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叫“祖國母親”而不是“祖國父親”?背後大有深意

在我們對祖國的日常稱呼中,“母親”是與之關聯最高的一個詞,“祖國母親”

表達了我們對於祖國最深沉的熱愛。這一形象化的稱呼,出現在文學作品、歌曲等各個領域,廣為傳誦。

歌曲《我愛你,中國》這樣唱道:“我要把最美的歌兒獻給你,我的母親,我的祖國。”聞一多在詩歌《七子之歌》中這樣對祖國寫道:“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

為什麼我們叫“祖國母親”而不是“祖國父親”?背後大有深意

似乎在“祖國”後面綴以“母親”,已經成為大家慣用的語言習慣。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是“祖國母親”而不是“祖國父親”呢?為什麼對祖國的稱謂一定要是“母親”這樣的長輩,而不是妻子、情人呢?愛人不是更顯親近麼?

“祖國母親”的話語建構,有其深刻的政治、歷史、文化、性別內涵。

“祖國”和“祖國母親”出現的歷史語境

在中國古代的語言習慣中,“祖”和“國”一般是不會並列使用的。因為“祖”指的是“乃祀奉始祖神主之廟”,“國”指的是“邦也”。“祖國”一詞,並不是古已有之。因為只有知道了有其他國家的存在,才能在“他者”中認識自我,命名“祖國”。

中國人稱呼自己的國家為“祖國”是從清末的一批留日學生中開始的。1903年,梁啟超在《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志學說》、鄒容在《革命軍》開始以“祖國”來稱呼中國。秋瑾《柬某君》中也有“頭顱肯使閒中老,祖國寧甘劫後灰”的詩句出現。這是現代意義上的“祖國”出現的最早源頭。

將“祖國”比喻為“母親”並形成一個固定的語言結構,則是20世紀20年代的事了。聞一多在1925年創作的《七子之歌》,在這一說法的形成和廣泛流傳中居功至偉。他在詩歌的引言中這樣說道: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詩人作《凱風》以愍之。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後喪失之土地,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於《凱風》之七子,因擇其中與中華關係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鬥云爾。

詩中將祖國比喻為“母親”,將澳門、香港等被割讓的七地比喻為“子女”,深情地呼喚“母親!我要回來,母親!”而《七子之歌》的廣為流傳,也使“祖國母親”一詞的使用定型下來,並且得到廣泛傳播。

為什麼我們叫“祖國母親”而不是“祖國父親”?背後大有深意

“祖國母親”一詞形成時的歷史現狀,使得它帶上了一層苦情色彩。在列強侵佔、割地賠款、民族生死存亡的歷史語境下,“祖國母親”是柔弱的、苦難的、飽受屈辱的。七月派時人胡風在《為祖國而歌》一詩中用了“侮辱”、“苦難”、“眼淚”、“呻吟”、“掙扎”等詞來形容“祖國母親”的遭遇。這時的祖國母親,是需要國民去保護的。

而隨著新中國的成立,經濟發展、國力強盛之後,"祖國母親"的隱喻含義便從“苦難的母親”轉變為“強大的母親”了。

是“母親”而非“父親”:國族身份的女性化象徵隱喻

在梳理了“祖國”一詞出現的歷史語境之後,我們不禁會問,為什麼偏偏是“祖國母親”而不是“祖國父親”呢?難道聞一多這麼寫只是巧合,而後萬千國民也就將這巧合給延續下去了?

實際上,這與一種性別文化相關。

早在1914年,胡適就曾在《睡美人歌》中將中國比喻成女子,將西方列強比喻為男子,兩者進行聯姻:

東方絕代姿,百年久濃睡。一朝西風起,穿偉侵玉臂。碧海揚洪波,紅樓醒佳麗。昔年時世裝,長袖高螺髻。可憐夢迴日,一一與世慶。畫眉異深淺,出門受仙刺。殷勤遣群侍,買珠入城市;東市易宮衣,西市問新制。歸來奉佳人,百倍舊妹媚。裝成齊起舞,“主君壽百歲”。

這位長眠的東方“睡美人”被西方武士喚醒後,發現自己的衣著打扮已經脫離世俗了,便趕緊購置衣物打扮裝點,與西方武士結婚賀壽。也就是隱喻中國在被西方列強喚醒之後,努力學習西方的器物,希望兩者結合得以存續文明。

為什麼我們叫“祖國母親”而不是“祖國父親”?背後大有深意

在中國的父權制性別文化中,“男強女弱”的性別本質主義邏輯決定了男性是勇武陽剛的象徵,而女性是柔弱可欺的象徵。而20世紀中國飽受列強欺凌的處境與父權社會中女性被侮辱、被傷害的境遇相似,故而,災難深重的“祖國”只能是母親,而不能是父親。

受侵略的祖國與被欺凌的女性之間畫上等號,是父權文化對女性的本質定位。民族身份的女性化象徵隱喻,實際上遵循的還是男強女弱、男尊女卑的性別文化邏輯。

是“母親”而非“妻子”:國族身份的道德化象徵隱喻

明確了中國性別文化邏輯下“祖國”的性別象徵只能是女性之後,擺在面前的另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一定是母親?諸如妻子、情人的比喻不行嗎?

實際上,在中國近代,確實有作家將“祖國”隱喻為戀人。郁達夫在其代表作《沉淪》中這樣寫道:

我就愛我的祖國,我就把我的祖國當作了情人吧!

郭沫若在詩歌《爐中煤》中也以擬人化的手法,用“爐中煤”的口吻向“我年青的女郎”表達愛意。詩人自己也說:

五四以後的中國,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聰俊的有進取心的姑娘,她簡直就和我的愛人一樣。


為什麼我們叫“祖國母親”而不是“祖國父親”?背後大有深意

這也就說明了,“母親”並不是“祖國”唯一的喻體。而“祖國愛人”、“祖國妻子”的隱喻無法在中國得到廣泛的認可和傳播,則是與中國傳統的道德文化相關。

一方面,孝道始終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兒女孝敬母親,是血緣關係下的道德義務。將兒女對母親的愛與敬這種情感體驗投射到國民對國家的熱愛上,從而使得國民與國家的關係變得更加具體可感。“祖國母親”的道德化隱喻增強了國民對於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並且自覺地作為兒女,去為祖國的富強而奮鬥。

為什麼我們叫“祖國母親”而不是“祖國父親”?背後大有深意

另一方面,中國人對於情感表達是偏保守的,尤其是愛情這樣私人化的感情,更加難以宣之於口。所以,將“祖國”隱喻為“妻子”、“情人”,反倒顯得這份感情不夠純粹,不夠持久。而且,愛情是相互並且平等的,而國民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卻不能以此類比。

“祖國母親”的道德化隱喻使之被大家順利接受,並且從文學領域進入到了政治領域。


正是通過對“祖國”的女性化和道德化隱喻,“祖國母親”的形象才得以親切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對“祖國母親”這一國族身份的解碼,也讓我們順利進入歷史語境,洞悉語言背後的文化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