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兩頭積奶怎麼辦?

太累了nnd


三天兩頭積奶,寶寶吸不出,吸奶器也不能解決問題,那你需要找一個靠譜的催乳師跟你通乳,並且讓她幫助你找到經常堵奶的原因,尋找能夠徹底解決問題的途徑。

很多母乳媽媽都是堵奶了就通,而沒有想過為什麼會堵奶。其實,如果你能夠找到堵奶的真正原因,就可以避免反覆堵奶。

奶量過多,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移出會反覆堵奶。奶量過多而反覆堵奶,很容易讓媽媽摸不著頭腦地就堵了。以為只要乳腺管通了,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但是,如果不把泌乳量減下來,時間一久,奶水在乳房裡得不到移出就會再次堵奶。對於這種反覆堵奶類型的母乳媽媽,當下逐漸減少乳房泌乳量才是解決的王道。

哺乳姿勢不對,乳房很容易受傷,造成反覆堵奶。因為寶寶含乳不佳或者媽媽哺乳姿勢不正確,餵奶的時候寶寶吸吮就會拉扯乳頭,反覆摩擦乳暈導致水腫或者受傷,形成堵奶,如果哺乳姿勢得不到改善,就會反覆堵奶。這個時候母乳媽媽應該調整姿勢,給寶寶和自己合適的支撐,寶寶嘴巴長到最大的時候再把乳房送進寶寶口中,以寶寶吃奶的時候不疼、不會往四周移動的姿勢為宜。

飲食重口味、哺乳內衣不合適、媽媽心情起伏變化大等客觀因素。有些母乳媽媽一心想著給娃提供營養的乳汁,對於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從來不拒絕;有些媽媽不會選擇哺乳內衣,餵奶期間依然穿緊身的內衣,把乳房勒出一道道痕;有些媽媽產後不會控制情緒,心情變化忽高忽低。這些都是可能會造成反覆堵奶的風險,母乳媽媽在哺乳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發現是這些原因引起的反覆堵奶就要及時作出調整。

要避免反覆積奶堵奶,最關鍵的還是要找到現象之下的本質原因,只有“對症下藥”,才能完全杜絕堵奶的再次發生。


餵奶有學問


三天兩頭堵奶,吸奶器也吸不出來,寶寶也洗吸不出來,怎麼辦?

我曾經也三天兩頭堵奶,請了兩次催乳師,效果也不大,還是堵。當時寶寶不在身邊,又不能給他吸,只有每天自己冷敷、按摩,然後擠下來。

那段時間吃了不少苦頭,常常堵得像塊石頭,晚上經常被痛醒,每晚起來擠奶三次更是雷得不動得的事。後來才找準方法把堵奶的問題解決了。


首先,堵奶是不能用熱敷,因為輸乳管還沒完全疏通,奶水淤積在裡面了,熱敷只會越來越堵。正確的方法是冷敷,把冷藏後的土豆片搗成泥狀,放在淤積的部位冷敷十幾二十分鐘,用冷藏後的捲心菜也可以。

少吃油膩或糖分高的食物,吃高熱量的食物,血液會變得粘稠,母乳的粘性就更高。與此同時補充足夠的水分,不然母乳過於濃稠也會造成堵塞。當時我怕奶水不夠,醫生也囑咐過,要把奶水提上來,因為寶寶本身早產,出生體重才3.2斤,後續出院如果沒母乳喝,體重很難追上。所以,那段時間物別焦慮,不喝多點湯水怕沒奶,喝了又堵。那時輸乳管還沒完全疏通,老媽每天熬下奶湯,我不敢不喝,所以每次疏通完了第二天又堵。

