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大師”沈巍走紅,尷尬了誰?

流浪“大師”沈巍走紅,尷尬了誰?

何謂“大師”?

各行各業大概都有不同的標準,所以上海流浪者沈巍被叫做“大師”之後,很多人都惱了。

流浪“大師”沈巍走紅,尷尬了誰?

文學家惱了,摘出沈巍某幾段評過的古籍,引經據典,加以駁斥,以證明沈巍不配“大師”身份,真正的大師乃是自己。

心理學家惱了,分析沈巍幾十年來的經歷,對照心理學研究成果,得出沈巍“精神不正常”的結論,以顯示自己正常的優越性。

社會學家惱了,認為沈巍領工資卻幾十年不工作,上過大學而天天撿垃圾,對不起國家和人民的辛勤栽培,彷彿自己所做的貢獻很偉大。

流浪“大師”沈巍走紅,尷尬了誰?

流浪者沈巍本人,卻對這些評價一笑置之,高下立判,究竟誰是小人誰是君子,誰是大師誰是小丑,一望而可知。

流浪“大師”沈巍走紅,尷尬了誰?

“大師”只是個稱呼而已,和“狗屎”沒有什麼本質區別,非要糾結這種稱呼本身,才是沒有學問的表現。何況一個人是不是大師,自己說了不算,而有外在的評價系統。

“大師”之謂,乃好事者一調侃稱呼,沈巍先生不敢當之,屢次聲明自己只是個“讀書愛好者”。但批評他的那些人,不依不饒,一定要給他扣上“負能量”"偽大師”“騙子”“領空餉者”的帽子,直欲滅之而後快。

不知這些大言不慚的批評者,敢不敢站出來,到鏡頭下走兩步,顯示一下自己作為“大師”的真實本領,以供我等閒人膜拜。

流浪“大師”沈巍走紅,尷尬了誰?

聽說在彼等的關懷下,沈巍先生已經不能安安穩穩去分類垃圾,理了發,剃了鬍子,照了身份證,準備迴歸正常人類的生活了,世間終於又少了一個和他們不一樣的人,可喜可賀。

流浪“大師”沈巍走紅,尷尬了誰?

想起了多年以前,我曾看過的一部優秀國產動畫片,所有人都用一種香皂,把衣服塗成一種顏色,終於實現世界和諧。但後來有一個小姑娘穿著花衣裳出來了,很多人便盯著她看-----結果記不清了,但我想此種動畫情形,若真在現實中出現,大約便是沈巍這種結果吧。

人們之所以關注一個流浪者,是因為沈巍和我們都不一樣,是個異類。

流浪“大師”沈巍走紅,尷尬了誰?

我們以為全世界的人都和我們一樣,落魄了就得低人一等,去乞討去求人,但沈巍沒有這麼做;我們以為讀書就是為了中華崛起,為了出人頭地,但沈巍不是。

他是個流浪者,卻昂揚著頭;他是個讀書人,卻沒有因為知識多而獲得名利。

流浪“大師”沈巍走紅,尷尬了誰?

很多人想證明沈巍是錯誤的,他的人生是失敗的,但在沈巍不卑不亢,自然從容的態度面前,這種證明本身就是可笑的。

流浪“大師”沈巍走紅,尷尬了誰?

到底是沈巍錯了,還是我們錯了?到底是沈巍失敗了,還是我們失敗了?

流浪人沈巍如一面鏡子,照見了每個人的內心----是的,很多人穿的比沈巍體面,吃的比沈巍有營養,讀的書比沈巍多,讀書的環境比沈巍好,家庭比沈巍幸福,人生比沈巍順利。但為什麼在流浪者沈巍面前,我們會不由得自慚形穢呢?

我們越是想證明什麼,不是越證明了我們的自卑嗎?

流浪“大師”沈巍走紅,尷尬了誰?

他和這個世界,不在一個頻道。

這個世界有這樣那樣或明或暗的標準,來衡量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但沈巍偏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當然,好事的人並這麼想,他們一定會用他們覺得正確的方式,將那個流浪的靈魂,拉回他們的三界五行,強行給他一個衡量。

流浪“大師”沈巍走紅,尷尬了誰?

這樣真的好嗎?

誰說讀書就一定要有用呢?誰說學富五車就必須服務社會呢?為愛讀書而讀書不行嗎?學而不用行不行?愛將垃圾分類不行嗎?礙著誰了?犯了什麼罪了?讓誰尷尬了?

如果非要以世俗的標準,給他一個評價的話,我覺得他比很多尸位素餐,道貌岸然的人強多了,也活著有社會價值多了。因為他的存在,讓很多人受到啟發,引起很多人對環保的重視,這恐怕是很多號稱“大師”的人都做不到的。

流浪“大師”沈巍走紅,尷尬了誰?

我們關注的沈巍嗎?不,我們關注的,永遠是自己。

沈巍由內而外的自然,從容,淡定,很多現代人是做不到的,因為他們雖然物質生活很好,精神上卻並不痛快。

流浪“大師”沈巍走紅,尷尬了誰?

記得初中書本上,有這樣幾句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以十幾歲時候的閱歷,根本不可能理解這句話的真含義,直到多年以後,為了現實的麵包而捨棄精神的自由,你才會明白裴多菲那傢伙有多厲害。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但狗的自由,和人的自由怎麼能一樣呢?

在這方面,我們真的不如一個流浪人沈巍,承認這一點不可恥,至少我們還得留有一點坦誠,以待有緣時完成自我救贖吧!

一嘆,真的不希望沈先生被改造成和我們一樣的物種,而希望他能夠繼續遵照自己的意願活著,哪怕在我等閒人眼裡並不美,也是一個真實的大寫的人,而非一條虛情假意的狗。

流浪“大師”沈巍走紅,尷尬了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