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勇退只為保全身家?為何葉利欽要在1999年將大權交給普京?

靜夜史


急流勇退只為保全身家?為何葉利欽要在1999年將大權交給普京?


眾所周知,葉利欽是蘇聯解體後的首任俄羅斯總統,在繼承蘇聯的衣缽基礎上,曾以強硬手段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不僅改變了俄羅斯的社會制度、經濟體系、外交關係等,而且還推動了俄羅斯政治、經濟改革發展,促進東、西和解方面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就是這樣一個強勢的人,卻在總統任期內於1999年將總統大權交給普京。對此,有人說葉利欽急流勇退是為了保全身家,那麼,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葉利欽為什麼要在1999年將大權交給普京呢?

小編認為,事實並非如此,俄國自十月革命以來,政黨鬥爭空前激烈,失敗的一方除了失去地位,一般情況下都會連性命一併被剝奪,雖然這一局面到赫魯曉夫下臺時有所改變,但葉利欽提前退位不可否認也有保全身家的因素,但並不是主要原因,雖然葉林欽在俄羅斯轉型過程中犯了不少錯誤,但他在1999年將大權交給普京,也可謂是迷途知返,選對了接班人,為了國家的利益。具體原因是: 一是因為葉利欽年事已高,再加上身體原因,已經力不從心。葉利欽雖然是一個強勢總統,但他已經是一個將近70歲的老人,並且在生活中有許多不良嗜好,好酒、嗜煙,喜歡吃用豬肉、牛肉、狍子肉混合調餡做成的水餃,再加上高強度工作,勞力費心傷神,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在第二任期內,還做了心臟搭橋手術。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他越來越來感覺到,領導一個大國已經力不從心了,所以,他做出了主動辭職的決定。

二是因為葉利欽任期實行一系列改革,造成政治經濟動盪,但第二任期內所屬黨派力量依然強勢,此時葉利欽交權,並不用擔心下臺後會發生不測。葉利欽剛當總統時,國內還是一個爛攤子,於是葉利欽聽信專家建議,施行“休克療法”,以開放價格和國企大規模私有化為主要內容,以短期的經濟下降為代價,換得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但這種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的做法,使得國內經濟一塌糊塗。同時,葉利欽宣傳西方的民主價值觀念,主張實行西方式的政治制度,總統權力過大,多次撤換總理和重要位置的領導,造成了政治體制的混亂。葉利欽的政治聲譽也越來越受影響,開始了逐漸走下坡路的歷程。長期以往,將很可能出現秋後算賬的結果,但在第二任期內,因為他的強勢,他所屬黨派力量在國內仍佔多數,時局較為穩定,於是葉利欽為了避免秋後算賬的結果,做出了讓權給普京的決定,此時葉利欽交權,並不用擔心下臺後會發生不測。 三是因為葉利欽認為普京是非常合適的接班人。蘇聯解體後,雖然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遺產,但國內並不穩定。特別是車臣分裂傾向嚴重。葉利欽派兵攻打車臣,但俄羅斯在軍事上頻頻失利。在1999年之後,普京被葉利欽任命為總理後,普京用鐵腕手段鎮壓了車臣武裝的叛亂,並取得了勝利,展現了自己的才能,獲得了巨大聲望。煩惱纏身的葉利欽也趁機把大權交給了普京,全面支持普京出任俄羅斯總統。並且葉利欽還以獨特的方式認可了普京,葉利欽曾在回憶錄中記載:當時他與普京等人去野餐,突然衝出野豬,其他人都嚇得鑽入桌底,普京則拿出獵槍打死野豬。葉利欽就決定讓普京當接班人。因為他認為普京是一個很強硬的人,而且是一個忠誠的人,可堪大任。

