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進運動,印第安人被一邊倒屠殺嗎?真相是,印第安人絕不好惹


西進運動,印第安人被一邊倒屠殺嗎?真相是,印第安人絕不好惹


大國崛起,,免不了滿手血腥,而新興美國尤其如此。

從18世紀到19世紀,美國的領土從大西洋擴張到了太平洋

印第安人,是對美洲土著的統稱。一般人認為,這些人是早期亞洲人的後裔。其實對於“印第安”這個稱呼包含了愛斯基摩人、瑪雅人等等。只要是美洲地區的原住民,都可以稱為“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並不懦弱,為了自由和土地,他們會英勇奮戰;印第安人也並不愚笨,他們很快從敵人那裡學到了騎術和槍術,成了北美大平原上風馳電掣的火槍騎士。

他們來無影、去無蹤地攻擊,給殖民者帶來了難以想象的麻煩。印第安騎士揮舞著火槍和戰斧,蹂躪著殖民者們的城鎮,無情地掠奪白人的財富,並殘忍地割下他們的頭皮。

所以從一開始,美國與印第安人的戰爭就不是一邊倒的屠殺!而是一場充滿著鮮血與眼淚的殘酷戰爭。


西進運動,印第安人被一邊倒屠殺嗎?真相是,印第安人絕不好惹


印第安人,對歐洲的闖入者一度懷有善心、施以援手

但當發現這些陌生來客是來與自己爭奪食物,且人數越來越多後,就只能用鋒利的刀尖來“招待”了。

“北美開發史”,很大部分也是印第安人的血淚史


西進運動,印第安人被一邊倒屠殺嗎?真相是,印第安人絕不好惹


那麼,北美的白人為什麼一定要滅絕印第安人呢?

具體來說就是,白人趕走和殺死印第安人後,佔領了他們的土地。印第安人很落後,完全不是白人的對手。

美軍為了擊敗西部印第安人,從1865年起,一共出動兵力一萬餘人,作戰1067次,付出幾千人的傷亡,耗資上億美元,直到1890年,印第安人的抵抗才算結束。


西進運動,印第安人被一邊倒屠殺嗎?真相是,印第安人絕不好惹


北美的“印第安人衝突”前後持續了3百年

如此長的戰爭在世界戰爭史上也十分少見。特別是印第安人沒有現代工業,在沒有強大武器的支援下,還能夠有極強的戰鬥力,而且他們不講究紀律和配合,甚至部族之間也不團結,在這樣半“散沙”的情況下,但僅憑天生的悍勇,仍然與敵人纏鬥了幾百年。

反過來說,如果北美的印第安人不是部落,而是一個高度集中化國家的話,恐怕現在的美國就不是“白人的天下了”。雖然說印第安人的鬥爭最終沒有取得勝利,但他們強悍的戰鬥意志贏得了對手的尊敬。美國的軍事學家還在研究他們的戰鬥技巧。

直到今天,美國製造的汽車和武器,仍然有不少使用印第安部落或者酋長來命名,比如“黑鷹”、“阿帕奇”、“切諾基”(汽車)、“印第安”(摩托)、“科曼奇”、“支努干”。這些名字都已經是國際上家喻戶曉的品牌了,這說明了一個原因——勇敢、頑強,有血性的民族,永遠受到尊敬。

北美的印第安人絕不好惹!互相攻伐三百年

西進運動,印第安人被一邊倒屠殺嗎?真相是,印第安人絕不好惹


哥倫布“發現”美洲後,無數的西歐冒險者踏上了這片未經充分開發的熱土。同時也開啟了原住民印第安人的血淚史。

印第安人,還處於落後的石器時代,既沒有金屬武器,更沒有大型的馱獸

西進運動,印第安人被一邊倒屠殺嗎?真相是,印第安人絕不好惹


北美印第安人,視自由為生命的他們,決不允許自己受到奴役

他們仔細地觀察著白人的戰術,並將白人的騎術、鋼鐵武器和火器納為己用

很快,印第安人學會了白人的騎兵戰術,併成為呼嘯於北美大平原上的強大騎士。印第安人對白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像暴風一樣席捲殖民者的據點,並將死亡的瘋狂帶給這些卑劣的白人。

1528年,印第安人襲擊抵達佛羅里達的奈華斯遠征隊,殖民者被印第安人殺死大半。

1539年,西班牙軍德索托在墨西哥灣幾乎被印第安人全殲,1000餘人僅300人生還,德索托也被擊斃。

1576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墨西哥灣的據點幾乎全部被印第安人夷平;法國殖民者也在北部被印第安易洛魁部落所擊敗。

