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戰成功率有多大?

不如無情


對於很多選擇考研二戰的人來說,這個選擇是悲壯的,放棄了應屆生找工作的身份,去挑戰一個未知的可能,確實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毅力才能做到,那麼考研二戰成功的的概率到底有多高呢?和一戰考研的相比有競爭劣勢嗎?我是211碩士,我身邊有很多考研二戰的同學經歷,二戰考研成功率看以下三點:


第一點:對自身水平的正確認知

我當年考研的時候,心裡的想法就是說在自己真正的實力之下選擇一所最適合自己的院校 ,由於大學四年都用來了做兼職,導致專業課荒廢許多,所以我在不好高騖遠的情況下選擇了北京一所211院校,在別人看來我是太低估自己的成績和能力,大家都勸我報的高一點,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的實力,因此後來我順利考上自己報的院校,而我那些同學大部分在複試階段被刷,這裡要提的一點就是不管你是一戰二戰,一定要認清楚自己的實力,不要覺得自己眼光高就報很高的院校。



第二點:對考研院校信息的掌握

考研科目、名額、歷年報錄比這種數據一定要拿到手並且做分析,來確定考研院校的難度係數,最終確定自己是否適合報考這個院校,不要怕浪費時間,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瞭解到最真實可靠的數據才能在考研這個信息戰中取得優勢,分享幾個獲得信息的渠道,考研幫,考研院校貼吧,扣扣群,微信群等,還有最重要的信息來源:歷年考上的師兄師姐,他們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幫助



第三點:複試的準備工作是否充分

考研不只考初試,很多人初試成績很高卻依然考不上,這就是忽視了複試的重要性,導致考研失敗只能二戰,其實不管一戰二戰,面對複試的時候一定要重視,我所在的211對於複試的重要程度遠高於初試分數,每年都有高分被刷的血淋淋教訓,因此,多去準備每一項環節,做到心中有數,考研才可以順利上岸。


總結

總結以上三點的重點,只有你掌握足夠的考研信息,做了最充分的考研準備,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沉澱,我身邊很多人都是一戰不好好了解這些信息,導致二戰,甚至二戰都沒有成功,希望能夠幫到您。


北漂碩士小王


隨著當前2020年考研成績的陸續公佈,一部分考試成績不理想的考生會考慮是否參加二戰的問題,而關於考研二戰的成功率問題,首先還是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

首先,對於只有一門考試成績不理想,其他科目考試成績相對比較理想的考生來說,二戰的成功幾率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如果這門課程是數學,而且如果分數特別低(50分以下),此時在二戰的時候,應該適當調整一下自己的目標學校,或者是儘量繞過數學。按照歷史經驗來看,要想大幅度提升數學的考試成績,難度還比較大的。

對於有兩門以上考試科目成績比較差的考生來說,在準備考研二戰時要更加慎重一些,因為要想同時提升兩門課程的考試成績還是比較困難的,而且二戰的心理壓力也會比較大。當然,具體的情況還要看考試的總體分數,如果考研的總分數在300分左右,那麼二戰的成功率會更大一些。

還有一種情況也可以考慮二戰,那就是考研的複習時間比較短,沒有完成整體複習任務的情況下就參加考研的考生,如果考研成績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那麼也完全可以考慮二戰。在二戰的複習過程中,應該儘量合理安排複習時間,同時根據本次考研的薄弱環節進行重點加強,必要的時候可以找專業老師指導一下。

最後,除了選擇全日制研究生之外,在工作以後也可以選擇非全日制研究生,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最為適合的選擇。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我來說一下,考研二戰成功率有多大?這個問題,我本人的觀點認為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有利也有弊

