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在什麼地方?

徐耀燕


雁門關是萬里長城位於山西境內,忻州市代縣以北的一座關隘,因其地勢險要,被稱為“天下第一關”。


雁門關北邊是大同盆地,南邊是忻定盆地,西邊是雲中山脈和呂梁山脈,東邊是恆山及五臺山,雁門關處於山脈及盆地的邊緣,因為其地勢險要,每年大雁往返經過其地,所以稱雁門關。



雁門關位於山西的中部偏北部地區,位於忻州市代縣以北20分裡,太原市以北約200公里,朔州市以東60公里。

雁門關的東南方向約360公里是河北省的省會石家莊市,雁門關的正東方向約460公里是天津市,雁門關的東北方向約400公里是北京市,雁門關的西北方向約300公里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雁門關的正西方向約880公里是寧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



雁門關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是中原民族與少數民族的交界處,是漢民族北部邊境的戍邊處,無數淒涼悲壯的戰爭發生在這裡。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進行軍事改革,擊敗林胡、樓煩等胡族,首先建立雁門郡,晚期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就是駐守雁門郡,以對抗匈奴騎兵的入侵和騷擾。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下令大將蒙恬進攻匈奴,蒙恬就是從雁門關北出攻打匈奴,收復河套地區,將中原的民族的邊境線向北推到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同時蒙恬率三十萬軍民修建的萬里長城,而雁門關就是長城邊上的一座關隘。

漢朝建立後,雁門關附近地區,一直是匈奴與漢民族發生戰爭的地方,李廣、衛青、霍去病都曾在此與匈奴作戰,在與匈奴打打和和的過程中,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是從雁門關出關與匈奴和親的。



北宋初期,雁門關一直是宋遼爭奪最激烈的地區,隨著燕雲十六州脫離中原民族的統治後,雁門關就成了漢胡雙方爭奪的焦點。到北宋後期及南宋時期,雁門關徹底淪為胡人的地盤,失去了抵禦外族屏障的作用。

至元明清時代,雁門關一度失去軍事及戰略價值,處於被荒廢的地步,雖然明朝有過短暫修建,但隨著中華民族的疆域外擴,雁門關已經失去險要關隘的作用,抵禦外敵的作用,淪為旅遊觀光的風景區。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雁門關的地形非常重要。

從蒙古草原南下,遇到的第一座大型山脈就是雁門關所在的恆山山脈。

這裡山勢非常陡峭,不是北部大同盆地那種相對低矮的山地。

沿著恆山山脈一線,只有三個天然的山隘,分別是雁門關、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所以,雁門關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代,它又名西陘關,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

雁門關扼守山西南北交通的要衝,切斷了塞北高原通向華北的一條重要通道。

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想要殺入山西腹地,就務必攻佔雁門關。

然而,因為雁門關這裡地形特殊,因兩山東西對峙,飛雁出於其間而得名。

它的東面連接紫荊關和倒馬關,西面連接寧武關和偏關,均為明長城(內長城)上的重要關隘。

所以,漢人想要力保山西,也必須死守雁門關。

早在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修築長城,設置雁門郡,命李牧常駐以防匈奴的進攻。

隨後歷朝歷代,都重兵駐守雁門關。

元代時,因為蒙古人執政,北方草原威脅消失了,雁門關逐漸廢棄,關城被毀。

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吉安侯陸享修復了古西陘關,又在關址以東5公里處新築了關城。此後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和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都對關城和附近的長城段進行過較大的修整。

從古至今,雁門關一線發生過無數次打仗。趙國李牧曾誘敵深入,大破匈奴十萬餘騎。漢朝霍去病、衛青和李廣先後由雁門關出兵,北討匈奴。隋煬帝被困雁門關時,李世民獻策用疑兵之計退去了突厥軍隊。唐末,沙陀(西突厥的一支)貴族李克用攻克雁門關,奠定了後唐的基業。宋朝時,楊業和楊延昭父子都曾鎮守此關,與遼軍展開多次鏖戰。

