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越來越好,農民卻還是掙不到錢,這三點告訴你真相

這些年越來越多種地的人賺不到錢,農產品價格不斷走低,一到農產品上市的時候,聽到關於滯銷的消息也不少。農產品既要經受得起自然的衝擊,又要應對市場的考驗,這就導致很多農民朋友寧願出城打工,也不願種植土地。

國家對農村下臺了不少相關惠農政策,但卻還是不賺錢,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國家政策越來越好,農民卻還是掙不到錢,這三點告訴你真相

首先,糧價一直走低,變得不值錢了。糧食是人們日常不可或缺的東西,對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如今的農民除了要跟國內的大戶和合作社競爭外,還要跟國際市場進入國內的糧食作鬥爭。在國外,是進行大規模機械化的種植農產品,自然成本會比農戶的低很多,那麼農民在糧食市場上不佔優勢。

國家政策越來越好,農民卻還是掙不到錢,這三點告訴你真相

其次,農民的種地成本在不斷攀升。相比於糧價,用於生產糧食的生產資料,像農藥、肥料的價格也在上漲,不管是人工成本還是農資價位,都讓農民難以承擔,漸漸地農民就會對種地失去了信心。可能大多數請到的工人,都是報酬要求高,而且很多是效率低的老人或者婦女。唯有選擇承包土地,進行大規模種植來降低種地成本,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農戶都有足夠的資金去投資進行大規模種植。

國家政策越來越好,農民卻還是掙不到錢,這三點告訴你真相

最後,雖說國家對農民有補貼,但小農戶得到的補貼是有限的,農業補貼往往是向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機械化農業傾斜,那些補貼對於小農戶來說,根本起不了太大作用,而且在申請補貼的過程中難免會被層層揩油。小農戶以家為單位的經營模式,想維持穩定的生活太難了。

所以,小農戶才會選擇外出打工也不種地,外出種地每月還能按時領工資,在家種地,還得看天吃飯,日子過得不夠踏實,現在大部分農民都不願意種地還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