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和竇建德聯手,為何還是敗給了李世民?

張楠


唐朝建立於長安,出已經打敗劉武周、宋金剛,保住了老家太原,後方薛舉死了,兒子薛仁杲被殺,唐後方穩定。

穩定後方送來源源不斷的兵械糧草,領兵的又是李淵兒子李世民,王世充處在四站之地,擋不住只好龜縮洛陽城中,守了半年之久,期待能有變數。

夏王竇建德坐觀虎鬥,眼見王世充已經強弩之末,唐軍也師久兵疲,親自率領大軍,渡江摘桃子。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李世民早就對虎視眈眈的竇建德有堤防了,提前佔據了地理優勢-虎牢關。

李世民帶來了自己征戰沙場最強的班底-精騎。

在虎牢關磨著竇建德,久攻不下,夏軍也疲憊了。

而後李世民瞅準實際,一舉擊潰夏軍先鋒,直奔竇建德而來,將竇建德活捉。

竇建德統一河北,雖然稱王,但屬下本就是一些地方勢力,誰也不服誰。眼見老大被抓,下屬們沒了主心骨,害怕了,於是想著投降奔個前程。

王世充見沒有援軍,知道李唐的秉性,降而後殺的都有,只好議定條件後投降。

總結起來:

1.唐根據地最大,經營多年,實力強勁。

2.建都長安,內耗少,體系穩定,後勤充足。

3.李世民能打,一舉擒獲竇建德。



安殊意


關於竇建德千里馳援王世充,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竇建德清楚的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第二,他想憑藉這次的機會壯大自己的勢力。我認為,即使王世充不向他求援他應該也會發兵的。 本來王世充和李世民的兵力是差不多的,而且王世充還佔據著地利,洛陽的堅固和虎牢關的一夫當關可不是開玩笑的。可惜,王世充不爭氣啊。他在開戰前將自己的小朝廷搞得烏煙瘴氣,等到李世民兵臨城下了才慌忙迎戰。 隨後,李世民率領主力於慈溪向洛陽進發,王世充率領三萬野戰軍迎擊。結果就是王世充被迫退回洛陽,而李世民則順勢蠶食洛陽周圍地盤。最後的結果就是李世民率領大軍將王世充圍困在了洛陽城中。這個時候,竇建德開始發兵支援王世充。因為如果他不管王世充的話,唐軍必勝。到那時唐軍在中原就會獲得巨大的優勢,竇建德就會完全喪失爭霸天下的機會。懷著這樣的心情他開始向洛陽進軍。 這裡出了一個小的插曲,竇建德並沒有馬不停蹄的率軍支援王世充。他的行軍速度是比較慢的,我猜測可能與他內心是不太願意救王世充有關,也可能是他想消耗雙方的實力。而就是他這不緊不慢的態度為後來的兵敗被俘埋下了伏筆。 還有就是竇建德發兵洛陽並不單純的是救援王世充的,他也想借著這個機會壯大自己。

他定下的戰略是這樣的,與王世充前後夾擊擊潰李世民的唐軍,然後唐弱則直取長安鄭弱則滅鄭佔洛陽。可惜,他算盤打的是挺好,只是忽略了李世民的驍勇善戰,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自己的大軍竟然會被三千多人擊潰。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樹先生的鞋子


很多事情不是一加一大於二的。

王世充和竇建德雖然因為唇亡齒寒而聯手抗李,但實際上還是各自為戰。

而竇建德更是為了援救王世充,放棄自己的優勢,和李世民進行野戰,更是種下敗因。

▇▇▇「001」

仔細梳理李世民平滅王世充、竇建德的過程就可發現。

最佳迎戰李世民的選擇,是竇建德與王世充合兵共守洛陽。

藉助洛陽的堅固,很可能讓李世民無功而返。

竇建德和王世充之間缺乏信任,王世充不肯讓竇建德進入洛陽。

竇建德自持兵力雄厚,且無堅城可守,因此選擇和李世民野戰。

但竇建德顯然高估了自己,或者說被王世充和自己的謀士忽悠了,李世民擁有懸玄甲精騎,野戰能力超強,是隋唐打野第一人。

這場戰鬥的結果,前鋒戰中李世民玄甲精騎輕取竇建德的騎兵團,李世民隨即發動進攻,大敗竇建德。

▇▇▇「002」

竇建德是一個好人,王世充是一個壞蛋,但他們兩在軍事上都遠不能和李世民相比。

竇建德自稱夏王,在民間頗有聲望,很得民心,但他的戰績實在不怎麼樣,只能說是普通水平。

王世充人品卑劣,被世人唾棄,他能守住洛陽,不是他有呂布之勇或諸葛之智,主要是靠洛陽的堅固。

這兩個人通力合作都不夠李世民打,在各懷鬼胎,分兵對抗李世民的情況下,必然失敗啊!



會飛的豬000006


他們敗給的是士族,雖然稱王,當上起義軍的首領,可是終究不是士族出身,沒有受到大族支持。唐之前,出身門第是特別重要的。因為當時李姓是各大士族的代表,受到支持,所以勢力強大!


999acytbqq


這個問題得從成敗雙方的具體情況去分析,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絕非偶然的!


一.李世民軍事的確才華卓越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國古代皇帝中軍事能力絕對是名列前茅的。雖然李世民並不是唐朝的開國皇帝,但是大唐江山大部分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李世民麾下有著當時最為精銳的騎兵部隊,背後更有整個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支持,高素質的兵員可以源源不斷的供給。


在大唐建立的過程中,能夠體現李世民軍事才能的事例太多了!除了一舉消滅王世充和竇建德的虎牢關之役,後來更是攻滅了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對外極大地開拓了疆土。


二.王世充和竇建德貌合神離

在李世民率領十萬精銳唐軍把王世充的大本營洛陽團團圍困之際,夏王竇建德出於唇亡齒寒的考慮出兵增援洛陽。竇建德幾乎動員了政權內部的全部軍隊,號稱三十萬!這樣的傾巢出動到底是來增援的還是趁火打劫的?

李世民得知竇建德聲勢浩大的增援之後,決定搶先一步迎戰,於是率領三千五百精銳騎兵佔領虎牢關。本來就無意鏖戰的夏軍被李世民率領的唐軍抓住弱點打敗,竇建德本人也被生擒。看到前來增援的夏王竇建德都被俘虜,被圍困多日的王世充也絕望的選擇投降大唐。


虎牢洛陽之役,大唐一戰而定天下!精誠所至的唐軍遇上臨時聯盟的鄭夏聯軍,其結果可想而知。


亙古懷念說史


王世充和竇建德雖然說是聯手,但是兩人都是一方霸主,都想稱王稱帝,在聯手的過程中可能心懷鬼胎。加之李世民當時有許多精兵良將,戰場上不是你敗就是我敗,所以也沒什麼好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