另外,血氣不足也可能會堵奶,平常除了吃些清淡的湯水,還要吃些富含鐵的蔬菜,如菠菜、小松菜、茼蒿等。


如題主所說,寶寶也吸不出來,有可能寶寶剛出生不久吸力不大、吞嚥能力較差所致,也可能是哺乳姿勢或銜乳不正確。

正確的哺乳姿勢為“四貼”,胸貼胸,腹貼腹,寶寶下巴緊貼乳房,整個或大多部分乳暈與咪咪頭都被寶寶的嘴巴包裹住,寶寶還要保持仰頭的姿勢,這樣才利於呼吸與吸吮。

另外,當奶水過多時,每次餵奶只用一種姿姿勢也易造成積乳。基本的哺乳姿勢橫抱的,如果是咪咪上方有包塊我們可以嘗試一下搖籃式、橄欖球式與半躺式。

反正預防堵奶及乳腺炎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次採取不同的餵奶姿勢與方向,然後多給寶寶吸。

為了左右兩側咪咪均衡泌乳、出乳,兩邊要交替喂。


美媽很帥


我生老大月子裡面,一開始沒注意,產後一個禮拜各種湯湯水水,補的太猛了,娃娃小力氣不夠,又吃不完,後面都形成奶塊了,前後發燒三次都燒到40度左右!我們住在鄉下,請催乳師不太方便!諮詢醫生和催乳師一直說讓給寶寶多吸,多用熱水敷!各種通奶的中藥,各種敷,然而並沒多大作用,每次寶寶吃奶都跟上刑一樣,痛不欲生~一直這樣持續,兩個多月,打了幾天消炎針才好!

最後總結了幾點

第一,在寶寶還沒吸通前十來天一定不要大補,以清淡為主!要想實現全母乳,一定要讓寶寶多吸,不要寶寶餓了就趕緊衝奶粉!你要相信自己的奶量,一定是可以的!

第二,很多人的奶量大,如果寶寶吃不完,千萬不要心疼,擔心寶寶一會兒沒吃的,一定要吸出來!

第三,餵奶睡覺的時候,千萬不要壓到乳房!不要穿太緊的內衣,當然月子最好不要穿內衣!

第四,心情要舒暢,放輕鬆,越是心情鬱悶焦躁,越是容易堵奶!

總結這麼多,希望對你會有幫助!


禾田vlog


母乳餵養的媽媽肯定都經歷過的痛,就在昨天,我這頭快要下崗的老奶牛竟然又堵奶了,真是赤裸裸的血淚史,我同學甚至說這個疼比生孩子都難受。來說說應對方法。



通常如果只是腫塊的情況下:

  • 讓寶寶吸,最有效。找一個適合的餵奶姿勢讓寶寶勤吸。
  • 用圓白菜或者土豆片敷,涼一點更有效
  • 自己按摩或者找通乳師

我在寶寶們小月齡的時候最嚴重的一次堵到發燒,兩邊各有一個大硬塊,腫的熱乎乎的,整個人都難受的沒法形容,就那種脹呼呼說不清,我覺得應該是引發乳腺炎了,馬上就要去醫院了,然後讓娃拼命吸,突然感覺一股熱流出來就神奇的好了。

後來堵的次數多了,我一般是發現硬塊就趕緊讓孩子們多吃幾次奶,如果不吃了,我就用圓白菜敷一下,然後用手輕輕的按摩,發現一個手法特別管用。就是娃吃奶的時候你把手做成小魚狀,用手窩來擀硬塊的地方,跟娃配合好了很容易通。

如果嚴重到高燒了,媽媽們也別硬扛,還是及時去看醫生。




注意事項:

  • 已經硬塊了就別熱敷了,除非你馬上給娃吃可以簡單敷一下,否則你越敷越刺激它產奶,然後前面還堵著出不去,會淤積更嚴重。
  • 冷敷的話我沒感覺對疏通特別管用,但是會緩解一下腫脹的不適。
  • 當時也是各種查各種問,很多人都推薦喝蒲公英顆粒,說喝上會管用,去醫院也會給開這個,我當時也喝了,至於起沒起作用肯定是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了,反正每次最後還是靠娃強力的吸吸大法通的。大家可以來討論看看到底有沒有用。
  • 通乳師的選擇一定是正規靠譜的,否則可能會越揉越嚴重,有朋友親測找專業人士疏通是有用的。也有朋友有血淚教訓,所以大家注意。

堵奶的原因有很多,我總結了幾條重要的:

