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豌豆皮

前兩天買到了新鮮的豌豆,剝豆子的時候,突然渴念豌豆皮,一折一抿,薄翠的豌豆莢就褪了一層皮下來。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豌豆皮內皮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剝下來可以吃的外皮

就是這層皮,有人會選擇和豌豆同炒,我家裡一貫會選擇簡單直接的辦法,大火爆炒,加些辣椒,加點醋,無比下飯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這一盤剝下來需要功夫


※菜兜皮

和豌豆皮一樣需要耐心剝除內層的還有菜兜皮不知道外地是不是也有把菜兜皮再次處理的吃法。

在南昌兩室一廳點一道涼拌菜兜皮的,多半都是南昌的崽裡子:辣、鹹、脆,開胃的菜兜皮撐起了口味差別攻擊。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這就是等著去掉硬皮的菜兜皮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涼菜-菜兜皮

其實菜兜皮加豆豉加辣椒爆炒也好吃也下飯,菜兜是南昌人的叫法,它的大名叫芥菜頭,南昌話念快了到底是菜兜的音。哦,就是芥菜皮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南昌話裡的菜兜

※大蒜須

第一次吃到大蒜須是因為被一個南昌人已經不玩的梗擺了一道,那天去點菜,同伴問吃犀利(普通話:吃什麼的意思)?

我說:隨便

於是同伴歡快的和老闆娘說:來一份炒隨便

老闆娘,老闆娘麻利的應道:闊以

於是,在我目瞪口呆中這一道炒隨便就華麗登場了,然後同伴告訴我,在南昌,炒隨便是一道菜,大蒜須和豆豉辣椒是標配,豆乾豆渣菜兜皮橘子皮都可以炒,反正隨便嘛~~~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南昌的炒隨便

其實大蒜須除了炒隨便之外最常見的還是小菜,無論是和蒜皮一起還是獨自成盤,都是重口味南昌人的愛,也是各個餐廳自己的風味。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涼菜-大蒜須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涼菜-大蒜須

※橘子皮

提到了大蒜須怎麼能放過橘子皮,它簡直是大蒜須的好基友啊,我吃過的炒大蒜須或者涼拌大蒜須裡它存在著,並支持著自己的好基友。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你說它改叫大蒜須還是橘子皮?

當然它也可以去陪黃牛肉,反正作為盛產橘子的地方,橘子皮總有可以吃的花樣。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橘皮牛肉-南昌一些炒菜裡會有橘子皮

也有巧手的人把它醃製成小菜出席餐桌大會,或者作為伴手禮送人,當然這也免不了和豆豉辣椒為伍。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醃橘子皮

※柚子皮

柚子和橘子一樣,同屬芸香科植物,皮對南昌人來說吃法更普及一些。這也就導致了每家的柚子皮都不一樣,有溼潤一些的有乾爽一些的,有的去掉外皮的,有的留著外皮的,有炒的有醃的。不過無論哪一家,辣味都是必不可少的調味。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炒柚子皮

醃柚子皮啊,更是有著來自各家的口味傳承,對於吃貨而言好吃就是唯一標準啦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醃柚子皮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醃柚子皮

※西瓜皮

這個肯定不是南昌菜的專屬,畢竟在曾經很節儉的年代西瓜皮也算是一道不錯的菜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不過打籽瓜皮我倒還真的沒有在外地吃過,是那種碧綠碧綠的小西瓜帶著外皮一起炒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這是炒打籽瓜皮

講真這是我不太喜歡的一道菜,我不懂它的美,尤其是那硬硬的外皮,可架不住身邊老南昌喜歡啊

於是每次我都跟啃西瓜一樣留下一桌瓜皮╮(╯▽╰)╭

※冬瓜皮

我沒有吃過冬瓜皮,把它列入進來是一個南昌老饕曾經信誓旦旦說帶我去吃炒冬瓜皮,但是萬萬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還沒有吃到冬瓜皮。我後來想了想無外乎兩個可能,第一他自己廚藝不精,第二餐廳裡真的也沒有這道菜了。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畢竟我也算是吃過南昌很多大小館子了,還真的沒有見到冬瓜皮這道菜

哦,冬瓜糖什麼就算了,我小時候已經吃膩了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冬瓜糖


※蘿蔔皮

用蘿蔔皮來作為今天的壓軸是有心機的,因為蘿蔔皮做的小菜實在太普及,酸口的,酸甜口的,辣口的……無一例外都很脆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蘿蔔皮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蘿蔔皮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還是蘿蔔皮

那些被人遺棄的邊角料在南昌都是餐桌上的寶

依然是蘿蔔皮


每一道菜都是屬於一個地域的記憶,這些明明晃晃的辣,紅果果的醬油,都是南昌孩子的印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