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最近在追《鄉村愛情12》的觀眾會發現,有一段時間沒見的角色劉大腦袋,又回來了。

在最早的幾季《鄉村愛情》當中,劉大腦袋是戲份非常多的角色,他那句“必須滴”還一度成為流行語,而這幾季演戲忽然減少,因此讓人懷疑,扮演者劉流是否和趙本山發生了不睦?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要說劉流和趙本山的關係,曾經在十幾年中是非常好的,劉流參演各種趙本山作品,後來還擔任過本山傳媒副總裁,給趙本山牽頭組織過《本山快樂營》節目。不過後來劉流確實離開了本山傳媒,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他和趙本山的交情還在,因此現在還是受邀在《鄉村愛情》中繼續出演角色。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走後門學相聲成為曲藝團正式工

仔細聽劉大腦袋在《鄉村愛情》中的臺詞,會發現劇中絕大部分角色都說東北話,只有他說的是普通話,而且發音還非常標準。這是為什麼呢?

這與演員劉流的相聲演員出身有關。劉流原名劉延濱,1963年生於哈爾濱的鐵路大院。別看現在劉流的身材已經接近渾圓,小時侯的他上的卻是體校,冬天練冰球,夏天踢足球。不過劉流很快發現自己不太喜歡體育而是喜愛相聲,18歲時他報考了黑龍江省曲藝團的培訓班。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不過由於考試表現一般,800人報名最後留下的60人中沒有劉流。好在劉流的爸爸認識曲藝團團長的夫人,因此最後走後門讓劉流成為培訓班第61名學員。劉流深知這樣的機會來之不易,在9個月的培訓結束之後,他憑真本事成為全班唯一一名最終留在團裡的學員。七年之後,他這個臨時工成為黑龍江省曲藝團的正式職工。

劉流相聲輩分高於姜昆郭德綱

既然從事相聲行業,劉流就是有專業相聲師承的。他的師父叫趙春田,儘管名氣並不算太大,但他是寶字輩相聲演員,與侯寶林、劉寶瑞等人同輩。也就是說,劉流盡管年歲不算大,卻是一個文字輩的演員,與馬季、侯耀文同輩,高於姜昆和郭德綱。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現在的觀眾幾乎忘了劉流從事相聲行業的經歷,其實當年劉流還是說過好幾段產生一定影響的作品,也多次獲獎,比如《影子》、《氣迷心》和《“管子”鬥富》,尤其是《“管子”鬥富》在當年風行了一段時間。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只不過,靠說相聲劉流的知名度一直有限,儘管他也跟著唐傑忠、侯耀文等人登上過央視春晚說相聲,但影響力一直不大,觀眾對他一直沒有太多感覺。

劉流出點子促成趙本山小品《火炬手》

大部分觀眾見到劉流,還是通過趙本山的電視劇。那麼,劉流和趙本山最早又是怎麼聯繫上的呢?

劉流和趙本山的初識,是在1984年的東三省曲藝調演當中。當時劉流代表黑龍江曲藝團參賽,趙本山代表遼寧曲藝團。在臺下看到趙本山演的《摔三絃》之後,劉流被趙本山出色的演技征服,他馬上跑到後臺找到趙本山,對他的表演大加讚賞。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從那之後,劉流和趙本山從朋友逐漸發展為合作者。其實劉流一直期待能和趙本山合作一把,後來終於在《馬大帥3》中,他扮演了劇中胡總這個角色。再後來,劉流和趙本山的合作就多了起來,包括《鄉村愛情》,也包括2008年春晚小品《火炬手》。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說起這段小品,還有一段故事。那年春晚,趙本山原來報送導演組的小品本來不是《火炬手》,而是說一個草臺班子買了白雲寫的新書《月子》,準備把它拍成電影。而導演組對這個題材始終不滿意,趙本山一直在找新的題目。春晚聯排的日子越來越近,趙本山急得火燒火燎。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有一天,劉流在車上冒出個想法,於是對趙本山說,其實他有一個白雲當火炬手的想法。聽完劉流的講述,趙本山眼前一亮,於是抓緊時間創作,最終就有了春晚舞臺上的小品《火炬手》,背後的功臣劉流扮演了火炬手儀式主持人。

離開本山傳媒自組新團隊

隨著合作的增多,劉流開始在本山傳媒工作,後來出任本山傳媒副總裁,負責電視欄目及電視劇的製作、發行等工作。除了出演角色,劉流還曾擔任過《鄉村愛情》系列劇的製片主任,為了給劇組省錢,他扮演劉大腦袋還奉獻出自己的衣物作為戲服。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劉大腦袋這個角色一度戲份非常多,而且毛病也多。其中,劉大腦袋走路跛腳的主意是原劇本規定的,頭型的變化和眼睛一大一小是趙本山設計的,而那句口頭禪“必須滴”是劉流自己想出來的。這句“必須滴”,當年還流行過一段時間。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後來,劉流還幫趙本山在黑龍江衛視開闢了一個專欄節目《本山快樂營》,當時也具有一定的收視率。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不過到2014年,由於種種原因劉流離任本山傳媒,後來成立了大聖萬合文化公司。這幾季《鄉村愛情》中劉大腦袋的戲明顯減少,從中也能看出劉流與趙本山的合作關係不再像以前那麼近,但好在買賣不成仁義在,劉大腦袋的戲儘管少而不精彩,但畢竟沒有完全中斷。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妻子漂亮女兒是歌手

再說說劉流的家庭情況吧。

劉流的妻子也姓劉,以前也是黑龍江省曲藝團的演員,不過是歌唱演員。嫁給劉流後,妻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上。兩人生有一個女兒,名字叫劉小歌,這個“歌”字就是從媽媽的歌唱職業來的。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劉小歌很會長,相貌遺傳漂亮的媽媽更多一些,而且還繼承了媽媽的好嗓子。目前劉小歌是一名歌手,還演唱過劉流參演的多部影視劇的主題歌。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劉流自有觀眾緣兒

經歷豐富的演員劉流,如今已經將近60歲了。他說相聲沒有大紅大紫,出演趙本山作品也沒有擔任過第一主角,但很多觀眾看到他胖乎乎的形象,還是願意笑出來。


《鄉愛》劉大腦袋戲份越來越少,劉流和趙本山鬧掰了?並沒有


這就是一個演員的觀眾緣兒。一個演員紅和不紅,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只要他塑造出的具有一定特色的角色曾被觀眾看到並喜歡,也就可以心滿意足了——必須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