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作者李慧的《民國時期新聞出版行業對戲劇傳播的影響》2017-05-15發表於《戲劇文學》。


作者郭楊陽的《民國時期新聞出版行業對戲劇傳播的影響》2017-06-15發表於《戲劇文學》。

同樣的題目,或許同樣的內容,發表於同樣的期刊,時間只相差一個月,這是怎麼回事?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李慧單位為鄭州大學音樂學院,本文系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抗戰時期官辦劇團研究”(編號:15YJC760024)階段性成果;責任編輯:徐麗松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郭楊陽單位為南陽理工學院音樂學院,本文系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社會媒體語境下的文化傳播策略研究(142400411284)的階段性成果;責任編輯:陶沙


不但題目相同,正文內容也基本相同。


先開摘要:



郭楊陽的摘要比李慧多了兩個“了”字。


從參考文獻來看,二人也沒有太大區別。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郭楊陽12條系編號失誤,沒有11,第9條應為“民國時期成都戲劇”,此外,最大差別在第7條。二人內容相同,卻標註了不同的引文。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從正文來看,二人第一部分只有一個句號的差別。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後面內容也是大段相似,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去知網查閱對比。總體來看,郭楊陽的內容要比李慧多一點,因為在一些內容後,郭楊陽做了補充。


另外,郭楊陽的文章被引用兩次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李慧在知網的其他文章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郭楊陽在知網的其他文章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綜合來看,郭楊陽的文章數量相對較多,期刊質量要好一些。


李慧的身份比較難確定,可能是鄭州大學音樂學院在讀研究生。


郭楊陽可能是南陽理工學院音樂學院教師。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戲劇文學》是一個評價比較不錯的刊物,主辦單位為吉林省藝術研究院,位列北大中文核心(2017),有作者反映能接收碩士第一作者的論文,還不要版面費,編輯態度也特別好,刊載也快。也有多位作者反映,如果文章被錄用的話,會在沒有錄用通知的情況下,直接發表。


二人論文雖然刊發時間有先有後,但時間相差並不大,很難確定誰抄襲誰。詭異的是竟然在同一本刊物,難道期刊編輯部也沒有看出來嗎?且二人論文都是課題的一部分,課題本身的質量也讓人懷疑了。

據社科社搜索,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抗戰時期官辦劇團研究”(編號:15YJC760024)申請人為南京曉莊學院段麗。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據官網信息,段麗是南京曉莊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南京大學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戲劇影視。《戲劇》2018年01期有相關研究。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關於郭楊陽的項目,主持人即為本人。

相同內容,相同期刊,發表時間僅差1個月,他倆誰抄誰?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