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養鴿“五字經”

搜鴿網為鴿友們帶來養鴿賽鴿小常識以及鴿界趣事,關注搜鴿網微信公眾號,下載搜鴿網APP(各大應用市場可以搜索到),為您帶來實用養鴿小文章,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如有問題更可留言,有問必答。

一直以來,人們常以“種,養,訓”作為玩鴿子的“三字經” 。根據多年玩鴿子的經驗和實際情況,筆者認為:玩鴿子應該是以“種”字當頭的“種,配,養,訓,賽“五字經”。“種”是基礎,沒有好種就沒有優良的遺傳基因。“配”是關鍵,只有科學配對,才能繁育出好鴿子。“養”是保障。“訓”是操練。訓鴿百日,賽鴿一時, “賽”是目標,是動力。沒有賽, “種,配,養,訓”就失去意義,失去光彩。“種,配,養,訓,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筆者現以淺薄己見,談談“種,配,養,訓,賽”五字養鴿經的體會,與鴿友流。“種”是基礎,沒有好種, “配,養,訓,賽”就無從談起。

那麼什麼是好種呢?當今,國內國外養鴿名家,名鴿,名種數不勝數,令人眼花繚亂。尤其是詹森鴿系風靡世界,久盛不衰。還有我國的李種,汪種鴿,超遠端放歸屬世界頂級。

各種類型的種鴿,儘管羽色不同,眼砂不同,身體結構不同,但它們卻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具有良好的遺傳能力,所生後代賽績優秀,或者種鴿本身及它的平輩或上代也有優秀賽績。從這個意義上講,凡是具有良好遺傳能力,所生後代或平輩或上代賽績優秀,不管它是什麼類型,什麼血統,甚至有的還不清楚它是什麼血統的鴿子,筆者認為:都可以視為好種鴿。用這樣的理念去認識和選擇種鴿,我們的視野就拓寬了。既可以選擇前者,也可以選擇後者。不過選擇前者比後者花費要多得多,收入高的養鴿人可選擇前者;收入低的應該以後者為主要選擇目標。有一句購物名言:“只買對的,不買貴的”才是我們選購種鴿的座右銘。

筆者曾於1994年花600元錢購進三隻超遠程成績鴿的下代鴿,其平輩的成績也較好。其中有一隻是鎮江放酒泉亞軍的兒子,與其有血緣關係的一歲母鴿交配,作出子代放1000公里多次獲獎。1997年選其中一隻兩次千公里獲獎鴿參加香港迴歸杯比賽,獲得了第9名。

配對是關鍵。怎樣科學配對?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現在有不少配對成功的經驗,關鍵是我們去怎樣學習,借鑑和掌握。武高平先生撰寫的“詹森育種原理”是一本總結詹森鴿系配對育種經驗的專著,有一定的科學指導性。該書列舉了多種配對公式,歸納起來為遠親配,血緣(含輪迴交替)配,近親配和提純雜交等。用這些方法作出不少好種鴿和成績鴿,其中不乏冠軍鴿。

最典型的配對範例是:用“克拉連977♂”作基礎種雄,分別配“石板65♀”和老麥克孫子作出的姊妹兩隻鴿。姊1977BCW♀配“紅眼78♂”作出“803♂“(本配對作出超過15只冠軍鴿),再與其姨(母親的妹妹)” 801♀“配,作出鷹鼻AU83 -331BC♂(三次冠軍,直子10只冠軍鴿)。我們應該結合自身實際,認真學習“詹森育種原理”,總結配對經驗,培育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名種,名鴿和品牌。

近兩年,筆者曾用同母異父配和同父異母配的兒子再配它們的女兒以及用回血鴿配雜交鴿作出的子代參加縣,市信鴿協會的比賽,分別獲得400公里第10名; 500公里冠軍,第5名,第12名,第15名和第18名; 620公里第5名; 700公里第15名,第18名等成績。甚至用同父異母的兒子配同父的女兒作出子代參加300公里百日齡鴿賽,獲得了第13名。同父異母配出的子代集中了父鴿的優勢,羽色,眼砂似父的雌鴿比似母的雌鴿跑得快;同母異父配出的子代集中了母鴿的優勢,羽色,眼砂似母的雄鴿比似父的雄鴿跑得快。而雄鴿又比雌鴿歸巢率高。這充分印證了詹森“父傳子女,母傳子”的遺傳原理。