四是葉利欽為了自己的家人和家族,與普京達成協議。在葉利欽的幾年統治下,俄羅斯幾乎經濟崩潰,貧富差距極大,社會矛盾突出,對於葉利欽來說,時局已經容不得他繼續擔任總統了。葉利欽在職期間,兩個女兒葉琳娜、塔季揚娜被爆出頻繁受賄,其本人被捲入一樁高達1500萬美金的洗錢案,儘管葉利欽一再否認自己受賄,但質疑的聲音始終甚囂塵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不提前交權給自己的繼承人,如果反對黨派的競選人當上總統將會對其所屬陣營和家族進行清算。所以,為了自己的後路,以及家族的後路,葉利欽讓權給普京。普京上任後,普京簽署的第一個命令就是《關於對停止行使職權的俄羅斯聯邦總統及其家庭成員提供法律保護的命令》,以法律形式保護葉利欽極其家族利益。可以看出,兩人很像是達成協議的。

所以,綜合以上幾方面原因,小編認為,葉利欽讓權給普京,既有保全自身的考慮,也有為整個國家發展的考慮,因為雖然葉利欽在位期間帶領俄羅斯走過不少彎路,但他富國強民的初心未改,為國家尋找到了一位偉大的接班人普京,並讓俄羅斯燃起了重新崛起的希望。普京上任後的種種表現,更展示了葉利欽的獨到眼光。


葛大小姐


葉利欽在1999年把大權交給普京,絕對是為了保全自己生命安全以及自己家族的利益。



其實葉利欽把大權交給普京是非常正確的選擇,而普京也非常領葉利欽的情,在當上總統之後,保障了葉利欽的人身安全以及家族的利益。

我們都知道,葉利欽作為俄羅斯聯邦的第一任總統,執政俄羅斯長達9年時間。但是葉利欽把俄羅斯搞成什麼樣子?熟悉這一段歷史的人都知道,差一點被葉利欽搞崩潰了。

經濟崩潰國家也面臨四分五裂的狀況,這都是由於葉利欽的錯誤的政策導致的。由於其過度迷信西方國家,被西方國家忽悠的摸不著北了,經濟陷入大崩潰,盧布貶值數千倍;在葉利欽執政下,俄羅斯誕生了很多經濟寡頭,控制著俄羅斯的各行各業,這些寡頭的實力某方面來講,甚至可以影響政府的決定,與政府對抗。

葉利欽執政時期,俄羅斯在軍事上也頻頻失利。第1次車臣戰爭,俄羅斯被打敗了,俄羅斯的民族信息被嚴重的打擊。然而葉利欽就在最後的執政時期選中了繼承人,這個繼承人就是普京。



在1999年之後,普京被葉利欽任命為總理後,普京就展現了自己的才能,用鐵腕手段鎮壓了車臣武裝的叛亂,並取得了勝利。也獲得了巨大聲望,葉利欽也就坡下驢,把大權交給了普京,全面支持普京出任俄羅斯總統,2000年普京成功當選了俄羅斯總統。

對於葉利欽的栽培,普京也非常感激,普京上臺後,雖然頻頻對俄羅斯的寡頭動刀子,俄羅斯的這些寡頭陸續都被普京幹翻了,不是被關進監獄,就是逃往海外。

然而這個造就這些經濟寡頭的人葉利欽卻毫髮無損。普京在上臺總統之初就簽署了一套《首任俄羅斯聯邦總統一期家庭保障法》,這套保障法的內容主要是俄羅斯退休的總統擁有不可侵犯的權利,任何人都不能對其進行刑事和行政的訴訟,也不能對其進行拘捕,私人調查和搜查等。

由此可以看出,普京是動用國家的權力對葉利欽家族進行特赦,只要是普京還掌握大權,想收拾葉利欽家族是根本不可能的。甚至在葉利欽卸任後,普京依然將莫斯科郊外的一棟豪華別墅給葉利欽全家居住,這個豪華別墅葉利欽當總統時的住處,政府的資產。直到葉利欽去世之前,他一切的經濟用度都由俄羅斯政府來負擔,俄羅斯政府為葉利欽配備了私人保安、司機和專門的醫生等。



