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選擇恐懼症」到底在“恐懼”什麼?


相信你們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兩個

洋氣的毛病,什麼強迫症、密集恐懼症、臉盲症、選擇恐懼症……還有懶癌晚期以及不自拍會死症什麼的。

關於“選擇恐懼症”,百科詞條解釋的是一種不自信、逃避責任和害怕失敗的心理,而這些更多是基於要選擇的那項,而忽略了會放棄的那項。

所以,當我買一件東西,在兩個款式或顏色裡面不知道該選哪一個之時,但凡錢包負荷得起,最終都很可能一併拿下。比起選到一個錯的,你是不是也更害怕錯失掉對的那一個?

人在面臨差距明顯的事物時,通常是不會出現選擇恐懼的。

100塊和1塊當然是要100塊對不對?範爺和鳳姐大部分人都會選前者吧?

也就是說,正是因為兩個甚至多個選項之間不相上下的抗衡關係,一時之間難以判斷出誰更勝一籌,於是束手無策、糾結至死。


林夕在歌曲《似是故人來》裡面寫過一句詞: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過去,總是最登對。

極好地諷刺了我們枉視當下的心態。

所以,今天不妨來說說“未得到”這件事。這三個字大概是我們在每一次做選擇的時候,最大的恐懼來源。誰讓那些“未得到”總讓人魂牽夢繞?

不管是美好的、糟糕的,輕鬆的、困難的,你一旦選擇,便有機會親身去經歷,同時也就切斷了它處於想象中的更多可能性。

然而,未知才是誘惑的來源,那些你放棄的,恰恰也是不曾得到的,你會覺得它們有無限種可能,並且會不自覺的相信那些“可能”都會比你已經握在手裡的更好。

畢業那年,有一部分朋友選擇回到家鄉,或考公務員,或進事業單位,或當老師……總歸都是一些相對穩定安逸的工作,長輩們眼中打不碎的“鐵飯碗”。

如今好幾年過去了,時不時的還會聽到他們中的一些人對我說,“當初如果留下來,日子應該更加豐富快活吧!”

我並未要求他們向我具體佐證這樣的話,因為我知道這個論點並沒有什麼論據,非要說的話,大概是自作多情的想象內心隱藏的不甘

我是選擇留下來的另一部分人。找一份自己還算喜歡的工作,勉強能把自己養活。

當然也想過,如果當初我也選擇去考個“鐵飯碗”會怎樣?其實並不會怎樣,因為重來一次,我依舊不會改變選擇。


所謂「選擇恐懼症」到底在“恐懼”什麼?

圖片來自頭條推薦


人生明明沒有如果,我們卻總把“如果”掛在嘴邊。

所以,做選擇產生的最大的恐懼感其實並非你選的那條路,往往是來自你不曾選的那一條路。

因為你害怕在日後的日子裡,一旦遇上什麼挫折和麻煩,就會不自覺的去想象,如果當初我選的是另一條路,現在會不會就好受得多?難道就不允許你們選擇的那個更加糟糕?

你發現沒有,這種“未得到的一定更好”的邏輯,其實違背了我們開展自我安慰工作的原則。

人啊!總是在未得到和未知曉的東西上暴露自己的貪婪和愚蠢

不過,我依然對此表示理解。

說不定什麼時候,我自己也會陷入這般一點也不高明,甚至是無用的思緒裡。

獲得,並不能帶來長久的滿足感,除非不斷地獲得。而不曾獲得,就極有可能帶來揮之不去的遺憾和不甘,哪怕只有一次未得到。

用張愛玲的話說就是,你最終選擇的“已擁有”,都將是牆上的蚊子血。而那些失之交臂的帶著遺憾光環的,以及在午夜夢迴忍不住想象和充滿不甘心的“未得到”,才是心口那顆硃砂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