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裡的“男”丁格爾

“疫情面前,醫護人員是逆行者,醫護人員和解放軍一樣,就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葫蘆島青年在武漢| ICU裡的“男”丁格爾

段德強,男,1993年12月出生,共青團員,葫蘆島市中心醫院龍灣院區重症醫學科護士。作為遼寧首批馳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正月初二,他從葫蘆島出征到武漢,現在在武漢江北協和醫院重症醫學科ICU負責臨床護理。

葫蘆島青年在武漢| ICU裡的“男”丁格爾

葫蘆島青年在武漢| ICU裡的“男”丁格爾

與段德強聯繫是在他結束一天的工作後,他看起來略顯疲憊,年輕的臉龐上有著長時間佩戴防護用品的勒痕。

葫蘆島青年在武漢| ICU裡的“男”丁格爾

葫蘆島青年在武漢| ICU裡的“男”丁格爾

為了不過多地耽誤他的休息時間,我們進行了簡單的網絡連線(團葫蘆島市委簡稱“團”、段德強簡稱“段”):

團:現在工作時間怎麼安排的?工作量大麼?

段:三班倒,上一天休一天,白班夜班都這樣,現在的工作量要好一些了。

團:當時是怎麼考慮的要去馳援武漢呢?

段:那時候,看軍隊支援武漢,我就感覺好帥啊,等到自己有機會報名,我就第一時間報名了,現在來這也快一個月了,我感覺我不後悔,來對了!

團:家人支持你去支援一線麼?

段:他們一開始也沒想到我能去,但是都很支持我的想法,因為一個男孩子要有自己的擔當,我爸最支持我。

團:到武漢這麼久,有過害怕的時候麼?

段:有啊,第一次做核酸檢測的時候,很怕,但是當結果出來是陰性的時候,我就知道我的防護沒有問題。

團:您負責看護的患者現在怎麼樣?

段:有兩名轉到普通病房,一名轉至中法同濟繼續治療,一名轉至中南醫院繼續治療,還有兩名還在科裡。

團:到武漢這麼久,有沒有什麼讓您印象特別深刻的或者特別感動的事情?

段:有群眾為我們送來了洗衣機,還有就是患者從ICU轉到普通病房的時候。

團:有什麼想對家鄉人民說的話?

段:面對疫情,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請家鄉人民放心,我們一定會安全地回到家鄉,因為我們都知道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護好患者。

團: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所有人都等你回家。

段:感謝感謝,我們一定會平安回家。

葫蘆島青年在武漢| ICU裡的“男”丁格爾

到達武漢第七天時,段德強給家鄉寫了一封信,信上寫道:這裡有痛苦的病人,這裡也有並肩作戰的親人,工作很辛苦,要克服的困難有很多,可這些都難不倒我們,有著崇高南丁格爾精神的醫護們!

寄給家鄉的一封信

來到武漢已經七天了,也是全國戰疫打響的第七天,這段時間我感觸頗深,這裡有痛苦的病人,這裡也有並肩作戰的親人,工作很辛苦,要克服的困難有很多,可這些都難不倒我們,有著崇高南丁格爾精神的醫護們,工作很疲憊,八小時穿戴隔離服,無法解決生理問題,艱苦的工作環境,物資的匱乏,都在衝擊我們心靈的防線。可是在這裡,在疫區的最前沿,有不留姓名給我們送來洗衣機的同胞,有世界各地捐獻的物資,有領導們的各種關懷,哪怕去購買生活用品,當地都給我們醫療隊準備了專用通道,這些暖心的事情放在一起,工作上的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我們是帶著必勝的信念來到這裡,我們也必將打贏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當我們問他回家之後最想做什麼時,小夥子嘿嘿一笑“還是先做好隔離吧,家人的安全最重要,但是,我特別想吃我爸炒的土豆絲”。

和所有的男孩子一樣,段德強喜歡玩遊戲、喜歡聽音樂、喜歡看書。但如今,他的生活中只剩下了為患者檢測生命體徵、吸痰、生活護理、給藥、換藥、翻身、清理排洩物這些臨床看護工作。前線的時間爭分奪秒,工作結束後要立刻去休息,才能保證精力充沛地完成下一個班次的工作。

葫蘆島青年在武漢| ICU裡的“男”丁格爾

葫蘆島青年在武漢| ICU裡的“男”丁格爾

沒有從天而降的天使,只有逆行而上的英雄。截至目前,葫蘆島市中心醫院累計已經派出5批共計19名醫護人員(其中4名被派往集中救治錦州中心)支援抗擊疫情第一線。他們原本也是為人夫妻、為人父母、為人子女,是堅守在各自崗位上的普通人,但是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役中,他們挺身而出,搖身一變成為逆行的“白衣戰士”,同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為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