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感謝每一位挺身而出的“她”

原標題:感謝每一位挺身而出的“她”!

天津滨海新区:感谢每一位挺身而出的“她”
天津滨海新区:感谢每一位挺身而出的“她”
天津滨海新区:感谢每一位挺身而出的“她”天津滨海新区:感谢每一位挺身而出的“她”
天津滨海新区:感谢每一位挺身而出的“她”天津滨海新区:感谢每一位挺身而出的“她”

致全區婦女姐妹的一封信

親愛的姐妹們: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在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我們迎來了第110個“三八”國際婦女節。這個節日註定與以往不同,許許多多的姐妹正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奮戰在復工復產的崗位上,大家默默堅守、無私奉獻,以戰“疫”姿態,過最美“三八”。讓我們向在戰“疫”中奮戰的姐妹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祝福!

回首人類文明進步的征程,女性的身影從未缺席。置身當下戰“疫”,巾幗力量更是熠熠生輝。平凡的日子裡,我們是溫柔的母親、賢惠的妻子、嬌憨的女兒;當國家和人民需要時,我們挺身而出、負重前行,用忠誠與擔當鋪染著家國情懷的厚重“底色”。

——逆行馳援,是你們捨棄小家,忘記恐懼,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厚重的防護服下,你們是捨生忘死的醫者,更是勇往直前的戰士。

——堅守家園,是你們奮戰在社區、鄉村防控第一線。當城市按下 “暫停鍵”,你們卻奔忙在各個角落,用自己堅定的眼神和匆忙的腳步換來千家萬戶的安心。

——愛心捐贈,是你們多方籌措,將一批批急需的防疫物資,送到醫院和社區防疫一線。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是對支援戰疫最直接的表白。

我們無法一一列舉這些可愛可敬的“巾幗英雄”,無法一一述說戰疫一線的諸多感人故事。正是每個“她”的職業精神和大愛之光涓滴匯聚,點亮了新區女性的高光時刻,彰顯了新區巾幗的磅礴力量。

在此,我們感謝每一位挺身而出的“她”!致敬每一位參與疫情防控的“她”!也請你——我們親愛的姐妹,將掌聲與讚美送給自己!

歷史的每一步前行,都離不開女性的力量。“她力量”的向陽生長,讓國家前行更有動力;鏗鏘玫瑰的盡情綻放,讓社會發展更富活力。一直以來,新區廣大婦女姐妹始終與祖國共命運、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齊奮進,以主人翁姿態投身新區開發開放,書寫了新區婦女事業的嶄新篇章,創造了無愧於時代的巾幗輝煌。

最美不過巾幗色,桃花馬上請長纓。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新區“二次創業”、推進高質量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關鍵之年。當前,疫情防控也處在最關鍵的階段。疫情防控是特殊大考,開發開放是時代使命。

新時代為巾幗競展芳華提供了無比廣闊的舞臺,為女性建功立業創造了無比豐富的機遇。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手,柔弱的肩膀亦能挑起千鈞重擔。希望新區廣大婦女姐妹不負國家與時代的期望,自覺築牢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眾志成城,齊心戰疫;奮進開拓,建功濱海。

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懷有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作為送給自己和國家的節日禮物,在奮鬥中展現“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別樣風采,在奔跑中書寫“巾幗不讓鬚眉”的時代華章。

讓我們共同祝願:

偉大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濱海新區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全區各族各界婦女姐妹幸福安康!

讓我們在明媚的春光中一同擁抱屬於我們的勝利!