配對育種是一項長期,艱鉅的任務,因此應建立信鴿交配競翔記錄檔案,全面掌握交配種鴿的血統,血緣關係,遺傳能力及遺傳傾向,後代鴿的競翔表現及成績,研究種鴿交配是否科學,是否成功,對成功的尤其是黃金配對要珍惜保留;對失敗的要及時放棄或調整或淘汰,不斷總結經驗,提高交配育種水準。

“養”是保障。沒有好的養功,鴿子就沒有健康和活力。要保證鴿子所需營養和維生素,礦物質的充分供給,做到合理配食,定時定量餵養。給鴿子提供清潔寬敞的巢居環境,定期讓鴿子洗澡,做好防疫,消毒,驅蟲等保健工作,這樣鴿子才有強健的身體,愉悅的心情,強烈的戀巢和歸巢慾望。實踐證明,巢房太擁擠,是造成幼鴿丟失的原因之一。

“訓”就是操練。在訓練中對鴿子實行集約化管理。所謂集約化管理就是實行集體約束控制管理。採取強制性手段對鴿子進行家飛訓練,同時採取食物誘導手段對鴿子進行召回進棚吃食訓練。這既是一項控制性訓練,也是一項親和性訓練。堅持每日早上和下午定時開棚家飛,定時召回,定時餵養。每次家飛時間應在60分鐘左右。對家飛召回,餵養實行信號管理,做到放之即飛,召之即回,回之即食,令行禁止。可用紅旗,鴿哨,語音等作為信號。在發出召回信號時,配合食物誘導鴿子迅速進棚吃食喝水。採取食物誘導,一定要做到頭天鴿舍不剩食,次日早上空腹飛行。鴿子在飢餓狀態下,條件反射才起作用,鴿子一見主人在棚中撤食,就會不顧一切地往棚裡鑽,久而久之,形成鴿子既依戀食物,又依賴主人,也不怕主人的習慣。這對日後比賽鴿子歸巢,進棚,電子掃瞄或抓鴿都大有益處。一群優秀健康的鴿子善於高飛,遠飛,長時間飛,常常排成一字形掠空而過。但是,鴿子和其他動物一樣有其惰性的一面,有時懶飛和時落時飛,這時我們必須採取強制手段,用鞭炮或其他方法攆鴿子飛行。經過多次強制飛行後,鴿子會形成飛行慣性,一出棚就飛,不見主人發召回信號就不敢落棚。如果採取強制手段鴿子仍然拒飛,說明鴿子身體狀況有問題,應該檢查鴿子是否患病或受外傷。經過對症治療後,鴿子的飛行狀態會很快恢復正常。

“賽”是目標。養鴿百日,賽鴿一時, “種,配,養,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參賽。首先要制定參賽計劃。現在各地信鴿協會較多,應該把各協會的訓練比賽日程按時間順序統一排表。根據各協會的計劃和本棚實際,確定哪些鴿子參加哪些訓練,哪些鴿子參加哪些賽項的比賽,參賽鴿力量如何調配,列出具體賽鴿名單,做到心中有數。

其次要做好訓練比賽記錄。從100公里開始,記下當天天氣情況及每隻鴿子的歸巢時間,進棚快慢和在本棚中的名次。並及時瞭解鴿友的鴿子歸巢時間,與自己的鴿子進行比較。賽事結束後,根據記錄決定鴿子的去留,並將記錄入檔備查。

其三是調整賽鴿在決賽前的身體和心理狀態。鴿子在決賽前的身體狀態應該是:精神抖擻,兩眼炯炯有神,羽毛緊而光滑,托起翅膀感覺有浮力,膀條拉開有彈性,龍骨略高於腹肌,身體輕而不沉。鴿子太肥太沉了,肯定跑不快,要減少玉米等含澱粉高的飼料,增加稻穀等粗纖維飼料餵養,同時強化訓練,達到減少脂肪,增強肌肉,減輕體重的目的。心態調整可採取寡居法,攆蛋法,抱雛鴿法(出生一週左右當宜)及生鴿入籠法等,誘導賽鴿的戀巢,歸巢慾望。只要把鴿子的身體,心理狀態調整好,就有可能取得好賽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