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的海”瞭解一下

徐聞縣,廣東省湛江市轄縣,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廣東省西南部,東經109°52’—110°35’,北緯20°13’—20°43’,東、西、南三面環海,即東和東北臨南海,西瀕北部灣,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島(海口市新港至徐聞縣海安港)直線距離14.6海里(即27公里),北接雷州市,面積為1605平方公里。

“菠蘿的海”瞭解一下

“菠蘿的海”瞭解一下

徐聞縣歷史上屬於雷州府管轄,傳統文化有:雷州方言、雷州音樂、雷劇、雷歌等。這裡是聞名全國的“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當地民俗、民居和方言都具有鮮明的“雷州文化”特色。是最具代表性的“雷州文化”城市之一,通用語言為雷州話。徐聞縣城歷來都是雷州半島南部經濟貿易的繁華集市,是通向海南島必經之路,是雷州半島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

“菠蘿的海”瞭解一下

徐聞縣是農業大縣,更是聞名遐邇的“中國菠蘿之鄉”,目前全縣菠蘿種植面積約26萬畝,年均菠蘿總產量達40多萬噸,廣袤的菠蘿種植形成的“菠蘿的海”已成為廣東省著名的農業旅遊景觀。徐聞廣袤的菠蘿種植形成的“菠蘿的海”已成為廣東省著名的農業旅遊景觀,被評為“廣東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人民畫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刊物也曾對之進行報道,並譽之為中國最壯美的菠蘿種植景觀。作為“中國長壽之鄉”的徐聞,富硒的紅土壤,種出來的菠蘿品優質美,菠蘿從引種到規模化生產,從生鮮果實到深加工產品,已形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

“菠蘿的海”瞭解一下

“菠蘿的海”瞭解一下

據有關史料記載,1926年,徐聞龍塘人倪國良從新加坡返回家鄉,並帶回了200多株“巴釐”菠蘿苗。當時在新馬地區被稱為“菠蘿之王”的倪國良,回到家鄉後便將菠蘿苗種在家鄉附近的愚公樓水尾橋以南的一片空地上。試種後,倪國良發現這些“巴釐”品種不但沒有出現“水土不服”,反而生長速度比較快,種出來的菠蘿株高達七、八十釐米,且掛果良好,普遍重約1公斤,有的甚至重達3公斤,基本接近他在新馬地區的種植水平。

徐聞日照充足,土地肥沃,非常適宜菠蘿生長。倪國良引種的“巴釐”菠蘿,由於果肉色深黃、軟硬適中稍嫩,肉量較密,果汁特多,香味濃、清甜可口,這在亞熱帶氣候比較明顯的徐聞,深受群眾喜愛。這也讓倪國良非常興奮,更加堅定了他擴大種植規模的決心。

後來,倪國良又分別在徐聞的龍塘大小堝村、深井村及曲界愚公樓、頂嶺等地推廣“巴釐”菠蘿種植,由於市場效益好,群眾種植熱情高,菠蘿的種植範圍和規模也在逐漸擴大。如今,徐聞菠蘿的“家族成員”也由原來單一的“巴釐”品種,陸續增添了“金菠蘿”和“臺農系列”等品種,試種效果良好,各具特色,也逐漸在“菠蘿的海”形成規模化生產,品牌化運營。

“菠蘿的海”瞭解一下

經將近一個世紀的種植傳播,當初倪國良的200株菠蘿苗,如今在徐聞已發展到目前26萬畝的種植規模,年均菠蘿總產量達40多萬噸,徐聞也由此獲得了“中國菠蘿之鄉”的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