直到抗戰期間,雁門關也發生了大規模激戰。

八路軍在雁門關地區伏擊日軍運輸隊的戰鬥,也曾頗有斬獲


薩沙


雁門關為長城要口之一,位於山西省代縣城西北20公里雁門山腰處;與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

雁門關“兩山夾峙,形勢雄勝”,兩山對峙,形狀如門,大雁從中飛過,故名雁門。關東北山勢峭拔,西為恆山西段,東南為五臺山。境內懸崖絕壁,群山連綿,道路盤旋崎嶇穿城而過,險要異常。

唐代於雁門山頂設關;明洪武七年(1374)移築關城於今址。城門洞石匾上刻“天險、地利”。雁門關形勢險要,向為山西省南北交通要道,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沿關一線,古老長城將叢山群峰串聯在一起,山上烽火臺星羅棋佈,城樓、內外城障亭墩,守望相助。關外築大石牆3道,石牆25道,隘口18個。今存關門三座。

自古稱雁門形勝甲於天下,古人稱雁門關為“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



風光藝境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這是出自唐代詩人李賀《雁門太守行》中的詩句,展現的是雁門關邊塞戰場慘烈的戰鬥場景。武俠迷對雁門關應該也不陌生,《天龍八部》中蕭峰阻止遼國皇帝耶律洪基侵宋,悲壯自盡的地方就在雁門關。

當然,雁門關被我們熟知,還是主要因為其在我國曆史上重要的戰略地位,畢竟能被稱為“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自然非同一般。

雁門關,是我國古代極其重要的雄關要塞,位於今山西代縣以北約20公里的句(勾)注山上。句注山也被稱為陘嶺、雁門山,屬恆山山脈。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之間被橫亙東西的恆山山脈所隔開,雁門關附近的山勢趨緩,是相對理想的通道,扼守二者之間通道的就是雁門關。

雁門關有兩關四口十八隘,在漫長的歷史中,關址也並非固定不變的,主要以明朝為分界點。明朝之前,舊雁門關在西陘關,北口為白草口、南口為太和嶺口;明朝時,北部邊疆經常受到韃靼襲擾,為此設九邊重鎮。大同朔州一帶仍然是邊防重地,還要肩負拱衛京師的重任,九鎮中有大同鎮、山西鎮二鎮均在晉北,可見其重要性。

明朝在東陘關處新建雁門關,北口為廣武口,南口為南口。另外,還重修、加固十八關隘,修建長城,連接各關隘。你在明朝的地圖上,看到的那段內長城就是連接三關(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的第二道防線。

遙望雁門關,山高不可攀。鳥飛青嶂低,人在白雲間。雁門關位置險要,易守難攻,東西兩關互為倚防,扼守中原通往塞北的咽喉要道。

歷史上這裡是中原與北方遊牧民族角力的前沿,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人說雁門關 “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雁門若失,則忻定、太原無險可守,三晉不保,又可南下進取中原。據有關統計,歷史上發生在雁門關的戰事達上千次,如此高的頻度,可見爭奪的激烈程度和其重要性。

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曾在雁門大破匈奴十萬鐵騎。西漢初,韓王信在大同反叛,勾結匈奴欲取太原,漢高祖劉邦親征,追擊至雁門關外,結果被困於白登山。衛青、霍去病多次出雁門關北擊匈奴。東晉十六國時,北方一片亂糟糟,最後北魏統一了北方。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進行漢化,留在舊都平城(今大同)的太子不願意,就派兵把守雁門關,分庭抗禮。

五代十國時,後晉“兒皇帝”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遼(契丹),以至於到北宋時,雁門一線成為與遼國的分界線,戰略地位就更重要了。然後就有了楊家將鎮守三關,楊業雁門關外大破遼軍,北伐不利最後戰死於雁門關。