  • 心情不舒暢,這個就很容易淤積。

  • 不小心壓到。我有幾次就是被壓到了,然後晚上馬上就硬塊,包括這次也是被娃壓的,所以睡覺或者餵奶什麼的大家都注意。
  • 餵奶姿勢不正確。初期真的餵奶姿勢一定要弄正確,否則娃吃不到多少,媽媽還容易堵奶。



大家可以一起留言還有什麼好的方法,給新手媽媽們一些幫助,謝謝。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

帥帥育兒


這個問題我在哺乳期的時候一直就遇到,積奶真的的是苦不堪言啊。曾經和老公討論二胎的時候老公就曾經問過我,如果再生育一次,我最怕什麼,我想說那就是餵奶了。順產時48小時的陣痛沒掉一滴眼淚的我,卻因為屢次積奶疼的死去活來,鬼哭狼嚎。

積奶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乳腺堵塞了。

有些媽媽天生乳腺管比較細,容易堵塞。

很不幸,我就是這種媽媽,因為乳腺管特別細,所以非常容易導致乳汁淤積。

沒有及時排空乳汁

有時候媽媽們沒有及時排空乳汁,這也會導致乳汁淤積,

攝入了過量油膩的湯水

有的時候媽媽為了追奶,會大量飲用湯水,但是也要注意不能過量,過分油膩的湯水會導致乳汁變得濃稠,這樣也非常會容易導致乳汁淤積。所以媽媽們也要控制好這個度。

對付乳汁淤積媽媽們應該怎麼做呢?

如果經常發生積奶情況,建議請專業的催乳師來按摩。

催乳師最大的作用就是通過按摩你的乳腺,使你的乳腺管暢通,只有乳腺管暢通了,才能更好的分泌乳汁,從而達到催乳的作用。特別是經常積奶的媽媽們,乳腺管中經常會有堵點,每次堵塞的基本上都是同一個點,所以需要定期按摩疏通。

多飲水

其實乳汁中大部分的成分都是水,母乳媽媽們除了平時飲食上的足量攝入,一定要多飲水。多飲水本身也是可以促進乳汁的分泌。

養成良好的母乳餵養習慣

如果寶寶喝不完,一定要及時排空,特別是在晚上,有時候寶寶沒有喝奶,也要用吸奶器及時排空乳汁,否則一夜睡到天亮,胸部會漲的和石頭一樣。所以母乳媽媽們真的是非常辛苦的。

我自己純母乳餵養一年,因為乳腺管比較細,經常發生乳汁淤積的情況,搞得自己對於母乳餵養都有了心裡陰影。後來找了專業的催乳師定期疏通乳腺,飲食上避免過分油膩,多飲水,平時很注意餵養習慣,定時排空,這樣就很少再發生乳腺淤積的情況,而且最令人驚喜的是因為乳腺管暢通了,乳汁分泌大量增加,最後實現了純母乳餵養。

我是一個處女座的全職媽媽,育兒道路上一直追求“完美”。 願意和大家分享育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歡迎關注頭條號“天天媽媽育兒說”。

天天媽媽育兒說


最難不過哺乳路母乳道路上過五關斬六將的我(吐血經驗!)

十月懷胎 孕吐 NT 唐篩 糖耐 貧血 ABO溶血 妊娠紋 浮腫 心慌 胎位不正 臍帶繞頸 四十週裡每個媽媽都過五關斬六將 只為迎來與自己合體十個月的baby

本以為最痛不過開十指 生無可戀的經歷完順產➕輕微撕裂後才明白 ‼️真正的痛苦從生理性漲奶開始‼️ 這一路我經歷了漲奶 堵奶 乳腺炎 乳頭凹陷 乳頭破裂流血 血泡 小白點 還有寶寶乳頭混淆 ……開奶 回奶 追奶 下面全是吐血經驗 畢竟在我身上發生了所有可能發生的一切關於母乳餵養的問題

