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銀行上市首日遇冷,上市首周市值蒸發19億


貴州銀行上市首日遇冷,上市首周市值蒸發19億

出品|鈣媒體

作者|王 誠

2019年12月30日,貴州銀行以2.48港元/股的發行價上市後,當日盤中破發。截至上週五收盤,貴州銀行報2.36元/股,漲幅2.16%,仍處於“破發”狀態。目前該行市值344.28億元,上市四天市值較最高峰時期蒸發近19億。

據公開資料顯示,貴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於2012年10月11日正式掛牌開業,註冊地、總部設在貴州省省會貴陽市。以遵義市商業銀行、六盤水市商業銀行、安順市商業銀行為基礎合併重組設立的省級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是貴州省委、省政府直接領導下的國有大型企業。

貴州銀行於1940年以官商合辦的形式組織成立;1947年發還商股,收歸官辦,改組為貴州省銀行;1949年貴州解放後結束。

一級核心資本充足率不足11%

招股書顯示其主要股東信息,第一大股東為貴州省財政廳,第二大股東為貴州茅臺集團,分別持股15.49%、14.13%。

另據消息,上市儀式結束後,董事長兼執行董事李志明表示,貴州茅臺為公司大股東之一,互相之間業務合作往來很多,但暫不清楚未來茅臺會否增持。

截至2019年6月30日,貴州銀行通過位於貴陽的總行、8家分行及207家支行經營業務。貴州銀行絕大部分的客戶貸款及墊款、絕大部分的吸收存款均源自貴州省。

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貴州銀行資產總額為3896.22億元。2016年至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貴州銀行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0.68億元、86.25億元、87.70億元、50.4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9.61億元、22.55億元、28.77億元、17.90億元。

截至2019年6月30日,貴州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及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31%、10.31%及12.51%。

貴州銀行一級核心資本充足率不足11%,或不滿足監管層要求。貴州銀行也在招股書中表示,銀保監會可能會提高最低資本充足率要求或更改計算監管資本或資本充足率的方法,因此貴州銀行可能須遵守新的資本充足率規定。

在招股書中,貴州銀行披露了與包商銀行的業務。貴州銀行於2014年9月開始與包商銀行的業務關係。截至最後可行日期,貴州銀行於包商銀行的同業存款為1.513億元。鑑於關於包商銀行存款信用風險提高的預期以及上述合約安排,貴州銀行表示,將包商銀行同業存款計提減值損失1.478億元。

此外,招股書亦披露對貴州銀行與錦州銀行的業務。貴州銀行披露稱,由於2020年1月到期、存放於一家城市商業銀行(其H股曾於2019年4月暫停交易並於2019年9月2日恢復交易)的同業存款5億元。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6年、2017年及2018年12月31日以及2019年6月30日,招股書顯示,貴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91%、1.60%、1.36%、1.09%。其中,貴州銀行小微企業及個人經營者貸款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2.76%、2.62%、1.52%及0.79%。

資本充足率告急港股或為無奈之選

事實上,貴州銀行上市計劃早已有之,早在2015年,在A股IPO受阻的情況下,貴州銀行就曾提出“全面啟動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項目”的議案。按照新三板掛牌的相關要求,同時本著保護股東合法權益的原則,貴州銀行還對所有股東進行股權確權工作。但在一系列準備工作後,貴州銀行登陸新三板一事卻始終無果。

此後在2018年,貴州銀行董事長李志明在2018年工作會議上曾表示,“早日達到上市標準,各方面工作都要對照上市銀行標準來推進,擇機登陸資本市場”。而在貴州銀行隨後發佈的五年發展目標中也提到將“儘快登陸資本市場”作為該行五大目標之一。

至於為何選擇將港交所作為上市地點,業界紛紛猜測是由於近年來該行一系列的高層變動所導致。2017年5月,該行首任董事長兼行長肖瑞彥辭職後,李志明於2018年1月被正式推薦為貴州銀行董事、董事長人選。同年2月2日,貴州省政府辦公廳公佈消息稱,同意推薦許安為貴州銀行董事兼行長人選、推薦肖慈發為監事長人選、推薦胡良品為副行長人選。

而根據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十二條顯示,“發行人最近三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近年來一系列的高層變動,或使貴州銀行被迫選擇赴港上市。

業內人士表示,貴州銀行將“儘快登陸資本市場”作為該行的五大目標,或許是為了儘快緩解該行的資本補充壓力。

進入2019年後,貴州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仍未得到提升,並有逐季度下降的趨勢。公開消息顯示,截至一季度末,該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78%、10.52%、10.52%;截至二季度末,該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51%、10.31%、10.31%。

儘管貴州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告急,亟待上市補血,但目前A股、H股銀行股股價表現均較為慘淡。晉商銀行作為2019年第一隻登陸港股的銀行股,除面臨新股公開發售認購不足的窘境外,上市半年市值“縮水”已過半,股價也一路下滑至“腰斬”。此外,浙商銀行、渝農商銀行在A股新上市一度面臨“破發”的窘境、超2/3上市銀行股“破淨”。

資本充足水平仍低於行業均值

相較於其二級市場表現,成立僅七年的貴州銀行展現了較強的盈利能力,其背後多家明星股東也備受市場關注。

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貴州銀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0.68億、86.25億、87.69億,淨利潤19.61億、22.55億、28.77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1.1%。

2019年上半年,貴州銀行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達到50.45億元、17.9億元,同比增長22.21%、22.44%。

其中,利息淨收入為該行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去年上半年為46.37億元,同比增長16.88%,佔當期營收的比例達到91.9%。非息收入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交易淨收益、投資證券所得淨收益分別為6130萬、1.26億、2.08億,同比增長739.7%、100%、155.77%。

而在此次IPO募資之前,貴州銀行資本充足水平低於行業平均也受到市場熱議。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該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21%、12.62%、12.83%、12.51%,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26%、10.93%、10.62%、10.3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26%、10.93%、10.62%、10.31%。其中,該行一級資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已連續兩年半出現下滑。

根據銀保監會披露的2019年二季度監管指標,2019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71%,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4%,資本充足率為14.12%,貴州銀行仍低於監管部門披露的行業平均水平。

從股權結構上來看,本次發行前,貴州銀行共擁有195家法人股東及5112名自然人股東,分別佔該行總股本的93.88%、6.12%。其中,持股5%以上的股東分別為貴州省財政廳、貴州茅臺、貴安新區開發投資以及遵義市國有資產投資,持股比例分別為15.49%、14.13%、8.48%、5.8%。

������\u000fB�\u00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