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完人——彭禹廷先生

一代完人——彭禹廷先生

彭禹廷先生

彭禹廷名錫田,字禹廷,河南鎮平七里莊人。彭禹廷是中國現代史上從事鄉村建設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宛西自治運動的領袖。他所創辦的宛西自治,曾被鄉村建設派奉為樣板,他本人也在鄉村建設派中享有崇高聲譽。

早年的彭禹廷任職於西北軍馮玉祥部西北邊防督辦公署秘書長、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高等執法官。後來因母病危返鄉探親,看到家鄉土匪刀客橫行,民無寧日,應民眾所請乃戴孝組建民團保境安民。
1927年8月,彭禹廷組建了一支擁有300支槍桿子的剿匪民團隊伍,並趕走了流竄到鎮平的魯山土匪頭目崔二旦。
崔二旦長期盤踞在豫西一帶,全盛時期有匪眾近萬人,以手段毒辣的惡名聞名於整個豫西。王凌雲的正規軍曾經前往進剿也被打得大敗,王凌雲本人也險些被崔二旦活捉。
崔二旦被驅逐出境後,彭禹廷名聲大振,民國19年(1930年)1月,中華民國河南省政府任命彭禹廷為豫南第二行政區區長。帶著這支親手創建的民團,彭禹廷縱橫南召、唐河、鄧縣四處剿滅匪患,一時聲震南陽。


1930年前後的中國,國民政府雖然名義上已經統一全國並建都金陵,然而各派軍事力量並非真心歸順中央,相互的掠奪與傾軋時常發生。
東三省的小六子、山西的閻老西、西北的馮煥章、西南的李白黃、廣東的陳濟棠以及井岡山的朱毛等在全國不斷地擴充著自己的勢力。
伏牛山區的豫西一隅也竟然先後湧現了大小十幾股土匪,他們是:王天縱、張寡婦、範龍章、崔二旦、關老九、孫殿英、老洋人等,他們少則上千,多則上萬,橫行鄉里,聲勢浩大。
1929年9月28日,鎮平土匪勾結鄧縣土匪近2萬人,攻破鎮平縣城,大肆燒殺搶掠 ,連縣長都被殺害。10月18號又有杆匪4000多人在鎮平南部劫掠。
宛西地處豫鄂陝三省交界地區,歷來為兵家爭奪要地,特別是民國時期,戰局變換、時局莫測,南陽更是頻繁地更換著主政者,政府的政策也因而朝令夕改。這些主政者佔據南陽後第一要務就是向老百姓索要軍餉、強拉壯丁。為了達到斂財的目的,主政者往往採用了和土匪一樣的策略對付百姓。有的軍隊白天為兵,夜晚為匪。官匪渾為一家不分伯仲。沉重的賦稅也逼迫一部分良家人士鋌而走險加入土匪刀客的行列。
一時間,整個南陽都處在恐怖之中。

遍地的狼煙,窮鄙的百姓,讓彭禹廷越來越感覺力不從心。他覺得很有必要把宛西四縣的民間力量聯合起來。 1930年9月27日,在彭禹廷的倡議下,內鄉別廷芳、淅川寧洗古、鄧縣陳重華與他在內鄉縣城聚會,四人一致接受彭禹廷的地方自治主張,決定成立宛西四縣地方自治委員會和宛西四縣聯防辦事處,推舉彭禹廷任宛西四縣政治委員會主任和宛西四縣聯防辦副主任。

彭禹廷把《三民主義》縮小為“自衛、 自治、自富”的“三自主義”。大刀闊斧實施地方自治,分批訓練小學教師,成立各級息訟會,平均田賦,減輕窮人納賦負擔,大興實業,修築公路,興修水利,禁菸,禁賭,控制物價,發展教育,創設西醫院,建立養老院等。
1933年(民國22年),宛西四縣民團首領又在馬山口天寧寺組建宛西四縣聯合民團,彭禹廷任宛西民團副司令,同期在天寧寺創立宛西鄉村師範學校培養治世人才,彭禹廷被公推為第一任校長。

一代完人——彭禹廷先生

宛西鄉村師範學校舊址

彭禹廷把畢生所學付諸於天寧寺師範的教學實踐,用現代思想武裝這支農民自衛力量。天寧寺鄉村師範一度成為南陽民團的“黃埔軍校”。
他通過自衛思想創建鎮平民團,剿滅境內土匪,保境安民。
他通過自治策略總攬全縣自治權力,把全縣分為十個區作為他自治思想的執行機關。號令得到一貫和統一,執行起來也快捷有效。
他興辦實業,投資玉雕和絲織生產。設立農民借貸所和信用社復活農村金融,發展家庭經濟,為拮据的農民提供資金支持。改革農業,提高畝產量。修築公路、架設電話,大力搞好基礎設施。設立救濟院,收容孤兒。建立義倉以賑災荒。

......

彭禹廷希望通過自己的“三自主義” ,在一個短時期裡,把鎮平建設改造成“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村村無訟,家家有餘”的理想社會。
由於彭禹廷先生的堅持和勤奮,在他被害之前,鎮平面貌為之一變,老百姓安居樂業,各行各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外地諸如河北、山西、廣西、山東等省紛紛派員前來觀摩學習。鎮平的業績受到全國鄉村建設派領袖梁漱溟的極力褒揚,被自治派奉為樣板,被譽為“世外桃源” 。


彭禹廷先生的改良措施不可避免地觸動了一批鄉紳和腐敗官僚的利益,1933年3月25日,被反對派勢力收買的,彭先生被衛士楊天順殺死在自己的居所。一代鄉村自治的巨星就此勳落。
作為鄰縣一屆百姓,自小我就對彭禹廷、別廷芳等自治領袖造福桑梓的行為非常崇敬。2月4日下午,我與友人全程探訪了彭公的故里和他為之獻身的地方。
彭公故里的老宅位於侯集鎮糧管所院內 。在侯集鎮問起“老彭先兒”,人人都說“是個好人啊”。

一代完人——彭禹廷先生

老彭先祠堂遺蹟

侯集鎮糧管所院內的老彭先祠堂雖說年代久遠,但是建築基本完好,一度被泥土抹面的牆壁,仍然可以看出曾經的彭公是一個立志救民於水火的民國志士。

一代完人——彭禹廷先生

一代完人——彭禹廷先生

反清民國志士的靈位

彭公遇害後,後人在老莊鎮的杏花山,千年古寺菩提寺的東側為他修建了祭奠用的祠堂,為“彭公祠” 。祠堂的正間掛有彭公的自跪自畫像和當時名人的輓聯。

一代完人——彭禹廷先生

彭公祠正門


一代完人——彭禹廷先生

自跪自畫像

一代完人——彭禹廷先生

一代完人——彭禹廷先生

馮玉祥輓聯

一代完人——彭禹廷先生

一代完人——彭禹廷先生

自治夢想

一代完人——彭禹廷先生

菩提寺

馮玉祥輓聯,“殺身成仁,做萬家生佛;捨生取義,為一代完人”。

別廷芳輓聯, “剿匪有膽,辦事認真,功似明燈照長夜;英名不朽,身死非命,我欲搔首問穹蒼”。

李宗仁輓聯,“功在鄉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