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陷入迷局,縣令讓嫌疑犯們輪流去摸一物,巧妙地破了案

北宋神宗年間,陳襄出任浦城主薄,並代理縣令的職務。新官上任,頗有革新除舊、整頓民風的雄心。

一天,在浦城縣境內發生了一起盜竊案件,受害者告到縣衙門,要求陳縣令能抓住竊賊,追回贓物,同時還提供了一些可疑的線索。

陳襄對此案頗為重視,立即抽調人員認真偵破。讓陳襄啼笑皆非的是,捕役們竟抓來了為數眾多的嫌疑犯。

雖經再三審問,但這些嫌疑犯都百般抵賴,有的裝得若無其事,有的賭咒發誓,有的則鳴冤叫屈,沒有一個人承認此案是自己所為。這起案件就此陷入迷局,弄得陳襄一籌莫展,無法加以分辨。

案件陷入迷局,縣令讓嫌疑犯們輪流去摸一物,巧妙地破了案

陳襄思忖良久,忽然感到柳暗花明,心頭一亮,想到了一個破案的妙招。他嚴肅地對那些嫌疑犯說:“你們趕快如實招來,不要相互推脫,心存僥倖。本官自有神助,識別盜賊,百發百中。”

他見嫌疑犯們還是無動於衷,沒有一個肯坦白的,於是又說:“縣衙附近有一座廟宇,廟內有一座神鍾,能準確地分辨出誰是偷東西的人,再狡猾的盜賊也逃不了。等著瞧吧,到時真正的竊賊一定會遭到嚴懲!”

隨後陳襄派人押著嫌疑犯們,徒步來到廟中。他把他們帶到一座大鐘旁說:“這就是能識別盜賊的神鍾,誰偷了東西,一摸鐘,它就會發出聲音,一般人摸它,絕對不會發聲。”

說完後,陳襄又領著部屬隨員們,像模像樣地對著鍾燒香祈禱,一副畢恭畢敬十分虔誠的樣子。祈禱結束後,陳襄令人用帷幔將那口鐘嚴嚴實實地圍了起來,不漏一絲光線。

案件陷入迷局,縣令讓嫌疑犯們輪流去摸一物,巧妙地破了案

其實在這之前,他已派人在鐘的四周偷偷地塗上了黑墨。做完這些準備工作後,陳襄讓這些嫌疑犯分批挨個進入漆黑一團的帷慢內去摸鐘。如此輪流一遍,也不見神鍾發出一點什麼響聲。

雖然出現這種情況,陳襄並不著急,他又將嫌疑犯們集合起來,命令他們伸出雙手,走到面前逐個檢查他們的手掌。

這時候出現了一件有趣的事——只見絕大部分人的手上都沽滿了黑乎乎的墨跡,只有一個人的手是乾淨的。

陳襄馬上命令役卒將這個雙手乾淨的人捆綁起來,並以不容置疑的嚴厲口吻說:“你就是偷東西的絨。”

那個盜賊本來還想抵賴,見陳襄語氣如此肯定,態度如此威嚴,目光像鋒利的劍一樣刺來,畢竟作賊心虛,不禁渾身哆嗦,心頭的防線一下衝垮了,只得乖乖認罪。

案件陷入迷局,縣令讓嫌疑犯們輪流去摸一物,巧妙地破了案

這時,陳襄的部眾們反而覺得大惑不解,於是紛紛好奇地問道:“縣太爺憑什麼證據斷定那人就是作案的盜賊呢?”

陳襄見眾人尚感疑惑,就不慌不忙地解開謎底。他說:“我讓這些嫌疑犯進入帷幔之後,那些沒有作過案的清白者,自然心裡很踏實,為了儘快洗清冤屈,迫不及待地用手摸鐘,所以他們的手上都沾滿了墨跡。”

接下來陳襄又微笑著說道:“唯獨那個真正的盜賊,心中有鬼,害怕摸了鍾真的會發出聲響,所以在帷幔內匆匆轉了一圈,始終沒有摸鐘。心存僥倖,可以走過場,所以手是乾淨的。”

陳襄的部屬們聽完這番解釋,連連稱讚這個破案的辦法實在太妙,沒有一個不佩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