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過去普遍的茶油,現在很少人吃了嗎?為何?

飛誮絕戀


題主好

我是來自梅州山裡的農明,從農村看到的現象來說

原因一,價格貴了,真正的山茶油100元一斤。正常三口之家做菜用的話,一斤茶油能用一個星期左右,一個月4個星期,400塊茶油錢,這400塊茶油錢拿來買花生油的話可以買16斤花生油,足足可以吃上兩個月。一個月400塊茶油錢,在普遍工資收入在2500南方地方,是吃不起的。相當六分之一的收入用來買茶油,大部分人還沒有那麼奢侈,需要合理減少食品上的開支,把收入用來做更加重要的事情。

原因二,沒人去拾,像我們村的山茶樹高的有6米左右,老人家都爬不上去,只有靠後生的,現在的情況是後生的又出門搵食了,那還有空回來做這個勞動強度大時間長經濟效率低的事情,從採摘到山茶油壓榨出來了,天氣好的話一星期左右,天氣不好時間要更加長。再說加上現在山路都給草淹沒了,大家就不願意花大力氣上山去摘這個了。導致市場上產量少了,價格也就上去了

原因三,茶樹老化了,沒有及時去改良,導致產量下,沒產量了又沒有產業上的扶持,山茶油行業就走向沒落了。(矮化山茶樹不在此討論行列)

說白了就是工業社會進步,讓大家有更多的選擇,好的山茶山油因其產量低而慢慢被市場淘汰了。真正的山茶油其藥用價值還是很高的,特別是對皮膚病這一塊。新生兒紅屁屁用得最多了。


我是農明315601440


食用油在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幾乎每天我們都需要攝入一定量的脂肪才行,其中食用油的種類也不少,不論是在以前農村還是現在的農村,一些人家依然會榨自制油,比如說豬油、菜籽油、茶油和花生油等。這些自制油成了我們獨一無二的回憶,現在想要吃到農家自種油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相對於長大的農村娃來講,如今依然能吃到自家榨的花生油和菜籽油,唯獨茶油很少見,以前農村那麼受歡迎的茶油,為何現在看不到人吃了呢?這個原因太過於現實了,我來分析主要有 四點:

一、以前的油茶樹都是以野生的為主,那時候農村人們都會等到寒露的時候進山去採摘,高一點的只好拿棍子打下來。當然也聽聞要是等到霜降之後,油茶果出油率會更高,那時候滿山是人,家家戶戶為了採摘就連農田都先擱著了。對於茶油的生產工藝,以前沒有太多的科技,都是使用土方法來榨油。先把空殼或者是發黴的挑選出去,之後晾曬、烘烤,再將其碾碎等一系列操作。

二、過去使用的方法較為簡略,現在雖然先進了些,但是依然沒能看到大量的茶油出現在我們眼前。在超市裡,只能看到大桶裝的花生油等,幾乎很少看到茶油,如今想要吃到茶油也變成了一個不容易的事情。其實主要原因則是茶油太貴,沒有大量的種植,資源有限物以稀為貴。如今窮人吃不起富人還不一定吃得到,就算有錢也難以買到好的茶油。這些茶油在南方一些地區依然會有人制作,只不過這些量不足以流入到市場,況且農村的小作坊沒有食品安全許可證等,也無法進入市場。

三、在市場上,一斤茶油也賣到了六七十一斤,相對普通的花生油等,這個價格太貴了。一些自家榨的茶油捨不得吃,去市場上還能換上幾斤花生油回來。現在呢,由於摻假的東西太多,茶油也是如此,只有農村的茶油才是真正純正的好茶油,因此想要吃到茶油,城市幾乎看不到。如今茶油也成了個稀罕的東西,也成了70後、80後的回憶。

四、記得以前南方人是經常吃茶油的,但為什麼現在卻很少人吃了呢?大家想想一斤六十塊錢的茶油,那是隻有土豪才吃的。而農村人買東西都是挑便宜買的,更不要說這麼貴的了,這才是茶油沒有進入每家每戶的最重要的原因。

