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好鵝?

健康蔬菜老吳


要想成功的養好鵝,你到底應該怎麼做呢?牢記以下這幾點:

1.選擇優良的品種

如果你養的是肉鵝的話,那就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品種,這樣才會提高你的產量,可以選擇國內的一些中型鵝,比如說四川白鵝或者是國外引進的一些外國品種鵝,這些大型鵝和我們國家的地方品種鵝的雜交其實也是非常好的。那如果你是用於生產鵝肝的話,就要選擇國外的朗德鵝等。

還有一種是用於生產鵝羽絨的鵝,這種鵝的品種就可以選擇四川白鵝、吉林白鵝等等,但是選擇品種的時候還是一樣以仔鵝為主。所以說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需求來決定到底購進哪一種品種的白鵝,比如說四川白鵝產蛋量就非常的高,而且生長迅速,羽絨的品質更是非常的優良精美。

2.料草一定要營養均衡

養鵝所採用的飼料以及牧草的營養配方都對它的生長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說餵養已經普遍腐爛的飼料的話,都會導致我們的白鵝中毒或者是死亡,所以說我們對飼料牧草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最好是要做到營養全面,保證供給。

3.防消毒衛生要做到位

這其實是養鵝工作最關鍵的一步,因為我們的雛鵝的生命力是比較弱的,所以說一定要按照免疫程序來處理,給它們注射適當的疫苗,而且操作時一定要認真準確,要細心,這樣才能夠保證每一隻都注射到疫苗,如果說有一隻鵝染上了病毒,就會很快的傳染開來,主要是因為鵝是群居動物,所以說在這方面我們一定要多操一點心,這樣才能保證它們健康的長大。

不光是鵝的處理,鵝舍的內外飼養管理人員出入以及飼養人員的衛生其實也要經過合理化和衛生化,一般來說我們在餵養大白鵝的時候要戴上口罩,穿上防護服,而不是隨隨便便的就直接進行餵養,因為這樣隨意的話很有可能會把我們人體身上所攜帶的一種病菌傳染給鵝。

4.環境特徵一定要適當

因為鵝的生物特徵和生理特徵有非常多的特殊性:比如說它喜歡一群一群的,還喜歡水和草,而且白鵝有一種非常警惕的特徵,它的敏感性特別的高,也非常的有規律,喜歡寒冷,害怕酷暑。我們在飼養它們之前一定要多去學習一下有關於白鵝的生理特徵,更是可以在書店裡面去買上一些關於飼養的方法和措施來看一下,這樣才能夠幫助我們進行科學的飼養。

針對於它們的這些習性,我們就在選取鵝舍方面就要進行更多的考慮,比如說朝向、坡度、活動範圍等等,應該盡力的給鵝群創造更加舒適的環境,才能夠保證它正常的生長和發育。

5.管理措施一定要到位

每個動物或者是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長階段,其實鵝也是這樣的,各個階段的飼料管理雖然有著不同的特點以及有著不同的要求,但是他們都是互相關聯的,每一個階段的錯誤都會導致下一個階段的不順利完成,所以說我們每一個步驟都要做到位。

6.飼養週期要合理

我們應該合理的控制掌握鵝的飼養週期,這樣才能夠保證它的生長,才能夠讓我們有更多的效益。所以如果說你養的是肉鵝的話,該出欄的時候一定就不能拖延,因為商品鵝養到大約90天左右就會出現體重減輕和脫毛掉膘的特徵,這個時候它的肉質就沒有以前那麼好了,所以說我們把它養到壯年的時候就一定要及時出欄。在這種品種鵝的後備期我們還可以採用活拔鵝絨的方式,不僅能夠增加一定的收入,還能夠提高鵝群產蛋的效率。





三農阿典


向陽雖然沒有養過鵝,但是我大伯從我上小學的時候就養鵝了,憑藉養鵝他給兩個兒子在成都各買了一套房,家裡的房子也修得很漂亮。

今天特意去問了他這個問題,向陽在這裡只是幫他做一個轉述:

要想養好鵝,需要注意以下4點

1.選好鵝苗

好的鵝苗,體型大,生長速度快,能吃粗飼料,增重效果好,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夠取得最大的收益。我伯伯養的是我們當地很不錯的開江白鵝,生長週期短,並且發病率低。挑選鵝苗時,一定要注意選擇體型勻稱且體毛均勻的,大伯說這樣的鵝苗更健康,不易生病。所以,要想養好鵝,選好鵝苗是第一步。

2.鵝舍的選址

鵝舍儘量建築在地勢高燥、陽光充足的地方。鵝場周圍要有水質良好的水源,便於鵝群放水,鵝場的附近還要有充足的草源,這對鵝的肉質影響較大。我大伯說他們家鵝之所以每次不愁賣就是因為他們鵝舍周圍水和草比較好。

3.飼養管理

民以食為天,鵝也是!