開奶後伴隨的是生理性漲奶/ 乳頭凹陷

順產後在產房和我的小西瓜母嬰同室觀察兩小時後,醫生讓我側身給孩子貼貼奶 what?在我表示我並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奶後醫生一手抓上來捏了捏 竟然出了奶水 感動的我想要流眼淚。只是自己乳頭凹陷 孕期雖然也一直用矯正器但並沒有矯正過來我看很多寶媽也是乳頭凹陷都正常哺乳我也就放寬心一直沒擔憂。

出了產房 卸了貨的我終於如釋重負開始吃飯補覺休息 完全忘卻奶這件事 直到月子中心的月嫂到醫院後讓寶寶練習貼奶 讓寶寶多吸吸。凹陷的原因寶寶根本不吸 我也因為剛生完太虛弱這件事也就自然而然往後放放。第二天起床後我的胸突然變硬了 月嫂就給我開奶 用手擠出了15ml的初乳 並坦言我的小胸一定奶很多。當晚 我並沒有習慣兩小時一次喂寶寶也不會用吸奶器 果然 早上便開始發燒‍♀️醫生捏完我的胸說 堵奶了 找人來通吧~ 就這樣找了催乳師來通奶 通奶師用手擠出了30ml金燦燦的初乳~並讓我兩小時一次必須用吸奶器吸

‼️❗️注意:生完寶寶不管有沒有下奶都要讓寶寶吸 一定不要偷懶 吸奶器➕寶寶嘴都可以 漲奶有硬塊都是乳腺管沒通 可以找通乳師開奶通乳

月子裡的漲奶/堵奶

果然我的奶很多 生完第三天開始一個半時一吸 一次60ml 只要偷懶必然堵奶 堵奶後硬疼 生無可戀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月子裡 我一度產後抑鬱 我連孩子都不願意看 我覺得我就是一個產奶器 想到如果以後的日子裡都要一個半小時吸一次奶還時不時伴隨著堵奶 那我的生活就完蛋了 我還年輕我怎麼會這樣!

我持續一週都在堵奶 發燒 退燒 漲奶中度過

1️⃣我每天喝泡蒲公英水外加蒲公英顆粒沖劑(感覺對於我來說效果很慢)

2️⃣敷仙人掌➕蛋清(純仙人掌也敷過 ➕蛋清也敷過 多少有點用 但一定要把刺扒乾淨 剁碎點 保鮮膜敷好 半小時)

3️⃣包菜敷胸 搗碎敷和整片敷我都試過 從冰箱拿出來敷上緩解胸的脹痛還是有一點效果的

4️⃣土豆片敷胸 土豆切薄片 貼上去的那瞬間真的特別舒服 涼涼的!(我是等土豆片熱了就換新的)

5️⃣退熱貼 退熱貼能緩解一時的疼痛 貼一圈 當胸超級燙的時候可以降溫 很好用 還方便!

6️⃣通乳:一定要找專業的通乳師 真正的通乳是不痛的 不要像我一樣 因為月嫂在帶孩子上棒的沒得說 但對於奶 畢竟他不專業 我曾在半夜一點堵奶硬塊怎麼揉都揉不開也吸不出 月子中心裡三個月嫂換著給我推奶我疼的一直哭喊 那種疼真的是生無可戀! 硬是推了兩小時推開了! ‼️切記不要像我這樣 不能硬推這麼久 會傷乳腺管❗️⚠️真正的通乳師是不會用蠻力的 手法很重要!

7️⃣生理性漲奶期不要喝葷湯 此時剛生產完乳腺管並沒有通 喝湯只能起到反作用❗️我是因為怕堵奶 月子裡一口湯一口肉都沒有吃 有次吃了幾塊牛排 晚上立馬堵奶 怕怕怕反正我這個月子很難過

乳頭小白點

月子裡某一天突然發現吸奶器怎麼都吸不出奶 觀察奶頭髮現有個白點 心想完了 奶眼又被小白點堵了之後月嫂拿針硬生生給我扎開 扎開的一瞬間奶就往外噴了 那種爽。可是沒到晚上小白點又堵在那個位置 硬硬的不好扎開。後來拿醋敷了敷 軟化了乳頭的皮膚後紮起來不痛還好挑開 也就沒在起過。