茶油為什麼會這麼貴?困擾油茶發展的原因:

一、油茶樹生長十分緩慢

油茶樹是生長在南方的一種木本油料樹種,它的生長十分緩慢,從胚芽到植株進入開花結果階段,前後至少需要5年的時光。

等油茶樹樹齡達了到6年,才開始到達生長結果期,並且從開花到果實成熟有需要13個月的時間。

物少則價高,再經過包裝後進入市場,價格差不多在50元以上一斤,更有一些野生茶油甚至在一百元以上一斤,這樣的價格,如果每天只是用來炒菜、調味,普通人也只能想想而已的。

二、茶油出油率低、產量少

從油茶的加工工藝來看,基本上是採用低溫壓榨工藝製作,由於沒有經過蒸炒處理,所以要在60℃以下進行的物理壓榨,低溫壓榨的特點是能很好保留油料的天然風味和色澤,同時保留了更多營養成分(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沒有溶劑殘留,也沒有反式脂肪酸,這樣使得油品原汁原味,更有益於健康。但這種榨油的方法出油率相對比較低,價格也隨之而來就高了。

物以稀為貴,所以現在南方人也很少吃茶油,並不是不愛吃了,而是因為太貴了,普通人家消費不起。但現在的人都越來越講究健康食品,加上國家也很重視山茶油的種植推廣政策,再加上消費者也在接受這種健康茶油,種植加工企業有利可圖,有了消費市場前景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贛南客家鄉土


茶籽油,在我們這邊是主產,從我記事開始就有茶籽油,吃茶籽油!這些年,隨著對人身體健康的注重,這個油的價格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就拿我家來說吧,在2000年的時候,茶籽油才賣十塊錢一斤,我家裡也就炸個一百多斤油,自己家剛好夠吃,也沒有賣的!在10年的時候就三十一斤,那個時候可以炸個兩百斤左右,一年賣個百來斤,再去種點油菜,自己家就夠了!到了15年往後,價格一路走高,四十,五十,六十,最高的時候賣過七十!

這幾年,我家就留個三四十斤,其它的全部都賣了,就拿錢去換菜籽油吃(自己家也沒有種油菜了),一年賣茶籽油都有上萬塊錢的收入!價格那麼貴,自己也捨不得留多了,一斤茶油可以換五六斤菜籽油!

我家的每年都是我那幾個朋友訂走了,我榨油的時候就通知他們,直接去榨油坊裡去接!(因為都是老客戶,我要保證給他們的是百分之百真的,讓他們放心)!

這幾年,茶籽油我家是吃得少了,沒有留多少,過節做好吃的就用茶籽油去做菜!平時就是用的菜籽油,也還行!(圖片有用過,望諒解!)





常德農村小趙


茶樹油,俗稱茶油,在南方丘陵山區種植,所貫木林,先年十月下旬至十一開花,白色的花朵,有蜜糖汁,引蜂招蜂,來年春季掛果,發新芽,綠葉,結茶片可食用,且樹大的結茶泡,體型白色,脫皮後,為成熟可採摘吃。

不過,現在的油茶樹,都是改良品種了,不知是否還結茶片,茶泡,小時候在老家衡陽市常寧見過。爺爺輩分的,在五十年代初期,裁種滿山遍野的,那高大的油茶樹,在六十年代,70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還在結果,發揮經濟價值。我十二歲到十六前都參加過集體生產隊,一年一年的收摘油茶果的熱鬧場合。那油茶樹如高大一棵的,摘不到的用鉤子鉤下來,或爬到樹枝上去摘果實。

