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80後”的他為何對鈞瓷情有獨鍾?被尊稱為“中國陶瓷泰斗”

自稱“80後”的他為何對鈞瓷情有獨鍾?被尊稱為“中國陶瓷泰斗”

張守智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陶瓷行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是全國陶瓷界的泰山北斗,其學術造詣、德行修為令人高山仰止。


因為工作的緣故,在禹州、在北京、在其他瓷區雖都曾與張老師接觸過,但對我而言,張老師一直是一個讓人遙望的遙遠存在。

自稱“80後”的他為何對鈞瓷情有獨鍾?被尊稱為“中國陶瓷泰斗”

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與張老師近距離接觸是在2016年12月,當時鈞瓷試驗區辦公室與中國收藏家協會陶瓷收藏委員會等單位,在北京國中陶瓷藝術館組織舉辦首屆“中國鈞瓷精品創作高峰論壇”暨“中國鈞瓷精品創作中心——精品創作展”,清華美院教授、國中陶瓷藝術館館長張守智老師出席開幕式並講話,非常動情地講述了他與鈞瓷深厚的淵源,在50年代他就到過神垕鎮考察調研鈞瓷藝術,並且幾十年來他也一直在關注鈞瓷藝術,他也毫不掩飾他對鈞瓷藝術的讚賞之情,認為全世界陶瓷窯變釉均起源於神垕的鈞瓷。當時我的感覺一是自豪,二是對張老師油然而生親近感,張老師不僅是一位鈞瓷專家,他簡直就是一位鈞瓷人。

自稱“80後”的他為何對鈞瓷情有獨鍾?被尊稱為“中國陶瓷泰斗”

而就是在這次,張老師把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先生和專業人士馬敏女生邀請到展會現場欣賞參展的鈞瓷精品。促成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於2017年7月20日,一次性收藏21件鈞瓷精品,並在國博舉辦了隆重地收藏儀式,參加收藏儀式的來自全國瓷區18人,其中禹州瓷區最為耀眼,共有10人30件作品(含非鈞瓷作品9件),此舉在全國陶瓷界引起強大反響。當時在收藏儀式上,我乘機邀請張老師到禹州參加9月份舉辦的第十屆鈞瓷文化旅遊節,張老師欣然同意了。此舉也受到廣大鈞瓷界朋友的歡迎,認為鈞瓷節就應該多邀請張老師這類的專家到禹州瓷區指導。為表達誠意,在2017年9月,我專門把邀請函送到北京張老師的家裡。後來,張守智老師偕同清華美院教授呂曉莊夫人參加了第十屆禹州市鈞瓷文化旅遊節,並親赴多家窯口進行指導,廣大鈞瓷人備受感動和鼓舞。

自稱“80後”的他為何對鈞瓷情有獨鍾?被尊稱為“中國陶瓷泰斗”

更讓人意外的驚喜是,在2017年10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電話那頭竟然傳來的是張守智老師的聲音,這還是第一次接到張老師親自打的電話。張老師說他向北京陶瓷藝術館推介了鈞瓷,近期北京陶瓷藝術館副館長聶張成將與我聯繫,商談與鈞瓷文化產業合作事宜。之後,一系列讓鈞瓷界矚目的精彩事件連續湧現。

自稱“80後”的他為何對鈞瓷情有獨鍾?被尊稱為“中國陶瓷泰斗”

自稱“80後”的他為何對鈞瓷情有獨鍾?被尊稱為“中國陶瓷泰斗”

張老師推薦的機構和人士,果然是非常非凡!作為北京陶瓷藝術館的文化使者---聶張成先生,不僅熱情細膩,親和謙虛,同時還有著極高的陶瓷藝術修養和非凡的策劃組織能力。聶館長通過自己專業水準和敬業精神,尤其是在寒冬臘月、雪花紛飛之時,也不辭勞苦奔波瓷區之間,先後精心組織了數場高質量的鈞瓷精品展,在廣大鈞瓷人面前充分展示出北京陶瓷藝術館的陶瓷情懷和專業實力。最讓人稱讚的是,聶張成館長還積極促成閩龍集團董事長、北京陶瓷藝術館名譽館長陳進林先生,北京陶瓷藝術館館長陳美霞女士在百忙之際親赴禹州市神垕瓷區參觀考察,給鈞瓷人留下一段佳話。

