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蘭花僵芽?

芯愉


蘭花的僵芽是新手在養殖蘭花當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究其原因還是對蘭花的生長習性不是太瞭解導致的,要想應對蘭花僵芽,我們就得先了解蘭花僵芽形成的原因。

蘭花僵芽指的是蘭花在發芽出土後停止生長,葉芽和花芽都會出現僵芽的情況,而我們常常都是關注葉芽的僵芽,所以,很多人在提到蘭花僵芽時,都是指的小苗不生長,造成蘭花僵芽與水分、溫度、養分、光照等都有關係,但主要因素是蘭花過弱,盆土過幹,養分不夠造成的。

蘭花過弱和養分不夠的深層原因都是一樣的,都是缺乏營養導致的,有時候我們在遇到老弱病苗的時候,其生理機能本身就有問題,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都差,長期缺乏養分,這時候來芽不是老苗停止生長出現退草現象就是小苗僵芽。蘭花在抵抗高溫和低溫時間過長時,是會嚴重消耗其養分的,後期來芽就會出現養分不夠的情況,造成蘭花僵芽,芽發太多,相互爭取養分也容易造成僵芽。所以,我們在高溫季節要注意給蘭花遮陽,低溫季節注意給蘭花保暖,以免過多消耗蘭花的養分,在進入冬季前和出冬後,入夏前和出夏後可以給蘭花使用一次肥料,以保證其有充足的養分應對炎熱和寒冷,對於芽多的蘭花可以掐除弱小的芽,留下2-3個壯芽。
盆土過幹是新手常常容易犯的毛病,很多人聽說蘭花怕水,總是不敢給蘭花澆過多的水,或者控制蘭花的給水頻率,隔很長時間才澆一次,蘭花在長期處於缺水狀態,遇到危機時會發芽,想以此逃避危機,而水分又無法跟上,蘭芽缺水就會出現僵芽的情況。發芽期間要注意控住蘭花的給水量,要長期保持蘭花盆內處於微潤狀態,就如古訓“秋不乾”的道理一樣,因為秋天正好是蘭花發秋芽的季節,不保持適度,不能幹。作者:梅飛,文章和圖片供大家參考和欣賞,歡迎留言補充,蘭花吧,2012年至今專注蘭花知識的傳播,每天發佈專業的蘭花知識,帶你深入瞭解蘭花,輕鬆養好蘭花!


蘭花吧


圖1 蘭花僵芽

1、僵芽:是指蘭花葉芽停止生長。

2、僵芽原因:造成僵芽的原因有許多,最主要的大致有:

母苗生病。母苗不能繼續給新芽提供營養,新芽就停止了生長,長期以往,就形成了僵芽。

(2)新芽健康不良。新芽在正常生長時期,遇到傳染病或根出毛病,造成生長不良或停止生長,造成僵芽。

(3)有更強新芽和花苞出生。將母苗的營養全部搶走,小芽缺少營養成了僵芽。

(4)溫度過低、澆水過頻、施肥過量,噴藥太猛。

(5)缺乏營養元素:例如缺乏微量元素鋅。

(6)基質不適:一是基質裡火燒土、煤渣等熱性物質過多,且這些熱性物質中含有過多的鐵、硫成分,給植株造成毒害;二是基質老化,種養多年材料老化,營養缺乏,酸鹼值不在合理範圍,影響蘭根對養分的吸收,造成新芽生長的停滯。

3、僵芽的防範

(1)控水。新芽生長是蘭花成長的關鍵時刻,要注意控制好水量,嚴禁旱澇不均。

(2)控藥控肥。新芽生長期間一般在氣溫較低的時候,用藥不大不多不勤;施肥一般要等小芽張嘴,才能施少量的、稀釋的薄肥,10—20天一次。

(3)最好不要翻盆。

4、僵芽的救治

早期僵芽可用400倍液“蘭欣203”特效優質促芽劑,每隔10天澆施1次,續3~4次,便可見僵芽開始生長。




vlog曉白


我是好攝農夫,頭條號:鄉村蒐羅社。一個喜歡野生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實例說事,如果喜歡就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