還不僅如此,葉利欽家族這些年在普京的庇護之下,生意越做越大。葉利欽的外孫、俄羅斯鋁業的老闆傑裡帕斯卡甚至一度成為俄羅斯的首富。可以說,普京對於葉利欽家族是相當的照顧,也是相當的給葉利欽家族面子。

所以說葉利欽雖然犯下了很大的錯誤,甚至在俄羅斯普通民眾眼中是俄羅斯的罪人,但他在人生的最後的關口,選對了路。找到了一個能拯救自己的繼承人普京,最終安然度過危機。可以說葉利欽是為數不多政壇的幸運兒之一。


大正看世界


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通過電視直播發表2000年新年賀詞:“今天,本世紀的最後一天,我將辭職離去。”在葉利欽講話幾分鐘後,就想時年47歲的普京移交了總統管理權,其中就包括俄羅斯最重要的戰略核力量的“核鑰匙”,就此俄羅斯開啟了“普京時代”。葉利欽的這個決定很是突然,那麼他為何會主動將俄羅斯的大權交給普京,這其中到底有什麼隱秘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顧歷史,探究歷史的真相。

葉利欽本是靠著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上位,從地方調了到中央,成為蘇聯的大佬。然而,這個葉利欽也是一個無情的人,相信了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鬼話,讓俄羅斯脫離蘇聯實現了奪權,逼宮戈爾巴喬夫,埋葬了蘇聯。在蘇聯解體後,葉利欽如願成為了俄羅斯聯邦的第一任總統。

隨即,葉利欽就採用了“休克療法”,急功近利,試圖在一個缺乏市場化運作經驗的國家進行疾風暴雨般的改造,結果拔苗助長,差點讓俄羅斯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GDP幾乎減少了一半,甚至至今俄羅斯的經濟還沒有取得真正的起飛。在葉利欽的執政後期,俄羅斯社會動盪不安,經濟危機險象環生,車臣戰火時燃時滅,黨派鬥爭激烈異常,政府總理不斷更換。面對如此困境,葉利欽卻束手無策。如果再不能“止損”,俄羅斯就會面臨再次內亂,或者再次解體的危險。那麼,葉利欽就會成為俄羅斯歷史罪人。

按照當時俄羅斯憲法規定,葉利欽在2000年俄羅斯大選中,他必然要交權。如果不交權就是違憲。因此,選好一個接班人對於葉利欽至關重要。經過慎重的考慮,葉利欽決定將大權交給了普京。葉利欽之所以將大權交給普京,主要基於兩點:一是葉利欽相信普京的能力。在葉利欽的任期裡,他共換了8次總理,最後他經過考察認為普京的能力突出,是有能力帶領俄羅斯走出困境,實現騰飛的。二是葉利欽看重普京的忠誠。普京的忠誠源於一件事,那就是普京捨命救恩師的事。

在蘇聯解體後,普京的恩師索布恰克與葉利欽曾是政敵,索布恰克被葉利欽打壓。索布恰克更是被一些反對他的人收集黑材料,欲將其置於死地。普京為了救恩師,通過關係僱私人飛機把索布恰克送到法國治病避難。事後,已經在葉利欽手下做事的普京將此事彙報給了葉利欽,並表示願意承擔一切的後果。也就是這件事讓葉利欽看到了普京的忠誠,於是在他自己快要下臺前,決定將總統的大權交給了普京。

總之,葉利欽選擇普京更多的是基於對自己的下臺後的考慮,他認為普京保全自己。顯然,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在普京當上總統後簽發的第一個命令,便是保護前任總統利益不受損,使葉利欽及其家族得以保全。

有人說,“葉利欽對俄羅斯最大貢獻就是選對了普京這樣的接班人”。事實證明還真是的,葉利欽留下的爛攤子,在普京強硬領導下,逐步走向強大,敢於美國扳手腕,這樣的男人有幾人?


