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素質差,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現代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為此他們擁有太多的愛,但有時"太多"也會變成孩子的心理壓力。物質擁有量的過剩與情感、精神營養的不良會使孩子發展失衡。心理素質在人的素質結構中佔有重要地位。

孩子心理素質差,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1.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事情都必須通過溝通協作解決,而溝通就必須養成人際交往的基本能力。家長平時應該多引導孩子在和他人交往過程中自如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並積極處理各種矛盾,讓孩子從不斷的協調、交流中學會如何與他人友好相處。

2.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溫馨的生活環境,特別是家庭環境,是孩子形成健康心理的搖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從小生活在家庭中,與家庭的關係最密切,他們身心的發展受家庭的影響是巨大的。

孩子心理素質差,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因此,家長應努力為孩子創設一個溫馨、民主的生活氣氛,把孩子看成家庭平等的一員,讓孩子享受應有的權利,交代任務儘量以商量的口氣,對孩子應以表揚、獎勵為主,允許孩子有犯錯誤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生活在家庭是愉快、幸福和安全的。同時,家長應為孩子創設一個乾淨、整潔、充滿藝術和美的物質環境,以使孩子受到美的薰陶,保護愉悅的心情。

3.營造孩子交往的環境

孩子在於同齡夥伴相處過程中可以學習"集體"與"個人"關係,有時這關係是對立的,必須設法解決,在積累經驗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如何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掌握了魚同伴的既競爭又協調的相處方式。

孩子心理素質差,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現在的孩子與同齡夥伴之間的接觸機會少了,因為成人很少給幼兒留下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他們總會受到成人的各種監督。一些該是孩子們自己做的事情,成人往往隨意介入。由大人指導孩子玩固然好,但也要有沒有大人參與、只屬於孩子們獨自玩的自主性遊戲。兒童間無拘無束的交往,是兒童心理健康絕對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大人應創造條件,儘可能增加幼兒間交往時間,鼓勵孩子主動與同齡人交往,擴大孩子的交往範圍,讓孩子生活與同伴的世界中,在與同伴的玩耍中體驗到童年快樂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