▶️可以先用醋敷奶頭軟化皮膚 或者香油也可以的 。總之敷過後比較好挑開還不疼❗️

▶️注意消毒⚠️用酒精消毒針(我用的是扎手指測血糖的一次性針 很方便也乾淨)挑破白點後擦紅黴素軟膏 一定避免感染引起乳腺炎

乳頭破裂出血/血泡

寶寶一直乳頭混淆不吃我的乳頭 在兩個月之前我一直每天按時按點用吸奶器吸出來瓶喂!過年時帶去太姥姥家無意間發現他開始吃我的奶頭了 而且吃的特別好那一瞬間我開心的要蹦起來 看她吃奶的可愛樣子 我超享受那種被她需要的感覺可是隨之而來的是乳頭破裂and 血泡

乳頭有一點破裂的時候我一直忍著 在疼也忍 直到有一天他喝完奶我把奶頭拿出來的時候他一嘴血 臉上也是蹭的血 我當時嚇壞了 再不敢給他喂

乳頭破裂一定要停止親喂 鑽心的疼不說 傷口永遠好不了是關鍵 還會越來越嚴重‼️在流血後我是給西瓜喂不流血的那邊 破裂嚴重的我用吸奶器緩緩吸出來每天按時上藥。等好了再親喂!

1️⃣百多邦軟膏 乳頭破裂一定要避免感染 感染後是非常嚴重的!餵奶前可以用清水擦乾淨再喂

2️⃣乳頭膏 對於輕微破裂和疼痛是比較有用的 我用的是蘭思諾乳頭膏 起到保護作用 但對於破裂口子嚴重的來說 是沒有用的 還是百多邦或者紅黴素用起來吧❗️

3️⃣蛋黃油對於促進傷口癒合真的很有用 這是月子中心的一個月嫂給我推薦的 在鍋裡煸炒蛋黃直到煉成蛋黃油!擦到乳頭破裂嚴重的傷口處 可以促進傷口癒合❗️親測有效

4️⃣人皮組織修復軟膏 媽媽之前手受傷醫院開的藥 我乳頭裂到慘不忍睹的時候見什麼都拿來試 擦了兩次後感覺還是有效果的

⚠️乳頭破裂嚴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乾燥 不要捂著 我在家那幾天都是敞開衣服的 根本不敢碰 一碰到就揪心的疼 好在幾天按時擦藥下裂開的口子都好了 好了以後餵奶完全不痛~

⚠️對於沒有堵住奶眼的血泡就不要管他了 他會慢慢吸收的 如果堵住了出奶孔那就要扎破了 但也一定要注意消毒

生完孩子你的胸並不是隱私

順產後一群人圍著我的胸質疑我的奶少 乳頭不好含 包括堵奶後一群人圍著你不管你疼的是哭還是叫的給你通乳

明明生之前還是個少女 而現在就要這樣 每天痛不欲生的我月子裡有一陣是抑鬱的 我下決心要回奶但身邊人都無法理解 好像我不餵奶就是惡毒殘忍的母親 所有人都不管我每隔一天堵一次奶的疼和乳頭破裂到血和奶一起流的痛 大家關心的是孩子是否吃飽需要不需要加奶粉。

最後媽媽也實在看不下去我這麼痛苦就讓我喝了“蜜幼媽媽下奶茶”(我知道母乳對孩子的好 但當母乳已經讓你的生活變得糟糕並且抑鬱的時候 你選擇奶粉也一樣是正確的 我愛我的孩子並不是只有母乳才能體現母親的偉大 我想所有的母親都是偉大的都是愛她的孩子)然而……“蜜幼媽媽下奶茶”喝了一週 我的奶反而越來越多但真的喝完這些藥以後我的胸通了 !通了!吸奶器十分鐘就能吸乾淨的這種感覺無比爽! 再不堵奶後我心情大好 抑鬱不治而愈 從此快快樂樂開始我的母乳路(這就是命 哈哈哈

如今寶寶馬上百天 想起當初感慨老天爺幸好沒讓我把奶回掉 不然我肯定會後悔~但也真心想說每個母親都是偉大的 沒有小西瓜以前我從沒想過自己會這麼堅強 也真的感覺到我媽養我這麼大的不容易 我愛我媽也愛我娃