密探零零發


一、他本人治國能力有限,無法收拾當時的爛攤子。


葉利欽是戈爾巴喬夫一手提拔起來的,但是隨著戈爾巴喬夫改革的推進,兩人對改革的意見不合而分道揚鑣。1991年8月19日,莫斯科發生了旨在推翻戈爾巴喬夫和保留蘇聯的政變。葉利欽臨危處置,親自指揮炮轟克里姆林宮,成功掌控蘇聯局勢的發展方向,葉利欽親自終結了蘇聯的命運。葉利欽作為俄羅斯的第一任總統,在終結蘇聯以後,實行自由市場經濟改革,推行“休克療法”,將蘇聯的國有資產私有化,這個時候原來蘇聯的權貴階層趁機侵佔了大量國有資產,形成了俄羅斯的寡頭經濟。葉利欽終結蘇聯以後,積極向西方國家靠攏,俄羅斯市場開放以後,西方的資本也趁機進來大肆收購原蘇聯優質資產,導致很多優質資產被外國公司控制。葉利欽經濟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由於步子邁的過大,一時引發很多社會問題。

俄羅斯的經濟基本上被寡頭和外資控制了,普通民眾卻沒有享受到經濟改革的紅利,導致民怨沸騰。1996年俄羅斯將舉行總統大選,但是根據當時的民意調查,葉利欽的支持率已經降到新低,在眾多總統候選人中名列第四到第五名,遠遠落後於人氣高漲的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但是,在議會大選中失利的葉利欽並不想放棄手中的權力,所以與寡頭聯合就成為葉利欽最後的選擇。從蘇聯解體中獲益頗豐的俄羅斯的主要寡頭們不想俄羅斯重新進入俄共執政時代,所以俄羅斯的七大寡頭(別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霍多爾科夫斯基、波塔寧、維諾格拉多夫、斯莫倫斯基、弗裡德曼阿文)組成了金融和政界寡頭政治的核心,他們一起再次將葉利欽送上了總統之位。寡頭們能夠拯救葉利欽的總統之位,但是他們是逐利的資本家,會變本加厲地賺取鉅額利潤,這使俄羅斯的經濟不但沒有好轉,而且還有繼續惡化的趨勢。為了改變俄羅斯的經濟的糟糕局面,從1998年4月到1999年8月的不到兩年間,葉利欽連續換了四個政府總理,直到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理。葉利欽的“休克療法”式的經濟改革,肥了各權貴和寡頭,卻使民眾的生活日益困難,他執政8年,已經回天乏術,此時葉利欽將總統讓賢與普京是他最好的選擇。

二、作為蘇聯的掘墓人,他從蘇聯的解體中獲益頗豐,擔心自己可能會被清算。葉利欽是蘇聯的掘墓人,是他一手斷送了蘇聯的生命,而且由於他推行的“休克療法”經濟改革,導致民怨沸騰。在俄羅斯的寡頭們看來,如果1996年他們不把葉利欽重新送上總統寶座,一旦久加諾夫當選總統,葉利欽很有可能會被送上斷頭臺。葉利欽再次當選總統以後,俄羅斯的經濟形勢繼續惡化,這樣的爛攤子他已經無力收拾,如果自己繼續執政下去,那麼下一任總統很有可能會清算自己。而且在葉利欽執政的這8年期間,葉利欽的家族也從蘇聯解體中獲益頗豐,成為俄羅斯眾多寡頭之一,而一旦葉利欽失去總統保護罩,那麼自己很有可能會遭到清算。
葉利欽選擇了普京,自己提前讓賢,讓普京上位,換取普京對自己及家族的保護,這是葉利欽提前退位的重要原因。當然,普京對葉利欽也是信守諾言,雖然普京在任內也曾打擊一些寡頭,但是始終未動葉利欽家族。


busytolive


實際上,1999年前後的葉利欽已經把俄羅斯搞得不成樣子了。第一次車臣戰爭,偌大的俄羅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以陣亡3800多人,傷13000多人,損失13架戰機,包括坦克、裝甲車在內的500多軍用車輛損毀的慘痛代價,僅僅換回了車臣叛亂分子名義上承認仍然歸屬俄羅斯。伴隨車臣問題的無解,俄羅斯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寡頭大有將國家財富完全榨取乾淨的趨勢。
(車臣戰爭)

