個好兒子,創辦了“馮庸大學”,後來併入東北大學。

老四張景惠

這是幾兄弟當中唯一投靠日本人當了漢奸的。日本戰敗後,於1950年被蘇聯遠東紅軍逮捕,後再牢獄中被關了9年後病死。

老五湯玉麟

九一八後雖然先是丟失了很多土地,但後來能配合吉鴻昌繼續與日本人作戰抗爭到底,收復多倫古源等地。日本人多次試圖招攬他都被他拒絕了。

解放戰爭的時候也拒絕為國民黨辦事,1949年病逝。

老六孫烈臣

幾兄弟當中死的最早的,比張作霖早死了4年。

八弟張作相

聽起來像是張作霖的親兄弟,實際上並不是。他在東北軍中位高權重,張小六能順利掌握東北軍全靠他的支持,所以張學良特別信任他,入關的時候都留他在瀋陽主持大局。

這也是一個有節氣的人,為了拒絕日本人,跑到天津的租借當起了寓公,1949年病逝。


歷史小跟班


1928年張作霖被日本人暗算,在皇姑屯被炸死,張作霖生前有六個結義兄弟,在他死後,結局也各不相同。

老大,馬龍潭,出生於一個軍伍之家。少年時的馬龍潭喜愛騎馬放槍,玩刀弄劍,酷愛詩文。九·一八事變後,馬龍潭暫居四平,日本加劇侵略東北,日本人想用其名望收買人心,特成立中滿自治會,擅自發出文告,委任馬龍潭擔任會長。馬龍潭得知後在日本人面前拍案拒絕,甚至一頭撞到床頭,滿頭流血。1940年,馬龍潭病逝於四平寓所,享年84歲。

老二吳俊升,他是與張作霖一同遇難的。俊升是奉系軍閥中僅次於張作霖、馮德麟的第三號人物,集強悍、愚昧、荒唐、殘暴於一身,卻又善於玩弄權術,偽裝門面,權作斯文。1928年北伐戰爭張作霖失敗後,決定息爭罷戰,退兵關外,吳俊升前往山海關迎張作霖返奉,於當年6月4日,在瀋陽皇姑屯與張作霖同時被日本人炸死,卒年65歲。

三哥,馮德麟雖然,早年跟張作霖有權利爭奪。但是他跟張作霖的關係後來還是和好如初,不過馮德麟在一九二六年就已經去世了。

老四,湯玉麟在張作霖死之後,繼續跟隨張學良,是熱河主席。他在日軍進攻熱河的時候,不發一槍就跑了。但是後來,日本人要他出任偽政府要席,他也拒絕了。

老五,張景慧,他成了他們幾兄弟裡唯一的漢奸!出任了偽滿洲國的政府總理,而且作為漢奸頭目,被民國政府討伐。

老六,孫烈臣生前一直幫助張作霖發展軍工業,但是在一九二四年就已經去世。

老八張作相,是個孔明一樣的人物,雖然沒有孔明的智謀,但是竭盡心力輔佐張學良。後來也是拒絕跟日本人合作,一直同日本人進行著鬥爭。


獨秀文苑


張作霖小時候出生在貧農家庭。他參加了1894-1895年的中日戰爭,然後加入了綠林。他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清政府無力與他抗爭,所以他招募了他。張作霖協助清政府消滅了杜立三等土匪勢力,然後除惡揚善。歷任奉天總督、東三省督察,被譽為“東北王”。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以海陸空三軍總司令的身份進京,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當張作霖沒有佔領東北時,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和政治需要,他和七個人成了異性兄弟。他的成功離不開與他同生共死的兄弟們。那麼,張作霖這些結拜兄弟的結局是什麼呢?