高傲的北美印第安人以自己的勇氣守衛著自己的國土,並隨時準備給侵略者以重擊。然而社會組織十分原始的他們,根本無法阻止殖民點的建設。

西班牙人、英國人、法國人紛至沓來,殖民地星羅棋佈地建設了起來

一方面,印第安人仇恨於白人對自己土地的侵佔;而另一方面,他們又垂涎於白人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而白人呢?他們也想得到印第安人肥沃的土地,所以兩者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西進運動,印第安人被一邊倒屠殺嗎?真相是,印第安人絕不好惹


一場互相屠殺的遊戲

據專家估算,生活在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大約有100~400萬人,人數遠超當時的殖民者。於是,印第安人兇猛地掃蕩了殖民者的城鎮。

1622年的包哈坦戰爭中,印地安人摧毀了弗吉尼亞88個移民定居點中的80個,首府詹姆斯頓被夷平。

1675年,殖民者發起“大沼澤地戰役”,以200餘人傷亡的代價剿滅近千納拉幹人;而幾乎同時,“菲力普王之戰”中,萬餘印第安人在首領菲利普王的率領下,進攻新英格蘭,蕩平了90個移民定居點中50多個,號稱北美歷史上印第安人發動的最大戰役。在戰鬥中殖民者死亡數千人,印第安人的傷亡大致是殖民者傷亡的一倍以上。

然而由於印第安人的社會組織度很低,最終中了狡猾英國人的離間計,終被各個擊破,菲利普王也被殖民者所誘捕,最終死在絞架上。但是,印第安人的戰爭可絕不會因為一個首領的死就停止。

在白人來到美洲之前,印第安各部落就互相攻伐不止

印第安男子都以戰士的身份為榮,絲毫不會將掠奪和殺戮視為羞恥。在他們眼中,富庶的歐洲人城鎮簡直像是一塊塊鮮美的肥肉。只要有機會,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向歐洲人發動主動進攻。

印第安的騎兵機動性很強,來無影去無蹤

所以在歐洲人眼中,印第安人似乎無時無刻地發動進攻,殖民者們為了防禦他們不得不修築大量防禦工事。當印第安人來襲,他們就會躲在要塞裡,將一切糧食和金銀細軟全帶在身上,戰戰兢兢地等待那群野蠻人的離去。

如果要塞被攻陷,印第安人會像野狼一樣,用最殘暴的手段,將城中的男女老幼殺個精光。印第安人會將白人割頭皮、挖眼睛,並截斷四肢,讓他們緩慢而痛苦的死去。

所以,印第安與白人的戰爭,並非殖民者對土著單方面的屠殺,而是互相屠殺


西進運動,印第安人被一邊倒屠殺嗎?真相是,印第安人絕不好惹


站錯隊帶來的厄運

17世紀以來,西班牙、英、法等勢力相繼染指北美洲。

為了排除其他殖民者,各國均會與一些當地部落組成軍事聯盟,並大量援助他們武器和馬匹

生產水平低下的印第安人也十分樂於接受他們的“饋贈”,於是印第安人也捲入了歐洲人的大戰。在這種情形下,站隊就成了關乎印第安部落生死的大問題。

1756-1763年法英兩國為主體的“七年之戰”,其北美戰場易洛魁部落站在英國一邊、北方其他部落在法國一邊、南方印第安部落則與西班牙一起向英國開戰。

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絕大多數印第安部落選擇出價更高的英國,從而埋下了他們與美國人的深仇大恨

1778年7月“懷俄明慘案”,以印第安人為主的鎮壓部隊便殘忍地屠殺了近四百名擁戴獨立的和平居民;而在中部肯塔基,獨立軍幾乎完全是在與印第安人作戰,印地安人也屠殺了近千名要求獨立的和平居民,手段均為殘忍的印第安傳統方式。

1782年11月,驍勇的印第安人肖尼部落殲滅獨立軍一支部隊,導致克拉克將軍率部擊潰這個部落並驅逐其到13州以外的西部。帶有紀念意味的是,這是北美獨立戰爭的最後一場陸戰,它竟然是以打敗印第安人幫助殖民者的鎮壓為結束標誌的。

北美13州獲得獨立後,英、法、西班牙發覺這是人類對殖民主義的首次勝利,它必將導致最後埋葬殖民主義

於是這三個殖民國家聯手遏止殖民地獨立的浪潮,而代替殖民者開戰的卻是印第安人。三國向他們提供的武器、金錢,他們便不斷地從西部向新生的美國進擊,充當殖民者的炮灰。前期的戰鬥是印第安人的勝利,僅1791年的“聖克萊爾慘敗”,美國軍隊便戰死637人、傷263人。