此時的葉利欽已經焦頭爛額。原本他還把希望寄託在西方國家的經濟援助上,但口惠而實不至是西方一直堅持對俄羅斯的既定政策。並且,隨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俄羅斯的近親南聯盟,葉利欽才如夢方醒,原來俄羅斯和美國等西方國家永遠不可能成為朋友,俄羅斯把強大的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註定只是一場夢。但為時已晚,繼南聯盟被美國徹底收拾打殘後,西方國家再次鼓動車臣分裂分子再次發動了新的叛亂,不給俄羅斯絲毫喘息的機會。
(被美國耍了近十年的葉利欽,卻一直拿人家當朋友)

此時,俄羅斯的愛國主義者已對葉利欽的無能感到深深的失望,要求他辭職引退的聲音不斷高漲。加之葉利欽的身體狀況也變得相當糟糕,醫院成為其常住的地方,他已無法正常履行總統職責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仍然迷戀權力,賴在總統位子上不走,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很可能導致他本人和親屬毫無退路。而如果一旦被清算,葉利欽自己被批倒批臭不說,在經濟上不乾不淨的近親屬也必將遭到滅頂之災。

所以,於公於私,葉利欽真的不能在呆在總統位子上了。有人說,葉利欽任期內總理走馬燈似的換人,是為自己施政無能所找的替罪羊。這有一定道理,實際上心機頗重的葉利欽也正是藉此在物色接班人,他早就在為下臺後保全自己和家人未雨綢繆了。雖然葉利欽自己治國無方,但在識人上確實有獨到的眼光。他幾乎將當時俄羅斯政壇的名流都試了個遍,發現他們都不堪大用。最後,他把目標鎖定在普京身上。因為葉利欽發現,普京不但能力超群,而且忠勇可嘉,是個非常值得將國家和自己的家庭託付的人。後來,普京一系列的表現證明,葉利欽沒有看錯,普京不僅保全了俄羅斯,避免了被西方肢解的命運,而且他和他的家庭都免於被清算,得以非常幸福安全地生活在俄羅斯。



葉利欽是蘇聯的終結者,是新俄羅斯的締造者,但正是這個人,差一點把俄羅斯葬送。縱觀他在政壇的所作所為,出彩之處確實少之又少,只有最後把大權交給普京,做的最好最正確,值得整個俄羅斯稱道,也讓他們一家人深感慶幸!


高山流水116820061


“我即將離開……”這是葉利欽最後一次在公眾前的講話,這句話在葉利欽的辭職報告裡反覆提及。1999年12月31日,在這個新舊世紀的交接之際,葉利欽正式提出辭職,並且任命普京為代總統。

這並不是葉利欽的突發奇想,早在1999年的4月底就做出了這個決定。那時的普京還是聯邦安全總局的領導,官職雖然不低,但並不為人所熟知。

直到8月9日,葉利欽簽署了任命新總理的命令。命令一出,國內外大多政治家都感到十分困惑,大家對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新總理十分好奇。

可以說除了普京和葉利欽,所有人都對此次任命感到詫異。

起初大家對普京這個新總理並不看好,在普京剛剛當選的8月份,民意支持率僅有2%。但到了9月底,上升到了15%,10月底到了25%,直到12月達到了50%。如此高的支持率是第一次出現在俄羅斯政治家身上。

