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意識到,打開哪個APP,決定了你以後的人生?

根據艾媒新經濟產業研究中心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知識付費行業用戶規模達3.6億人,行業市場規模達278億元。

現在,知識付費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但是,真正學完的課程的人有多少呢?多少人在付完錢以後就沒什麼行動了?說自己沒時間,沒精力,反正課程只要購買了,隨時都可以看,以後再說吧。這個以後,很可能就是無限期延後了。


你有沒有意識到,打開哪個APP,決定了你以後的人生?


其實,即便沒有整塊兒的時間,我們也可以提升自己,那就是要學會“碎片化學習”:充分利用各種智能設備和軟件,讓自己隨時隨地都能學習,不斷提升自己,這樣才能在激烈地競爭中脫穎而出。

《碎片化學習:如何利用每一點空餘時間自我升值》(後簡稱《碎片化學習》)的作者小山龍介是一位“學習達人”,他身兼數職:Bloomconcept 股份公司董事、“赫曼全腦模型”推廣人、業務諮詢師、生存技能培訓教練等,但是仍能抽出時間學習各種新技能,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通過資格證考試。


你有沒有意識到,打開哪個APP,決定了你以後的人生?


在《碎片化學習》這本書裡,小山龍介分享了從時間、工具和實踐三方面提升學習能力的89條技巧和心得,如“通過社交網絡創建學習小組”、“用英語學習會計學”、“不依賴毅力學習”等等,都非常實用。

一、高效利用時間

1、 先做好規劃

只要20個小時可以入門一項技能,1萬個小時就是高手,那麼掌握一項技能到能用的程度,1000個小時差不多了吧?1000個小時不是個很短的時間段,我們上哪找那麼多時間呢?

通過一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一年之內,我們要在一項新技能上花費1000個小時,每天要2.7個小時即可。工作日,週一到週五,每天兩個小時,週六周天,每天五個小時,這樣的時間安排,應該不難吧?


你有沒有意識到,打開哪個APP,決定了你以後的人生?


如果實在是很忙,那麼我們的計劃可以拉長一點,兩年1000個小時,工作日1小時/天,週六周天每天3個小時也可以。

2、 利用好碎片時間

每天兩小時,我們從哪裡找呢?

想想看,我們每天通勤時間是多久?中午吃飯時間呢?飯後散步的時間呢?晚睡前的時間呢?

這些時間我們通常是用來幹嘛了呢?刷八卦新聞,看小視頻,玩遊戲?

如果你熱衷於這些“奶頭樂”,只想要即時滿足,那麼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你還有追求,還想要提升自己的價值,就換一個APP,開始學習吧。

這樣一天是不是就不止兩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了?

二、善於使用工具


你有沒有意識到,打開哪個APP,決定了你以後的人生?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1、多種途徑學習

並不是老老實實坐在書桌前,才能學習。現在大家都用智能手機,可以看視頻,可以聽音頻,這樣在通勤、散步的時候,就可以先進行系統的學習,重點、難點可以先記下來,等睡前或者是週末可以坐下學習的時候,再多學習幾遍。

現在視頻APP、聽書APP、筆記APP、課程APP多如牛毛,再也不是隻有一個錄音機、一個MP3可以用的時代了,關注自己的手,點開“正確”的APP吧。

2、 製作思維導圖


你有沒有意識到,打開哪個APP,決定了你以後的人生?


我們要學會通過思維導圖掌握總體結構,有利於記憶和後期複習,同時在製作思維導圖的時,需要整理知識點、歸納總結,實際上也完成了一次輸出。

在學生時代,我們都有這種經歷:想要給別人講明白一個知識點,首先自己要掌握,才能條分縷析,深入淺出的說明白。

同樣,想要製作一個思維導圖,就需要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多思考,多研究,才能用最簡練的文字將重要內容總結出來。

3、 報名資格考試

我們什麼時候學習效率最高?應該是大學的期末考試的時候,一天能學習一門課程,還能考個及格。其實,很多知識真的不用學習很長時間,但是因為沒有截止日期,很多人就無限地拖延下去了。

如果有一個考試在等著我們,無論如何也會拿出時間來學習,即便是臨時抱佛腳,也能掌握大部分內容。


你有沒有意識到,打開哪個APP,決定了你以後的人生?


4、嘗試一下英語資料

很多學習資料都是有英文原版的,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用英文資料來學習,這樣既能提高英文水平,又能學到知識。

三、勇於行動,開拓職業新版圖

1、積極實踐

許多人,學了新的技能,不及時實踐,比如開車,比如學英語,學完就扔一邊去了,這樣不但浪費了時間、精力,以後想要再用,基本上又要從頭學起了。

不管我們學了什麼新技能,一定要及時實踐,這樣不僅有利於我們熟練技能,還能查漏補缺,從而迅速成長。

有的人可能會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我們要調整好心態:

正因為某件工作不是你的本行,你才能輕鬆地去嘗試。

2、 分享知識,教給他人


你有沒有意識到,打開哪個APP,決定了你以後的人生?


分享是一種美好的品質,尤其是分享知識。然而,無論是分享學習筆記,還是“教”給別人,都需要我們對知識有一定的熟練度。通過分享這種輸出方式,能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學習內容。

那麼,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方式來分享呢?

(1) 和學習小組的成員相互學習;

(2) 教給公司的團隊成員;

(3) 將學到的知識寫到網上;

(4) 寫成連載文章,甚至是付費專欄;

(5) 寫成書的底稿。

輸出的方法很多,我們可以選取合適的方式進行分享,通過不同的場合“教”給他人,會對知識有不同的理解。

等你教會了別人,你早就成了高手了。

3、和小夥伴一起學習,建立新的人脈圈


你有沒有意識到,打開哪個APP,決定了你以後的人生?


大家可能有一個感受:讀高三的時候,周圍的人都在努力學習,自己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裡持續不斷地努力,並不覺得費力,反而覺得像吃飯、喝水一樣正常。而準備考研的時候,卻需要很強的意志力,為什麼呢?因為周圍的同學不只是準備考研,還有準備找工作的,有準備考公務員的,有早早找好實習放飛自我的。在這種環境下,想要持續學習,就需要很強的自我管理能力了。最好的解決方式是組織一個考研小組,大家相互鼓勵相互監督。

等到工作以後,周圍的人步調就更不一致了。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保持學習的狀態,就更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了。

還好現在網絡發達,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找到想要一起學習的人,組建興趣小組。這樣,在學習的同時,我們也獲得了新的人際關係資源,因為這些同學,都是在正常的生活、工作中很難認識的人。

而通過學習獲得的人脈關係,沒有什麼利益、金錢等牽扯其中,聯繫往往更緊密,更純粹。有了新的人際關係,往往就能開拓新的工作。這樣良性循環下去,恐怕很難遭遇職業危機吧。


在這個知識不斷升級的時代,學習應該是終身的,只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價值,才能不被淘汰。利用好各種軟件、手機、電腦,規劃好時間,解鎖更多技能,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