印第安人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領袖特庫塞姆,便產生於1811-1815年的第二次英美戰爭中。這次戰爭英軍不足兩萬人,由於印第安部落紛紛加入,結果依舊是印第安人幫助英國殖民者鎮壓獨立戰爭。1811年秋,特庫塞姆率領印第安人在蒂普卡努打敗美軍;次年他率軍攻克底特律,俘獲美軍2500人。1813年他率部與英軍共同作戰,多次擊退美軍對底特律的反攻,全殲美軍一個旅。英軍把900名美軍戰俘交給印第安人處置,印第安人將他們全部屠殺。後美軍改編後發動反攻,特庫塞姆隨英軍一起撤出底特律,在莫拉維安鎮被美軍追擊,兵敗身亡。

而南方的克里特印第安人,則配合英軍突襲亞拉巴馬的米姆斯堡,殘殺新移民500餘人。隨後遭美軍傑克遜部報復性反擊,從1813年11月至次年4月,共激戰6次,克里特印第安人戰敗,被迫割地求和。8月,在英軍鼓勵下克里特人再次進攻美軍,激戰至11月7日,美軍攻陷彭薩科拉,英印同盟徹底崩潰,西北地區和亞拉巴馬的控制權歸美國所有。

在兩次獨立戰爭中,為了報復印第安人的進攻,美國人也對他們進行了血腥屠殺。1779年5月,華盛頓收縮戰線,不與英軍發生正面衝突,而是集中力量報復印第安人。他命令沙歷文將軍率領美軍,深入易洛魁部落腹地,實行焦土政策,給易洛魁人造成了難以估量的破壞。一個易洛魁婦女回憶說:“他們摧毀了他們能找到的所有食物,把我們的玉米一部分燒掉,剩下的全部拋到河裡,他們燒了我們的房子,毀壞了我們的果樹,殺死了他們找到的少量的牛和馬,除了裸露的土地和木頭,什麼都沒有留下。”這次對印第安人的掃蕩引發的一個最大後果是造成了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那年冬天特別冷,雪有五英尺厚,來年春天積雪融化時,野鹿大量死亡,由於寒冷,其他動物也大量死亡。我們的人處於瀕死的邊緣,實際上有些人死於飢餓和寒冷。”

有鑑於印第安人一向與英、法、西等國結盟,美國人決定將他們“另眼相看”

1824年,美國總統門羅發表著名的“門羅宣言”:歐洲不得再到美洲殖民

為了貫徹這一政策,門羅將印第安人排除在美國公民之外,當然印第安人也從不將自己看作為美國公民。


西進運動,印第安人被一邊倒屠殺嗎?真相是,印第安人絕不好惹


“西進運動”的血腥屠殺

由於獨立戰爭,印第安人與美國人結下了樑子。英國人離開美洲後,無情地將他們的老朋友給拋棄。

1783年9月,英國與獨立派簽訂了《巴黎條約》,承認美國獨立

英國沒有徵求印第安人盟友的意見,就把大片印第安人的土地劃歸給了美國。在條約中,英國人沒有提出印第安人的權利問題,也就是說,印第安人的權利不受條約保護。在理論上,印第安人和美國仍舊處於交戰狀態。

英人和美國簽約,實現了和平,而拋棄了自己的盟友,這是印第安人沒有想到的

面對滿腹仇恨的新生政權,印第安人開始了有力而又絕望的抵抗。為了追尋財富,美國的殖民者開始了向西部移動的運動。1844年美國第11任總統詹姆斯.波爾克就以征服西部以完成美國“天定使命”為競選主題。他上臺後立即兼併得克薩斯,接著移民發動“白熊旗起義”,宣佈加利福尼亞獨立;美墨戰爭以墨西哥戰敗,美國領土從密西西比擴展到太平洋東岸。其間,美國政府與印第安部落簽訂一系列條約,迫使印第安人遷移至指定地域。

據統計,自美國獨立到1887年,此類條約達370個,目標只有一個,把有利於開發的地方從印第安人手中剝奪掉,用於開發西部的需要

在政策利好的感召下,一批批殖民者們,帶著老婆孩子、趕著馬車,向廣袤的西部開進。在這期間,殖民者無可避免地與當地的印第安人發生衝突。從1850年開始,美國軍隊的4/5被印第安人牽制在西部地區,戰爭持續了十年之久,共發生戰鬥22次。1832年爆發的塞米諾戰爭,美軍動員了5000人加上志願者20000人,強行遷移塞米諾人。在奧斯西奧拉的率領下,印第安人利用沼澤與叢林、河網地帶的便利與美軍作戰,使美軍損失慘重。

