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臺納媳的故事

在歷史長河中,身處權力漩渦的女性永遠被視作紅顏禍水或者男人的陪襯。春秋戰國時期的女性尤其如此,她們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卻揹負著不該有的責任和罵名。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宣姜就是一個因為擾亂國政而留下千古罵名的女子。


築臺納媳的故事


地處朝歌城的新臺是春秋時期衛宣公為第二任王后,也就是本文女主角宣姜特意打造的。然而這個建築背後並不是男人對女人真情的愛,而是赤裸裸的荒唐的慾望而引發的政治慘劇。

宣姜的名字是由自己的姓氏和第一任丈夫的諡號組成的,她沒有自己的名字。歷史唯一記得住的就是她是齊國霸主齊桓公姜小白的妹妹,一個風流靈巧招人怨的美豔公主。

作為齊國公主的宣姜的政治命運,就是和親,將夫家和孃家結成鐵桿政治同盟。這次齊國要結盟的對象是衛國,宣姜要嫁的人就是衛國太子公子伋。


築臺納媳的故事


公子伋雖然是長子,但是母親因為私奔才嫁給父親衛宣公的,所以一直名不正言不順地當著這個太子,再加上母親已經色衰愛弛,公子伋的太子之位完全是拼人品才華才勉強維持住的。看起來,宣姜接下來要面臨的就是和這個朝不保夕的太子過一輩子了。

然而,上天卻給宣姜開了一個大玩笑。未婚夫公子伋的父親宣公貪圖宣姜的齊國嫡公主的身份和美麗的容貌,秘密地在淇水河邊修了一座行宮,把宣姜騙到這裡舉行了婚禮。

卻扇的那一刻,宣姜發現年輕的太子夫君轉眼變成了年老的衛宣公,眼中滿是震驚和委屈,當她看向參加婚禮的衛國群臣時,發現公子伋垂下頭,羞愧地不敢看她。那個原本應該做她丈夫的年輕人,因為懼怕父親的權力,因為心中的愚孝,因為未來的國君的位子,把未婚妻拱手讓給了自己的父親。宣姜的眼光黯淡了,轉而又看向衛宣公,與其嫁給一個懦弱的男人,不如認命嫁給衛國國君,既然和年輕男人的婚姻已經不能擁有,還不如退一步嫁給政治。帶著對公子伋的仇恨,宣姜發誓一定要讓這對父子後悔。


築臺納媳的故事


宣姜嫁給衛宣公之後,效仿蘇妲己的故事,誘惑宣公不再處理政務,給自己耗費人力物力修建新臺。宣姜可是衛國和齊國結盟的重要紐帶,再加上宣公得寸進尺,想得到宣姜的愛情,於是對宣姜百依百順。但是,宣姜要的不止這些,她誣陷公子伋意圖謀反,把公子伋的母親害死了,自己坐上了國君正夫人的寶座。坐上後位的宣姜更加變本加厲,非要置公子伋於死地。她告訴衛宣公,公子伋揚言,登位之時,一定要報奪妻之恨,一定要剷除他們母子,宣公信以為真,對公子伋產生了殺意。

人常說虎毒不食子,宣公為了討好自己的後妻和後妻背後的齊國,想到了一條借刀殺人的毒計。派人冒充盜賊在公子伋出使齊國的半路上殺了公子伋。


築臺納媳的故事


宣姜的長子公子壽是一個非常品行高潔的人,他偷偷告訴了公子伋,勸他逃出衛國。可是懦弱愚孝的公子伋拒絕了,公子壽只好灌醉了公子伋,自己手拿使節的白旄到了衛國邊境替公子伋受死。公子伋酒醒了,看到公子壽的屍體,對親情的絕望讓他徹底崩潰了,他隻身前往邊境告訴刺客,自己才是公子伋,隨後被害。宣姜的兒子公子朔坐享漁翁之利,在兩個哥哥死後成了衛國太子。第二年,寵愛宣姜的宣公病逝,公子朔繼位做了衛國國君,就是史書上記載的衛惠公。


築臺納媳的故事


衛惠公即位後,地位非常不穩固。太子伋和公子壽生前的手下為了給兩位公子報仇,發動了政變,趕走了衛惠公,立公子伋的弟弟黔牟為衛國國君。後來衛惠公向齊國搬了救兵,攻下了衛國,趕走了黔牟,平息了叛亂,再次做了國君。 為了安撫衛國國人和兩公子的手下們,繼續和衛國維持良好的關係,齊襄公又把妹妹宣姜改嫁給了公子伋的弟弟衛昭伯。

衛昭伯娶了宣姜以後,可能是考慮到齊國和衛國的關係,也可能是因為宣姜風韻猶存,和宣姜的關係竟然十分融洽,兩人一同生育了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


築臺納媳的故事


在春秋時期,像宣姜和昭伯這樣的兒子和繼母結婚是可以被當時的禮法所允許的,只不過據詩經記載惠公本人對生母和哥哥結婚有點排斥。但是宣公和宣姜之間築臺納媳的故事畢竟是晚輩和長輩之間的亂倫,再加上宣姜害死了兩個無辜的公子,引發了衛國內亂,自然成了史書上令人不齒的無恥淫婦。

宣姜的一生更像是權力鬥爭的工具。她選擇了出賣良心,去陷害忠良,這起源於她的因愛生恨。她最終淪為紅顏禍水,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她自己有惡念惡行,才會得到惡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