之所以說它概率高,也是有原因的,比如說,你第二次考研,你肯定是有了第一次經驗,知道了,數學政治英語和專業課什麼時間複習?複習到什麼程度?哪些題是重點,哪些題不是重點?另外呢,你也可以把一戰考研當中一些不會的內容花一些時間來搞明白,這樣我相信你的專業知識,掌握程度一定會比去年高,這是有理由相信你二戰成功概率增大的原因,另外一方面說概率高,是因為你已經熟悉了高考考場這個環境,幾點開始考試?如何在考點周圍,住宿吃飯,等等你都瞭如指掌,包括報名,網上確認等流程,因為你心中已經經歷過這一種事情,我相信你會非常的自信

說他概率低,也是有原因的,不要想著二戰掌握了自己知識程度高了就有可能會成功,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從2016年開始到2020年,這幾年當中每一年報名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數至少每年增加50萬,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教育部發出的關於研究生擴招的通知,這也就意味著招生人數沒有變化,而報考人數每年增加50萬,這也就意味著你的競爭對手將會越來越多,分數可能會越來越高,難度也會越來越大,這樣成功的概率會越來越低,二戰是有風險的,另外一方面,你的心態壓力會比一戰更大一些,因為一但你考不上,你就不再是應屆生,你去找工作都受到限制,這種失敗了,壓力無形的會阻礙你學習,另外,你投資成本會提高,補習班租房買學習資料等等

我的建議是能調劑不二戰,如果你還有什麼疑問,可以私聊我


不一樣小黑學長


看到問題,太吻合我這段時間所受到折磨了,兒子工作兩年,突然決定考研,說想在更高的平臺,汽車研發中心工作,那裡只招收研究生,有理想,我們大力支持,第一次考研因為只准備了三個月,考的不好,沒有經驗,於是準備二戰用一年的時間準備,非常辛苦,在家裡,每天按照計劃看書複習,做題,還買了新東方的網課學習,尤其數學做了快2000道題了,四五個大筆記本,結果今年數學難孩子考的不是很理想,只考了68分,最難受的是專業課,覺得考的不錯,學校改卷壓分的厲害,只有54分,當孩子查完分就有點崩潰,一直不相信,可是沒有辦法只能接受。我一直勸解告訴孩子考研只是你一生中小小的坎,沒啥大不了的。

所以考研二戰成功要有各種因素決定的,不管怎樣不要有太大心裡負擔,好好準備,這是一種人生經歷。


cml1969


首先,先排除那種認死理,摁著一個學校拼命考,1戰不成又2戰,2戰不行還3戰,直到考上為止的人。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一個初中同學為了考北京協和的某個教授,連續考了5年,直到18年才如願以償成為他的弟子。


1戰的成功率是相對較高的,2戰的成功率明顯低於1戰,為什麼這麼說?明明都複習過了,知識點都熟悉了,再複習一年成功率不是更高麼?


其實不是這樣的,考研是一個孤獨的過程,是自己跟自己較勁的一個過程。2戰同學所承受的壓力,不再僅僅只是書本上的那些知識點,更多的是來自心理層面的壓力。又考不上該怎麼辦?再白費一年太可惜了。哪哪都複習了,又感覺哪哪都沒複習到。那種焦慮,自我懷疑,心理壓力將無形的影響備考情緒和效率。


2戰同學的心理壓力遠大於1戰學員,且這種壓力會隨著考試時間的臨近逐漸放大,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釋放和自我解壓,最後會把2戰同學壓垮,這不是隨便說說,我周圍好多2戰的朋友都是臨近11月就選擇了放棄…


對2戰的同學來說,心理承受力和壓力的排解要優先於知識點的複習,心理過關了,學習效率才能更加有效。心理層面一定要做到良好的疏通和壓力釋放。


考研是一個人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沒人為你加油,沒人為你鼓勵,好賴都是你自己一個人在戰鬥。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雖未見過你,但有我陪你。


PM研習社


考研的成功率與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但也與很多其他的因素有關。

一、首先,要選好學校和專業,大家都想考985和211,但是985和211的競爭也是非常殘酷的,所以一定要衡量好自己的水平,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另外報考的專業業很重要,有的同學不喜歡自己本科的專業,而選擇了跨專業考研,其實這樣是存在很大風險的,因為你對別的專業很不熟悉,即使你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也不一定會獲得更好的成績,假如你也進了複試,一般導師也不願意要跨專業的學生,因為他們缺少專業背景,以後的發展會收到限制。