雁門關如此重要,是不是想知道為何叫雁門關,而不叫別的名字呢?雁門一詞最早源於雁門山。早期的雁門山實際上並非如今山西代縣的雁門山(句注山),而是在大同市陽高縣和內蒙古豐鎮市之間。《山海經卷十一 海內西經》中記載:“雁門山,雁出其間。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 意思是說雁門山周圍有大雁,冬天從那裡南飛,春天回來。雁門山在高柳的北面。高柳又在代北。高柳就是如今的大同市陽高縣,那裡戰國時期為代地,是中原農耕民族和蒙古高原遊牧民族角逐的前沿。也就是說最初的雁門山是在陽高縣北,因大雁而得名。

在陽高縣東北約4公里處,就有一座海拔2116米的山叫雲門山,在其西段兩峰夾一峪,山勢險峻。按山海經的描述,雲門山極有可能就是最初的雁門山。

那為何後來山西代縣句注山的名字又成雁門山了呢?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大敗北地林胡、匈奴諸部後,設雲中郡、九原郡和雁門郡,很明顯,雁門郡的命名來源於雁門山這一塞北雄關。

秦統一六國後,雁門郡治在善無(今山西右玉縣南),其轄區範圍相當於今山西舊代州寧武之北部、朔平南部及大同東部北部。後來的朝代中,雁門郡的郡治多有變化,後漢時郡治移至陰館(今山西代縣西北),三國魏時郡治移至廣武(今代縣西十五里),後魏時又移至古上館城(今代縣)。

雁門關作為雁門郡最重要的關口,以郡名命名關名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歷史上東晉十六國、五代十國那幾段亂世,各方勢力你方唱罷他登場,沒人在乎那座山叫什麼名字,但是雁門關因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卻是無人不知,句注山改稱為雁門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更多山西曆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雁門關在太行山餘脈翠微山北麓,隸屬山西省忻州市代縣轄區內,緊鄰朔州市山陰縣新舊兩座光武古城。自古都是中原防禦遊牧民族重要屏障之一。趙國之李牧,秦代之蒙毅,宋朝楊家父子都曾在這裡駐守。


4KKK


雁門關在哪?咱還是不知道。但是自小就對所謂的雁門、關娘子關、以及三關、大散關等邊關感興趣。總把這些地名與反抗外族侵略。抗日戰爭聯繫起來總會聯想到楊家將李廣及抗日英雄聯繫起來。雖不知雁門關具體在哪,但是卻聽人介紹過。說法不同,也有過疑議,插隊時村裡老鄉說三關,他說的不是雁門關,他說三關就在陝北,楊家將就守在這裡。這個我不大信有一次,另一個老鄉說三關就在你們北京,為此我還循著楊家將的足跡走訪詢問過六郎莊、掛甲屯、晾甲店、望兒山、西北旺等處沒有得到明確的結果。有一次到內蒙旅遊聽到九邊第一關的說法,人家說所謂三關就包括雁門關。多次詢問人家都說三關。而不明確說雁門關,我的理解雁門關應該在燕地所謂燕就應該是北京及山西交界地段應該在九關之中。大概的地域劃定了那就挨個找吧。這好像就不太難了。估計我在嘞嘞這些廢話的時候您已經找到了。


正一品1


簡單來說就是山西忻州的山陰縣,廣武鎮通過山地到代縣的一段,群山之中只有一條溪谷,地勢險要;明之前關治在廣武,之後在代縣。


說文與物


雁門關在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西北20公里的勾注山上,為世界文化遺產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是塞北遊牧區與中原農耕區的分界地,是具有較高知名度和文化影響力的古代關隘,有“中華第一關”之譽。

雁門關景區佔地面積30平方公里,是以雁門關軍事防禦歷史遺存、遺址為主要景觀資源,展示邊塞文化、長城文化、關隘文化的旅遊景區。區內有關城、長城、隘城、兵堡、烽火臺、驛站等不同形制的歷史建築,展示了蒼涼、凝重、雄渾、磅礴的邊關風情,是集“食、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邊塞文化旅遊目的地。