油茶果實成熟是有規率的,要過了寒露才能進山開摘茶果,還說霸降後摘的果子出油率更高些。

摘茶果,滿山遍嶺人多,場景真好不熱鬧,有唱歌的,有講笑話故事的,那個歲月,要注意分寸,不能亂說亂講,否則後果自負,搞不好就要開群眾大會點名批評,挨鬥了。

在全村的同齡夥伴中,我是最積極,最有活力,也有組織能力的一個,在這時候,隊長,村指導員會找上我,給我的任務,組織人員去看山,守山,防止人員私自偷摘茶果。

領到任務後,一直到茶果曬乾,分選茶殼,入庫,到榨油房,代遇是,由我選人,生產隊補工分。

話說茶油壓榨工序:一是曬乾果實開裂後選子脫殼,把黑色的子粒曬乾,二是被幹,用炭火烘培,蒸發子粒水汽,三是碾碎磨成粉狀結塊為佳,四用木桶裝好粉塊,在密封的大鍋上蒸熟,墊上選好乾禾草,採餅,裝榨,出油。

過去是原始的木榨工具,打尖,有神尖,副尖,必須要壯漢操作,而且為量超一般人的才能吃下這碗飯。

油,榨出來香氣撲鼻,四溢芳香,成金黃色,賊亮賊亮的,茶油是煮魚,暴炒牛肉,狗肉,帶腥的羊雞肉是首選最佳食用油料。

這些美好的場合,到如今只是回味!


風雨雷霆67705


說到油茶,我最有發言權了。

我家的第二座房子是96年買的原屬農科所的70年代修的磚木四合院。前面是水庫,後面是油茶樹和杉樹。有十幾畝。

以前秋季在家,都要幫我媽摘茶籽,可以摘幾百斤幹籽,(以前只買房子沒承包後山,村裡的其他人都會來摘)。這些油茶樹大的直徑約40公分,高的有3層樓高,一棵樹溼的茶籽可以摘一二百斤。但耗時間多,樹頂的全靠我和弟弟出手。連續摘一個星期才能摘完。摘完就曬,連續曬四五天太陽才能曬到榨油的乾燥程度。曬完還要挑選茶籽粒把殼分開才能榨油。關鍵是最後還要運到十幾公里外的榨油坊才能榨出油。這過程很是艱辛的。

這些茶樹(水庫附近的村還有山頭栽有)是當初政府引進的良種,茶籽抗病能力強,出油率也高。約有30%左右。油的質量非常好。榨的油我媽除留自己家吃外,也會賣些給熟人。

2005年後,因自己修路和挖水塘,也要為後面翻建房子做準備。原先靠近山下的茶樹被我爸砍了不少。還有些太靠近屋子的也砍了。再加上以前空空的山(砍柴燒)沒有人砍柴了,各種野樹,灌木瘋長,矮小些的茶樹被遮住了陽光不結籽凋零了。高大些的似乎也有危機感,長得更高了,結的籽都在樹頂了。我父母也年紀大了,我們都在外省(我弟是職業軍人),這樣一年年摘的茶籽更少了。儘管在2010年之後的二年間我父親把山上的雜樹灌木清理了,也把原先的老茶樹淘汰了,留著掉下的種籽長出的新樹來結籽。這幾年,主要是新樹結籽,每年還能榨百十來斤,但多數油都賣了。50/斤賣給了固定的人。自己僅留幾斤供過年時榨豆腐乾用。

最近2年,因國家扶貧,村裡也在髮油茶樹種,儘管說品種優良。但也還要幾年後才能結籽。雖說不夠發的條件,我們家也問村幹部要了些栽在自己的責任土裡。

生活在農村裡,這些都只能算是附加農產品,但肯定是有勝於無。父母也習慣了有茶籽摘有茶油榨的時光。

油茶價一年比一年高,油茶樹也永遠不會凋零的。


未代農民


我現在只吃魯花花生油。因為,第一,我老家是種茶油樹的,小時候,每到冬天放假時,我們都去茶籽山上撿茶籽,茶籽果都是在樹上成熟曬開裂後茶籽掉地上,撿地上的茶籽,撿回家後在太陽下曬乾,再重新分檢,把發黴了的,空殼的除去,再去炸油枋炸油,那可是真正的純茶油。現在不同了,茶籽是從樹上直接摘回家的,靠曬開來的,也沒有再分撿,發黴的爛的一起榨,反正是賣的不是自己吃的,講真話,許多油是不合格的。也沒有人把關。再加上現在的不法商家為了錢,摻假使假是常事,使人防不勝防。所以不買茶油吃,除非回老家帶。第二,正規的花生油,從出廠最少有人檢驗,為了一個品牌,肯定不會做假太多!!