二、學習方法很重要,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同學,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後的成績卻不盡如人意。其實他們的學習可能方法不對,要提高學習效率,而不是死學,要勞逸結合,並且學習環境也很重要,一定找到安靜的地點學習,周圍的人最好也都是考研的,大家還能互相促進。

三、學會釋放壓力。在準備考研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有壓力,都怕自己考不上,有的人不會解壓,就會影響自己的學習效果,所以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解壓方式,定期地釋放壓力,才能讓自己始終保持好的狀態。

總之,無論一戰還是二戰,充分準備,努力學習,你就有機會考上理想的學校。



liulijie


成功率和幾戰沒有必然聯繫,等同於高考成績和復讀幾年也沒什麼關係。


那麼考研能成功上岸和什麼因素有必然聯繫呢?

  • 資料信息的獲取 掌握一手靠譜的信息非常關鍵,說決定考研生死都不為過。招生名額
    方面,某專業計劃招生十人,其中推免七人左右,該專業導師又傾向本校考生,導師中一多半已經透露對本校考生的接收意向了,那麼你作為外校考生,還要不要考這所學校?複習資料方面,備考期間複習的資料一定要八九不離十,特別是自命題科目,資料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就像高中全程學了蘇教版教材,又去考全國卷,成績必然要打折。
  • 自身學習的把控 院校信息、複習資料都是外部條件,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複習效果。如果提前半年每天有效學習時間八小時以上,每週學習五天以上,一戰只差幾分或者擦線,那麼二戰過線就很有希望。但如果管不住自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者一天只能學兩三個小時,那隻能說重在參與,開心就好。據我所知,自控力不強、執行力不足、計劃只停留在紙上的考生並不在少數。
  • 複習計劃的制訂 複習計劃在考研過程中的地位好像並沒有很高,但是它同樣非常重要。計劃做的好,即便自己惰性不足,也能慢慢調整過來保證學習質量。考研複習計劃並非要像高三課表一般寫的滿滿當當,那樣自己每天都完不成計劃,影響學習積極性。建議執行力強的考生按時間定計劃,上下午晚上各留出半小時至一小時的自由支配時間,其他時間制訂相應的複習內容;其他考生則可以按學習量制訂相應的計劃,比如上午背多少政治,下午學多少英語,量不宜多,稍加努力能完成即可,完成計劃的話當天就可以獎勵自己放飛自我了。



題主問二戰成功率有多大,要具體分析一戰失利的種種問題,在二戰中能解決的可能性有多大,才能判斷自己要不要二戰,祝考研順利


道問學


對於考研,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無論怎麼不努力,都會有其他的因素影響的。我記得我考研的時候,一位老師跟我說過一句話,做事情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成功,要麼失敗。即便是99%的可能性成功,就差那1%也不行,所以考研不能論成功率,主要看個人的努力情況。

我個人覺得對於考研,要想順利上岸,有許多地方需要注意。把握好這些關鍵因素,相信成功離我們並不遙遠。


一、選擇

其實絕大多數時候來說,選擇要大於努力。選擇合適自己的院校,比努力更重要。因為面對競爭日子增加的考研環境,想順順利利考一個好學校實在是太難了。尤其是對於本科一般,而整體實力又一般的考生來說,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自己的院校,相當的重要。正確的院校選擇,直接影響考研是否成功。

二、方法

論語十則有句話,我覺得至為允當。叫做:“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尤其是考研複習備考,如果單單是靠題海戰術,我覺得是不可行的。像考研數學,在複習做題中總結方法,在總結方法中複習做題。