老大馬龍潭是山東德州人。年輕時,他文雅,文武雙全,天賦異稟,愛好書法。他被稱為一代儒家將領,非常重視誠信。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民族危機加劇。馬龍潭說:“我丈夫是時候犧牲自己的生命為國家服務了。”民國初年,他被授予陸軍上將、三等軍銜文虎章,並被任命為東邊鎮守使。在1907,八人,馬龍潭,吳俊升,孫列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祚霖和張作相,使盟兄弟。1920,奉系首領張作霖解除了馬龍潭的軍職,任命他為洮昌道尹。九一八事變後,馬龍潭暫住四平。日本人想用自己的名氣買民心,任命馬龍潭為自治會會長。馬龍潭得知後,當著日本人的面做出決定,拒絕了。他甚至憤怒地撞到床頭不肯死。日本人不得不這麼做。1940年,馬龍潭在四平寓所去世,享年83歲。

老二吳俊升,字秀峰,綽號吳大舌,奉天昌圖人。17歲的吳俊升加入了遼源的土匪營。他當過廚師、騎兵,後來又當過騎兵。他在軍隊裡英勇戰鬥被封為奉天后路巡防營統領,候補總兵。在民國五年(1916),他和張祚霖共同驅逐段芝貴,打敗了和蒙古軍隊作戰的臨西戰役。他對張作霖很忠誠。民國六年(1917年),第二十八師師長馮德麟率軍攻打張作霖。吳俊升支持張作霖,打敗了他。在郭松齡開始反抗後,時任黑龍江省省長的吳俊升發誓“與忘恩負義的郭貴子無異”。他率領騎兵來到遼代中期郭軍司令部白旗堡,燒燬郭軍的武器彈藥,儲存糧食和飼料。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火車上被埋入日本關東軍的炸藥炸成重傷。在同一列火車上的吳俊升被尖物刺中腦部,享年65歲。

老三馮德麟出生在遼寧省海城市。遊蕩多年後,1906年被清政府召見,成為巡防營和巡防營左路的首領。後來,他與張作霖等7人成為兄弟。1916年,馮德麟和張作霖一起將奉天府司令員段志貴趕下臺。但為了控制東北地區的權力,兩兄弟之間的關係開始發生衝突。1917年,馮德林到北京支持溥儀的復辟,被段祺瑞打敗俘虜。在晚年,他致力於建立工業。1926年,他在北鎮逝世,享年59歲。馮德麟比張作霖大9歲。在他面前,馮德麟一直視自己為長輩,張作霖也一直尊敬這位大哥。無論馮小剛提出什麼條件,張作霖都沒有翻臉。馮德麟還經常用哥哥的方式訓誡張作霖。張作霖一個接一個地忍受著,甚至微笑著向他打招呼,從不爭吵。

老四是湯玉麟,內閣官員,外號二胡。湯玉麟年輕的時候,為人們承擔著一些小任務。他因為開車和拉腳而被搶了,所以他冒險掉進了草地上。張作霖統治遼西時,張作霖和唐成了生死攸關的朋友。張作霖執掌省時,唐家璇仍是53旅旅長和省會特務司令。唐家璇在省城的無法無天和濫用職權,讓公眾深惡痛絕。1917年,湯玉麟、馮德麟到北京參加張勳的復辟失敗,湯玉麟逃回老家隱居。郭松齡與馮軍作戰時,湯玉麟因作戰勇敢被提拔為第十二軍軍長。他很快就當上了熱河都通的司令員,守衛著馮系的西北門。湯玉麟在熱河省大力擴軍,並在各地修建了宮隔殿。為了維持自己龐大的軍費開支和自娛自樂,他搜刮民富,設置各種稅目,種植鴉片,牟取暴利。東北換屆後,湯玉麟升任東北管委會委員、熱河省主席。1933年,日軍大規模進攻熱河。手握數萬大軍的湯玉麟放棄了保衛熱河的戰爭,動用大量軍車運送私有財產。結果,日軍不到10天就佔領了承德。晚年生活在北平,其間多次拒絕擔任傀儡,度過了一生中最平靜的歲月。1949年2月在天津逝世,享年78歲。

老五張景惠,遼寧泰安人。年輕時,張景惠跟隨父親以賣豆腐為生。後來,他成為偽滿洲國的總理。他善於交朋友,經常出入賭場。張景惠還成立了自衛隊,守衛鎮上的富商。當時,張作霖遭到土匪金壽山的襲擊,金壽山乘八角臺前往馮德麟。張作霖和張景惠一見如故。張作霖執掌東北後,不願帶兵的張景惠出任察哈爾都通和第十六師師長。1926年後,先後任陸軍總司令、工業總司令。“九一八”事變後,張景惠公開投敵,先後擔任偽滿元老院議長、東部省特別行政區長官、軍政廳廳長、偽滿國總理。1945年8月15日收復後,被蘇軍逮捕,引渡並羈押在撫順戰犯管理中心。1959年,他死於戰爭罪管理辦公室享年88歲。