心凝聚在一起的團隊

——記全國“巾幗文明崗”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運作與質量部

“人在一起不叫團隊,心在一起才叫團隊。”多年來,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運作與質量部,如同一個和諧奮進的大家庭,他們對待工作積極有為,對待同事熱情如火,用心打造了一支極具凝聚力與戰鬥力的精英隊伍。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該團隊參與研製的一飛智控巡檢無人機可有效進行疫情巡查,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平穩推進。

該公司運作與質量部成立於2017年,由初創團隊中的女性核心員工籌建而成,目前團隊8人中有6名是女性,佔比75%。其中女性黨員3人,均為公司骨幹成員。

多年來,團隊組織策劃數十次跨部門研討會議,梳理出一飛智控產品開發一級流程、二級流程、三級活動等,包含過程文檔超過50項,為產品研發持續助力。同時,團隊編制了《項目管理控制程序》《項目管理指導書》《項目管理工具》《項目信息總覽》《項目資料存檔》等數十項管理體系文件,對項目的立項、研發、測試、批量等全過程進行技術支持與指導,實現了全過程管控,為產品與服務質量保駕護航。

在知識產權推動方面,團隊提出《知識產權獎勵辦法》推動全員技術創新;組織《知識產權技術評審委員會》推動專利技術創新點評審工作;業餘時間加強學習知識產權政策指導及申報方案,全身心服務企業全員,為員工排憂解惑,確保知識產權案件有序得到申報與授權。2019年已申報知識產權案件150餘項,已授權70餘項,有效提高了企業競爭力。

運作與質量部在工作中,關注各員工意見與想法,尤其重視與女性員工的工作狀態溝通和精神交流。鼓勵女員工學習進修,積極上進,不斷提升專業和管理能力,先後多名員工參與了專業培訓,獲得包括內審員在內的資格證書、項目管理師資格證書、職稱等。並多次牽頭面向員工開展專業培訓,包括項目經理培訓、產品經理培訓、質量管理培訓等多場講座,獲得公司內部“最美講師”稱號。

為愛“逆行”的白衣天使

——記濱海新區“巾幗建功標兵”錢鳳文

“只因國有戰,招必應,所以必須義不容辭投身前線,即使隨時面對考驗,仍舊義無反顧,因為我是醫生。”疫情防控期間,濱海新區“巾幗建功標兵”錢鳳文成為了天津市第七批對口支援湖北恩施醫療隊伍成員,投身到一線救治患者工作當中。

錢鳳文從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分配到原漢沽醫院工作,至今已在臨床醫療崗位上工作19年,現任天津醫大總醫院濱海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

疫情發生前,錢鳳文就是一名優秀的呼吸內科醫生,工作始終兢兢業業,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杜絕醫療隱患及醫療事故的發生,注重醫護合作及醫患溝通,醫患關係和諧。在臨床工作中,不僅保持醫護人員應有的良好醫德和醫風,而且具有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對呼吸內科危重症如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大咯血等疾病的診斷、搶救、治療均已熟練掌握,並能夠學以致用,充分運用這些理論知識解決臨床實際問題。

日常工作中,錢鳳文分管一個醫療組,指導住院醫師進行診斷、治療及特殊診療操作,承擔科室抗菌素質控、病例質控等工作。2015年,她參與呼吸科關於CPAP治療OSAS合併二型糖尿病患者療效觀察課題研究;2016年,她輔助發明多功能無創呼吸機面罩;2019年,她參加醫進黃南州義診活動一週。隨著工作的深入,她不斷學習研究,從業以來發表專業期刊論文9篇,取得多功能無創呼吸機面罩發明專利1項。

現在,錢鳳文進駐恩施州中心醫院新冠肺炎治療專家組,同專家組組長及其他成員一起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等。

用專業和敬業演繹速度與激情

——記濱海新區“三八紅旗集體”泰達醫院護理部

護理工作是平凡的,但卻是醫療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泰達醫院護理部的全體護士堅守崗位,日夜奮戰,成為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一面旗幟,在抗擊疫情迎戰、備戰、應戰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泰達醫院護理部自2007年設立以來,從無到有,由小到強,在臨床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學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獲得國家級、省市級、濱海新區級多項殊榮。

疫情發生後,在院黨委指揮下,醫院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護理應急預案,同時號召全院醫務人員遞交請戰書,全院全體388名護士主動請纓投身於抗擊疫情的戰役中。“我父母全力支持,兩個孩子已經送往父母家,沒有後顧之憂,請讓我去一線支援”“我雖在哺乳期,但強烈希望加入應急隊,隨時可以斷奶”……一句句樸素的話語讓“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的精神熠熠發光。