葉利欽如此急流勇退,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們先來看看葉利欽在任這八年俄羅斯到底發生了什麼。葉利欽的這八年可以用十個字形容:治國無方,修身齊家有術。葉利欽剛上任時,俄羅斯採取一邊倒的外交策略,簡單來說就是西方國家支持什麼,俄羅斯就支持什麼。

如果將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比作著火的房子,那麼葉利欽無疑就是這放火的人。但葉利欽並沒有任由大火就此燒下去,他選了一位優秀救火隊員,這個人就是普京。

有人說葉利欽此舉是為了保住全家人的性命和利益,此說法不無道理。在葉利欽任上,其女兒利用職權的便利進行受賄,其本人更是捲入了一起大宗受賄案。

在此情況下,葉利欽既無扭轉俄羅斯頹勢的能力,又無法使得自己置身於案件之外。所以,選擇一位合適的接班人已經成為葉利欽最明智的抉擇。

事實證明他的這個做法是對的,直到今天,在普京收拾了七個寡頭集團之後,葉利欽的後代仍在福布斯排行榜中名列前茅。除了保住自己的家人之外,葉利欽此舉也算為國為民謀了福利。由於經濟實力跟不上,導致無法發展軍事,使得車臣問題愈演愈烈,普京一上任就著手解決經濟問題。

到1996年,已有80%以上的企業落入到私人手裡,私有化程度甚至趕西歐資本主義國家。

普京上臺後,雖然私有化並沒有馬上停下來,但是他採取各種方法降低私有化企業比例。最終俄羅斯經濟在普京手裡呈現增長趨勢,普京也沒有辜負葉利欽的重託。

可以說葉利欽選普京是他任上最明智的一件事,也是對人民對國家最有益的一件事。葉利欽此舉既保住了家族利益也拯救了岌岌可危的俄羅斯。


史之策


可以說葉利欽的提前下臺的確只是為了保全身家。現在流傳很廣的一條傳聞就是葉利欽的提前下臺是因為和普京達成了一項秘密協議,該協議是以葉利欽提前下臺換全葉利欽家族的財富。從今天來看,普京的所做所為很符合這個協議。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經濟,政治狀況極度惡化,寡頭政治日益嚴重。幾大寡頭把持俄羅斯的經濟,反過來又利用自己的經濟影響力來把持俄羅斯的政治。葉利欽就是這些金融寡頭推選出來代表自身利益的政治人物。而葉利欽家族本身也深度參與到了權錢交易當中。因此葉利欽自己很擔心下臺以後會遭到法律的制裁,才選擇提前下臺。


果然,普京上臺以後,就對俄羅斯的金融寡頭做了清洗活動,還發出了一份很“普京”式的宣言:“他們要麼死,要麼滾”。隨後在普京的鐵腕之下,俄羅斯幾大金融寡頭要麼出逃國外,要麼鋃鐺入獄。唯有葉利欽家族獨善其身。

有數據顯示,葉利欽下臺以後,他的家族成為俄羅斯第一富豪家族。葉利欽的女兒和女婿成為鉅富,長期佔據俄羅斯富豪榜榜首的位置。葉利欽的二女兒和二女婿還是俄羅斯的貴金屬大王,2008年的時候就曾擁有500多億身家。


是阿維啊


提前退位不可否認有保全身家的因素,但拿這個理由作為主要原因,顯然小看了葉利欽。


雖然葉利欽在俄羅斯轉型時期犯過不少錯誤,受了不少西方的蠱惑,但不能把所有罪過全部歸結到他一個人身上。

俄羅斯是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由社會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面臨的挑戰與困難是難以想象的。葉利欽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付出一定的代價在所難免。