科學的飼養管理是養好鵝的根本保證,所以要做好肉鵝的飼養管理工作。其中肉鵝在鵝苗期的飼養管理最為重要,首先要準備好育雛室,

保證良好保溫和通風,在進雛前要對育雛舍進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並進行檢修。和嬰兒一樣,鵝苗的免疫能力差,抗寒能力不強,冬季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夏季則要做好防暑降溫的工作。育雛室儘量保持相對乾燥。因為溼度過大易引起雛鵝腹瀉,還易造成舍內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所以在育雛期還要加強通風換氣,良好的通風不但可以保持鵝舍溫度、相對溼度適宜,給鵝苗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在飼料上,

我叔自己種了十幾畝黑麥草,搭配飼料給鵝吃,他說鵝必須要吃草才能夠長得更紮實,不容易生病,同時吃草也降低了飼養成本。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在林下、果園等處飼養肉鵝,鵝可以在林下活動覓食,林子也因為鵝糞沃肥長得更快。

4.疾病預防

鵝最容易害“小鵝瘟”和“病毒性肝炎”。據大伯說他最初養鵝時不懂這些,所以一批鵝幾乎全軍覆沒。所以在鵝苗期一定要注意疫苗的注射。同時還要定期對鵝群進行驅蟲,並對鵝場內外環境全面消毒。工作人員和車輛在進出鵝舍時要嚴格的消毒。

以上,就是我大伯的所有回答,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哦!


川東李向陽


養鵝的方法有很多種,有的養鵝發家致富,有的損失頗多,在小編河北省遷安市有位叫做馬印明的養鵝大戶,他就是通過不斷改良養殖技術而走上養鵝致富道路的。

馬印明是遷安市楊團堡村的礦老闆,後來由於遷安市轉型發展,馬印明就承包了五百畝的沙灘林場進行養鵝,從此開始,他就潛心發展養鵝事業,鑽研一切與養鵝有關的事物。

養鵝

在養殖過程中,因為養殖規模較大,這將近兩萬只的鵝一天光飼料就要消耗兩噸多,一年下來在飼料方面開支近300萬,這筆開支很大,要想辦法降低和節約這一筆開支。馬印明把目光放在了池塘邊的水葫蘆上。

水葫蘆

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馬印明在一個小一些的池塘中種植了一些水葫蘆,因為水葫蘆適應性強,繁殖迅速,沒過多久,就繁殖了一整池塘。馬印明放了幾百只鵝,時間不長,一池子的水葫蘆就被鵝吃光了,馬印明通過查閱資料,發現水葫蘆營養豐富,富含大量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等,非常適合飼餵畜禽,從此以後,水葫蘆就成了馬印明養鵝必不可少的飼料。

由於鵝喜歡吃皇竹草和菊苣,馬印明還種植了這些鵝愛吃的植物,又包了五十畝地種上了玉米和牧草。用玉米和牧草餵鵝,用鵝糞肥田,一舉兩得,降低了不少成本。因為鵝在池塘中嬉戲時也會將糞便排到水裡,損壞水質,馬印明還專門買來了草魚和鯉魚放在池塘中和鵝混養。

鵝魚立體化混養提高經濟效益三成,生態化混養是趨勢

水葫蘆可以淨化水中的汞、鉛、鎘等有害物質,還能吸收水體中大量的氮、磷及某些重金屬元素等營養元素,對水質起到很好的淨化效果;鵝在池中嬉戲,起到活水增氧的作用,鵝吃了水葫蘆,把其中的粗纖維轉化成細纖維排到水中,鵝糞經過微生物的分解可供魚食用;草魚和鯉魚吃掉水面上漂著的鵝吃剩下的草渣、草屑、鵝糞以及鵝槽裡殘留的飼料碎末等,既淨化了水質,又節省了鵝飼料,降低了成本,同時還增加了經濟效益。