老六孫烈臣出生在奉天黑山,是張作霖最信任的中尉之一。張作霖掌握了東北後,成立了東部三省陸軍整編室。任命孫立臣為軍部統一督導員兼首長(即參謀長)。他開始全面訓練部隊,創辦軍校,培養軍事骨幹,計劃建立空軍和東三省第一兵工廠。孫立臣47歲時被授予陸軍上將,先後擔任吉林省省長、省長、吉林省安全總指揮。孫立臣飽受病痛折磨,長期留在在奉天。1924年4月25日,孫立臣因病去世,享年52歲,一生無子。

老八張作相出生在錦州黟縣。他是愛國民主黨人,張作霖的親兄弟,張學良的總司令。張作相是個貧窮家庭的年輕人。他幫助他父親管理他的家庭。他是個泥瓦匠。他對人忠誠善良。他平易近人。他沒有壞習慣。他和張作霖不是一家人,甚至不是兄弟。他們的名字正好吻合,然後他們結成了聯盟。在戰爭中,張作相獨自從炮火中救出張作霖。張作霖執掌東北後,升任奉天警察總司令、第27師師長、陸軍上將。1925年張作相被任命為吉林省軍事檢查員、省長,晉升為陸軍總參謀長。在吉林任職期間,張作相創辦吉林大學,建起了吉頓鐵路,架起了自來水,鋪設了柏油路,拒絕合作修建日本鐵路。張祚霖被炸彈炸死後,東北軍將軍通過三東北部省會聯盟選舉張作相為東北三省最高的統帥。張作相堅持說他不會被任命,但卻促使他留下來和張學良做助手。9月18日事件後,張作相憤怒地辭去軍職,到天津隱居。日本侵略者素有徵召軍民的美譽,曾派人到天津,引誘高官高薪,但張拒絕了。1945抗日戰爭勝利後,張作相仍在天津隱居。1949年3月,張祚翔在天津逝世。


館長先生


張作霖,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奉天海城人,出身貧苦,當過土匪,投過清軍,後來逐漸成長為東北地區的最高長官。並且曾經一度入主北京中樞,成為了北洋政府的末任統治者。至於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那是後來的事情了。

他能從一介草莽發展為東北王,這是為什麼呢?智商、情商、手段、時運、抱負……這些因素,缺一不可。但是,小編以為,他的成功,是離不開他的七個拜把子兄弟的。俗話說得好,一個好漢三個幫,張作霖卻有七個幫手,全是得力幫手,能不成功嗎?這七個人,都是誰,都有什麼樣的背景,後來的結局都如何呢?下邊,小編就帶領大家,去認識認識這些大佬們吧。

清朝末年,東北不穩。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了,這兩個強盜,竟然在我國的東北大打出手。但是,東北地區的一些地方豪傑,卻因為這場罪惡的戰爭,立功升職,並且,獲得了一些迅速崛起的機會。其中,就包括以下幾個人:新民府巡警中營馬隊管帶張作霖、蓋字營管帶馬龍潭、東亞義勇軍統領馮德麟、遼源捕盜營把總吳俊升、盛京將軍增祺麾下的侍衛孫烈臣,還有張作霖的部下張作相、張景惠和湯玉麟。這些人,大多都是清軍的中下級軍官。

為了能在奉天獲得更好的發展,他們結成了同盟。這八個人,於1907年互換蘭譜,以年齡為序結為兄弟。具體排序是:老大,馬龍潭,50歲;老二,吳俊升,44歲;老三,馮德麟,41歲;老四,湯玉麟,38歲;老五,張景惠,36歲;老六,孫烈臣,35歲;老七,張作霖,32歲;老八,張作相,26歲。結拜後不到兩年,這八人,就控制了奉天省的大部分正規軍。

