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寫生珍禽圖 黃筌

寫生珍禽圖是黃筌傳世的重要作品。畫家用細密的線條和濃麗的色彩描繪了大自然中的眾多生靈,在尺幅不大的絹素上畫了昆蟲、鳥雀及龜類共24只,均以細勁的線條畫出輪廓,然後賦以色彩。這些動物造型準確、嚴謹,特徵鮮明。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寫生珍禽圖局部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寫生珍禽圖局部

鳥雀或靜立,或展翅,或滑翔,動作各異,生動活潑;昆蟲有大有小,小的雖僅似豆粒,卻刻劃得十分精細,須爪畢現,雙翅呈透明狀,鮮活如生;兩隻烏龜是以側上方俯視的角度進行描繪,前後的透視關係準確精到,顯示了作者嫻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筆墨技巧,令人讚歎不已。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寫生珍禽圖局部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寫生珍禽圖局部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寫生珍禽圖 局部

這幅作品中有一行小字:“付子居寶習"。由此可知,這幅《寫生珍禽圖》只是作者交給其子黃居寶臨摹練習用的一幅稿本。僅從這幅稿本上即可瞭解黃筌的作品之精妙,可以想象到黃氏其它作品的巨大魅力。正由於黃筌長期不懈地細緻觀察並堅持寫生,經過不斷的磨練,才能獲得如此成功,併成為一個畫派的開創者。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麻雀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麻雀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北紅尾鴝

【北紅尾鴝】 (俗名:灰頂茶鴝、紅尾溜),屬於鶲科鶇亞科紅尾鴝屬,雄鳥眼先、頭側、喉、上背及翼黑褐色,翼上有白斑,頭頂、枕部暗灰色,身體餘部棕色,中央尾羽黑褐。雌鳥除棕色尾羽及白色翼斑外,其餘部分灰褐色。嗜食昆蟲,均為害蟲,除極少是益蟲。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北紅尾鴝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大山雀

【大山雀】 又名仔伯、仔仔黑、黑子、山仔仔黑、羊糞蛋、白麵只、灰山雀、花臉雀、花臉王、白臉山雀,是一種棲息在山區和平原林間的鳥類。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大山雀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鶺鴒

【鶺鴒( jī ling)】 鳥類的一屬。最常見的一種,身體小,頭頂黑色,前額純白色,嘴細長,尾和翅膀都很長,黑色,有白斑,腹部白色。吃昆蟲和小魚等,屬受保護鳥類。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鶺鴒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絲光椋鳥

【絲光椋鳥】 雀形目,椋鳥科,中國特產鳥類,在海南屬於候鳥,也有部分留鳥。全長225-235毫米。頭、頸白色沾棕灰,上體銀灰,尾黑色具綠紫色金屬光澤。頸下有一不明顯的灰色環。翼角及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在輝黑的翼上形成翼斑。胸灰褐,腹以下白色。雌鳥羽色染褐,黑羽少光澤。已被國際鳥類保護聯盟列入世界受威脅鳥類名目。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絲光椋鳥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太陽鳥

【太陽鳥】 體型纖細,體長79~203毫米;嘴細長而下彎,嘴緣先端具細小的鋸齒;舌呈管狀,尖端分叉;尾呈楔形,雄鳥中央尾羽特別延長。世界共有14種,分佈於亞洲南部、菲律賓群島和印度尼西亞。中國有6種。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太陽鳥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白腰文鳥

【白腰文鳥】 俗名:十姊妹鳥、算命鳥,上體以深栗色為主,下背轉為灰白色,背部中央有一黑褐色斑紋,形如"文"字,故而得名。又因其常全家十餘隻一起群居活動,形影不離,故有"十姐妹"之稱。日社會有人馴其"叼籤卜卦",所以也稱它"算命鳥"。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白腰文鳥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蟋蟀

