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男童患怪病:病好時帥帥的,發病時肚大像懷孕雙眼只剩一條線


在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都平鎮,有個4歲的小男名叫陳銘生,正常時是一個帥氣的男孩,發病的時候雙眼浮腫只剩一條縫視線,肚子腫脹如十月懷胎的孕婦,很多路人和街坊不瞭解情況,以為孩子是怪胎。而孩子的爸爸每次聽到人們議論,都淚往肚裡流。陳銘生在2歲半時被查出患腎病綜合症,每次感冒發燒就出現眼腫肚脹,這幾年因家庭經濟困難,一直沒辦法去大醫院治療,飽受煎熬。圖為2020年1月3日,醫院裡經過治療眼睛消腫的陳銘生。

陳銘生的父親名叫陳海浪,今年26歲,2015年兒子陳銘生就來到人間。為了銘記和妻子的愛情,給兒子取名“陳銘生”。初為人父的陳海浪為了給妻兒改善生活,決定外出打工賺錢養家,妻子談某就留守家裡帶小孩,夫妻從此兩地分居。可是婚姻並沒有陳海浪想象中那麼完美,小夫妻兩地分居時間一長,感情就出現了問題,最終倆人於2016年11月14日辦理了離婚手續。圖為2020年1月3日,醫院裡的父子倆。

離異後,陳海浪帶著1歲多的兒子生活。可好景不長,2017年12月30日,陳海浪早上醒來發現兒子兩眼浮腫,他以為被蟲子咬到,就到藥店買了些草藥進行清洗,然而到了第二天發現兒子全身也開始浮腫。圖為2019年12月23日,陳海浪帶著兒子來到廣州求醫。


陳海浪隨即帶著孩子去縣醫院檢查,醫生檢查後建議轉到上一級醫院就診。陳海浪立即帶著兒子轉到廣西梧州市工人醫院,經過檢查,孩子被確診為腎病綜合症,支氣管肺炎,尿路感染。圖為2019年12月23日,陳海浪帶著兒子來到廣州求醫。圖為2019年12月15日,家中的陳銘生。

無論怎麼樣要救孩子,陳海浪找親戚朋友借了一點錢給兒子辦理了住院,然而在治療了20多天後,孩子依然不見好轉。2018年1月24日,陳海浪帶著兒子轉院到廣西南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治療了19天后,因為沒能力支付高昂醫藥費,無奈帶著孩子出院回家。當時醫生曾囑咐陳海浪:這個病要做好長期治療的準備,如果不及時控制病情,有可能會變成尿毒症。圖為2019年12月23日,在廣州的陳銘生。

回家後,看著床上被病魔折磨的兒子,陳海浪心如刀割,心裡暗暗下決心,即使沒能去大醫院,也要四處尋找偏方,不管多難也要把兒子的病治好。2018年5月,他找到了一個老中醫開了藥方,開始用中藥調理,小銘生從此開始一天三頓喝藥。這兩年,陳海浪也想帶兒子去北上廣找大醫院治療,可是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這幾年給孩子住院和吃中藥,已經花了20多萬元,還欠10萬元的外債。圖為2020年1月3日,醫院裡經過治療眼睛消腫的的小銘生。


2018年下半年,長期服中藥的小銘生眼睛消腫,肚子也小了。在幼兒園裡,小銘生儼然像個“大人兒”,經常給小朋友們講故事,老師也常常誇孩子懂事。看到這樣的結果,陳海浪倍感欣慰,感到這幾年的努力沒有白費。之後,陳海浪將孩子託付給父母照顧,來到了江門的一家制衣廠打工,依靠一個月3千多元的工資來維持家庭生活和兒子的日常治療費。圖為2020年1月3日,醫院裡的陳銘生,經過治療,眼睛已經消腫。

一年後,勤勞能幹的陳海浪在打工期間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姚麗萍,他們相互傾心,姚麗萍也瞭解到陳海浪家庭情況和小銘生的病情,仍決定和陳海浪一起分擔。2019年2月,倆人結婚組織了一個新的家庭,幾個月後倆人的女兒誕生。之後,陳海浪在外打工,姚麗萍在家照顧兩個小孩,讓小銘生從此也有了母愛。圖為2020年1月3日,醫院裡的陳海浪和兒子陳銘生。

然而平靜的生活在2019年11月底再次被打破,兒子一次發燒,再次岀現全身浮腫,眼睛就腫得只有一線光、肚子脹得像十月懷胎一般。病情時好時壞,根本無法再去學校上學。讓陳海浪揪心的是,以前的中藥已經無法控制病情,浮腫沒有辦法消退,眼睛開始感染越來越嚴重。陳海浪知道兒子病情嚴重,可現在家境根本沒有能力讓兒子去大醫院接受治療。圖為2020年1月3日,在廣州醫院裡,陳銘生在爸爸懷裡撒嬌。


2019年12月23日,陳海浪再也不忍心看到兒子痛苦,貸款6000元,帶著兒子來到廣州求醫,醫生給出激素治療和抗感染治療等一系列方案,並且需要長期服藥,治療費需要30萬以上,得知這個消息,陳海浪犯難了,家裡已經負債累累,難道又要帶著孩子回家嗎?圖為2020年1月3日,醫院裡的陳海浪和兒子陳銘生。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如果你想獻出一份愛心,直接掃描二維碼即可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果不能直接掃碼,可將二維碼保存至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識別。該項目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所有。監督電話:400-006-9958。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項目聯合發起的公益項目 。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