只是這種代價有點過大,這確實是葉利欽治國能力有所欠缺。他在去職演講中坦言自己在有些事情太天真,把問題看得過於簡單。

比如葉利欽曾幻想依靠西方國家的幫助,完成俄羅斯的經濟改革,結果在私有化的改革過程中,國有資產全部落入到親西方的寡頭口袋。


西方搞垮俄羅斯國有企業後,承諾的幾百億美元援助分文未給,導致俄羅斯經濟徹底崩潰。

此時葉利欽認識到了西方的險惡用心,他想扭轉局面,但自身能力有限,又勢單力薄。總理換了好幾任,結果在與寡頭鬥爭中紛紛敗下陣來,直到普京的出現,讓葉利欽看到了希望。

葉利欽選中普京主要是他認為,只有像普京這樣睿智、精力充沛、強硬的年輕人,才能拯救俄羅斯,才能將俄羅斯帶出泥潭。

要說葉利欽選擇普京只是看中他的忠誠,是為了保住家族財產,顯然不符合事實。

普京是個有個性、有原則的人,如果僅是為了家族財產,葉利欽完全可以卸任後去國外,或培養一個更容易掌控的接班人。


由此可見,葉利欽選定普京接班,更多是為了國家前途著想,次要才是個人。

葉利欽提前退位的理由也很簡單,普京資歷太淺,在俄羅斯政壇沒有什麼根基,按照正常選舉,普京沒有必勝的把握。

葉利欽提前把權杖交給普京,普京就可以利用公權力,為選舉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葉利欽雖然帶領俄羅斯走過不少彎路,但他為國家尋找到了一位偉大的接班人普京,並讓俄羅斯燃起了重新崛起的希望,僅憑這一點就足以彌補他的過失。



花木童說史


葉利欽?志大才疏、好為人師、酗酒,搶班奪權在行,治國理政一塌糊塗。自知身體在酒精浸泡下時日無多,兼且對俄羅斯所面臨問題,毫無辦法,對美帝的政治欺騙、步步進逼,無能為力,只好撂挑子了。至於突然選中普京,只能說是俄羅斯的國家之幸。不然,俄羅斯會步“蘇聯”後塵,繼續分崩離析下去!


知易散人


數字說明一切,數字從來不會說謊。

葉利欽自1990年擔任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1991年擔任俄羅斯聯邦總統。

這從1991年到1999年,葉利欽在1999年交權給普京。

這是葉利欽的“政績”


俄羅斯人再傻,看到這觸目驚心的數字,都知道葉利欽是一個多不靠譜的總統。

2008年金融危機,嚴重打擊了西方的金融,但是西方受損比較大的,例如說德國,也不過是-5.62%。

看看俄羅斯在葉利欽手裡的增長率,那是每年都有相當於2倍的2008年的金融危機。

在俄羅斯,沒有人喜歡葉利欽。


1988年的莫斯科,成千上萬的俄羅斯人歡呼著里根和戈爾巴喬夫的見面,就像這樣:


而1995年的莫斯科,就變成這樣了:


不要問我這些女孩到底在幹什麼。

你看她們的穿著就知道她們在幹什麼。

一個貧窮和飢餓的年代本來就不存在什麼尊嚴的,我只是希望當年帶著墨鏡,舉著美國小旗子的那些俄羅斯女孩,不至於走上這一條路。

而普京,就是在這個環境下上臺的。


葉利欽的時代的混亂


普京最開始是以收拾葉利欽搞出來的爛攤子出名的。


葉利欽一開始就對俄羅斯金融工業集團進行扶持-----在90年代,製造業是被視為“落後產業”被鄙視了,全世界除了中國,幾乎所有國家,包括美國都在積極的“去工業化”,葉利欽搞出了“全權委託銀行制度”,金融工業集團的私人銀行居然可以行使國庫和中央銀行的部分職能。


以私人銀行代替中央銀行和國庫,這是當年美國新自由主義“天才”的設想,一時間,各路財團通過合法或者非法的途徑湧進了銀行,全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委託銀行居然高達500家。