當時奉天省的正規軍一共有五個巡防營,張作霖的前路巡防營、吳俊升的後路巡防營、馮德麟的左路巡防營、馬龍潭的右路巡防營,就佔了4/5。張景惠、湯玉麟、張作相這幾個人,則在張作霖麾下擔任管帶。孫烈臣後來離開了盛京將軍府,也來到了張作霖麾下任職。1911年張作霖又兼任了中路巡防營統領,一個人就控制了全省軍隊的2/5。因此,幾個巡防營的統領鬧過不愉快,但是出於自身利益,還維持著合作,大家各自發展,相安無事。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了,奉天省的清軍也得到了改編。張作霖擔任了第27師師長,馮德麟擔任了第28師師長。馬龍潭的部隊被改編為東邊鎮守使署,他擔任了鎮守使。孫烈臣在張作霖麾下擔任了旅長,張景惠、湯玉麟、張作相這三人則在張作霖麾下擔任了團長。吳俊升,則擔任了奉天省騎兵第2旅旅長。張作霖一個人,就控制了八兄弟中的四人,成為了八兄弟中,力量最強大的人。

1916年,張作霖在袁世凱的支持下,當上了奉天省的督軍兼任省長。第28師師長馮德麟因此極其不滿,騎2旅旅長吳俊升也對張作霖產生了不滿,兩人一拍即合,經常和張作霖對著幹。張作霖麾下的第54旅旅長孫烈臣,因為性格沉穩,升任第27師師長。張作霖麾下的第53旅旅長湯玉麟,競爭師長失敗,心懷怨恨,和張作霖決裂。隨後,馮德麟和湯玉麟準備合兵一處,公開和張作霖對抗。

張作霖迅速派出了張景惠,接管了53旅。吳俊升突然變卦,保持中立。很快,馮德麟被孤立起來,後來參加了北京的張勳復辟,失敗後被囚禁。馮德麟的第28師,被張作霖吞併,由馮麾下反他的第56旅旅長汲金純接任師長。此外,張作霖又舉薦吳俊升為第29師師長,和他緩和了關係。另外,張作霖又舉薦大哥馬龍潭去鐵路系統擔任督辦。馬龍潭無心爭權,年紀也大了,主動交出了手裡的兵權。

至此,張作霖統一了奉天省的軍政,掌握了第27、28、29這三個師。孫烈臣擔任了第27師師長,吳俊升擔任了第29師師長,張景惠擔任了第27師53旅旅長,張作相擔任了第27師54旅旅長,馬龍潭退出了軍隊後改任了四洮鐵路督辦。在張作霖的活動下,馮德麟被放了出來,在北洋政府擔任“三陵督統”,負責管理永陵、東陵和北陵。湯玉麟跟隨馮德麟參加了張勳復辟,失敗後逃回了老家躲難。

再後來,張作霖統一了東北三省,出任了東三省巡閱使,成為了奉軍和奉系的老大。吳俊升擔任了黑龍江省督軍,孫烈臣擔任了吉林省督軍,張作相和張景惠分掌了奉天省的軍隊。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以後,張景惠作為奉軍在西線的司令官,表現糟糕,打了敗仗不敢回來,隨後投靠了直係軍閥。幾年後,經人求情,回到了東北,一直擔任閒職。918事變爆發以後,他當了漢奸,官至偽滿洲國的總理。建國後,被關進了戰犯管理所,後來病逝於獄中。

吉林省督軍孫烈臣於1924年病逝,孫烈臣死後,張作霖特命長子張學良主持喪葬,併為其建陵、修祠、鑄像。並且,遵從他的遺願,委任張作相接任吉林省督軍;馮德麟於1926年8月11日病逝,他的兒子馮庸後來在張學良的東北軍擔任過空軍司令;馬龍潭退出軍隊以後,在鐵路和地方工作過,也在張作霖麾下擔任過閒職。1931年918事變爆發後,他定居四平,一直堅決拒絕當漢奸。1940年,病逝於四平;湯玉麟後來回到了張作霖的麾下,從旅長幹起,在30年代擔任了熱河省主席。在長城抗戰中,他不戰而逃,事後被國民政府撤職通緝。1937年,病逝於天津。