疫情就是命令,全院護士編入護理應急梯隊。年幼孩子不捨的抽泣、年邁父母憂心的牽掛,都沒有動搖護理人員踐行使命與職責的初心。1月26日,4名護士作為天津市支援武漢第一批醫療隊成員出發;1月28日,18名護士作為天津市支援武漢第二批醫療隊成員再出徵;2月13日,3名重症護理護士支援天津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定點醫院海河醫院ICU;2月15日,2名護士作為天津市醫療隊員支援武漢方艙醫院;2月17日,2名重症護理護士再支援海河醫院ICU……她們成為這個寒冬最溫暖的逆行者。

疫情防控是沒有硝煙的戰場。馳援武漢護士臨行前,護理部主任囑咐她們,要把泰達醫院的精細化管理和操作規範不折不扣地搬到武漢。她們在進入紅區開展工作後,梳理工作流程、規範護理記錄、細化交接班、關懷患者……出色的表現得到了天津醫療隊其他醫院同行的高度讚譽,各院醫生組點贊無數,紛紛要求結成對班夥伴,更收穫了患者滿滿的感動。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泰達醫院的護理人有著“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的崇高精神,有著“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深沉情愫,有著“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決絕擔當。無需豪言壯語,踐行永勝於言,她們就是這樣用無聲的行動踐行“敬佑生命、守護健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初心和使命,為人人享有健康而砥礪前行。

智能遠程監測助力疫情防控

——記濱海新區“抗疫愛心女企業家”橙意家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張丹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橙意家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張丹秉持著“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每一個醫健人責無旁貸的責任”的理念,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橙意”的力量。

橙意全體工作人員在張丹的帶領下,充分發揚搶時、無畏、衝鋒、堅守的精神,用專業、愛心馳援武漢,助力一線醫務工作者開展工作。

為了更好地協助武漢方艙醫院,橙意家人應勢而為,研發出“低氧血癥遠程監測醫院和集中隔離場景應用方案”,運用便攜監測設備+智能雲平臺,提升醫護人員的診斷效率,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並於2月22日向武漢武昌方艙醫院捐贈500臺腕式脈搏血氧儀及遠程智能管理軟件,馳援方艙醫院用於低氧血癥遠程監控。

“目前方艙醫院主要收治輕症患者,而靜息狀態下,血氧飽和度≤93%的患者可診斷為重症患者,因此需要密切監測患者的血氧變化情況。利用腕式脈搏血氧儀操作簡易、便攜的特點,可實現方艙醫院全天候實時監測患者血氧飽和度。” 張丹說,血氧儀通過藍牙與手機APP連接,數據可同步至遠程智能平臺,醫護人員登錄醫生端即可在線查看患者血氧飽和度和脈率。同時,雲平臺可進行智能數據分析,及時返送血氧監測報告,在醫療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提高醫護人員診斷效率。

考慮到企業復工復產可能帶來的風險,橙意家人加大力度率先研發出“新冠肺炎遠程監測多場景復工應用方案”,利用可穿戴式多參數監測設備,通過移動信息化手段,同時監測並管理員工的腦電、額溫、血氧飽和度、心率、呼吸率、心電等多個重要生理指標,數據同步至遠程智能管理平臺,助力企事業單位高效開展疫情防控安全管理,實現新冠肺炎疫情物聯網智能遠程管理,降低企業員工交叉感染風險。同時,橙意家人還免費開放配套智能軟件平臺管理,用於新區企事業單位員工復工的健康遠程監測,助力新區復工疫情防控。

“做最好的疫苗,為人類服務”

——記濱海新區“三八紅旗手標兵”司偉雪

司偉雪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疫苗人,10年來一直奮戰在疫苗研發的第一線。為了當初的一句“做最好的疫苗,為人類服務”,她在疫情防控期間一直在一線進行疫苗研製,為了人類公共衛生事業堅守初心。

