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別字?淺談古人書寫中為什麼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我們在閱讀古人的典籍時,甚至在一些名家的書法文獻作品裡,會看到一些常見的錯別字,而這些字本身並不複雜,但是比正常的字會少一筆或者幾筆,還會出現一些同音字或同義字等。

錯別字?淺談古人書寫中為什麼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出自清·姚孟起楷書

那麼出現“錯別字”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古人書寫時不專心造成的,還是在保存、流傳的過程中被人為的變更了呢?或者是因為其他原因而故意這樣寫呢?

在古代,在書寫的過程中如果直接寫出君主和長輩的名諱是非常失禮的行為,是大不敬的行為。比如直接寫出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那就犯了目無君主的大不敬罪,是要坐牢的。所以,古人在書寫時出現錯別字,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也是有不得已的原因的。

錯別字?淺談古人書寫中為什麼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出自唐·柳公權楷書《大唐回元觀鐘樓銘》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時怎麼辦呢,古人才思之敏捷可不比我們差,他們想到一些辦法去避諱。

避諱的方法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四種:

1、缺筆

顧名思義,就是書寫某字時故意省去某個或多個筆畫,這種方式也最常見。在書寫古代皇帝或尊長的名諱時經常用到,多出現在一些碑帖中。在傳世的碑帖中,比較早的出現在唐代,唐代時期避諱是相當嚴格的,不僅要避諱字,而且要避諱的字的同音字也要避諱。比如上面圖片中的玄字,因為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的名諱中帶有玄字,所以不只是姚孟起,清代文人在書寫時都要避諱,所以就故意將玄字的最後一筆“、”省去了。同理,為了避諱唐太宗李世民名字中的世字,世字在書寫時就故意省去了兩筆,一豎和一橫。

錯別字?淺談古人書寫中為什麼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出自歐陽詢行書《千字文》,唐高祖李淵諱,略中間“米”字

2、同音、音近字

這種方法多用在明清年間,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為了避諱乾隆帝的“諱”,將弘字改為宏字。司馬遷的父親名談,所以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為了避諱談字,將張孟談改為張孟同。

3、同義、近義字

漢高祖劉邦名邦,為了避諱漢代人就將邦改為國字,邦和過意思較為接近,自此,國家這個詞就一直沿用到今天。宋太祖趙匡胤諱,就將匡改為輔,兩字的意思比較接近。

4、增加偏旁,構成新字

既然有缺筆,那麼古人為了避諱會不會故意增加筆畫或者偏旁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孔子名丘,為了避諱孔子的諱,將丘字增加了軟耳變成邱字,而邱字在姓氏和一些地名中應用頗為廣泛。

避諱的原因

封建時代等級制度森嚴,為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說話寫文章時遇到君主或者尊親的名諱時都不能直接說出或者寫出來,表示尊重之意。《公羊傳·閔公元年》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句話也算是古代避諱的一條原則吧。

避諱的起源和變化

避諱相傳起源於夏商周時期,也是從那時候起,帝王及其祖輩的名諱,不管是朝中大臣還是市井子民在說話和書寫時都是不能提及的。唐宋時期要求相當嚴格,元代因為統治者是蒙古族,語言上的差異,就沒有了嚴格的避諱要求。到了明代則是較為寬鬆的避諱制度。清代則是到了康熙時期恢復了嚴格的避諱制度。

錯別字?淺談古人書寫中為什麼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墨染酒歌淺談,不周之處見諒!

2020.02.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