騎著瘋牛跑


告訴你吧,就一個字“貴”,一般人吃不起。小時候家裡山上種的都是油茶樹,那時候最討厭的時候就是上山摘茶籽和每年收割稻子的時候了,因為特別累。那時家裡吃的油基本上就是自己家種的茶籽、花生、菜籽榨的油,很少買油吃也沒油賣。大概01年左右,我們那幾乎所有的山全都把茶籽樹砍了種了杉樹,然後就幾乎沒茶油吃了,然後越長大就越知道茶油是個寶,想吃吃不起,金貴啊。這說的是我那小地方的情況,整個來說的話應該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油的需求量飛速提升茶籽油供不應求,就像以前鄉下很多不吃的野菜野味,土菜啥的價格不都水漲船高,都珍貴了。就像我們這的香椿樹,現在香椿芽貴的時候都賣七八十一斤,小的時候到處都是。所以我經常說我老爸,沒有長遠的眼光,永遠趕不上時代變化,山上種的杉樹值不了幾個錢。雖然我們都搬到城裡住了,現在要吃點正宗的茶籽油好的估計上百一斤了,也就偶爾奢侈一下能吃咯


相浪於江湖


不是很少人吃,是沒得吃,野生茶籽油過去我家能打一百多斤,現在打十斤左右,…有山沒人管也管不過來全塃廢了,以前山上到處都能走,現在進不了山,一人多高的柴荊棘……

再加上有個未知原因,有樹也不結什麼果,(有人說是氣候影響,也有人說是外國松種植的影響…)

現在吃到的茶籽油基本上都是雜交茶籽油,野生的很難買到了……


聖山獵人


記得七八十年代,也是我小時候,我們這裡漫山遍野都是茶油樹,樹幹都有碗口那麼大,有部分山是國營林場種的,有部分山是我們生產隊集體種的,一到秋收的季節,茶油樹上的果實一串串。收穫的那段時間,曬場上收回來的茶油果堆如一座山,經過一段時間的曬乾,然後脫粒,分撿,茶油籽統統賣給了收購站。等生產隊和林場收完茶油果,一般我們小孩和部分大人都上山摘撿樹上遺漏採摘的剩果,也是拿回來曬乾、分揀。一部分拿去收購站賣了,留一部分榨油自己吃,剛榨回來的茶油不能直接吃的,很苦,必須回鍋高溫煮到沸騰,煮到油鍋裡面的泡泡全部消失為止,這個時候的茶油才是十里飄香啊!自從山林全部承包出去以後,茶油樹已經全部被砍光光了,已經都種上了速生桉。從此再也沒有吃過茶油,二十多年了,唉~~~~


一頭雞窩


記得小時候10/1放假就到了採茶果的時候,早上起床吃完飯就去採茶果,中午基本上是不回家吃飯的,帶點餅乾對付下就得了,要採到天黑了才回家,採好的茶果放在一起經過好幾天就會開,這時候就得把茶果挑出來外殼丟掉,挑好的茶果經過幾天太陽曬就可以收好去榨油了,那會去榨油要走好遠的山路,還得自家背上柴,我也只去過一次。看著老師傅先把茶果碾碎在上蒸籠蒸好,蒸好後倒出來做成一個個的圓(我們老家叫它油鋪)好了這就可以榨油了,師傅得使上好大的勁才能把後面那閥門按下去(那會都是由人工榨油)經過反覆的很多次後終於把油算都榨出來了,榨好的油一般我們是給來炸油豆腐的,茶油炸的油豆腐特別香,至今還記得那種味道。長大後農村條件也好多了,也沒人想去上山摘茶果,慢慢的山上雜草長滿,茶園也就荒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