春節前,司偉雪在微信朋友圈裡寫道:“如果需要,我也可以隨時回來投入工作。”這句話很快成了現實。

聽到公司要啟動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項目的消息,她在家待不住了。她說:“2014年10月,接到埃博拉疫苗研發任務,我帶領團隊迅速完成了凍乾製劑工藝開發和產品評價。這一次,依然不能少了我。”她立刻向領導申請,加入了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項目組。

安頓好一家老小,第二天,司偉雪便出現在了工作崗位上。其他員工還無法復工,她就白天做實驗,晚上查資料、寫總結,打電話與外包單位談方案、定合同,連續工作兩週,每天都到深夜。她深知項目早一天成功,產品就會早一天上市,人們就能早一天看到希望。

愛人在湖北堅守一線,無法回家,她就隔幾天匆匆去趟超市,為一家老小買回生活用品,然後又迅速投入工作。五歲的女兒幾天都見不到媽媽一面,為了表達對媽媽的思念,懂事的孩子特意給媽媽畫了加油卡片,並寫著:“媽媽,我給你製作了加油賀卡和加油手工玩具,祝你早早研製出疫苗,我愛你!”雖感動於女兒的懂事,但任務緊急,她深知自己必須繼續堅守在科研一線。她用偶像陳薇院士的一句話鼓勵自己——“穿上這身軍裝,一切都是我應該做的。”雖然沒有軍裝,但她也想說這樣一句話:“我是一個母親、一個女兒、一個妻子,我希望我的家人健康,同樣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健康!”

父女用戰疫歌曲為白衣天使加油

——記濱海新區“最美抗疫家庭”白申雄家庭

“我沒機會去前線,在後方就一定得發揮作用!”疫情防控期間,濱海新區婦聯世覺志願者文工團志願服務隊發起人、文藝工作者白申雄與5歲的女兒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奮戰的醫務工作者譜寫了原創公益歌曲《像你一樣》,作品真摯的情感、巧妙的構思、獨特的視角與音樂風格感動了萬千網友。

為了使作品能在關鍵時刻儘快呈現在醫務工作者和廣大百姓面前,白申雄家庭共同協作完成疫情防控公益歌曲《像你一樣》,作品為鼓舞奮戰在疫情防控戰線上的工作人員的幹勁、為樹立廣大群眾戰勝疫情的信心、為歌頌防控疫情英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白申雄說:“我們夫妻倆都是15年黨齡的中共黨員,我們曾不止一次在黨旗下大聲許下諾言:‘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做一點事情是理所應當的,是必須的。我有當醫生的好朋友正在湖北救人,也有當民警的好朋友正在一線值勤,他們是我們的驕傲。”

談到創作背景時,白申雄說:“大年初二上午,家裡的電視開著,餃子放在桌上,但大家好像無心吃飯。窗外雪花飄飄灑灑,我們通過電視看到新聞頻道報道醫務工作者集結,冒著風雪奔赴武漢時,女兒白音吶突然問我:‘白衣服的阿姨不冷嗎?’我隨即回過頭就給她講了現在大家特別需要他們去救治,他們的工作和精神特別讓人敬重。”

第二天,白音吶突然很認真地對爸爸講:“等我長大了也要做白衣天使去搶救人!”所以當天晚上,白申雄就完成了《像你一樣》的詞曲創作。“用純淨的童聲演唱是希望醫務工作者聽到後情緒更踏實一點,在前方也更有幹勁和動力一點,也希望更多的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樹立自己的職業榜樣,感知關鍵時刻能為國家和人民作一點貢獻是最榮耀的事情。”白申雄說。

在《像你一樣》歌曲MV製作過程中,白申雄更是在極其有限的時間內力求完美、反覆修改、精益求精,因為公司同事因疫情影響未能返回,所以開展工作都需要遠程溝通,他對已經兩天兩夜未閤眼的同事講:“我們一定要有救死扶傷的精準態度和時效觀念,火線上的同志們工作壓力比我們大百倍!”(記者 路熙娜 圖片由區婦聯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