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癌症,傷心落淚解決不了問題,到底該怎樣呢?

殿下~


你好,題主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多癌症患者擔憂的現實問題。現代癌症高發跟我們的不良飲食、作息和社會壓力密不可分。

大多數人不瞭解癌症,總認為得了癌症就是宣判了死亡的來臨,所以恐懼,甚至把自己的恐懼人為的放大。


其實不然,癌症雖然死亡率很高,但是仍然有很多種癌症都是可以被治癒的。癌症只不過是慢性疾病的一種稱呼,就好象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癌症具有病因複雜、潛伏期長,治療病程長等一些特徵,這也恰恰是慢性病的普遍特徵。


它的不同在於,很多患者給自己貼上了不同於正常人的假設身份,感覺很多事情不能做,擔心自己的社交圈子是不是因此消失了?正是因為這個疾病剝奪了一個人自主控制生活的權利或者縮小了由此帶來的社交圈,對今後的生活不知道是什麼樣才會如此恐懼。

其實得了癌症最大的障礙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患者的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大於疾病本身,如果想開了就不會這麼恐懼了。

家中有癌症病人除了擔憂病情還有鉅額醫療費的負擔,癌症病人手術費用和術後的治療、營養都需要強大的經濟支撐,少則十幾萬,多則數十萬,一個普通家庭可能一輩子的積蓄都要花光了。


那麼既然已經確診,我們除了無條件照單全收,也要積極思考對策,傷心落淚的確解決不了問題,生活還要一天天過,而且癌症患者更需要愛和關懷,作為家屬的你們更要堅強,才能傳遞正能量給患者,選擇相信醫生,相信現代醫學,相信很多早期癌症都是可以治癒並控制的。

那麼得知確診癌症後到底要怎麼做呢?

1⃣️、不管你是患者本人還是家屬,首先要調整好心態。這是萬里長征第一步,病情的輕重取決於心態好壞,可以說你輕看它,它就輕,你恐懼它,它就會加重。

面對癌症我們要正視它,不逃避,作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不要因為確診了癌症就打破自己日常的生活規律,不吃不睡亂了陣腳,而是要保持平常心,該吃吃、該睡睡,坦然面對。這樣的好處:能夠利於患者緩解心理壓力和控制病情。反之會使病情惡化。


2⃣️、癌症確診後第一步就是積極配合治療。

治療分為手術治療,放療、化療和中醫治療,治療的事交給醫生就可以了,你只要選擇相信和配合。

3⃣️、手術後患者的營養更是治療效果的保證,因為一般癌症手術後緊接著就是化療、放療,如果患者體質不好,營養不良根本完成不了放、化療的療程。

所以術後一定要重視補充營養,腫瘤科專家認為40~80%以上的癌症都是嚴重營養不良者,其中有50%的患者因為營養不良而完成不了放、化療。有20%的患者生命都止於營養不良。

腫瘤患者的營養一定要優於正常人的飲食,特別是消化道腫瘤的患者。

補充營養不是要求患者一味的吃甲魚、蟲草和人參去進補,而是要營養均衡,粗雜糧和細糧搭配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保證每天吃;每天攝入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新鮮的魚蝦、蛋奶、豆製品;不要迷信什麼發物,沒有任何證據說癌症病人不能吃雞、螃蟹等,這些恰恰都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蛋白質就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癌症患者尤其需要,癌症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每千克體重的1~1.2克。


營養補充可以在患者食慾正常、胃腸功能正常的情況下,選擇多花樣、多種類飲食,如果食慾差可以先從流食、半流食逐漸過渡到軟爛食物,或者可以適當選擇口服的營養素補劑。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建議,大家覺得如果家裡有親人被確診癌症是該讓患者本人知道呢?還是不該讓他(她)知道?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感謝閱讀。


琳的營養新概念


坦然面對,開心過好每一天,奇蹟說不一定就會來光臨你,我老闆的一個朋友得了癌症是晚期,醫生說他活不過三個月,他就辭職回了老家,告訴他老婆,他老婆叫他想開些,開開心心過日子,說不定就好了,結果老婆一年後愁死了,癌症老公到如今都還活著,二十八年了


範智群1


查出癌症,傷心落淚,難決問題,到底怎辦?

