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相信經常關注遊戲新聞的小夥伴一定聽說過“維旺迪”這個名字吧。

維旺迪的出名方式比較特別,“業界毒瘤”就是它的出名點。

下面小憨包就帶著大家來剖析一下這個在遊戲行業中“臭名昭著”的維旺迪的前世今生吧~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維旺迪LOGO

維旺迪的誕生

1853年,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皇帝拿破崙三世,親自簽署法令成立了“通用水務公司”,它就是維旺迪的前身。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拿破崙三世

到19世紀末,通用水務公司除了為法國主要城市提供水務服務外,業務還擴散到了像威尼斯、伊斯坦布爾、波爾圖這些外國城市。

公司的資金如同洪水般瘋狂增長。

業務和資金的雙重增長刺激了通用水務公司更大的擴張慾望,於是通用水務便將手中的資金用於投資其他熱門領域。

基本上是哪些行業火,或者哪些行業有政策利好,就買哪些行業的公司。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維旺迪投資的電視臺Canal+。

而採取的手段便是最“為人所不齒”的收購

到了1996年,公司旗下的業務已經五花八門,再叫水務公司就有點名不副實了。

於是在這一年便將公司名稱更改為了我們所熟悉的“維旺迪 ”。

也就是在這一年,暴雪和雪樂山被它收購了。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雪樂山

雪樂山和暴雪的衰敗之旅

為什麼毫無領域接觸的兩家公司會和維旺迪聯繫在一起呢?我們簡單梳理一下他們之間的關係。

1994年,暴雪被經銷商Davidson & Associates收購


1996年,雪樂山和Davidson & Associates被CUC International收購


1998年,雪樂山和Davidson & Associates被賣給了哈瓦斯通訊社


同年,哈瓦斯通訊社被維旺迪收購

就像現在阿里巴巴的部分員工調侃餓了嗎和網易考拉員工是“高級外包”一樣(ps:餓了嗎和網易考拉均為阿里收購的公司,而非內部孵化公司), 暴雪和雪樂山在維旺迪的待遇可稱之為是差之又差。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未知的前途命運

1998年,欲進軍遊戲圈的維旺迪將收購的第一個獵物瞄準了“雪樂山”。

雪樂山是誰?

雪樂山當年的地位是完全不屬於EA,暴雪等遊戲大廠。

《家園》、《半條命》《霹靂小組》以及暴雪《暗黑破壞神:地獄火》等經典遊戲都是由這家公司研發的。

後來火爆全網吧的《半條命之反恐精英》(也就是CS)就是《半條命》的一個獨立MOD。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火爆全網吧的CS

如果雪樂山當年沒有為V社打造出《半條命》這個品牌,那麼現在的CS也或將不復存在。

可以說雪樂山就是V社的啟蒙導師。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V社

而為了儘快馴服這樣一個有能力有才氣的公司,維旺迪毫不猶豫的釋放它的終極大招——

收購。

事實證明,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抵擋住金錢的誘惑。

本來以為傍上了一個有錢的爸爸,能夠獲得更多的資金來開發遊戲的雪樂山。卻沒想到僅僅第二年就遭到了維旺迪的“家暴”。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金錢的家暴

關閉了雪樂山旗下所有開發工作室、大批裁員。


維旺迪重組了自己的遊戲部門,並解散了雪樂山。

兩板斧下來,這家有20多年曆史的遊戲公司被維旺迪弄得名存實亡。

說到底,維旺迪不是一家遊戲公司,它只是一個滿腦子只有賺錢的商人。

它沒有遊戲情懷,沒有玩家體驗,它有的只是如何讓用戶從口袋中掏錢的方法。

它從不追求能為玩家帶來多少好遊戲,只考慮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榨乾雪樂山的價值。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資本的壓迫

於是,合併、重組、裁員、賣出……

最終,雪樂山沒能經得起折騰,走向了覆滅。

這家曾經幫助V社崛起的公司,永遠成為了歷史。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悲哀的雪樂山

而反觀同樣是被摧殘的暴雪,雖然最後逃過了解散的命運,但也因此元氣大傷。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暴雪娛樂

2000年,維旺迪收購了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之一的“環球影業”,並且將暴雪併入這個新公司。(大家知道暴雪為什麼被稱為“電影製片廠”了嗎)


2003年,因為理念不合,暴雪公司出現大規模的人員流失,其中包括北方暴雪的“暗黑四巨頭”。


同年北方暴雪正式解散,《暗黑三》的研發進程就此擱淺。


2007年,維旺迪為了創造更大的利潤與彌補北方暴雪解散帶來的損失,強行將動視和暴雪進行合併,組成動視暴雪。


2013年,暴雪正式向維旺迪提出“贖身計劃”,並於同年收購會大部分的股票,脫離了維旺迪的魔爪。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暗黑四巨頭

育碧的虎口脫險

在動視暴雪脫離之後,維旺迪才意識到“遊戲”這個行業的吸金能力有多強。

為了在這個行業獲取到更多的財富,維旺迪就必須找到一個動視暴雪的替代品。

這次,維旺迪將目標對象瞄準了同樣是法國企業,也是世界一流遊戲廠商的育碧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育碧公司

從2015年開始,維旺迪就在逐步蠶食育碧的股份。

2016年,有知名媒體公佈了維旺迪欲惡意收購育碧的計劃。

消息一經傳播,整個行業都沸騰了, 大家都對維旺迪這種惡劣行為紛紛譴責與抵制。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育碧和維旺迪的關係

可悲的是,譴責終究是無法抵擋資本的運作。

2016年年底,維旺迪成功吞併了育碧旗下的王牌手遊工作室——“Gameloft”。

Gameloft在當年的地位堪比現在騰訊旗下的Supercell,所研發的《狂野飆車》系列是當年裝機必備的神作。

為了迎合投資人和市場的需求,維旺迪把已經收購的Gameloft採用了和當年雪樂山同樣的做法。

將原Gameloft董事會的人全部開除,重組、裁員、合併,並在榨乾價值後出售。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狂野飆車

一個小小的Gameloft,顯然無法滿足維旺迪龐大的胃口,它仍然對育碧虎視眈眈。

育碧CEO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說到:“維旺迪根本不懂遊戲,如果維旺迪收購育碧,將破壞公司創作遊戲的根基”。

但當時育碧27.3%的股份已經落入了維旺迪的口中。而且依照法國法律規定:一旦佔有股份比例超過30%,那麼就有權利對公司進行強行收購。

顯然,育碧距離死亡的距離僅有2.7%。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死期

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育碧連夜從海外請來了兩位大佬級別人物幫助自己度過鬼門關。

一位是以世界和平為目的的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教師養老金會。

另外一位就我們最為熟悉的騰訊。

三者一共籌集了156億人民幣,將育碧那隻踏入黃泉河的腳掰了回來,並且還穿上了耐克運動鞋。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育碧的救世主:騰訊

最後說的話

對於維旺迪而言,育碧的反擊是他所料未及的,但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騰訊作為全球市值排名第五的超級巨無霸,維旺迪不可能將其得罪之死。

否則下一個死亡的可能是維旺迪自己。

有這樣的一個制約條件,維旺迪的擴張會稍顯畏縮。但是資本的擴張不可能因為一次失敗而停滯不前。

維旺迪:差點令暴雪和育碧解散、與騰訊對立的它,是什麼來頭?

資本擴張的產物:金錢

資本氤氳而生的維旺迪會將緊盯下一個目標。一旦公司決策出現任何的閃失,維旺迪就會立刻入局:收購、壓榨、打散、出售。

最終成為垃圾。



另附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