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新荊頭山農場:精兵良將守關隘 鐵骨柔情顯擔當

( 通訊員 張永勝)3月10日,春光明媚,東風浩蕩,6名防控人員精神飽滿地在陽新縣荊頭山農場新華社區與排市鎮後坑村相鄰的卡口前,忠於職守。據悉,這座哨卡堪稱農場關隘,值守形勢非常重要。這裡設卡以來,一直由陽新縣要求“雙報到”的幹部、社區幹部、志願者聯控把守,形成了銅牆鐵壁。

陽新荊頭山農場:精兵良將守關隘  鐵骨柔情顯擔當

新華社區14個自然壪形成的歷史悠久,許多家庭與後坑村及沿途的村子,幾輩人都有聯姻關係,交往非常密切。哨卡前的一條公路,兩邊是耕地和山林。疫情發生以來,附近的山田村又有兩例病例發生。該場考慮到這裡的值守難度大,就將陽新縣分派農場的“雙報到”人員,安排到這座哨卡值守。

一個月以來,陽新縣醫保局醫保中心服務科幹部朱美玲,雖然被安排上午8時到晚上6時值守白班,但她每天都要堅持提前半個小時到崗。社區幹部胡心駿說:“假如是偶爾幾次提前到崗,也就沒什麼。但朱大姐30多天,天天如此。她懷著女性柔情,總是說值夜班的同志辛苦,自己早點到崗換崗,可以讓值守夜班的同志,早一刻回家休息。”

陽新荊頭山農場:精兵良將守關隘  鐵骨柔情顯擔當

吳高智是陽新縣實驗小學的一名教師,他聽從教育局的調遣,接受防控任務下基層後,就義不容辭來到一線當哨兵。每次面對有人想過卡口,吳高智憑藉教師口才好的優勢,循循善誘勸退了大批走親訪友者。教育部門實行網上開學以來,吳高智白天肩負值守任務,晚上要查詢學生網上直播授課的學習情況,並在網上為學生批改作業。這一忙他要忙到深夜,每次睡眠不足5個小時。但吳高智不辭辛苦,第二天依然準時到崗站崗放哨。志願者吳高能感動地說:“這樣的人民教師,就是讓人民放心!”

吳高智擺擺手說:“你們志願者和社區幹部也很勇敢!那一次,排市鎮龍口村一名精神病人,雙手拿著石頭要衝崗過來,胡心駿就寸步不讓,並及時與他們的村委會聯繫,最終成功勸阻了這位病人四處遊蕩。”

從後坑村往裡走,沿途有5個村子要經過荊頭山去縣城。有一次,鄰村一位大爺要過卡口到該場轄區超市購買物資,任憑志願者說得口乾舌燥,大爺十分任性要一意孤行。朱美玲急中生智,說:“我們的目的是阻擊疫情,群眾生活有困難不能受阻。我們先讓大爺等著,再派一名隊員,去幫大爺採買物資。”汪大富當即自告奮勇,開車到超市,幫大爺買回了生活所需物資。當時大爺的錢不夠,汪大富說:“這點錢不算什麼,就算是我孝敬大爺吧!”

陽新荊頭山農場:精兵良將守關隘  鐵骨柔情顯擔當

村醫明廷國的醫療技術在周邊十分出名,他在疫期主動響應防控政策,診所歇業。每天,明廷國走村串戶為居民測完體溫,就來到卡口值守,為準許過往的車輛、人員消毒、測體溫。志願者吳高能的祖母是一名90歲高齡的老黨員,在祖母的鼓勵下,他走向卡口值守。好多次,吳高能看到公路對面的山林,有人“越境”,他迅速出擊,跑向山林進行勸阻。為了趕時間,他不顧荊棘扎身,越溝過坎,好不威武。

農場下派新華社區第一書記、黨委副書記鄧乾銘督查卡口時,看到這些動人的值守場面,感嘆道:“有了這些精兵良將守關隘,這場沒硝煙的人民戰爭,我們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