三、態度

其實每年考研大軍中,都有相當一部分考生是來充數的。很多人剛開始鬥志昂揚,認真複習。但是往往到了後期慢慢的疲憊了,就放棄了複習備考。甚至在考場上總是出現棄考的現象,我覺得凡事要做就要堅持下去,考研是一場堅持下去的硬仗,不到最後一刻絕對不能輕言放棄。

考研不易,尤其是二戰考研的學子。無論是生活壓力還是就業壓力,我覺得有壓力更要有動力去複習備考,認認真真做好每一步,認認真真堅持下去。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收穫的,祝願天下每一位考研學子都能成功就讀研究生。


【人生路還很長,心若向陽,無憂無懼】


江湖碩士


二戰成功的幾率有多大,自己說了算。

1.距離2021年考研還有9個月,你想好了要二戰嗎?要準備再次每日坐在書桌前背公式、記單詞……如果沒想好,那就再想想,如果想好了,那繼續問自己下一個問題?

尤其不建議,現在的工作或者情感或者生活受挫了,考研只是作為一時興起療傷地。

2.上一次2020年的初試自己是哪一科翻船了:是數學嗎?還是英語?還是寫作?還是邏輯?還是專業課?以上科目自己當時已經紮紮實實複習過了,這次是偶然失誤才導致丟分,2021再考一次,一定能把分數找回來?

妥妥的回血技能:211/985以及知名大學在7-9月的時候有提前面試,一定要提前準備參加“提前面試”,全力以赴,在提前面試上拿到【高分/優秀】,這個在錄取分數的權重相當於初試+20分。而且9月後你的備考心裡會很輕鬆。

3.如果都想好了就是要二戰,你覺得和2020年相比,2021年的考試你還有哪些穩定能提分的地方?找到穩定提分的目標科目,堅持到12月22-23日,成功與否,你現在的過程說了算。

以上是我的想法,希望對你有用,謝謝。


七顆森林的七月


我們知道2018年報考研究生的人數為238萬,其中應屆生131萬,往屆生107萬。根據目前公佈的數字,2016年研究生錄取人數為51.7萬人,假設2018年錄取人數為55萬人,那麼此時的報錄比為238:55,約等於4.3:1,也就是說在不到5個人中錄取一人。預計2018考研失敗的人數達到183萬人,同時我們注意到2018年往屆生人數為107萬,根據這樣的數據我們可以推測每年考研失敗的同學有一半選擇再戰。其中絕大多數是二戰,當然也有三戰、四戰的同學,甚至工作之後的同學。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結論只是粗略的估計,還有很多因素沒有考慮進去,比如現在全日制與非全日制是在一起統考的。

我參加了2017年和2018年的研究生考試,對於二戰也有自己的體會。我統計了一下數字,我專業男生有24人,其中1人保研,15人考研,一戰考上的有5人(本校1人,211院校1人,985院校3人),考研失敗的有10人,其中選擇二戰的人數為7人,二戰成功的至少5人(其中本校1人,211院校1人,985院校3人)。通過這個數據可以看出一戰成功率為1/3,二戰成功率為5/7。可以說二戰的成功率是遠大於一戰的,但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知道一戰失敗的你,還會二戰嗎?

為什麼一戰失敗後會選擇二戰?

據我觀察,大部分同學是不甘心。很多同學要麼是複試被刷,要麼就是差幾分進入複試,幾乎沒有不過國家線的,但是由於專業特殊性,調劑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選擇二戰給自己一次機會。我自己是一戰過後想要選擇去工作,但是本身能力不足,找了很多企業,要麼別人不要我,要麼我看不上企業,所以最後決定二戰,想要繼續充實自己。

為什麼每年會有這麼多人考研?

我認為一方面是工作確實難找,考研是繼續深造的機會,另一方面就是儘管現在研究生存在擴招,但是畢竟每年只有55萬人左右,然而每年本科畢業生就達到950萬人,含金量還是很高的。但是考研畢竟有風險,而且有些人想早早成家立業,希望儘快到社會上打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