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使出一條妙計,不僅虎口脫險,還平息了東晉歷史上一場叛亂

東晉王朝立國之初,宰相王導因擁戴有功,地位顯赫,連他的堂兄王敦也“雞犬升天”,掌管著六州軍事,手中握有重兵。

晉明帝司馬紹繼位後,雖然對王氏兄弟有所警惕,但已是尾大不掉,無可奈何。他只得倚重於另一位名叫溫嶠的大臣,每有軍政大事,都要聽聽他的意見。

溫嶠為人精明能幹,善於出謀劃策,對司馬紹更是忠心耿耿。

其時,王敦正以大將軍的身份,領兵駐守在武昌,一直虎視眈眈地窺視著帝位,恨不得一個早上黃袍加身。

但王敦深知,溫嶠智謀過人,決不是等閒之輩。讓他留在皇帝的身邊,勢必增加了篡政奪權的難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王敦採納了謀士們的意見,假意求賢若渴,苦苦向皇上請求,將溫嶠從京都建康(今江蘇南京),調到武昌作了自己的左司馬。

此人使出一條妙計,不僅虎口脫險,還平息了東晉歷史上一場叛亂

王敦通過這樣一個措施,既削弱了皇帝的力量,又可對溫嶠加以控制,可謂一舉兩得。

溫嶠到任之後,曾多次旁敲側擊,勸說王敦與皇帝同心同德,放棄謀逆之意,但王敦目空一切,驕橫傲慢,根本聽不進善意的規勸。

無奈之下,溫嶠不得不改變策略,將計就計,從此對王敦言聽計從,曲意逢迎,逐漸取得了他的信任。

王敦有一名死黨,同時又是他的高參,名叫錢鳳。為了進一步打進這個謀逆集團,溫嶠主動攀附錢鳳,他逢人便誇錢鳳能幹,尤其在王敦面前,更是說盡好話。

錢風見溫嶠對自己如此巴結,認為他已被拉了過來,從此放鬆了戒心,把他當作知心朋友。

一年以後,地處京師的丹楊府府尹之職出現空缺,溫嶠覺得這是一個天賜良機,如果能謀得這個職位,就可以脫離王敦的控制,回到明帝的身邊,並將他一年來苦心摸清的有關謀逆集團的內幕,如實向上報告。

此人使出一條妙計,不僅虎口脫險,還平息了東晉歷史上一場叛亂

為此,溫嶠瞅準機會向王敦獻計:“丹楊就在天子腳下,是觀察朝廷動靜的極好位置。您要親自選派您所信得過的得力官員,向皇上推薦任職。事不宜遲,免得皇上任命他人,讓這樣的重要職位落入別人手中。”

王敦一聽,覺得溫嶠的話很有道理,他就請他提出人選,溫嶠毫不遲疑地說:“我看錢鳳最可靠,讓他去任職再合適不過了。”

王敦馬上派人將錢鳳找來,三個人當場就人選問題商量開了。

錢鳳聽說溫嶠提議要自己去擔任這樣顯要的職務,十分感激,更覺得溫嶠是自己的知己。他假意謙虛了一番:“我的才能恐怕難以勝任這樣的重要職務,溫嶠比我能幹得多,還是讓他去吧!”

溫嶠當然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一再加以推辭。

最後,當然要由王敦拍板。他左思右想,覺得還是推薦溫嶠更合心意:一來溫嶠這些日子來已經成了自己的親信,人也聰明能幹,足以勝任;二來相比之下錢鳳是最貼心的人,出謀劃策少不了他,還是留在自己身邊作用更大。

此人使出一條妙計,不僅虎口脫險,還平息了東晉歷史上一場叛亂

就這樣,王敦之流落入了溫嶠精心設下的第一步圈套。

然而,溫嶠覺得還是放不下心來,生怕王敦和錢鳳冷靜下來後會產生疑慮、反悔而改變主意,於是,他又施出了更絕妙的一計。

就在王敦為溫嶠錢行的酒宴上,席間,溫嶠突然離席,他手持酒杯,搖搖擺擺地走到錢鳳面前,一副醉態,向錢鳳敬酒。

但還沒有等錢鳳將酒杯舉到嘴邊,只見溫嶠醉眼惺鬆,舉起手裡的朝板,一下便將錢鳳的帽子打落在地,還怒氣衝衝地指責說:“你錢鳳是什麼人,我溫嶠敬酒你敢不喝!”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既弄得毫無思想準備的錢鳳狼狽不堪,也使全場人都驚呆了。

錢鳳心中大怒,正要發作,還是王敦上前勸開了。眾人也順水推舟,勸錢鳳不必計較,溫嶠不過是酒後失態。

酒宴散後,溫嶠又是另一副神態,他緊緊地拉著錢鳳和王敦的手,同他們依依不捨地話別,激動得流下了跟淚,還幾次返回,不肯馬上離去。

不出溫嶠所料,錢鳳回到離所,經一夜反覆思考,覺得溫嶠一年來的所作所為疑點很多,這次輕易讓他離開,弄得不好就是放虎歸山。

此人使出一條妙計,不僅虎口脫險,還平息了東晉歷史上一場叛亂

第二天清早,錢鳳急急忙忙地趕到王敦的府上,向王敦提出了自己的懷疑:“溫嶠歷來是皇上所信任的重臣,我看此人對我們未必真心。這一年來,他已經摸清了我們內部的情況,如今讓他離去,走漏了風聲可對我們十分不利呀!以我之見,還是馬上將他追回來為穩妥。”

王敦聽完後,只微微一笑,不以為然。他嘴上不說,心裡卻想:你錢鳳心眼太小,無非是因為昨天晚上那點小事,你就記恨在心。

王敦當然不便點明,他只是對錢鳳說:“溫嶠昨天有點醉了,你可不要放在心上呀!”

錢鳳被誤解了,他真是有口難辯,只好掃興而歸,靜候事態發展。

溫嶠利用妙計,虎口脫險後,回到了明帝司馬紹的身邊。他詳細地告發了王敦一夥圖謀不軌的內情,使朝廷及時地作了提防,並做好粉碎叛亂的準備工作。

太寧二年,司馬紹下詔歷數王敦一夥的罪行,隨後晉軍在秦淮河南岸大敗王敦之兄王含率領的叛軍,王敦聞報,急怒攻心,一命嗚呼。叛軍隨之土崩瓦解,王含、錢鳳等人都被誅殺,王敦之亂就此被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