鵝吃水葫蘆

通過這種生態立體種養方式,馬印明養的鵝和魚健康肥美,生態環保,受到市場歡迎。他還建立了鵝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一起養鵝。



河北三農發佈


管好育雛期

養鵝散養又稱為圈養方式,先將育雛舍清理乾淨,鋪上墊草進行第一次消毒,到進雛鵝前一天再用百毒殺消毒液噴灑消毒.剛出殼的鵝溫度是第一關,要根據氣候環境的變化,仔細的調節溫度,3d內要保持在28~32℃之間,以後每週要下降2~3℃,要保持在25~28℃,溫暖季節也可以在地面舍飼加墊料自溫育雛,定時飼餵5~6次/d,3周後可以自由採食堆飼,自由飲水[4] 。

肉鵝也是食草禽類,有著天然的野性昂頭鳴叫,放養還會趕著啄人,所以育肥期要加籬笆圍欄圈養,限制自由活動和鳴叫消耗營養。圈養育肥的圍欄要高於100cm,飼料和飲水槽放在圍欄的外面,鵝可以伸出頭來採食和飲水,飼餵方法喂3~4次/d,晚上9~10時加喂1次,飼料的搭配要添加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穀物、玉米,米糠、豆餅等種類,適當添加一些塊莖飼料,使其消化吸收的快,同時要填加青草如苜蓿,苦鹼菜,小葉串香草或小麥草,促使大腸及盲腸有益菌快速增值,撕裂發酵粗纖維,增多B族維生素的量,長膘長肉增得快[4] 。

注意預防傳染病

1、小鵝瘟

鵝瘟是雛鵝最易感染的病毒,常是突然發病,死亡率較高,最多達90%,40日令發病率最高。預防方法是出殼24h內注射疫苗。臨床症狀是精神差,沉鬱、拒食。糞便稀薄呈灰白色,消瘦,兩腿直立、捲曲困難,一般發病持續5~8h多因脫水,衰竭死亡[4] 。

做好雛鵝的免疫接種是關鍵措施,保證有足夠的母源抗體保護雛鵝的生長,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好的效果[4] 。

2、病毒性肝炎

鵝的病毒性肝炎,又稱為流行性傳染性病毒性肝炎,發病日齡一週到3周齡比較明顯主要症狀是突然的不食,出現死亡,頸部羽毛蓬亂;眼出淚紅腫,口流粘液,精神抑鬱;腹部鼓脹,糞便稀薄灰色、黃白色。死亡數量急劇上升,最高死亡率達80%,是當前危害雛鵝較重的傳染病之一[4] 。

處理預防方法有生產病毒性肝炎疫苗,出殼的鵝24h就可以注射疫苗。在發病期間飲水中加入速補20粉,飲水加入2g/kg,現飲現兌,兌好的水不能超過2小時,2次/d,連飲4d為一個療程,同時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和複合維生素B、葡醛內酯片,提高肝臟的解毒功能,促進肝細胞的生化代謝[4] 。

育肥期衛生管理

1、勤清理

做好細菌病的預防,防傳染病環節主要是切斷傳染途徑,清除細菌孳生地。鵝是喜歡乾淨乾燥環境,要堅持每天打掃清潔衛生,保持乾爽的環境[4] 。

2、充足的飲水

鵝是水禽,對水的要求比較高,每日都需要多量的清潔的飲水,特別是喂幹飼料更需要飲用清水,飲水器和飲水槽數量不僅要充足而且要保證時時刻刻有飲水而不斷水,防止鵝群掙飲而擠壓造成傷亡,夏季攝水量大,讓鵝自由飲水,最好在鵝的運動場設置土坑加塑料膜人工造水池,滿足鵝群洗刷戲水的需要[4] 。

3、保持環境安靜

提供充足的睡眠時間,睡眠是保持健康生長的第一條件,腿黑激素的分泌高峰是黑暗的環境,因此環境光線必須要暗,才有利於睡眠,同時睡眠的環境須要安靜,排除雜躁干擾,才能保持安靜[4] 。







鄉村小柒哥


一、飼料的供給:

肉鵝為食草型水禽,有強健的肌胃和發達的盲腸,消化粗纖維的能力較強,可以利用大量的青綠飼料,如各種野草、蔬菜、飼草等都可作為肉鵝的飼料,因此飼養成本較低。

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在林下、果園等處飼養肉鵝,但是在選擇林下和果園餵鵝時要注意禁止在噴灑過農藥後餵鵝 。