我於一八年四月十九查出直腸低位惡性腫瘤(上皮腺高分化中期前刻癌)

疑淋巴六分之一轉移。醫生怕我嚇壞,不利治療,就輕招手叫陪護家屬親朋進屋商議。好心地奪取了患者我的知情權,那隨後的方案決定權、責益權也可就一形二式,不用我知。

我擠進屋內,展示自我“求三點”

一、我面對生老病死,泰然處之,那是自然規律。只不過儘量延長有意義、較好質量的生存健康、生話生產期。

二、我瞭解所患之症上下難判,但我求您們必須保肛,因在系齒線上刻,只要小心翼翼就可以保肛及肛功能。

三、我不需從市級上找專家手術,我到您們醫院,就是找他喬(能斌)院長,又是主任職稱的醫師,硬是大大的專家。特別要求喬院長主刀行根治術,那我就有信心、決心、配合心。

四、今後一切都商量我,我可能對自已,在您們勾通下,會理智地決定自身。

說到這,大家看我,未插一言。科室主任“老李,幾斤幾兩”白了一下,我不明就裡“一百二十斤。”

據此分享:一不流淚悲傷,恐慌失常,我泰然處之。二不怨天憂人,自暴自棄,我安享餘光。三不偏信醫言,過度不及,我適當治療。四平時多學與已病有關的,堅信自愈力和藥食調理,定將這一慢性病漸漸治好,健康長壽!


哭哭哭蹦蹦蹦跳跳跳


體檢的時候彩超醫生說脖子裡有腫瘤,讓去省腫瘤醫院再檢查一遍,從來沒有進過醫院的我聽了都嚇壞了,然後從醫院一直哭到家,覺得腫瘤肯定是個大病。後來去省裡做彩超說是良性的,忐忑不安的心終於放下了,因為良性就決定在離家不遠的縣城裡做手術。等到手術出院的那一天要查血,護士拿著單子來採血,我看到上面寫的甲狀腺ca,突然知道了是癌,原來家人都瞞著我。心情一下低落了下來,沒人的時候我就哭,有時忍不住了就放聲哭一會,覺得這個落差太大了,感冒都很少得的我竟然得了癌症,家裡的人都勸我,我根本聽不下去,覺得把該安排的都安排好,就是孩子太小能交給誰呢,一想到這個四歲的小孩就非常傷心。過了一段時間,我一個鄰居突然車禍走了,給我很大的啟發,身體有病但是還有命,比起他不是幸運多了嘛,不管怎樣活著就好,活著就有希望,就不怎麼哭了,覺得還是得面對吧,慢慢的就走出來了,凡事就順其自然吧,能活著就好好的活著,不讓自己留遺憾。


中華8050


查出癌症,傷心落淚解決不了問題,到底該怎樣呢?

如果查出癌症,應該是一件很沮喪的事情,因為這方面的負性消息太多了,太可惜的是好消息不多,並且很多人不知道,不傳播。

我們知道身邊的人得了癌症,康復的不多,知道羅京,李詠,姚貝娜等名人患病以後去世,但不知道李開復,凌志軍,週一萍等癌症患者,不但沒死,還健康的活著。

影響癌症擴散的兩個重要因素是情緒和營養,傷心落淚,會使自由基更多,破壞的細胞也多,病情加劇,缺少必要的營養,細胞得不到及時修復,壞細胞增多,免疫力持續下降,癌細胞會更加猖獗。

到底做什麼,學會調整情緒,幾個患者互相鼓勵,報團取暖,一起運動,一起聊天,合理膳食,補充營養,就可以延緩病情。


霍體清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如今社會都是痰癌色變,一旦查出癌症,患者本人和家人的心情肯定非常沉重,因為在大多人眼裡,癌是不治之症,積極治療,最後也只能落個人才兩空!對於大部分癌症晚期的病人,故事可能是按這樣的情節發展的;但是對於癌症早期的病人,如果及時配合醫生治療,不僅可以改善生活質量,壽命可能也會延長。

什麼是癌症?

惡性腫瘤都是癌症嗎?不是的,惡性腫瘤根據組織起源分為癌和肉瘤;肉瘤是起源於間葉組織;起源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就是我們常說的癌。

患了癌症的病人是不是都會在短時間內死亡?不是的,癌組織根據分化程度分為高、中、低分化,組織分化程度越低,惡性程度越高,預後越不好,生存期越短;分化程度越高,惡性程度越低,預後效果越好,生存期相對就長。

為什麼許多人查出癌症時就已經晚期了?

大部分癌症因為病灶比較小,對周圍組織器官損傷較小,一般都沒有臨床症狀或者症狀不典型,沒有特異性,比如肺癌有咳嗽時,容易被忽視,等出現痰中帶血時,癌組織可能已經發生轉移了,進入晚期了。

怎麼發現早期癌症?

要想在癌症早期發現它,就必須重視體檢,每年重點針對性的篩查。比如肺CT、胃鏡、乳腺B超或鉬靶、TCT及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等等,針對家族性或地區高發腫瘤重點篩查。是不是體檢了就會發現所以腫瘤?不是的,像一些罕見的腫瘤,往往都不在篩查目錄裡,而且我們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能做的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患了癌症,治還是不治?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患者年齡太大,身體情況不好,承受不了手術的創傷,就選擇保守治療;如果年齡相對年輕,身體情況良好,能手術的及時手術,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對於一些分化程度好的腫瘤,通過手術及放化療綜合治療,恢復好的,生存期甚至不是很受影響。

