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院士与乡村女老师的隔空对话

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供稿

今天(3月8日)是第110个国际妇女节,结合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和弘扬科学家精神要求,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与马云公益基金会一同发起“女院士与乡村女教师的隔空对话”活动,把女院士与乡村女教师这两个不同领域的人群联系在一起,通过问答的形式进行深入交流。活动在微博话题等渠道进行广泛传播,引发了公众对乡村女教师群体的更多关注,同时女院士就乡村女教师关于职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扰进行了指导,对乡村女教师的坚守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不仅为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女英雄致敬,也向所有了不起的女性表达敬意!

女院士与乡村女老师的隔空对话

最大的障碍是把女性身份当作一种障碍

“我认为最大的困难和障碍,就是我们自己把女性身份当作是一种障碍。”在回答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奖教师马敏杰提到“作为科技工作者,在工作当中,您认为最大的阻碍(或者困难)是什么?”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认为,“有时候会发现在一些‘高端人才’中,例如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学家等,女性的比例较之男性少,但这不能作为女性就不能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我作为一个女性就不适合从事科学研究的证明。”

女院士与乡村女老师的隔空对话


据了解,此次与乡村老师对话的除朱美芳院士外,还有来自中国科学院的郑晓静、王小云、黄荷凤、侯凡凡、施蕴渝院士以及中国工程院的陈左宁、王红阳、朱蓓薇、向巧院士。

“我之所以愿意参与这个活动,是基于我对马云公益基金会开展的乡村教育计划系列支持活动的高度认同,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向在乡村中小学工作的一线女教师表达我的敬意。”说到参与对话的初衷,施蕴渝院士如是说。

乡村老师最关心女性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

在22位获奖教师、入选校长、入选师范生的提问中,提及最多的是女性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

女院士与乡村女老师的隔空对话


王小云院士认为女性应该担负家庭的重要责任,但不该被贴上必须承担家庭全责的标签。坚持自己的事业,取得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王小云说,她很少有放下工作回归家庭的想法,因为很早就发现家庭主妇的状态并不愉悦,甚至会有无聊、浪费生命的感觉,反而工作做好了,做家务的欲望会更为强烈,生活也会随之变得更加美好。“当然也的确有忙起工作顾不上家的时候,我所做的就是尽量减少这种状态发生的频率,并与家人积极沟通。”

朱蓓薇院士则认为,身为一位母亲,“照顾家庭和孩子”与“追求事业努力工作”并不矛盾。“家庭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我们也必须要有热爱的事业。当然,职业女性有时候会因为繁忙的工作遇到些困扰,我们必须要努力平衡。”

而大多数院士比较关心的是乡村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奖老师王建菊认为,“拿分数来衡量一个孩子的评价制度”是目前教学教育的困难,她更加提倡因材施教,比如抓住孩子爱玩弹弓,可以从其眼力好,具有极强的侦查能力这个特长去引导教育,可能未来会培养出一位优秀的射击手、侦查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