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蛇入江,走蛟入海,蛇是如何一步步化龍的?

一提起蛇,想來大多數人都會害怕。尤其是許多蛇有毒,被咬中後果很嚴重。而且無論哪一種蛇,體型是大是小,外觀看上去都是極其有威懾力的。

關於蛇的傳說也不少,比如傳說中的女媧就是人首蛇身,還有小時候常常聽大人講的農夫與蛇的故事等等。

大蛇入江,走蛟入海,蛇是如何一步步化龍的?

很多地方對蛇還有另一個稱呼:地龍。

因為我們的神話傳說裡,龍的形象就是蛇身。

我們相信,蛇和龍是有聯繫的。

所以就衍生了蛇化蛟,蛟化龍的傳說。

南北朝志怪筆記《述異記》裡就有記載: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其中虺就是蛇。

滄海桑田,現代社會里已經見不到龍這種生物了。

但根據孔子見老子之後的感嘆,那個時代可能是存在龍的,甚至孔子就見過。

在《莊子·天運》裡就有這麼一段:孔子曰:“吾乃今於是乎見龍。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乎雲氣而養乎陰陽。

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終其一生都在推行自己的道所努力。他不會刻意去說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他描述出來龍的形象,往往可能正是因為見過。

在今天看來,這些龍都消失或者隱匿了。

大蛇入江,走蛟入海,蛇是如何一步步化龍的?

但蛇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很多地方都發生過大蛇渡劫,無緣無故江水翻騰等神秘現象,有人常常誤以為是龍,實則是蛟蛇。

根據宋代古書《墨客揮犀》的記載: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至數丈,多居於溪潭石穴下,聲如牛鳴。

民間很多地方都認為蛟是很接近龍的一種生物,而且能導致洪水,不管形態還是能力,都跟龍很接近。

蛟本身,是由蛇修煉而來的。

蛇本身就是很有靈性的一種生物,無論是南方北方,都有它們成精成仙的傳說。

據說靈物修煉,需要渡過三次劫難。也叫天地人三劫,天劫就是雷火傷身,地劫就是碰上天敵,而人劫卻是需要得到人類的首肯承認和祝福才行,這個行為叫做封正。

人為萬物之靈長,有句話就說人是地行仙,可封正。就說明靈物在修煉過程中,人的這一道坎至關重要。

所以像北方就經常有傳說黃鼠狼啊,狐狸之類的想修成人形,就向人討封。

只需要人類見了它說一句“你好像一個人啊”之類的話,就可以算是功德圓滿,而萬一它遇見的那個人沒有給他“封正”,那麼它這千年的道行就算是毀之一旦,又要重頭來過。

但總有例外,蛇就不喜歡化成人形。它們選擇最多的修成方式是入海化龍,而入海的方式,就叫做走蛟。

大蛇入江,走蛟入海。

大蛇要修成蛟,才能從蛇道進入大江。人類的封正對它們來說幫助很大。

但走蛟化龍,則大不一樣了。需要百姓功德,以及道士大量的封正。

蛇蛟修成要入江時,往往會引發山洪。

很多山洪只要混入了蛇蛟,它就會在蛇蛟的帶動之下,改變原本的路線,避開一切屏障,在平坦的地面上衝出一條道路來,直通江河。

而大部分人類聚居地,都是在平坦地帶上的,這樣下來危害就很大。

而且,它們在入江走蛟的過程中,還需要經歷一次“跳龍門”,方可在入海之後成功化龍。而這個龍門就是人類修建的各種橋樑。

按照走蛟的規矩,蛇蛟不可以在橋樑之下經過,所以當走蛟走到這種橋樑面前時,會鑽進橋洞,用身軀堵住流水。逼迫水面上升越過橋面,然後自己再趁機從橋上游走。

大蛇入江,走蛟入海,蛇是如何一步步化龍的?

有句話叫“順水行蛟,危害四方”,就是這麼來的。

但傳說蛇蛟在走蛟的過程中,會褪掉自己的一身皮,等到它們入海了就已經是龍,無須再蛻皮了。只是在這個蛻皮的過程中,它們異常堅固的鱗片會隨著外皮一起褪掉,而它們新的皮肉又沒有長全,在這個過程裡,它們的肉身極端脆弱。也就是在這個階段中,它們對所有的鐵器有著本能上的恐懼與敬畏。

所以古代修橋的工匠,會在橋樑下懸一把鐵劍,又叫斬龍劍,為的就是預防走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