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在家的日子,準備準備未來

從前對於《三國演義》,除了知道它是四大名著之一,幾乎也就一無所知了,甚至連曹操是其中的重要人物,都完全不知道,連諸葛亮是出自這裡也是模模糊糊。

我唯一聽說過的一句話就是: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

意思是說:人老了,經歷的事情多了,心機自然深重,如果再受三國這種你算計我,我算計你的影響,心機就更深了;年輕的時候,本來就容易莽撞,再受水滸這種英雄義氣的影響,就更容易出事。

我不老。

但我覺得我傻。

我對人特別實誠,沒心眼,沒心機,雖然也算 “傻人有傻福” ,但總希望自己成熟些,城府些,對於人情智慧些。

我從懷孕就不上班了,以前零零散散幹過很多工作,從最底層幹起,總覺得自己幹什麼都幹不好。

我曾經告訴自己,那就做一個好媽媽!

女兒丫丫今年六歲,我覺得六年以來,我做到了一個好媽媽應該做到的。本來就打算這麼一直下去,以後陪她寫作業,上輔導班,給她做一日三餐,接送她上下學……

但心裡一直有一個聲音,不斷地提醒自己,或許,我還可以做點別的。


封閉在家的日子,準備準備未來


我喜歡文學,喜歡文字帶給我的心靈上的慰藉。

六年以來,除了照顧女兒和買菜做飯,我唯一持之以恆做的一件事,就是不斷地往返於家和圖書館之間,不斷地借書,還書,借書,還書……

圖書館有很多版本的《三國演義》,有文言文的,也有白話文的。但我都看不懂,枯燥、乏味,根本就看不進去。

對於喜歡文學的我來說,“ 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 ,這句話一直影影綽綽縈繞在我心中,似乎成為一項有待完成的任務。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凱叔講故事會不會有講《三國演義》呢?我拿起手機,點開那個帶著黑框眼鏡,身穿彩色條紋襯衫的凱叔卡通形象,輸入 “三國演義” ,搜索。

手機屏幕上一下子跳出來了一張雅緻的圖片——張飛、劉備、關羽,抱拳結拜,旁邊是幾個黑字:凱叔·三國演義合集

我從 “ 超然片花”, “ 引子”,一點一點,一集一集,把這些故事聽下來,一遍一遍,試著在腦海裡串聯起來,這些故事吸引我的,是其中所蘊含的情感,有血有肉,有情有義。

當我瞭解了《三國演義》的故事以後,回過頭來,再翻翻圖書館裡的《三國演義》,我能看懂了。

今年九月份,女兒丫丫就要上小學了。

很多人都說,孩子一上小學,課業繁重,就更離不開家長的照顧了。

但是,我想的卻是以另一種形式,給女兒做一個表率。

我想回歸社會,回饋社會,出去工作。

做什麼呢?

這六年以來,女兒帶給我的是一份重新成長的機會,女兒今年要上小學了,那麼我也想把我僅會的一點點學習的方法,回饋給更多的孩子,我想去託管班或者輔導班當一名輔導老師。

於是我想到在頭條上寫文章,把我知道的,寫出來,這樣,等女兒九月份上小學的時候,我就可以去應聘了,我投簡歷的時候,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寫上我的頭條號,可以讓招聘單位對我多一些瞭解,增加面試的機會。


封閉在家的日子,準備準備未來

臨摹自《凱叔三國演義》插圖


昨天我發了一篇讀書筆記,標題是《曹操 “ 橫槊賦詩” ,這詩是在什麼情況下賦的?》,同時也在百家號上發了一遍,審核通過後,我赫然看到 “已發佈” 後面的一串刺眼的紅字——不被推薦,原因:內容不適合平臺收錄。

我感到奇怪,為什麼不適合收錄?我又查了剛剛在頭條上發佈的消息,我發現頭條上的推薦量為0。

這是我事先完全沒有想到的,更不知道為什麼。

於是只好去查資料,才知道推薦量為0的原因,可能是這篇讀書筆記在同領域的相似程度太高,很有可能是抄襲的。

當然是抄襲,這是我的讀書筆記啊,是總結,是讀書筆記。

我原本想,把自己學習到的《三國演義》的心得總結起來,寫成讀書筆記,發表出來,這樣讓不瞭解《三國演義》的朋友,瞭解《三國演義》,瞭解我國曆史文化,從而有興趣去試著翻一翻這本四大名著之一的古典小說,這是我們國家的文化瑰寶啊!

但是,我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內容重複。

這讓我重新考慮我的計劃了,於是,想到寫今天這樣一篇自述,介紹自己。

或許,有人會說,去託管班或者輔導班當一名輔導老師,也不用費這麼大力氣吧,直接去應聘就好了,畢竟當一名低年級的輔導老師也不是很難的事情吧?!但是我覺得,那是不一樣的。

現在正是人人都悶在家裡不輕易出門的日子,如果你也正因為無所事事,感到無聊,想想自己想做的事情吧,去做,或者準備去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