從西周開始,雁門關共發生過大小戰爭2000多次,其中,影響歷史進程的事件有穆天子西巡、胡服騎射、白登之圍、馬邑之謀、昭君出塞、孝文南遷、煬帝北巡、宋帝(宗)虜北、慈禧南逃、雁門關伏擊戰等。歷代帝王周穆王、趙襄子、趙武靈王、漢高祖、漢武帝、隋煬帝、唐高祖、唐太宗、宋徽宗、宋欽宗、明武宗、慈禧、光緒帝及歷史名人衛青、李廣、王昭君、蔡文姬、李靖、薛仁貴、李白、郭子儀、李克用、楊家將、徐達、毛澤東等,都在雁門關留下了行經的足跡和歷史的華章。這座名關在中華民族大融合進程中做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其厚重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得天獨厚、無與倫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山西十大旅遊品牌,山西作家影視文化拍攝基地——雁門關景區以真摯的情誼迎接來自海內外的四方嘉賓。








表裡山河看山西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北方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山西省寧武縣北部)、偏頭關(山西省偏關縣黃河邊)合稱”外三關",雁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以"險"著稱。


跪射俑


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古關、險關、要關的古代邊塞軍事文化勝地———雁門關,位於山西省境內的北嶽恆山主峰———雁門山頂,京原鐵路和108國道橫穿關下。

雁門關分為東陘關、西陘關,合稱雁門關。上古稱北陵,夏商周稱西陘關,春秋稱勾注塞,魏晉分成東陘關、西陘關。歷史上雁門之險是漢擊匈奴、唐防突厥、宋御契丹、明阻瓦剌的國防要塞。在古代“得雁門而得中原,失雁門而失天下”。秦始皇統一六國修復萬里長城時的《輿圖志》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的記載。過去叫塞,現在叫關。

現在,這裡已被開發成為雁門關旅遊區,區內有許多獨特景點。

代州邊靖樓。該樓比山海關靖邊樓高15米,比嘉峪關城樓高17米,為中國木質結構最大鼓樓,民間有“代州的鼓樓應州的塔、正定府的大菩薩”的說法。

長城線上有楊家將祠堂,還有楊七郎墓、楊六郎城等。288座封土墓堆內,埋葬著西漢、東漢400年間288位守衛三邊犧牲的將帥,系中國乃至世界最大將帥墓群。

有長城中最長的一段原汁原味古長城,其中5033米保存最完整,北京把這段長城作為修復京郊長城的依據。

代州(今代縣)為古代長城軍事戰爭第一州。包括幽雲十六州等長城線上任何一州軍事方面發生過的大戰,要戰都不如代州多。這裡所發生的戰鬥僅記於皇家正史的就有130餘次;記於新、舊《代州志》上的兵事亦百餘次。

長城第一古戰場。現有“兩關四口”六大軍事防禦體系70處軍事設施遺址和“雁門十八隘”、“三十九堡十二聯城”等,是一座軍事戰爭文化寶庫。這裡構成的長城之險,連大雁到此也當空盤旋3圈,方才南飛而去,故名雁門關。

在現代,這裡也曾是有名的戰場。紅軍長征勝利後東渡黃河,開赴山西抗日前線,115師在雁門十八隘之一的平型關隘伏擊日寇,一舉大捷。此外,還有120師賀龍、關嚮應部雁門關伏擊戰。129師團長陳錫聯火燒雁門關下陽明堡飛機場。1937年秋,周恩來、朱德、彭德懷與閻錫山在太和嶺口窯洞談判成功,在山西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高潮。1948年4月6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從延安往西柏坡途中登上雁門關。

遊了雁門關“兩關四口”,即東陘關、西陘關、太和嶺口、南口、廣武隘口、白草口隘關6大古代軍防設施,使你不得不深深地感慨古代軍事防禦工程的浩大及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藝。

今天這裡已是中國北方古代邊塞文化、關隘文化、戰爭文化、軍事文化薈萃的新興旅遊區,越來越多的人們來到雁門關,感悟華夏五千年滄桑文化。一部雁門關軍事史,也是華夏五千年的國防軍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