說完了這五位的結局,還剩下張作霖和吳俊升,還有張作相這三位。1928年,張作霖的部隊被北伐軍擊敗,退回東北。他在回瀋陽的路上,乘坐的列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先埋好的炸彈炸燬。張作霖身負重傷,當天就去世了。隨行的黑龍江省督軍吳俊升當場被炸死,後來他的獨生兒子在抗戰中當了漢奸。張作相呢, 隨後輔佐張作霖的長子張學良上位。918事變爆發前後,他是吉林省主席兼任東北邊防軍的副司令官。長城抗戰後,張學良下野,他則辭去了軍職,隱居天津。1949年,病逝於天津。

簡單梳理下,就是:1924年,孫烈臣病逝於長春,時任吉林省督軍;1926年,馮德麟病逝於北京,當時在家閒居;1928年,奉軍的統帥張作霖和黑龍江省督軍吳俊升,在皇姑屯被日軍預先埋好的炸彈炸死;1937年,湯玉麟病逝於天津,當時閒居;1940年,馬龍潭病逝於四平,當時閒居;1949年,張作相病逝於天津,時任國民政府國策顧問;1959年,張景惠病逝於撫順的戰犯管理所,當時是戰犯。

卻說,張作霖去世以後,靈柩一直存放在瀋陽的大帥府。日軍佔領大帥府後,將偽奉天第一軍管區司令部設在此處,一直安放在府邸的張作霖靈柩也被移至珠林寺。1937年,經過張景惠的不懈努力,張作霖的靈柩終於被運到了錦州市石山鎮南驛馬坊村,和原配趙夫人合葬。死後九年的張作霖終於入土為安,然而長子張學良一輩子都未能前來掃墓!











鐵親王


張作霖有一個外號為“東北王”,這個外號可不是一般人能擔當得起的。他出生於貧困家庭,曾當過馬匪,後被清朝招安,立過眾多功勞,比如剿滅土匪、消除蒙患。袁世凱稱帝后,封他為“盛武將軍”,後來又被黎元洪任命為奉天督軍兼省長,東三省巡閱使,這個時候的張作霖在東北是一家獨大,掌控著奉、黑、吉三省的軍力。

1927年,張作霖被任職為北洋軍陸海軍大元帥,這是國家最高統治者。1928年,也是張作霖的最後一年。這一年,北伐軍對張作霖統治的奉系大進攻,奉系大敗,張作霖決定退出北京。6月4日,張作霖在乘坐火車經過皇姑屯時被日本人事先埋好的炸藥炸死。而日本人炸死張作霖的原因則是因為張作霖在任職國家最高統治者的時候不和日本合作。

張作霖擁有著傳奇的一生,看過《少帥》的人應該知道,張作霖有七個拜把子兄弟,分別是馬龍潭、吳俊升、馮德麟、湯玉麟、張景惠、孫烈臣以及張作相,順序是從大到小。那麼在張作霖去世後,他們的結局如何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先說老大馬龍潭,他於1940年去世,享年83歲。張作霖去世後,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日本任職為“中滿自治會”會長,後表示堅決不認職,並自此隱居於吉林四平。晚年時期擔任了四平街紅十字會的會長等職,做了許多慈善事業,被譽為“馬善人”。

老二吳俊升,他是和張作霖一起被炸死的。當時是他去山海關迎接張作霖的,所以才會和張作霖一起被炸死。享年65歲。

老三馮德麟,1926年就死了,比張作霖早死兩年,死因是心臟病突發。

老四湯玉麟,1949年去世,享年78歲。張作霖去世一個多月後,他被國民政府任命為了熱河省保安司令,年底又升職為熱河省省長。1930年,湯玉麟盜掘了多位皇帝的陵墓,被公認為“土匪省長”。1932年,拒絕日滿的任命。1933年,被任命為第55軍軍長,熱河省駐防軍上將總司令,同年丟失熱河,後失去軍權。1949年,在天津病逝。

老五張景惠,是這些人中活得最久的一位,享年88歲。張作霖被炸的時候,他也在場,身受重傷,但幸運的是沒被炸死。918事變後,被任命為偽滿洲國務總理。日本投降後,張景惠被蘇所捕,1950年交給中方,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1959年在管理所中去世。

老六孫烈臣,1924年病逝。張作霖排行老七,排行最後一位的就是張作相。張作相是1949年去世的。張作霖被炸後,東北軍曾推選張作相為總司令,張作相不接受,後任職為邊防副司令、吉林省主席等職。1930年,張作相掌握東北軍事大權。1933年,張作相因張學良被迫下野而辭職,隱居天津。1949年,病逝於天津。