嗯 我知道我的筆記像是流水賬 想到哪寫到哪

我就是想在記得這些的時候記下來 算是自己一路走來給還沒有生寶寶的媽媽們的小經驗也是給自己的一個回憶 母乳路不易 且行且珍惜

我還在母乳這條路上繼續前行

我的母乳餵養心得 母乳媽媽必備乳頭膏

忘記要推薦一個追奶神器!! 就是“蜜幼媽媽下奶茶” 我是去藥店買通草的時候藥店的姐姐給我推薦的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喝五次~一天三次 我喝完兩天就覺得奶量上來了~還有就是多喝水 勤吸奶~ !


嗨小豬電商


若是容易積奶,就要多開奶。

看到題主說:一邊有硬塊,吸奶器吸不出來,而孩子也吸不出來,那麼就要這樣做:

01平時多揉

也就是在硬塊的地方多揉,慢慢就會好。

有硬塊也要知道具體是什麼,有些是奶水積快,而有些並不是,所以要上醫院去檢查!

我當時在產後2個月的時候,也發現有一個小的硬塊,自己無論怎麼揉都揉不開,而且偶爾會疼,所以我去醫院檢查了,最後說是水,然後大夫告訴我,若是在餵奶就不要吃任何藥,不是什麼大事,很多時候自己慢慢就吸收了,然後就消了!

所以我後來沒管,慢慢2個月左右就沒了!

但是若是因為硬塊而容易積奶,就需要平時多開奶,也就是說可以讓孩子吸,若是孩子吸不完,而自己感覺奶水多,就要多擠掉,以免發生結奶的情況,一旦結奶,受到的痛卻比生孩子還要疼!所以,自己要多注意!


夏晴風


這種情況在我做母乳餵養諮詢的時候經常遇到。積乳了,請催乳師通乳,有的可以疏通,通完又接著堵,有的疏通不了。到我這裡來的,經常到了乳房膿腫的地步。暴力通乳導致的乳腺炎甚至乳腺膿腫真的很多,媽媽們一定要注意。



根據我的經驗造成堵奶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過量食用高脂肪的食物,比如老母雞湯,豬蹄湯,吃紅燒肉等等。很多人為了增加奶量被灌下很多所謂的下奶的湯湯水水,結果事與願違,奶量可能沒上來,乳房先賭奶了。並不是像有些人忽悠您的乳管太細了堵奶的。一般情況下正常飲食和哺乳不會導致堵奶的。但是高脂肪飲食,乳汁中的脂肪顆粒多就可能會增加堵奶的風險。



2.寶寶含接不良,哺乳姿勢不恰當,含接不良是主要原因。這種情況其實很隱蔽,很多人注意不到這個情況。也不是主要原因。比如說寶寶含乳淺,一方面會導致達不到有效吸吮,乳汁排出不暢,另外一方面含乳淺硬顎壓迫乳頭,導致一側或者一根乳管乳汁排出不暢,會出現局部的堵奶情況,這個可以通過哺乳後乳頭形狀的改變來判斷,多呈扁平或者💄狀。堵奶後可以通過調整哺乳姿勢改善堵奶的情況。



3.一側乳房受壓或者被外力損傷。乳房受壓導致的乳汁排出不暢多見於夜間,媽媽側身睡,乳汁一方面受重力作用墜積,另外一方面夜間催乳素水平高,乳汁量多,寶寶吸吮少,媽媽忒累也沒精力排空。這就要求媽媽睡覺的要注意下,另外夜間躺著哺乳後記得調整姿勢。爸爸也要記得提醒媽媽。晚上人都很疲憊,更何況是媽媽,白天帶孩子很累,夜間激素分泌也容易發睏。



4.乳頭乳暈區有手術史,乳管被破壞。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一般來說對於未婚未育的女性做乳房手術醫生都會盡量避免。這個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只能讓寶寶多吸吮了。

處理方法:

1.如果積乳脹痛不適,建議冷敷積乳部分,乳頭乳暈區要採用熱敷的方式保證輸出段開放。可以用冷藏的土豆片或者捲心菜,搗成泥狀更好。如果伴有乳頭皸裂,可以用蛋黃油塗抹乳頭。蛋黃油自己可以製作(4個蛋黃,在鍋裡小火煎,熬出油即可)。



2.對於不同方向的積乳通過調整方式來改變。主要原則:寶寶下巴方向對著積乳的方向。如果媽媽掌握不了這些哺乳姿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採用胸膝位。但是胸膝位媽媽會比較辛苦,寶寶也容易嗆奶。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針對性來。下面介紹幾種:

內上方的積乳包塊可以採用橄欖球式。

外上方的積乳採用搖籃式

上方的積乳採用半躺式

下方的積乳採用69式

以上方法堅持7-10天一般都會解決積堵奶問題,如果包塊依然存在要考慮積乳囊腫的可能,還要排除其他病變,這個時候是需要到醫院就診的。總之不能暴力催乳,因為見過所以知道後果。


乳腺科王醫生


積奶也叫積乳,就是哺乳期媽媽產生了乳汁淤積,導致乳房脹痛,發生腫塊,這些腫塊不及時處理容易導致乳腺炎,千萬不可忽視。


那已經發生積奶了,該怎麼辦呢?積奶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於乳腺不通,導致乳汁無法排出,所以想辦法通乳腺才是關鍵:


1.按摩法。

媽媽們可以通過按摩來緩解積奶症狀,先用熱毛巾敷一下乳房,抹適量潤滑油,以免弄傷皮膚,然後左手托起乳房,右手順著乳管方向,從乳房根部往乳頭方向揉、推、擠、抓,慢慢排出積奶,直到結塊消失。


如果媽媽們自己不會,也可以請專業的通乳師,他們的按摩手法更專業,能有效緩解積奶的狀況。


2.注意飲食。

一般產生積奶都是因為奶水過多,這樣的媽媽在飲食方面要避免攝入過多的湯水,如發奶的木瓜、鯽魚、豬蹄等,以免加重乳汁淤積情況。


我當時就是因為積奶患上了乳腺炎,沒出月子就上了趟醫院,掛了三天鹽水,痛苦死了,所以發現有腫塊就要趕緊處理,不能因為寶寶吸不出來就不吃那一邊,這樣會加重積奶情況。

你好,我是希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0-6歲育兒知識分享,如果你有育兒困惑,歡迎關注、留言哦!

希媽育兒


積奶了,並不是寶寶吸不出來,而是哺乳的姿勢需要調整。

1,確定積奶了,要冷敷不能熱敷,土豆片或者捲心菜都可以,擱冰箱裡冷藏10~15分鐘就可以拿出來敷。

2,不能用手揉,就是請催乳師揉也不行!因為如果越揉越容易誘發乳腺炎症,甚至會出現乳房膿腫現象。你要知道乳腺細胞是非常嬌嫩的組織,輸乳管道同樣如此。


3,容易積奶的地方一般位於乳房下方的褶皺處,這個地方同時也是輸乳管的位置。造成這個位置積奶的原因,主要與寶寶銜乳姿勢不正確有關。

另一個容易積奶的位置位於乳頭外上方,這個地方積奶可能與媽媽睡眠時對乳房擠壓有關,再加上催乳素習慣在晚上分泌旺盛,如果晚上不能及時將母乳排空,就容易積奶了。

正確的銜乳姿勢,要讓寶寶張開嘴裡住乳暈和乳頭,而且一定要保證寶寶包裹住乳暈的整個下半部分,必要時可以壓一下寶寶的下巴,見下圖:


4,出現積奶時,媽媽要釆用胸膝位哺乳,利用地心引力和乳房自身重力作用,讓寶寶吸通積奶的部位。其它的哺乳姿勢都不適用,這一點一定要謹記!

5,必要時可以B超檢查,要排除乳房囊腫和乳房纖維瘤的可能性。有問題要及時找醫生,不要聽信催乳師的是蠱惑。花點錢是小事,影響到母乳餵養問題就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