二、環境要求:

因此要保持育雛舍的環境溫度,冬季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夏季則要做好防暑降溫的工作,育雛室還要控制好相對溼度,如果溼度過大易引起雛鵝腹瀉,還易造成舍內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使雛鵝患病。

三、疾病預防:

做好環境的控制工作,加強日常環境衛生的清理工作,勤換墊草墊料,並做好鵝場內外環境的消毒工作。工作人員和車輛在進出鵝舍時要嚴格的消毒,以免將病原菌帶入,引發疫病。

四、保持環境安靜:

提供充足的睡眠時間,睡眠是保持健康生長的第一條件,腿黑激素的分泌高峰是黑暗的環境,因此環境光線必須要暗,才有利於睡眠,同時睡眠的環境須要安靜,排除雜躁干擾,才能保持安靜。

五、地址的選擇:

肉鵝舍在選擇場址時要選擇符合當地發展和土地規劃的地點,選擇地勢高燥、陽光充足的地方,並且附近的交通要便利,水電充足。鵝場周圍要有水質良好的水源,便於鵝群放水,鵝場的附近還要有充足的草源。


儒林居士7727355


1.

勤清理 做好細菌病的預防,防傳染病環節主要是切斷傳染途徑,清除細菌孳生地。鵝是喜歡乾淨乾燥環境,要堅持每天打掃清潔衛生,保持乾爽的環境

2.

充足的飲水 鵝是水禽,對水的要求比較高,每日都需要多量的清潔的飲水,特別是喂幹飼料更需要飲用清水,飲水器和飲水槽數量不僅要充足而且要保證時時刻刻有飲水而不斷水,防止鵝群掙飲而擠壓造成傷亡,夏季攝...

3.

保持環境安靜 提供充足的睡眠時間,...



誠信方為久遠


鵝還是比較容易養殖

整體還是可以鵝以食草為主,耗糧少,屬於節糧型家禽,發展養鵝符合人多地少,農村剩餘勞力多,飼糧不足,農、林、果副產品豐富的國情。養鵝和養豬相比,同樣的飼料量養鵝可得到三倍於豬的產量。鵝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飼養週期短,60—90天即可出欄上市,養鵝的利潤高,經濟週轉快。

一隻小鵝十幾元錢,長成後按市場價一隻大鵝能賣到70-100多元錢,除去人工費等,每隻鵝的利潤大概在50%左右。

長白鵝苗的生長速度快,肉料比高,2.6:1.肉鵝價格穩定等特點,是養殖戶和家庭飼養場的投資首選。

在放牧補飼條件下,90日齡平均體重3.5公斤,耗料比為3.0:1。長白系白鵝在正常的飼養管理條件下,環境溫度適應時,其羽毛生長有一定的規律,即:剛出殼時,雛鵝全身覆蓋黃色的絨毛;5~15天絨毛由黃變白;20~30;絨毛全部變白;30~40天尾部、體側、羽腹開始長大毛;50天,頭面部已經長好羽毛;50~55天翅膀防除鋸齒狀羽管;50~60天,背部前後羽毛已經長齊;60~65天,翅羽繼續生長;65~70天,大部分羽毛已經長齊;75天;已經無血管毛;毛長齊以後、無血管毛時,鵝的生長速度已經緩慢生長,漸漸換羽,所以長白鵝最佳上市時間為80日齡鵝的生活能力和抗病力強,適應性廣,耐粗放飼養,無需高水平的飼養設施,規模可大可小,適於農戶隨著人們的食品安全、營養、保健意識日益增強,對鵝產品的消費需求量必將日益增加,市場潛力巨大,且尚無國際競爭手因此,我們應該解放思想,認清形勢,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善借入世東風,不失時機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養鵝業,養鵝前景大有可為。


鄉村大亓


1、飲水和開食。

水盤中備好2%的葡萄糖水,0.03%高錳酸鉀水溶液和複合維生素水溶液,為緩解運輸過程中帶來的應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諾沙星等。

鵝苗進舍後,1~2小時內應先飲水,身體弱不會飲水的,應人工馴飲;2小時後,把準備好的小鵝專用飼料、切碎的嫩黑麥草、苦蕒菜放入料槽,任其採食,對個別不會食料的雛鵝,人工馴食1~2次。