我是小郝醫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請關注我,歡迎私信、留言,我會及時回覆。


郝瑞朝大夫


查出癌症,傷心落淚確實解決不了問題。

任何疾病都一樣,查出了癥結所在,應該是好事,最起碼可以有明確的治療方案,怎樣去治療,總比一直沒有查出來,耽誤病情要好。

如果已經確診,第一是要調整好心態,不要被一紙診斷書就嚇到了。調整好心態,做好戰鬥準備,然後找一個正規的專科醫院和專業的醫生,聽醫生的話,好好的治療,相信現在的醫學水平,經過系統的治療,很多癌症病人都能延長生存時間,甚至康復。還有就是一定要改掉以前不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加強營養的補充,提高免疫力。

我也是癌症病人,因為心態比較好,現在已經8年了。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月月愛旅行


確實,查出癌症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傷心落淚、怨天尤人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需要放寬心態,積極面對。

首先,不要盲目相信偏方驗方或者是病急亂投醫,要找腫瘤專科醫生綜合評估病史,看有沒有手術機會,如果評估可切除,可以考慮先手術治療。

如果分期較晚,預期不可切除,可以根據醫生的意見,看能不能做轉化治療,也就是先通過內科治療,縮小腫瘤,達到可切除的目的。

如果預期沒有手術治療的機會,也就是晚期患者,應該積極尋求有沒有靶向治療的機會,做基因檢測,當然這些都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靶向治療作為目前抗腫瘤的重要手段,較化療有著更大的優勢,副作用小,效果良好,所以,如果有可用的靶向藥物,靶向治療就是治療的首選;如果沒有靶向治療的機會,化療仍然是不可重要的治療手段。另外,這幾年免疫治療的興起,初步顯示出了良好的治療效果,而且免疫治療一旦有效,大多作用持久,當然這些都需要在醫生指導進行。

總之,目前對於晚期癌症有不少的治療方法和手段,積極面對,尋求最佳的治療方法,贏得一個最好的治療效果,這才是最需要做的。


深藍醫生


癌症,對大多數的患者來說,在知道得病後很多人的心情都是恐懼、焦慮或是抑鬱的多,其實這個可以理解的,因為原因有兩個:


一、在以前,醫療水平及醫療手段都比較低的情況下,死亡率很高,患了癌症就等同於死亡,以至於到今天,這個觀念還根深蒂固的影響到現在的人,認為患了癌症就離死不遠了;


二、知識缺乏。人的本能在面對陌生的東西時。特別是對自己生命有威脅的東西,內心自然產生一種畏懼。所以出現傷心落淚的悲傷心情。


殊不知,心情直接可以影響到病情的變化。能夠坦然的面對癌症的人,其心理素質一定很過硬,也很理性。對於自己的病情判斷與治療的配合也很積極,知道哪些措施對自己的康復有幫助,依從性也很高,這樣的患者抗癌成功率很高,存活期也很長。因為病後知道導致自己的患病根源並能及時的改正。


在癌症的病因裡,除了外源性因素外,很大的原因來源於個人的內源性因素。除卻基因攜帶,最主要的是由於個人的不良的生活習性與不良情緒導致的。比如熬夜、喜歡經常吃油炸燒烤食品、醃製食品等。這些食物中都帶有致癌物質。


據臨床觀察,患癌的人脾性要麼抑鬱焦慮型,要麼暴躁型的比較多。所以,患病後,你要做的事首先是學會改變:


第一,記住笑比哭好。既然不幸來了,那麼我們坦然的面對,哭,改變不了什麼,只會成為康復路上的絆腳石。在癌症康復方面,不良情緒能導致病情的加速發展,加重病情。像抗癌明星李開復一樣,患病後改變自己,從生活習慣到個人的情緒,所以他成功了,而且活得很好。


第二,改變個人的不良生活習慣。比如平時熬夜、喜歡吃油炸醃製的食品的,都要丟棄。飲食上可以清淡一點,蔬果多元素一點,蛋白質優質一點。


以上兩點改變,是讓你自己遠離致病的根源。


第三,治療上聽取專業人士的建議,但不照搬,因為每一個人的體質都不樣,同一病種病情也不一樣。我們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去異求同,擇優而用。治療上切莫跟風,追求神醫神藥。作為患者或是家屬,自己要學會理性,切莫盲目,這樣往往得不償失人財兩空。


第四,自覺的學習與自己病情相關的知識,對癌症做到知己知彼,那麼處理起問題來就簡單了許多。你要知道自己得的是什麼病?在哪一個階段?治療方法有哪些?對於你自己來說,哪一種比較合適?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與經濟進行選擇治療方案。


總的來說,正確認識癌症是一個慢性疾病的過程,放下心中包袱,調整心態,科學抗癌,如何提高自己的抵抗力才最重要。


健康與你同行


家裡有很多錢就治病啊,家裡沒錢就平復心態,把老人孩子安排好,把自己生前最想做的事做了,最想見的人見了,再安靜等死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