僅1835-1842七年間,美軍就更換了8位司令

最後靠計謀擒獲奧斯西奧拉才算打完這一仗,10年間戰死達2000多人,耗資5000餘萬美元。妙不可言的是,印第安人在佛羅里達的零星戰鬥一直持續到1939年才算徹底完結。

在伊利諾以北地區,從1832年開始就爆發了“黑鷹戰爭”

印第安酋長“黑鷹”英勇機智,神出鬼沒地打擊美軍,造成美軍傷亡慘重。最終“黑鷹”戰敗被俘,但他卻成了美國的英雄人物。一種先進的武裝直升飛機就以“黑鷹”的名字命名。

1862年,印第安的蘇族、阿帕奇族相繼發動叛亂,蘇族人也稱達科塔人,他們發動了對明尼蘇達河沿岸的一系列白人定居點的襲擊,這場戰事也稱為達科塔戰爭

達科塔戰爭蘇族人很快被鎮壓,被捕的300人被判絞刑。在林肯總統過問下,改為39人被判絞刑。其他蘇族人有的加入其他印第安部落,有的逃往加拿大。蘇族人戰鬥力比較強,在後來的紅雲戰爭和黑山戰爭(大角河戰役)取得過勝利,但最後還是敗了。

阿帕奇族是阿帕切語系7個支系的總稱,實際也就是7個部落,不完全是統一的整體。他們反抗美國的形式也是單幹為主。阿帕奇族是最後一個向美國政府投降的部落。1885年,美軍曾動員5000人抓捕該族領袖基勞尼莫(Geronimo)。

1890年12月29日的“傷膝河之戰”是印第安部落與美軍的最後一戰。這場戰爭中,美軍陣亡25人,印第安人戰死150人。印第安的戰爭代表又是蘇族人。但結果印第安部落還是敗了,印第安人也失去了繼續與美國開戰的雄心。

自美國獨立戰爭之後到1890年,美國與印第安人的戰爭比較重要的不到20次,其他都是更小規模戰鬥

移民隊伍與印第安人交戰更是不計其數,移民為了活命,會將馬車組成堡壘,用火槍拼命抵抗印第安人。

大的戰爭,每次死亡人數一般是幾十到幾百人,個別戰役達到幾千人,小的戰鬥是幾個人到幾十個人。雙方的大小戰爭總共也就200多次。

那時期,沒有飛機,交通不便,印第安人又獲得大量火槍,雙方有差距但並不是很大

一般估計,美軍與印第安人之間的傷亡比例為1:3到1:5左右,有些戰鬥,反而是印第安戰士傷亡比美軍少。在與印第安人戰爭中,據稱美國士兵及平民死亡10萬餘。按照比例,估計印第安人的損失應當是30到50萬,這可是相當嚴重的人口損失。

最後,失敗的印第安部落被美國政府安置在貧瘠的保留地,一直到今天

長期的印第安戰爭,給北美大陸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首先,就是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1860年,印第安人的人數達到了歷史最低點,也就是10萬人。1860年之後,隨著武裝反抗逐年減少,他們的人口緩慢上升。1880年達到近25萬,1890年不含保留地人口為24萬多,全部58萬多,1900年為53萬,1910年達到63萬多。

殖民者與印第安的血戰史,也引發了美國朝野之間的反思

2009年,美國國會通過向印第安人道歉的決議案,對美國當年“不理智政策和對印第安人採取的暴力、搶劫以及破壞與北美土著人達成的協議”道歉。但許多印第安人對此似乎不關心,因為印第安人在美國享受了很多優惠,儼然成為一個特權民族。美國大大虧欠了印第安人,這是美國社會尤其是白人族群的共識。1924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承認印第安人的美國公民資格

隨後美國政府給予了印第安人以大量補貼,身為印第安人,有特別的住房和醫療等補貼,還可以到保留地開賭場。開賭場,是屬於印第安人的特權。美國政府希望這個特權能夠幫助生活在保留地的印第安人經濟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變。通過賭場,印第安人平均每年都可以獲得數以萬計的收入。憑著這些錢,印第安人也可以過上優哉遊哉的生活。

此外,印第安人的文化,印第安與白人的戰爭也成了美國文化作品的富礦

盛行一時的西部片,就是其中寫照。印第安人作戰勇敢,深為白人所尊重。他們勇武的形象也常常被美軍所借用,如直升機黑鷹、阿帕奇、科曼奇都是以印第安英雄和印第安部落來命名。

最後,印第安戰爭還給美國人帶來一個副產品,那就是人人持槍

由於印第安人的襲擊,美國人養成了尚武的習俗,並且人人皆兵,人人皆持有槍支。這種習慣一直持續到了今天,正所謂“三億人民三億槍”。雖然這個習慣備受爭議,但是短期內應不會出現重大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