2、飼餵方法。

雛鵝的消化系統發育未完全,體積較小,雛鵝從食入到排出經過消化道的時間為2小時左右。因此飼餵雛鵝要做到少食多餐。

1周齡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這是提高育雛成活率的關鍵;2周齡時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3周齡起鵝舍內放入砂盤,保健砂礫以綠豆大小為宜。

擴展資料:1、加強環境清潔衛生

做好消毒工作。養殖場的進出口需要設置消毒池,方便進出後及時消毒。在養殖雛鵝前,要採用消毒藥物對鵝舍內外的育雛舍、育雛架、用具和器皿等,進行全面的消毒處理。

放入雛鵝後,要時刻維持鵝舍的衛生,及時處理殘留的飼食,清理糞便等,還要採用噴霧、燻蒸、浸泡、加熱和煮沸等方式,定期對鵝舍進行消毒。

2、加強疫病控制

進行科學免疫。雛鵝的免疫力低,疫病會致使它們大量死亡,造成經濟損失。要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制定適合當地養殖場的科學免疫程序。當出現疫病時,要及時隔離治療。




田園老屋


鵝的餵養:

1.雛鵝的特點生長髮育快,中、小型鵝出殼體重80~120克,大型鵝130克以上,長到20日齡,小型鵝比出殼時增長6~7倍;中型鵝9~10倍;大型鵝11~12倍。體溫調節能力差,小鵝出殼後全身只覆蓋稀薄絨毛,保溫能力差,缺乏自我調節能力,所以,育雛要人工給以保溫。雛鵝消化道容積小,消化能力差,食物通過消化道的速度比雛雞快得多,因此餵鵝要少給勤添,喂全價料,充分滿足雛鵝生長髮育要求;新陳代謝旺盛,需水較多,水槽不可斷水;易集堆,若密度大,易受捂受壓,受捂後易形成"小老鵝"。公母生長速度不同,同樣條件,公比母多增重5%~25%,有條件的公母鵝要分開飼養,既提高增重和成活率,又節省飼料。個體小,對外界條件極為敏感,抗病力差,必須精心管理,夜間要有人值班看護。

2.育雛前的準備育雛前要對育雛室、育雛設備進行準備和檢修。育雛室要防止"賊風"(過堂風)進入,徹底滅鼠,防止獸害。接雛前2~3天,對育雛室內外進行徹底清掃和消毒,牆壁要用20%石灰水粉刷,排水溝用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地面、天棚用1∶200的農福、0.25%抗菌威或0.1%~0.3%過氧乙酸溶液自上而下噴灑消毒,以地面見溼為宜。噴後關閉門窗2~3小時,然後敞卉,晾乾室內。最好進行燻蒸消毒,凡進入育雛室的墊料、飼槽、水槽、圍欄、裝雛筐等用具要與育雛室同步燻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14毫升福爾馬林、7克高錳酸鉀,消毒容器容量至少是消毒液的5~10倍。容器周圍不要有墊料,嚴防火災。事先要關好門窗,堵塞縫隙,室內保溫25~27℃,溼度75%~80%,溫溼度低消毒效果差。封閉48小時後打開門窗通風,然後關閉待用。育雛室門前設消毒池,噴灑5%來蘇兒或2%~3%火鹼液或撒生石灰消毒。進雛前要備好飼料、獸藥、疫苗、照明用具等,最後進行預溫,在進雛前,將育雛室溫度調至28~30℃,相對溼度65%~75%。並做好各項安全檢查。

3.雛鵝的選擇要從管理正規、品種純正又沒患過傳染病的種鵝場預定雛鵝。種鵝必須進行小鵝瘟、鴨瘟、副黏病毒等疫苗防疫,使雛鵝有足夠的母體抗源保護。接雛前要了解該場的孵化率和出雛時間,一般以30~31天正常出雛為好,若孵化率低或出雛時間過早、過晚,則鵝雛的質量差。健康強雛精神飽滿、眼睛有神、活潑、反應靈敏、叫聲洪亮;羽毛整潔,符合品種特點;體格勻稱,大小適中,無殘疾;兩腿結實,手握掙扎有力,腹部柔軟而有彈性;臍部吸收良好,肛門潔淨無糞跡等。剔除弱雛鵝,弱雛鵝羽毛粘有蛋殼或蛋清等汙跡;不能站立、腿部乾癟,精神痴呆無神、叫聲嘶啞或發出尖叫;歪嘴、瞎眼,腿瘸等畸形;肛門粘有糞便;臍部水腫或有血跡、釘臍等;腹部觸之水樣無彈性或有硬塊;體格大小參差不齊。