蘭友問:如何應對蘭花僵芽?僵芽是指蘭花的新芽出來以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看不到明顯的生長,或者新芽夾角小葉甲瘦弱。要想知道應對方法,就得先搞懂蘭花僵芽是如何形成的?我在養蘭花這些年的過程中,也是常常遇到僵芽現象,通過對比發現了一些規律。

一、母苗不健壯,或者是病苗上盆,這樣的話蘆頭活力就不夠。蘭花新芽是從蘆頭處分櫱而出的,母體不夠強健,新芽自然會弱。而弱芽出土以後在短時間內,是不能自己從土壤中汲取養分的,所以僵芽就在所難免了。

常見的就有因為莖腐病治理後成活的母苗,它們發新苗時很多是從根系下部鑽出來,俗稱海底芽的,大多是弱苗僵化。

二、蘭花可以分為蘭根、蘆頭、蘭葉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應該是相互貫通的。蘭葉從空氣呼吸中獲得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蘭根從土壤中汲取養分,它們的共同目標都是將養分貯存在蘆頭中。

這三個部位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連鎖反應至其他的部位,僵芽也是由此而引起的。僵芽最常見的是植料的透氣性不好,導致蘭根的呼吸受阻,直接影響土壤中養分的利用率。也有一些是因為光照不夠,蘭葉工作效率下降導致的僵芽。

知道了僵芽形成的原因,就可以對症下藥來治理了。

1、首先確認母苗是否病苗,還有是否後壟苗。後壟苗出新芽第一代也是弱苗的多,關於這一節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過,所以在今天的文章中不再贅述了。如果是上述的母苗原因,那麼僵芽不可改變,只能期望於第二代和第三代苗的復壯。

2、檢查植料的疏鬆透氣性,一些養了一年的蘭花,因為澆水與淋雨的原因,植料會慢慢下沉而引起板結。有時這種板結並不明顯,但足以影響蘭根的呼吸。蘭根一旦呼吸不暢就無法有效地汲取養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新芽弱化,畢竟蘭葉從空氣中汲取的養分是很少能輸送到新芽的。

注:蘭花每年倒一下盆,就可以很好地預防僵芽現象。另外,發現蘭花新芽僵而滯長的時候,千萬不要施肥,這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引起肥害,因為這時蘭根的工作效率已大大下降了。

以上也只是好攝農夫自己所經、所見的一些看法,見解可能有些片面與侷限,僅供蘭友參考。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鄉村蒐羅社會一一回答。


鄉村蒐羅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140000968c3b3480be\

幸福的老陳


形成僵芽的原因不過是澆水過頻、施肥過量,噴藥太猛。蘭苗喜潤怕溼、喜幹畏燥。由水變成水氣就是“潤”,水總是水,既排不出去,有不能有效的化為水氣,蘭苗就要生病。此外,高溫、濃藥濃肥,都能使母苗或者新芽得病。得了病,僵芽就很容易出現了,最好的辦法是預防為主。

1、是控水。新芽生長是蘭花成長的關鍵時刻,要詳細觀察蘭芽不同時期的變化,以及盆面植料乾溼度的情況,注意控制好水量,嚴禁旱澇不均。此外,一定注意要將蘭盆懸空放置,便於瀝水。否則,水積在下面,根長的先爛根尖(反映在蘭葉上就是焦尖),然後向上發展。

2、是控藥控肥。新芽生長期間一般在氣溫較低的時候,用藥不大不多不勤;施肥一般要等小芽張嘴,才能施少量的、稀釋的薄肥,10—20天一次(蘭版更簡單,一年才一到兩次)。

3、是忌禁倒來倒去。有的蘭友一看出芽就激動。是不是植料的養分已經被老苗吸乾了,需要換植料了?沒有想到,這麼一換,小芽變成了僵芽。倒來倒去還包括將蘭盆轉來轉去。有些蘭友就不這樣,他們總是在想太陽總是照在這個位置,不均勻啊,應該轉轉位置了。

有關專家實驗證明:植物轉動後,需要7天來重新適應新的溫度、溼度、光照等。剛剛適應了,您又給它換了位置,又需要重新適應,最後被您給累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