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古城遺蹟 胡凌雲

  • “宜城”地名首次現於史籍記載的是《漢書》,《漢書.地理志》曰:“南郡宜城故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更名。”漢宜城縣治所在朱市北湖崗(今山河村申家灣一帶),後又遷回鄢(今楚皇城遺址)。南北朝宋大明元年(457年)僑立華山郡,改宜城縣為華山縣,郡治大堤(今小河鎮東)。西魏、北周和隋朝改為漢南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率道縣為宜城縣。貞元年間,宜城遷縣治於今治,築土城。唐代文學家韓愈著《記宜城驛》曰:“於太傅(名頔)帥襄陽,遷宜城縣, 並改造南境數驛。”這是唐宜城建城的最早記載。今宜城古城建城時間,以唐德宗年號推算,在貞元元年至二十年(785至804年)之間。而以於頔初任襄陽節度使的時間為限,是貞元十四年(798年)。宜城地方誌工作者編撰《宜城志》時,採納這兩種說法。在《大事記》中從後者說,在《城池》中則從前者說。若要具體說出宜城古城從唐朝貞元至今的建城史,確切的說就是1220週年。 今治能成為唐宜城古治的首選地,憑藉了哪些獨特的優勢呢?該地處於水陸交通要道和漢江河谷平原,更具備人口密集的市鎮特質。南來北往的襄荊驛道從紫蓋山高崗上穿過,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水在不遠處的平原滾過。山崗下為漢江河谷沖積平原,地勢較為平坦。在宜城團山寺(原炮團南側)出土戰國墓葬,顯示了南崗最遲在戰國晚期就已有人員居住活動。在西崗原縣衛校、縣磚瓦廠和市人民醫院發掘出漢墓多座,說明了漢代今宜城城關一帶有古宜城人生活。《宜城縣城關鎮志》記述,南北朝宋武帝永初八年(420年)古宜城人在宜城西崗下建堤防。在原鐵湖十三隊、縣飲食服務公司和縣農科所均發現有南北朝古墓。由此推測此時城關當有人口聚集和商貿活動,已形成城鎮雛形。遷建後的宜城古城,城外南山崗、紫蓋山崗橫臥,似兩條巨龍庇護著宜城古城。城內三華里土城牆拱衛,大池分居南北,十字街、毓秀山地勢顯高。南池、北池是建城之初,供城內人、畜吃水開挖的,明朝修磚城燒磚就在兩口大堰取土。南池邊邱家是名門望族,民國時宜城人把這兩口大池稱作南邱家堰和北邱家堰。南北池之間低窪,十字街一帶地勢稍高,居民多居住於附近。毓秀山(原縣委大院北)土阜地勢高於周圍,曾有毓秀臺、杜康臺古蹟。 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動人的詩篇。他們驚歎“宜城七十里,朱樓與雲齊”(明王世貞),在《蘇湖魚唱》“安排蘭槳撐舟去,管取金鱗得意回”(明林長芳),觀《龍潭春漲》“宋玉注騷曾洗硯,杜康釀酒久留春”(明曹磷),“才酌宜城酒,還尋宋玉居”(清宋筠),憑弔《宋玉墓》“陽臺神女無消息,殘碣猶書楚夫人”(明徐學謨),探訪《郾子臺》“郾子分封舊,荒涼尚有臺”(清周輝先),對《杜康臺懷古》“臺上欄檻久剝落,華表巍巍也陵替”(清張樹藩),賞《東郊柳色》“嫩葉拖金春雨裡,柔條拂線曉煙中”(明陳仲賢),登《陸公堤》“地雍長堤環綠野,岸連高埠護青疇”(清李文鳳),遠眺《漢江》“估客帆檣天上落,漁人舟楫浪中行”(明吳廷用),《晚宿宜城》“放懷微酒後,適興朗詠餘”(清宋筠),聽《西剎鐘聲》“敲落杜康臺上月,驚飛宋玉冢前霜”(明曹磷)。美哉宜城!“騰跡江山,冠蓋故里”(清楊文勳
宜城古城遺蹟      胡凌雲