理科男讀歷史


1908年前後,被招撫後的張作霖奉東北總督徐世昌之命,率部追剿蒙古叛匪。在取得剿匪勝利之後,張作霖與戰鬥中表現突出的七名兄弟,在洮南關帝廟義結金蘭。

八人的排序是:老大馬龍潭、老二吳俊升、老三馮德麟、老四湯玉麟、老五張景惠、老六孫烈臣、老七張作霖、老八張作相。這七位兄弟奠定了張作霖的奉系班底。

十九年後,張作霖的專列在奉天皇姑屯,南滿鐵路與京奉鐵路交叉點的三洞橋處,被日軍埋設的炸藥炸燬。張作霖身受重傷,在抬回大帥府後終因傷重不治而去世,與張作霖同車廂的二哥吳俊升當場死亡,史稱“皇姑屯事件”。

張作霖去世後,奉天當局秘不發喪,對外隱瞞了張作霖的死訊。十三天後,張學良趕回奉天接掌帥印。再四天後,張作霖死訊正式公佈。張作霖的結義兄弟紛紛表態擁護張學良上位,那這些義結金蘭的兄弟的結局又如何呢?

老大馬龍潭

馬龍潭,1857年生於河北慶雲,比張作霖大十八歲。馬龍潭從小喜歡玩刀弄劍,父親曾是大清振威將軍,哥哥在鎮壓捻軍時戰死。張作霖佩服大哥的義薄雲天之情,結拜八年後,袁世凱復闢時封馬龍潭爵位,他堅辭不受。

張作霖死後,馬龍潭主要從事慈善事業。多次拒絕日本人的不當要求,昔日舊部紛紛加入日偽政府,面對他們的邀請,馬龍潭果斷拒絕。1940年,馬龍潭在四平寓所去世,享年84歲。他誓死不做漢奸的氣節令後世所傳送。

老二吳俊升

吳俊升,1863年生於遼寧昌圖,比張作霖大十二歲。吳俊升出身窮苦人家,後來跟隨張作霖剿匪有功。他是奉系中僅次於張作霖和馮德麟的第三號人物,雖然沒什麼文化,但卻善於玩弄權術。鍾情於良馬刀劍,但不喜菸酒鴉片。

吳俊升曾率部打擊過支持滿蒙獨立的蒙古權貴,後出任黑龍江省督軍。郭松齡反奉,吳俊升任率軍將其擊敗。張作霖在北伐戰爭中失敗後,吳俊升前往山海關迎接張作霖返回奉天,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當場炸死,享年65歲。

老三馮德麟

馮德麟,1868生於遼寧海城,比張作霖大七歲。馮德麟本是一個綠林好漢,後來因為在張勳復辟時站錯了隊,差點被段祺瑞政府處死。多虧張作霖聯絡各方四處說情,才保下了馮德麟的命,又給予他很多生活上的關照。

之後的馮德麟再也沒有接掌兵權,晚年主要投身創辦實業。1926年,馮德麟因心臟病突發在北鎮大宅病逝,享年58歲,張作霖為其在北鎮舉辦了四十九天的葬禮。兩年後,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

老四湯玉麟

湯玉麟,1871年生於遼寧義縣,比張作霖大四歲。湯玉麟綽號湯二虎,少年時曾給人打零工為生,後落草為寇,曾於張作霖有救命之恩。張作霖主政奉天時,湯玉麟任省城密探司令。後湯玉麟因張勳復辟失敗,隱居老家。

後來,湯玉麟出任熱河省主席,在日軍大舉進攻熱河時,湯玉麟不戰而逃,致使日軍很快佔領承德。晚年的湯玉麟居住在北平,曾多次拒絕出任日偽政權職位。1949年,湯玉麟病死於天津,終年78歲。

老五張景惠

張景惠,1871年生於遼寧臺安,比張作霖大四歲。張景惠早年以賣豆腐為生,他善於結交朋友,後來參與到馮德麟的自衛團,為各屯人看家護院。張作霖投奔馮德麟後,張景惠與張作霖一見如故,後結為生死之交。