4.初生雛的運輸運輸鵝雛的關鍵是溫度和密度,運輸過程中溫度應保持 25~30℃,雛鵝胎毛於後能站立行走時才可裝箱起運。汽車運輸,車箱底板、墊草要嚴格消毒,每行雛箱之間、雛箱與車箱之間要留有空隙,最好用木條壓米秸、竹竿)隔開,以便通氣。雛箱或包裝盒四周要留有通氣孔。天熱時在早晚涼爽時運輸;天冷時在中午溫度高時運輸。箱(盒)內雛鵝密度要適中,每箱最多裝60只。運輸途中,冬季防寒、保溫,夏季防暑、通風,途中不能停留。運輸雛鵝用具上要有覆蓋物或防雨用具等。途中要勤檢查,用手趕動,防止集堆擠壓。行車要穩,轉彎、剎車不要過急,下坡要減速,以免雛鵝堆壓死亡。若距離太遠,運輸時間超過24小時,宜採用嘌蛋方法運輸,即運輸孵化到28~29天雛鵝開始啄殼的種蛋。

5.育雛條件 溫度直接影響育雛成活率和健康水平,是育雛的首要條件。平面(火炕、地上水平煙道、網上)育雛,進雛1~2天為30~29℃,以後每週下降2~2.5℃,直至脫溫,溫度是指炕面上方8~10釐米處的適合溫度,切忌將溫度計吊得過高或平放在墊草上。但掌握溫度要靈活,只要雛鵝不遠離熱源或集堆於熱源附近,而是"滿天星"式地分佈在火炕或網上,食慾旺盛,休息時很舒適,說明溫度恰到好處。力求溫度平穩,嚴防忽高忽低,更不能過高過低。相對溼度控制在60%~65%,經常更換潮溼、板結的墊草。為了方便和節省墊草,可用稻草編織幾個草簾,用後曬乾消毒,循環使用。15日齡以前的雛鵝切忌直接按觸地面,否則潮溼受涼,易引起感冒、下痢、腿腳麻木等。要注意通風換氣,不能有"賊風"直接吹及雛鵝,更不應在雛鵝睡覺時突然打開門窗,否則易招致感冒。雛鵝採取弱光照明,只要能看到吃食飲水便可以。3日齡內可不定時關燈1~2小時,使其熟悉黑暗環境,以免以後突然停電時發生驚恐、集堆、擠壓。飼養密度要適宜。育雛適宜溫度、溼度、密度。





藍夢貴人


大家好,我是敏姑娘,我覺得如何養好鵝首先要在它的管理,其次是場址選擇在地勢較高,比較乾燥通風,水源充足,衛生,電源通暢,消毒防病要佈置合理.\r1.保溫雛鵝:0~7日齡,舍內溫度為28~30℃,以每天降1℃直至常溫。\r2.溼度:相對溼度60%~65%為宜,要保持乾燥。\r3.密度:0~7日齡25只/平方米,8~21日齡13~15只/平方米,之後10只/平方米。\r4.放水:7日齡後的雛鵝,選擇晴天,把鵝趕到淺水邊讓其自由下水,放水時間逐漸增加。\r5.放牧:14日齡後開始選擇晴天趕鵝到草地上放牧,曬曬太陽,適應環境。\r6.中鵝期:30~80日齡為中鵝期,由於覓食消化、抗病很強,主要以放牧為主,結合補飼中鵝料。\r7.育肥期\r(1)放牧育肥:農作物收割時放牧,收割完,鵝也育肥。\r(2)舍飼育肥:採用全價配合飼料自由採食。\r(3)填飼育肥:用玉米粉食為團,每天3次填飼,10天即育肥。\r8.後備期:要逐漸由精料為主過渡到粗料再到以放牧為主,使種鵝達到體成熟和性成熟,保持一致的體重到開產。\r9.產蛋期:產蛋期以舍飼為主,放牧為輔,每天喂3次,每次100~150g配合飼料,放牧要慢而且選擇平坦的地方。\r10.停產期:鵝產蛋8~9個月後,開始進入停產換羽期,這時,由精料改為粗料,以放牧為主,全飼為輔,使羽毛脫換,準備下次產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