宜城古城遺蹟      胡凌雲

宜城古城遺蹟      胡凌雲

)。 從古代唐朝至近代民國期間,在宜城古城內發生了許多風起雲湧的大事,大多以軍事為主。 據《宜城志》、《宜城縣城關鎮志》記載: 唐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於頔任山南東道節度使時,遷縣治至今治,築土城。 宋開禧元年(1205年)金兵破宜城。 明正德六年(1511年)劉六起義軍進攻宜城。 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起義軍圍攻宜城八晝夜,破城斬殺縣令陳美等人。 清順治五年(1648年)農民義軍李來亨、李赤心、高必正部攻陷宜城。嘉慶三年(1798年)四川白蓮教張漢朝起義軍逼近 宜城鯉魚橋,見城內官兵增多,防守嚴密,於是撤走。咸豐六年(1856年)清軍馳集縣城,向北進剿屯駐小河、明正店一帶的紅巾軍。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軍戶在縣城爆發鬧錢糧的抗賦稅鬥爭,後被官府鎮壓。宣統三年(1911年)義軍張國荃部拿獲徐漢忠等人,宜城辛亥光復。 民國十四年(1925年)為了聲援“五卅”運動,宜城成立宜城縣學生外交後援會和仇貨調查組,組織師生在縣城舉行示威遊行、查抄仇貨、愛國宣傳等反帝愛國行動。十五年(1926年)迷信組織萬仙會聚眾數千人圍攻宜城,縣警備隊當場打死兩人,會眾逃散。十六年(1927年)吳佩孚殘部徐壽椿第十六師潰退宜城,佔據縣城,遭西北軍方振武部追擊,被迫逃往沙洋。十七年(1928年)中共宜城臨時縣委組織奪取縣城駐軍槍械武裝起義,因事態有變,起義失敗。二十年(1931年)河南曹福榮、畢相合股匪冒名正規軍補充團佔據縣城,襄陽駐軍五十一師派兵擊散。二十四年(1935年)漢江特大洪水沖毀北門城樓、小南門和南城牆,城內積水達二丈多,淹死300餘人,倒塌500餘間房屋。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飛機首次轟炸宜城縣城,炸死37人、傷85人。二十八年(1939年)五月 縣政府在城裡火神廟場子裡,召開鈔家畈大捷慶祝大會,張自忠將軍派政訓處長出席答謝;十月縣政府奉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命令,拆除城牆填修襄沙戰略公路(後在原城牆基上打土牆)。二十九年(1940年)張自忠將軍殉國後, 日軍侵犯宜城 ,縣城守軍張部打死日軍200多人,王連長等百餘人陣亡。三十四年(1945年)三月 宜城縣更名“自忠縣” ,隆重舉行典禮儀式;四月中旬“自忠縣抗敵自衛軍”進城處決大漢奸曾祥雲,下旬日軍撤退後縣城收復。 抗戰期間,宜城古城遭受特大漢江水患和日軍野蠻侵略,損害最嚴重。民國二四年(1935年)漢江特大洪水淹死居民300多人,10多戶絕戶。大洪水退後 ,因瘟疫病 死、外逃,全城5000多人銳減至800餘人。日寇侵犯宜城的罪惡行徑,據《自忠縣抗戰史料》統計,在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二十八年(1939年)、二十九年(1940年)、三十年(1941年)、三十四年(1945年)五年間,日本飛機共出動63架次以上,對宜城縣城進行轟炸。炸死、傷591人以上,炸燬房屋、財產無數。 宜城自唐朝建城以來,為何一直不能成為通都大邑?宜城人“龍寬玖葮”從風水堪輿上解讀宜城:“北靠秦嶺荊山,面朝漢水為明堂山,大洪山為案,紫氣東來。只因宜城東西二山為大洪山、荊山餘脈,才造就了宜城只是個小城市。如若是幹龍主脈,就是大城市或一地之府了!”其實不然。論行政建制,宜城始終只是個縣治。論行政區域,宜城縣面積僅為1552平方公里。解放後將謳樂、上王集、劉猴、李壋劃入宜城,全縣面積才擴大到2113平方公里。論人口規模,宜城縣在歷史上很長時間裡是地荒人少,不過萬人左右。如明神宗萬曆二年(1573年)宜城縣有1874戶、7285人,清康熙二十年(1682年)跌至1007戶、3273人,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增長到1.2萬戶、9.4萬人。宜城縣城關人口在近代民國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932年至1935年)鼎盛時期,才達到1200戶、4800人左右。論地理位置,宜城不是軍事重鎮和通關商埠。“八省通衢,五邑要道”的古稱太過誇張,評宜城乃 荊襄要道和兵家必經之地倒是比較貼切的。漢江平原末梢的河谷崗嶺地形,使宜城地勢不那麼險要。古城瀕臨漢江,城內有一段沼地,而歷史上多次發洪水,低矮的堤防和城牆難於阻擋大洪水,使古城不能繁榮發展。宜城古城是漢江中游的內陸小城,只是宜城地區的貿易中心。縣內第二大河流蠻河遠流其它鄉鎮,沒在縣城交匯漢江,致宜城不能成為南漳、保康、宜城三地 運輸的重要集散地。以上種種條件的制約,使宜城很難成為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