1996年俄羅斯大選,以葉利欽為首,,包括別列佐夫斯基和波塔寧等金融工業寡頭和丘拜斯和蓋達爾等“堅守”下來的知識精英組成的“家族統治”。葉利欽在改革派和寡頭之間根本不知所措,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襲,葉利欽終於認識到了寡頭之間的爭鬥不但損害了改革的合法性,還危及到了國家的獨立性,尚若讓寡頭們繼續發展下去,必然使得俄羅斯經濟破產,1998年3月,葉利欽解除了切爾諾梅爾金的總理職務,選擇了35歲,沒有寡頭背景的基裡延科。


基裡延科本身是想組建一個專家政府,從政治上切斷寡頭遙控政治的局面,寡頭百般阻撓,葉利欽非常惱火,在1998年4月13日,對帶頭的別列佐夫斯基提出嚴厲批評。


1998年,俄羅斯的財政危機越來越重,俄羅斯拍賣了俄羅斯石油公司最後一個國有企業,結果居然流標,而同時由於亞洲金融風暴導致油價下跌,俄羅斯的能源出口幾近枯竭。基裡延科開始對金融工業寡頭進行強制徵稅。


而金融寡頭不甘示弱,開始從市場車子,由於外部市場和金融寡頭的作梗,基裡延科根本束手無策,俄羅斯政府財政危機繼續惡化,逼的葉利欽只能和基裡延科向寡頭們道歉,並且請求寡頭們支持。


1998年6月18日,基裡延科決定設立政府之下,並且由寡頭們參加的“經濟政策諮詢委員會”,而寡頭們不依不饒,繼續作亂,葉利欽只好解除基裡延科的總理職務,重新啟用寡頭的代理人---切爾諾梅爾金。

此時民眾和議會已經對寡頭們產生強烈反感,連續否決葉利欽提名,最後葉利欽只好妥協,任命普里馬科夫為政府總理。


普里馬科夫上任後,停止出售國有企業,大力支持民族企業,對俄羅斯金融工業集團形成制衡,到1999年,俄羅斯經濟已經有所起色,為了加強中央控制,普里馬科夫減少聯邦主體數量,加強對地方控制,但是在這一系列行動中,危害了俄羅斯金融工業寡頭們的利益,別列佐夫斯基等寡頭利用手中控制的媒體開始攻擊普里馬科夫政府,掀起倒普風波,其結果是葉利欽又一次解僱了他親手任命的總理。


而此時葉利欽已經筋疲力盡,俄羅斯一片混亂,寡頭干政,地方分裂並且爆發第二次車臣戰爭,葉利欽把權力交到了普京手裡,他認輸了。


普京強勢崛起


普京接手的俄羅斯,是一個什麼樣的俄羅斯?

是一個爆發第二次車臣戰爭的俄羅斯,是地方做大,和中央開始形成權力矛盾的俄羅斯,是俄羅斯金融工業寡頭肆意妄為的俄羅斯,葉利欽自當上總統那一天就不停的和寡頭們鬥,最終敗下陣來,而俄羅斯的GDP,就如同大家在前面看到的,猶如跳水一樣的滑落。


普京會怎麼做?

對不起,普京從來不是那種講究的人,上臺以後,立即對三大寡頭:別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和霍多爾科夫斯基進行經濟調查。結果別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逃到國外。霍多爾科夫斯基被捕入獄,其控制的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被強制拍賣,收歸國有。

頒佈政黨法,提高門檻,結束了葉利欽時期黨派林立的局面,迫使別列佐夫斯基出售49%的公共電視臺股份,使得國家控股上升到51%,掌控了話語權。


如果一個國家內部還是葉利欽時代那樣,寡頭肆虐,俄羅斯經濟不會好到那裡去。


普京政府掌控國家經濟後,其俄羅斯GDP增長率如下:



我已經不需要多說什麼,數據說明一切。


葉利欽,真的不行,內不能對抗寡頭,外不能反抗北約一步一步進逼。

他這輩子做的最成功,也是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把權力交給了普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