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扬州梦

如果要你列出一个“内心城市榜”,将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三座城市做个排名,你的答案是?

十二年前,《新周刊》曾推出一期封面报道叫“内心城市榜“,通过MSN采访收到了有效问卷300份,那时候提及率最高的国内城市是北京、上海、香港、广州和杭州。

《新周刊》执行总编周可当时还是编务总监,他的选择是“厦门,广州和成都“,因为厦门是他读大学的地方,广州是他安居乐业的地方,而成都有他最向往的休闲生活方式。现在再让他重新列“内心城市榜”,第一名变成了香港,第二名还是广州,第三名却找不出来了,因为中国城市发展到今天,能够媲美成都的城市实在太多了,实在难以取舍。


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扬州梦

扬州四望亭。图/螺钉

4月14日,周可乘车去广州白云机场的早上,出租车司机的回答给了他一个可能的选择。当周可告诉他此行的目的地是扬州时,司机立时接了一句:“不错呀,烟花三月下扬州。”


周可说,在中国,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不必是知识分子,也不必是扬州本地人,但他依然对扬州有一个这么美的想象。而这个想象,其实就是从唐代开始编织至今的“扬州梦”

当天晚上,周可带着四本书——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易中天的《读城记》和韦明铧的《扬州文化谈片》《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来到万科城市书房,以新锐媒体人的视角,为来宾们分享了他的“读城法”以及他对扬州这座城市的理解,开启2018扬州万科“万般美好”城市文化季首场文化大赏之旅。


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扬州梦

《新周刊》执行总编周可在万科城市书房。


两个扬州,一雅一俗

————————


创刊20多年来,《新周刊》向来擅长以新锐的视角来解读城市,通过城市去提炼一个社会的主线,书写一种生活的宣言,测量一个时代的体温

周可在分享会讲到,1998年《新周刊》策划“城市魅力排行榜”时,将香港列为“最辛苦的城市”,很多人表示不同意。因为大众印象中的香港,是闪闪发光的东方明珠,是最有活力的亚洲动感之都。易中天便跟周可“抗议”,认为《新周刊》对香港的定位有点想当然。

可当时为《新周刊》撰写香港报道的作家程乃珊,接到这个选题时沉默了几秒钟,因为“最辛苦的城市”是她最真实的体验。

作为一名“港漂”,程乃珊一个人在香港打五份工


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扬州梦

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桥。图/Gisling

正如香港有两个,扬州也有两个

周可说,当年“城市魅力排行榜”给苏州的定位是“最精致的城市”,其实这个定位也可以是扬州,尤其是今天这个时候,苏州已经慢慢变成一个粗放的工业城市,杭州也被一个大公司改变了,西湖文化沦为边缘,但扬州的文化中心,一直都在瘦西湖

另一方面,扬州也有非常“俗”的一面。1983年,韦明铧在《读书》杂志上发布了一系列讨论扬州的文章,其中一篇就讲到扬州有两个,一雅一俗

扬州既有文人雅士的清高,也有坐贾行商的浊臭;既有山水的明秀,也有男人们“养瘦马”的粗鄙。但扬州这个地方妙就妙在,雅俗文化结合得天衣无缝,而随着时代不断变迁,昔日的一些俗文化已经消失了,剩下的雅文化和市井文化,共同构成了扬州现在的生活方式。


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扬州梦

“阅读城市 爱上扬州”讲座现场,周可正在带大家阅读扬州。


在扬州,看见中国

————————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什么著名的‘梦’的话,‘扬州梦’要算是一个

。”1984年,韦明铧在《读书》杂志上写道。

周可指出,当时韦明铧在《读书》杂志上发布了一系列讨论扬州的文章,这跟1980年代文化界流行的“宏大叙事”完全不同,韦明铧的文章几乎字字有来历、句句有出处,但完全不会令人感到学究,读者能够跟着他去欣赏、把玩扬州这个城市。

这就是一种很“扬州”的方式,韦明铧用扬州人的视角给当时中国文化界带来了一种新的城市书写。实际上,扬州对中国人而言也意味着另一种可能性。从扬州,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精致、更细腻的中国


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扬州梦

扬州瘦西湖白塔晴云。图/Gisling

扬州这个城市,带出了整个江南的审美意象。”周可在万科城市书房讲座中指出,尽管扬州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江北,但它在文化上从晚唐以来,就是整个江南文化的中心点,起码是“之一”。没有扬州,江南的风情必然会逊色三分,就像唐代诗人徐凝的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因此,晚唐以降,扬州就是中国人的“生活之城”。周可用唐代诗人的体验来给“长安”和“扬州”做了一个有趣的对比:


李白的“蜀道难”,最难的不是路上的峻岭和峭壁,而是蜀道作为通往长安的通道,恰好意味着仕途的艰险,去长安追求政治人生是有风险的;相反,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一路风平浪静,前面还有一个天堂一般的江南在等着他,自然畅快无比

晚唐中国人在扬州尝到了“市井生活”的甜头,人们开始对“科举入仕”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到扬州去寻找新的生活方式


更重要的是,周可指出,当时以扬州为代表的江南文化,与北方中原文化是很不同的,江南文化显然更精致,拥有更多对城市日常生活的体察,至今依然如此


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扬州梦

扬州大明寺。


在扬州,看见未来

————————


我们喜爱一座城市,无关乎高楼大厦和宏图大业,很多时候仅仅因为这里有童年、有家、有记忆,还有着让人安定的小桥流水。

周可认为,扬州的美从不止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烟雨,更在于千人慕名千人颂的文化浸润,阅读一个城市不仅需要用眼看、用耳听,更需要用心读。


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扬州梦

读者提问。


2018年,扬州着力打造城市书房,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书房打造成可示范、可复制的“扬州模式”,成为江苏文化建设的新亮点。未来,城市书房的灯,将一点点蔓延,点亮全国更多的城市


扬州万科助推全民阅读,深度践行美好生活场景师角色,与扬州市图书馆共同打造的24小时城市书房,为市民提供了一处静心阅读的文化领地,也为城市增添闪亮的文化名片。


在万科城市书房,你听见的不仅仅是扬州,也是一种未来的城市生活方式


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扬州梦

周可是2018扬州万科城市文化季的首位嘉宾。

2018扬州万科城市文化季,以发现美、展示美、制造美为理念,汇聚生活中所有美好瞬间,以书房为交流平台,开展系列文化大赏,为城市人群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人文生活。《新周刊》执行总编周可作为文化大赏的首位嘉宾,以他对扬州的理解,引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阅读的世界,用心去感知城市的万般美好


就像周可所说,扬州是中国式美好生活的城市样本。“将来有一天,‘烟花三月下扬州’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去扬州不为任何功利性的目的,我来扬州不干嘛,我就来扬州走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