【蟋蟀】 亦稱“促織”、“趨織”、“蛐蛐兒”。雄性善鳴,好鬥。種類很多,最普通的為中華蟋蟀,體長約20毫米。年生一代。以翅摩擦發音。乾燥蟲體入藥,性溫,味辛鹹,有毒,功能利尿,主利水腫、小便不通等症。因均在地下活動,齧食植物莖葉、種實和根部,都是農業害蟲。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蟋蟀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天牛

【天牛】 鞘翅目葉甲總科天牛科昆蟲的總稱,有很長的觸角,常常超過身體的長度,全世界約有超過20,000種。有一些種類屬於害蟲,其幼蟲生活於木材中,可能對樹或建築物造成危害。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天牛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天牛

·蝗蟲

【蝗蟲】 群居型的短角蚱蜢,是蝗科,直翅目昆蟲。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其散居型有蚱蜢、草蜢、草螟、螞蚱等叫法。蝗蟲的起源,以及其某些種(有些可以長達十五釐米)的滅絕,至今仍不明瞭。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蝗蟲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灰椋鳥

【灰椋鳥】 主要取食昆蟲,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中國為黑龍江以南至遼寧、河北、內蒙古以及黃河流域一帶的夏候鳥,遷徙及越冬時普遍見於東部至華南廣大地區。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灰椋鳥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白頭翁鳥

【白頭翁鳥】 也叫白頭翁、白頭鵯(bei)是雀形目鵯科的小型鳥類,喜歡吃多汁的植物果實。白頭鵯是長江以南廣大地區中常見的一種鳥,多活動於丘陵或平原的樹本灌叢中,也見於針葉林裡。性活潑、不甚畏人。雜食性,既食動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白頭翁鳥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蟬

【蟬】 同“禪”出自佛家,故稱“知了”昆蟲,屬同翅目蟬科,種類多,雄的腹面有發聲器,叫聲大。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蟬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蟬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蟬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蜂

【蜂】 主要分為兩類:胡蜂科及蜂族,普通蜜蜂只是其中一科,所有的蜂都以花蜜和花粉為食物,並在為蟲媒花授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另外,唐朝詩人羅隱曾寫過名為《蜂》的詩篇。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蜂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馬蜂

【馬蜂】 又稱為“胡蜂”、“螞蜂”或“黃蜂”,,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干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馬蜂通常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食取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馬蜂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金龜子

【金龜子】 雜食害蟲。常見的有銅綠金龜子、朝鮮黑金龜子、茶色金龜子、暗黑金龜子等。金龜子是金龜子科昆蟲的總稱,全世界有超過26,000種。可以在除了南極洲以外的大陸發現。不同的種類生活於不同的環境,如沙漠、農地、森林和草地等。

·蚱蜢

【蚱蜢(zhà měng)】 雌蟲較比雄蟲大,體綠色蚱蜢或黃褐色,頭尖,呈圓錐形;觸角短,基部有明顯的複眼。後足發達,善於跳躍,飛時可發出“札札(Zhā Zhā)”聲。如用手握住,2條後足可作上下跳動。咀嚼式口器,為害禾本科植物。有些朋友認為它就是蝗蟲,這是錯誤的,兩者雖都是害蟲但有區別。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蚱蜢

【蚱蜢】 多以綠色為主,有少部分為土色,或花色。綠色較為溫順,土色比較兇狠。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黃喉擬水龜

【黃喉擬水龜】 水龜屬的爬行動物。分佈於越南、日本、臺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東部、南部、海南、西至雲南等地,常見於丘陵地帶半山區的山間盆地或河流谷地的水域中,常於附近的小灌叢或草叢中。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浙江舟山群島。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黃喉擬水龜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黃緣閉殼龜

【黃緣閉殼龜】 棲息於丘陵山區的林緣、雜草、灌木之中,在樹根底下、石縫等比較安靜的地方。活動地陰暗,且離有流水的溪谷不遠。喜群居,常常見到多個龜在同一洞穴中。晝夜活動規律隨季節而異。黃緣盒龜屬山龜,不能生活在深水域內。

這才是中國藝術!傳統寫生功力在這幅珍品中完美展現


·黃緣閉殼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