自稱“80後”的他為何對鈞瓷情有獨鍾?被尊稱為“中國陶瓷泰斗”

在張守智老師的提議推動下,2018年8月26日,北京陶瓷藝術館組織舉辦了“中國陶瓷藝術設計高端人才研修班——國家名窯鈞瓷班”,邀請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王莉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藝術委員會執行會長,中國陶瓷藝術設計中心主任王建中,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研究所負責人、裝飾美術家梁任生,清華大學教授呂曉莊等業界泰斗級教授等為授課老師,20名年輕鈞瓷人在北京接受了中國陶瓷界數位頂端導師及老師的輔導。在開幕式上,禹州市鈞瓷試驗區辦、北京陶瓷藝術館簽訂協議結成戰略合作伙伴併成立“禹州鈞瓷北京推廣中心”,北京陶瓷藝術館也成為了宣傳鈞瓷文化的橋頭館。此舉在全國陶瓷界引起轟動,更是被鈞瓷界譽為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

自稱“80後”的他為何對鈞瓷情有獨鍾?被尊稱為“中國陶瓷泰斗”

更讓人感動的是,經過充分溝通,應鈞瓷試驗區辦公室邀請,2019年2月22日--25日(陰曆正月十八--二十一),張老師偕同北控會都公司黨總支副書記呂坤先生一行不畏嚴寒到神垕瓷區,此行的目的當時一直保密,就是為將要在4月25日--27日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會場挑選鈞瓷展示珍品。在禹期間,或許是張老師非常珍惜難得的時間,每次總是不知疲倦地工作,不停地奔波於各個窯口之間,不厭其煩地回答各種疑惑,並主動提出相關意見建議。有時候大家都感覺很疲乏,提出讓張老師休息一會兒,張老師總是笑著說:“不用、不用!”。經過認真而嚴格的遴選,58件鈞瓷珍品被北京國際會都“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會址收藏並永久展示。此舉極大提升了鈞瓷的影響力和榮譽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市服務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對參與者分別頒發了獎牌和證書。這58件鈞瓷珍品將永久“落戶”雁棲湖畔,向世界友人展示鈞瓷“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無窮魅力。

自稱“80後”的他為何對鈞瓷情有獨鍾?被尊稱為“中國陶瓷泰斗”


自稱“80後”的他為何對鈞瓷情有獨鍾?被尊稱為“中國陶瓷泰斗”

張守智老師廣為人知的是學術研究嚴謹,設計水平精湛,待人接物親和。作為上世紀三十年代生人,如今已是八十多歲高齡的他。更有少為人知的一面----可愛。在交談中,他總是笑容可掬,自稱“80後”,慈祥的笑容中竟然總是透出純真之情。最讓人驚歎的是,張老師雖然不飲酒,但腸胃卻非常厲害,說起來讓人難以置信,即使在冬天,張老師竟然能喝可樂、吃冰淇凌,並且是能連吃數個,以中醫理論講,張老師是精力充沛、“陽氣十足”,這真是陶瓷界之福!

自稱“80後”的他為何對鈞瓷情有獨鍾?被尊稱為“中國陶瓷泰斗”

以上所述的幾件事,僅是這幾年時間我的所見所遇所知,也是體現張老師濃厚鈞瓷情懷的簡單幾例。其實,有許多鈞瓷人都不同程度的與張老師交往過,都能敘述出張老師與鈞瓷之間的點滴故事和濃厚情懷。行文至此,內心忽然湧起一種感覺,作為陶瓷界泰山北斗的張守智老師,在廣大神垕鈞瓷人心中,其實更像是神垕瓷鎮那座巍峨的大龍山,至高至敬、至親至近。


拓展閱讀:


聲明:以上觀點不代表本賬號觀點與立場,此分享僅供大家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繫,立即刪除!

品瓷中國,致力於傳播國內外傳統文化和陶瓷文化,全方位報道傳統文化和陶瓷行業最新資訊和動態。關注頭條號“品瓷中國”,學不一樣的陶瓷文化知識,瞭解最新陶瓷行業資訊!私信聯繫投稿事宜! ~點贊收藏 轉發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