張作霖主政東北後,先後出任陸軍總長和實業總長。後來張景惠出任偽滿洲國總理大臣之職,他也是張作霖結義兄弟中唯一變節的人。抗戰勝利後,張景惠被蘇軍俘虜,後引渡回國,1959年死於戰犯所,終年88歲。

老六孫烈臣

孫烈臣,1872年生於遼寧錦州,比張作霖大三歲。孫烈臣自幼家境貧寒,但卻尚武,後來成為張作霖最得力的干將之一。在張作霖與四哥湯玉麟關係緊張時,孫烈臣義無反顧的站在張作霖一邊,極力維護張作霖的利益。

孫烈臣是在1908年才和張作霖相識的,二人情投意合,感情頗深。張作霖對孫烈臣也是極為信任,先後出任二十七師師長、黑龍江省督軍、吉林督軍等職務。1924年,孫烈臣因病去世,張作霖親往弔唁並痛哭流涕。

老八張作相

張作相,1881年生於遼寧錦州,比張作霖小六歲。在張作霖被清廷招撫後,張作相便在奉軍中任職。先後出任奉天督軍署總參議、安國軍總司令、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等職。張作相待人謙和,在奉系中有忠厚長者之美譽。

在張作霖被炸身亡後,東三省公推張作相為保安總司令,但張作相堅持不就,他極力推舉年僅二十七歲的張學良子繼父業。之後張作相又參加熱河抗戰,在解放戰爭中先被俘後釋放,拒絕前往臺北,1949年在天津病逝,享年68歲。


野史也是史


張作霖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之父。在民國那個動亂的年代裡,擁有很高的話語權。賓館的東北被人稱為東北王,並且擔任民國的海陸空三軍大元帥。他手握重兵,成為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阻礙,1928年6月4日張作霖所乘坐的專列在三洞橋附近被日本人預先埋伏的炸藥炸燬,而他也深受重傷,當天晚上去世。從此中華民族的抗日也失去了一個有力的臂膀。相比起張作霖的事蹟人們更關心的是他和他7個結拜兄弟的故事。兄弟之間有點小矛盾很正常,但在關鍵的時候能夠幫上你的就是你身邊的這一群兄弟,張作霖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和他的7個兄弟的幫助和扶持也有關係。1907年,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霖、張作相等八人,按年齡為序,結拜為兄弟。在這其中張作霖排行老七,在以後的成長道路上也得到了7個大哥的很多幫助。還是在一代東北王張作霖去世以後,他的7個結拜兄弟的結局各有不同。有的隱姓埋名,有的成為了抗日將領,但是也有的投奔了日本人。

馬龍潭1940年去世。大哥馬龍潭出生于軍人世家,為人豪爽仗義,打的一手好槍,一身騎馬的絕技,軍事素養過硬。張作霖去世之後,日本人曾打算借用他的名聲來打造自己的同志目的,但是都被拒絕,後來馬龍潭隱居,過起了隱居的生活。直到1940年去世。

二哥吳俊生,以販馬謀生,後來進入軍隊之後從伙伕幹起,在以後的日子裡一直跟隨張作霖南征北戰。張作霖出事的時候,他和張作霖同乘一列火車,只不過他是當場去世。可以說這兩個兄弟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三哥馮德麟,以前當過打家劫舍的路林好漢,後來和張作霖參軍,後來因為和張若琳的一些矛盾,離開軍隊回家經商。三哥於1926年去世。

四哥湯玉麟是一位比較傳奇的人物了。小時候給人拉過貨,吃過苦,所以更珍貴兄弟之情。他對張作霖有過救命之恩。張作霖死後極力幫助張學良穩定東北的局勢。但是他又十分貪財。1949年四哥去世。

老五楊景惠,張作霖出事的時候,他也和張作霖同城一列火車,只是被輕微炸傷,在九一八事變後他公開投降日本人,不過他的民族氣質雖然不怎麼樣,但是卻對張學良忠心耿耿。1959年去世。

老六孫烈臣是張作霖最信賴的心腹,1924年病逝。

老八張作相一開始的時候跟隨張作霖一塊打天下,在張作霖有了屬於自己的地盤的時候,他不願意入職為官。不過他在張作霖死後一直扶持幫助張學良。1949年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