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搞笑的“烏龍”事件?

古今譚


(薛嶽)
1937年,淞滬抗戰期間,粵軍66軍和83軍奉命趕赴淞滬戰場,參加了對日軍作戰。66軍軍長葉肇,83軍軍長為鄧龍光。這兩個部隊表現都還不錯,主要作為預備隊使用。淞滬會戰結束後,因為日軍在金山衛登陸,包抄了國軍後路,在淞滬戰場的國軍全線崩潰,紛紛潰逃,建制基本上完全被打亂,但66軍和83軍建制還比較完整,沒有完全潰散。因此,時任戰區指揮官顧祝同命令這兩個軍在江陰一線佔領陣地,掩護國軍其他部隊撤退。

按照顧祝同的部署,66軍和83軍撤退到江陰一帶後,轉歸江防軍司令劉興指揮,和江陰要塞一起固守江陰一代,遲滯日軍前進,為國軍撤退爭取時間。但這兩個軍到達江陰一帶的國防工事後,卻找不到國防工事的鑰匙。因為這些工事在修築好後,都交給當地的保甲長負責日常維護,鑰匙都在他們手裡,而淞滬戰場國軍崩潰的時候,江陰一帶的居民紛紛逃亡,保甲長自然也跟著一起跑了,完全沒管工事的情況。這兩個軍就無法進入工事,只好繼續向後撤退,到達無錫。

國通統帥部此時又命令先期從淞滬戰場撤退下來的薛嶽負責在無錫一帶建立防線,掩護國軍撤退。薛嶽是廣東人,粵軍出身,在粵軍中輩分高,地位也高,所以葉肇和鄧龍光的兩個軍就被臨時劃撥給了薛嶽指揮。因為這時候統帥部能夠找到的比較完整的部隊已經不多了,這兩個軍算是相對比較完整的,因此就命令他們到無錫向薛嶽報到,由薛嶽指揮,在無錫一帶佔領陣地,建立防線,掩護國軍其他部隊繼續向南京一帶撤退。

(葉肇)
11月23日,鄧龍光部到達無錫後,接到了薛嶽司令部的命令,要求他們在無錫東北一帶的塘橋頭佔領陣地。鄧龍光接到命令後,馬上部署部隊展開,佔領陣地,修築工事,忙活了半天。因為這時候國軍其他部隊正在以潰散的姿態後撤,所以83軍的部隊也被衝散了一部分,到達無錫後,先收容整頓部隊,然後才能分配任務,下達命令,修築工事,佔領陣地。等到這些都忙完之後,鄧龍光才有空給薛嶽打電話報告。

鄧龍光本來以為他已經按照命令佔領好了陣地,建立起了防線,薛嶽起碼應該會口頭表揚他兩句。結果他剛給薛嶽報告完他在塘橋頭佔領了陣地,後面的話還沒說,薛嶽就暴跳如雷,一頓臭罵,說要槍斃鄧龍光。鄧龍光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有點莫名奇妙,就問薛嶽他犯了什麼錯誤,就要槍斃?薛嶽說,誰讓你去塘橋頭佔領陣地的?鄧龍光說,我接到的命令就是去塘橋頭佔領陣地啊!我有司令部發來的書面命令為證。薛嶽才不說話了。

但這仍然是一個無法挽回的錯誤,因為這是一個大烏龍。無錫有塘橋頭和塘頭橋兩個地名,名字很相似,按照薛嶽的計劃,是要83軍在塘頭橋佔領陣地,而不是塘橋頭,但司令部的工作人員在記錄和傳達命令的時候剛好搞反了,讓83軍去塘橋頭佔領陣地,修築工事,準備阻擊日軍。因為這個細節上的失誤,薛嶽擺了一個大烏龍,他原計劃中的防線出現了一個比較大的空隙,日軍到達無錫後,正是從這個空白地帶穿插過去,繞過了薛嶽計劃中的防線。國軍也就沒有能夠達到在無錫阻擊和遲滯日軍前進的目的。

(鄧龍光)
於是這兩個軍又奉命轉移到鎮江,在鎮江又轉歸江防軍司令劉興指揮。劉興又命令83軍在鎮江西南一帶佔領了高地,建立防線。在156師佔領陣地之後,83軍參謀處長劉紹武在高處用望遠鏡觀察戰場態勢時發現,日軍正在沿著滬寧鐵路向句容方向前進,其指揮部距離156師的前線大約30里路。劉紹武馬上將這一情況上報給了劉興,並建議劉興,可以用156師突然奔襲敵人指揮部,得手後再由83軍的另外兩個師乘勢從兩翼夾擊,可以將突前的這股日軍部隊全殲,打亂日軍的進軍計劃。

但劉興表示,守都守不住,還想往上攻?直接就否決了劉紹武的這個建議。劉紹武又將這個方案通過私人關係呈遞到了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交給了唐生智,但唐生智也未置可否,一個不錯的戰機就這樣消失了。其實,以當時南京局面的混亂,這個方案到底唐生智看到了沒有,都很成問題。到第二天凌晨,兩翼和後方毫無威脅的日軍攻陷了防禦力量薄弱的句容,開始向南京急速前進,83軍和66軍又奉命趕緊趕到南京去參加南京保衛戰,等於跟在敵人屁股後面跑,完全是被動作戰。

等到這兩個軍趕到南京,南京的局面已經很糟糕,這兩個後面趕來的軍又被當成了指揮部的預備隊使用,留在城裡,而沒有在第一線參加戰鬥。到12月12日下午,日軍已經從蕪湖、宣城、廣德一帶轉而北上,向南京的後方包抄,這個消息傳到南京,國軍全線崩潰。此時原本在中華門一帶戰鬥的孫元良88師陣地被日軍攻破,88師殘部紛紛向挹江門一線撤退。於是指揮部命令66軍向中華門方向前進,準備去奪回陣地,把日軍趕出去,堵住缺口。就這樣,當南京城防部隊紛紛向北潰退,往挹江門方向蜂擁而去的時候,66軍反而在向南走。

(正在奔赴抗日戰場的粵軍)
這倒不是因為66軍和83軍特別勇敢,而是突圍命令是12日下午五點才下達的,這時候這兩個軍還沒有接到命令,所以還在繼續向南走,準備去中華門。到了中華門附近,才聽到正在潰逃的其他部隊的官兵說了已經開始突圍的消息。但這時候這兩個軍要再跟著其他部隊往挹江門方向跑,那就來不及了。鄧龍光和葉肇等將領一商量,到了挹江門也不一定有船過江,還不如干脆從中華門直接衝過去,向西南方向的廣德、蕪湖一帶突圍。不過,這時候這兩個軍的部隊都被衝散了,一時半會兒也收攏不起來,鄧龍光和葉肇兩個人出了中華門後,也被衝散了,只好各自逃命。

最後,鄧龍光率領一小部分部隊尋找日軍間隙,晝伏夜行,一直走到浙皖贛交界一帶,才脫離日軍包圍圈,開始收容潰散的部隊,仍然收攏了三千來人。只好又轉到江西境內,等候補充,補充完成後,就繼續在薛嶽指揮下參加抗戰。葉肇被衝散後本來想往東走,到上海坐船到廣州,走到半路上被日軍俘虜,葉肇一個國軍中將,自稱是被徵調來的民夫,於是被一個日軍大頭兵強迫當了半個多月的挑夫,後來才找機會逃走,跑到上海,再坐船南下,回到廣東。之後也再次到江西,在薛嶽指揮下繼續參加抗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